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从初三开始开课,内容较简单。一般学生是靠记忆来学习和应付考试,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一门学科,和取得好的成绩,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记忆式学习化学。我们都知道,化学不是文科,况且文科也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理解才是学习一门学科的捷径。
  【关键词】化学 教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69
  初中化學初三才开课,学生对这门学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应付这一门考试,老师要求学生记忆这门学科里面的重点和易考点,以及大部分内容都要求学生去记忆。虽然教学效果尚可,但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学生的思维会受到禁锢。对于学生的高中学习化学是不利的,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了用记忆的方式去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但是高中化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难度,对于思维的要求也不是初中化学能够匹敌的程度。所以就会导致一种现象出现,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对于化学的学习感觉越来越枯燥和困难。接下来,本文就初中化学的教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进行探讨。
  一、注重对化学进行框架的构建
  因为初中化学的内容比较偏向于多而且杂乱,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的顺序和逻辑,学生可能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感觉没有头绪、不能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而且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门学科,一切都感觉是陌生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只能自己摸索。摸索对了还好,如果方法错误学生又不能及时调整过来,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这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有影响。
  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比如,将课程内容通过框架的形式展现出来。一节课几十分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首先是对整体框架的搭建,可以通过问题来呈现,也可以通过大小标题,让学生对整个内容大致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然后再分版块进行讲解,最后是结合起来总结。我发现,在课堂上通过构建知识框架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不只是对知识有平面的了解,而是能够立体看待和理解。而且学生在复习知识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把思路理清楚。因此,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推进构建知识框架进行教学。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
  学生学习初中化学,往往没有形成自己的化学思维,所以,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正确的调整自己的思维和状态。而且高中在进行思维的纠正和培养,往往不容易。因为学生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初中就应该养成自己的化学思维。我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呢?接下来,就这个问题展开我个人的观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化学现象
  学生之所以没有形成化学思维,我觉得和学生没有认识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莫大的关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认为是化学现象、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如果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中的现象进行有关化学方面的解释,我想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够得到极好的锻炼和启发。生活中很多平时我们接触的东西都和化学有关,比如:化妆品,用的天然气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化学来解释的现象,比如:铁丝生锈,苹果可以催熟柿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在化学课堂中,引入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有很好的促进性作用。
  (二)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
  化学实验,也反应了化学思维,是化学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学生对化学实验了如指掌,能够很轻松的做出实验,我想这个学生的化学思维是得到了足够的练习。因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把实验的相关原理、实验的所有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而且实验结束后还要做一个实验反馈,对实验的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所以,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训练是必要的环节。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把化学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虽然中考的化学除了卷面成绩,还包括了化学实验的操作,但是其实并没有做多大要求。所以一般就是马马虎虎还过得去,基本上就是接近满分或者满分。但是,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看到分数这个问题,毕竟想要得到实验高分很容易,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去关注实验考试背后的东西。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教育相关部门要求我们做实验,把这个部分加入考试中。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化学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注重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三的学生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转型期,所以有些习惯的养成和改进显得极其重要。学生一般不会注意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是及时上交作业的习惯,不管做得怎么样,我都要求学生上交。这是为了避免学生养成拖拉、敷衍的习惯。因为高中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高中化学也不是初中化学所能够匹敌的,而且这对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培养也是有着帮助性作用。其次,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严于律己,该说话的时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或者其他同学在发言的过程中,不管别人说得怎么样,都必须尊重别人。因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也是个人修养问题。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在说话的时候,有人打断自己。最后,就是学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所呈现的内容其实只是一部分,所以,需要学生自行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启迪自己去思考。以上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总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长远的学好化学这门学科,以及发展自己,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与高中化学衔接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和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对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希望对各位老师的教学能够有所实质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凭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导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中我将从高中物理教学的角度,谈谈导学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结合我的教学经验,阐述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 高中物理 教学运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属于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新中式风格的影响,社会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为降低生产成本及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含奥克托今(HMX)和黑索今(RDX)传爆药生产过程中的回收溶剂制备了某含 RDX 传爆药。首先对不同工艺过程回收的溶剂进行组分分析,
高速公路的隧道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所提出的道路建设要求。保证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道路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隧道不同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大跨度、高质量的发展.其中公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载体,关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应该把素质教育这一理念融入平时的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得到较为全面的素质提升,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如何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复习进行合理的引导,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计划 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6  随着初中数学学习知识的不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传授语文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而经过实践证明,将情境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
SMA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SMA沥青路面能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并同时保证了沥青路面抗滑性和耐久性。随着交通量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