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芳是北京一所著名理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聪明伶俐的她从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父母都是老三届的下乡知青,经过几年农村生活的艰苦磨炼,1978年恢复高考后,双双考入大学,毕业后结为伉俪。有了聪明漂亮的芳芳后,夫妻俩把她当成唯一的精神寄托,倾注了全部的爱。经过快乐而无忧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芳芳17岁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5月的一天,刚刚回到宿舍的芳芳突然感到左胸部隐隐胀痛,由于没有发现皮肤有何异常,她便没当回事。谁知过了几天,疼痛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羞于启齿的芳芳既不好意思告诉同学和老师,更不好意思去看医生。这样忍了一个多月后越来越疼,于是她便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心急如焚,立即来京带着女儿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给芳芳拍了胸片,做了腹部检查和血的化验,特别是外科大夫还做了胸腺检查,但都没发现包块和任何病变征象,考虑可能是青春期乳腺增生症,便给芳芳开了乳块消等调节药物。看到女儿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母亲初步放了心。
在随后的一个月,芳芳不仅觉得乳腺的疼痛没有好转,而且月经量增多并且时间延长。于是父母再次赶到北京,带着女儿到另一家医院看病。由于同样没有发现乳腺有肿块、红肿及溃烂等症状,只是左侧乳房比右侧明显增大,医生又给芳芳做了乳腺X线检查。在征得芳芳及其父母同意后,医生还做了乳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没有显示异常后,医生就给芳芳开了些消炎药和止痛药。因为女儿疼痛的症状持续不消,父母都请了长假在北京陪女儿看病。芳芳很要强,不愿意耽误学习,所以就一边上学,一边看病。但是,她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活动后明显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而且月经十余天不止。她的父母万分着急,几经周折来到了我院就诊。
此时的芳芳面无血色、血压偏低、心跳偏快,由于下身出血不止,裤子已经完全被血液浸透了。医生赶紧为她查了血红蛋白,显示已降到5.3g / 1(正常成年女性不低于12g /1),血小板降至7万(正常是10万~30万)。医生立刻对芳芳进行输血及输注血小板等抢救性治疗,使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因为女儿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父母不同意给女儿做妇科检查。医生只能详尽地追问了近3个月的病史,然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医生发现,芳芳左侧乳腺确实比右侧乳腺明显增大,但并无实质性包块,也无红肿溃烂。不过左乳腺压痛明显,似有纤维组织增生样改变。于是医生在照胸片及腹部B超都未发现任何病变后,紧急安排了胸腹及盆腔CT检查。他们吃惊地发现,芳芳胸椎、腰椎、髂骨有散在虫蚀样骨破坏病灶,同位素骨扫描发现全身骨骼多发转移癌性病灶。于是,医生立即为芳芳做了乳腺手术活检,切下的乳腺组织活检显示:腺管样低分化癌。医生告知芳芳的父母,芳芳的病情属癌症晚期,已失去手术彻底根治时机,病情对化疗和放疗已不敏感,如强行放疗和化疗对机体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芳芳的亲人们在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情况下,花尽了所有积蓄,但终究没能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被乳腺癌吞噬了美丽的生命。
专家提示:
一般在早期,肿瘤都得不到患者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年轻女性对于自身敏感部位的病症羞于启齿,不愿去看医生或说给别人听,极易造成病情的延误和恶化。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占0.3%,多发生在40~60岁绝经前后的女性。但是,权威机构报告显示,以下三种情况不容忽视:
*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停经迟于55岁的人群,相对高发。
*初产年龄大于35岁的人群,乳腺癌相对高发,初产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
*未婚、未育者较已婚、已育者易发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常常是无意中发现乳腺有包块的。这些人进行早期手术根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但有两种乳腺癌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一种是乳头周围湿疹样病变癌(PaZet病);另一种就是文中所说的炎性样乳腺癌。因为它没有皮肤溃烂、没有包块,乳腺是弥漫性增大。特别是低分化癌极易发生早期转移,常常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已发生转移。一般多转移在肺、肝、骨骼及盆腔,晚期则是广泛转移。这种情况应与乳腺纤维增生症作鉴别。纤维增生常常跟女性月经密切相关,月经时会疼痛加重,月经过后往往疼痛就消失了,而乳腺癌是持续发展的疼痛。
年轻女性往往拘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发生乳腺及妇科病症后不愿到医院就诊。其实,越是年轻的癌性病变其恶性程度越高。所以,有病不要忌医,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生命才能焕发无限光彩。
据《健康报》
编辑 / 张秀阳
E-mail:zzzxy2002@163.com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5月的一天,刚刚回到宿舍的芳芳突然感到左胸部隐隐胀痛,由于没有发现皮肤有何异常,她便没当回事。谁知过了几天,疼痛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羞于启齿的芳芳既不好意思告诉同学和老师,更不好意思去看医生。这样忍了一个多月后越来越疼,于是她便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心急如焚,立即来京带着女儿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给芳芳拍了胸片,做了腹部检查和血的化验,特别是外科大夫还做了胸腺检查,但都没发现包块和任何病变征象,考虑可能是青春期乳腺增生症,便给芳芳开了乳块消等调节药物。看到女儿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母亲初步放了心。
在随后的一个月,芳芳不仅觉得乳腺的疼痛没有好转,而且月经量增多并且时间延长。于是父母再次赶到北京,带着女儿到另一家医院看病。由于同样没有发现乳腺有肿块、红肿及溃烂等症状,只是左侧乳房比右侧明显增大,医生又给芳芳做了乳腺X线检查。在征得芳芳及其父母同意后,医生还做了乳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没有显示异常后,医生就给芳芳开了些消炎药和止痛药。因为女儿疼痛的症状持续不消,父母都请了长假在北京陪女儿看病。芳芳很要强,不愿意耽误学习,所以就一边上学,一边看病。但是,她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活动后明显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而且月经十余天不止。她的父母万分着急,几经周折来到了我院就诊。
此时的芳芳面无血色、血压偏低、心跳偏快,由于下身出血不止,裤子已经完全被血液浸透了。医生赶紧为她查了血红蛋白,显示已降到5.3g / 1(正常成年女性不低于12g /1),血小板降至7万(正常是10万~30万)。医生立刻对芳芳进行输血及输注血小板等抢救性治疗,使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因为女儿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父母不同意给女儿做妇科检查。医生只能详尽地追问了近3个月的病史,然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医生发现,芳芳左侧乳腺确实比右侧乳腺明显增大,但并无实质性包块,也无红肿溃烂。不过左乳腺压痛明显,似有纤维组织增生样改变。于是医生在照胸片及腹部B超都未发现任何病变后,紧急安排了胸腹及盆腔CT检查。他们吃惊地发现,芳芳胸椎、腰椎、髂骨有散在虫蚀样骨破坏病灶,同位素骨扫描发现全身骨骼多发转移癌性病灶。于是,医生立即为芳芳做了乳腺手术活检,切下的乳腺组织活检显示:腺管样低分化癌。医生告知芳芳的父母,芳芳的病情属癌症晚期,已失去手术彻底根治时机,病情对化疗和放疗已不敏感,如强行放疗和化疗对机体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芳芳的亲人们在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情况下,花尽了所有积蓄,但终究没能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被乳腺癌吞噬了美丽的生命。
专家提示:
一般在早期,肿瘤都得不到患者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年轻女性对于自身敏感部位的病症羞于启齿,不愿去看医生或说给别人听,极易造成病情的延误和恶化。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占0.3%,多发生在40~60岁绝经前后的女性。但是,权威机构报告显示,以下三种情况不容忽视:
*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停经迟于55岁的人群,相对高发。
*初产年龄大于35岁的人群,乳腺癌相对高发,初产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
*未婚、未育者较已婚、已育者易发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常常是无意中发现乳腺有包块的。这些人进行早期手术根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但有两种乳腺癌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一种是乳头周围湿疹样病变癌(PaZet病);另一种就是文中所说的炎性样乳腺癌。因为它没有皮肤溃烂、没有包块,乳腺是弥漫性增大。特别是低分化癌极易发生早期转移,常常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已发生转移。一般多转移在肺、肝、骨骼及盆腔,晚期则是广泛转移。这种情况应与乳腺纤维增生症作鉴别。纤维增生常常跟女性月经密切相关,月经时会疼痛加重,月经过后往往疼痛就消失了,而乳腺癌是持续发展的疼痛。
年轻女性往往拘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发生乳腺及妇科病症后不愿到医院就诊。其实,越是年轻的癌性病变其恶性程度越高。所以,有病不要忌医,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生命才能焕发无限光彩。
据《健康报》
编辑 / 张秀阳
E-mail:zzzxy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