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新工科”理念提出,高等教育对工业革命增速与新经济环境有所回应。“新工科”符合学科演进逻辑,为新环境下面临的教育困境找到突破口。立足当下,结合“新工科”背景,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76-01
  一、新工科概述
  2017年4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举办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研讨会,明确了“新工科”建设路线,传达综合改革的目标: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体系、新质量,最终实现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但部分高校依旧墨守成规,不愿与时俱进,课堂上依旧把模电与数电当做专业主体知识,我们知道,目前这些数字集成电路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当大规模集成电路比比皆是时,我们还在研究小规模电路,明显落后,理论与现实存在太大的反差。
  (二)实践环节过于薄弱
  实践教学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动手,因为课堂学习没有实践机会,不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日后就业,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不惧怕尚未科学解决的问题,有些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但这些实践类似走马观花式观光,没有切实动手参与实践,学生学到的东西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无趣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课较多,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工程教育课程的实践课越来越多,部分高校在此过程中,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地讲授,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一定熟悉新时代新变化,而新上任的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学尴尬会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即使就业也会有深深的不适感。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一)更新陈旧知识体系
  以当下最新的应用型知识点为中心,对教学内容做更新,取精华去糟粕,对精华课程要着重讲解,在阿尔法GO机器人引领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应与时俱进,加入更多DSP知识点,对于很流行的移动应用、安卓、IOS等系统开发也应及时补充为教学知识,时刻关注大众传媒的应用趋势,将知识点切实融入社会应用中。我们更应推陈出新,立足当下需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以致用,又可以让学生看到专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二)落实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践应用的重要途径,高校输出人才,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学习,进而不断精进专业技术,最终以真才实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谋福。企业是技术应用的推动机构,也是人才的归宿,学校可以與半导体企业、液晶制造企业、锂电研发企业等达成合作,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实践性。
  (三)开展多层次专业实验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继承传统工科特质,也要对传统做出更新与改革,实践教学可以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新工科给我们带来更高的要求,从学科交融的角度考虑,凡是与本专业有交集的学科,都应督促学生学习相关联专业的知识,争取多角度为专业实验创造空间与条件,丰富自身的同时提升专业素质。
  (四)组建高精尖教师队伍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本,是教学提升的关键元素。随着专业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成为客观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我们将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放在首位,尤其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兼修的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前瞻性与创造性,考虑到教学与实践存在矛盾,高校可以聘任一些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提升专业覆盖面的同时保证多层次课程顺利实施。
  (五)建立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成为主流,一些社会交流媒介被广泛应用,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开放式管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录制视频课程放置校园网或微信平台,学生随时通过网络学习教学视频,并进行网络模拟实验,也可以随时预约实验设备去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这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校园管理系统与教师沟通讨论,在开放管理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65.
  [2]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3]朱君,宋数祥,秦柳丽,等.“新工科”创新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171-173,177.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数学是高职类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数学教学近年来却未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简要探讨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76-01  高职数学在职业教育当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高  职院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