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3年,是长春市惟一的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单位,长春市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长春地区以朝鲜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心、研究中心、培养中心和辅导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辅导和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收集、整理、继承和保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研究群众文化理论,组织开展城乡演出活动和对内、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馆内设文艺部、创编部、群众文化工作部、美术摄影部、行政办公室和财会室等。
近10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馆长李尚律的领导下,该馆秉持“抓人才、出精品”的方针,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作用,加强了各民族间协作团结。
打造品牌 培育输出精品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在长期摸索和学习中,对内挖潜,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民族歌舞演出团队,果断亮出了自己的品牌。打造民族歌舞这一品牌,为艺术馆争取了许多荣誉,使其扬名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东北三省散落在各地区的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中,能够组织完整的一台文艺节目的并不多。几十年来,该馆组织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0余次,小型活动3000余次,进行国内外文化交流11次,在各级各门类的专业比赛中,获省、市级奖项1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项80余人次;获国际奖项7人次;艺术馆连续18年被评为省、市级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该馆3名舞蹈演员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朝鲜国际艺术节,她们表演的舞蹈“献给我们想念的将军”获得了金奖。2003年和2007年,艺术馆象帽舞表演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并且荣获综合类银奖,是吉林省历届参赛队伍中获得的最好成绩。2007年,艺术馆有3名声乐演员参加了在延边举办的中国朝鲜族民歌比赛,分别获得特等奖、金奖和银奖。2008年,艺术馆派出12名演员赴朝鲜平壤参加朝鲜第一届“太阳节”,在专业组比赛中,荣获独唱金奖,获创作奖和舞蹈优秀奖各1名。同年,艺术馆代表吉林省参加在漠河举办的“北极杯”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服饰展演大赛。
培养造就文艺人才 提高群众生活品位
多年来,艺术馆培养了数百名少儿艺术人才,组织参加了5届全国朝鲜族少儿艺术节,并取得了数十枚金牌、银牌等奖章。1996年,艺术馆协助宽城区朝鲜族小学成立了“金达莱少儿艺术团”,为其组织了一台歌舞节目,于同年10月赴韩国访问演出,在韩国9个城市的巡回演出中受到了韩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几年来,艺术馆为了普及和提高老年艺术和少数民族妇女文化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开办老年舞蹈学习班,普及民族舞蹈和交际舞。目前,凡加入老年协会和朝鲜族妇女协会的没有不会跳民族舞蹈和交际舞的,成为长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活跃老年群众的文化生活,艺术馆帮助朝鲜族老年协会成立了“老年协会艺术团”,并承担了艺术指导和辅导工作。如今,老年协会艺术团,不仅在省、市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大显身手,而且每年还到东北三省巡回演出,深受老年人的喜爱。1998年,老年协会艺术团还应韩国老年协会的邀请赴韩国演出。目前,在东北三省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中,长春市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办得最活跃,最有水平。
送戏上门 开辟群众文化市场
几年来,艺术馆为了满足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适应新时期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坚持“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规范化”的办馆原则,在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培训和提高在职专业干部的同时,面向社会引进了专业人才,加强了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专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为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群众送戏上门,丰富了文化市场。艺术馆每年都组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进行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做了详细的报道,《吉林朝鲜文报社》曾专门派出一名摄影记者做跟踪摄影报道。长春市朝鲜族艺术馆的演出活动和“走在前面”的种种举措,奠定了其在东北三省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中的领先地位。从1999年开始,各兄弟艺术馆、文化馆纷纷派人来长春艺术馆学习交流成功经验。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民族节日文化
艺术馆陆续举办和参加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近20年来,艺术馆每年都在长春文化广场举办“中秋节长春市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参与人数最多时达3万人次。活动内容有大型集体舞、足球、排球、摔跤、秋千、拔河及其他民俗活动。2007年,在长春文化活动中心与妇女协会联手举办了慰问残疾人及特困家庭专场演出,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已越来越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正处于这种窘迫的情境之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与频率相对滞缓。广大渴望文化生活的中老年群众每周必搞活动,但苦于没有场地和设备,活动质量颇受影响。笔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这种“需求”是一种向上的心态,我们应该提供优越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备,这也是为社会的“和谐”谋福祉吧!
(责任编辑:方涵)
近10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馆长李尚律的领导下,该馆秉持“抓人才、出精品”的方针,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作用,加强了各民族间协作团结。
打造品牌 培育输出精品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在长期摸索和学习中,对内挖潜,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民族歌舞演出团队,果断亮出了自己的品牌。打造民族歌舞这一品牌,为艺术馆争取了许多荣誉,使其扬名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东北三省散落在各地区的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中,能够组织完整的一台文艺节目的并不多。几十年来,该馆组织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0余次,小型活动3000余次,进行国内外文化交流11次,在各级各门类的专业比赛中,获省、市级奖项1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项80余人次;获国际奖项7人次;艺术馆连续18年被评为省、市级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该馆3名舞蹈演员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朝鲜国际艺术节,她们表演的舞蹈“献给我们想念的将军”获得了金奖。2003年和2007年,艺术馆象帽舞表演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并且荣获综合类银奖,是吉林省历届参赛队伍中获得的最好成绩。2007年,艺术馆有3名声乐演员参加了在延边举办的中国朝鲜族民歌比赛,分别获得特等奖、金奖和银奖。2008年,艺术馆派出12名演员赴朝鲜平壤参加朝鲜第一届“太阳节”,在专业组比赛中,荣获独唱金奖,获创作奖和舞蹈优秀奖各1名。同年,艺术馆代表吉林省参加在漠河举办的“北极杯”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服饰展演大赛。
培养造就文艺人才 提高群众生活品位
多年来,艺术馆培养了数百名少儿艺术人才,组织参加了5届全国朝鲜族少儿艺术节,并取得了数十枚金牌、银牌等奖章。1996年,艺术馆协助宽城区朝鲜族小学成立了“金达莱少儿艺术团”,为其组织了一台歌舞节目,于同年10月赴韩国访问演出,在韩国9个城市的巡回演出中受到了韩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几年来,艺术馆为了普及和提高老年艺术和少数民族妇女文化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开办老年舞蹈学习班,普及民族舞蹈和交际舞。目前,凡加入老年协会和朝鲜族妇女协会的没有不会跳民族舞蹈和交际舞的,成为长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活跃老年群众的文化生活,艺术馆帮助朝鲜族老年协会成立了“老年协会艺术团”,并承担了艺术指导和辅导工作。如今,老年协会艺术团,不仅在省、市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大显身手,而且每年还到东北三省巡回演出,深受老年人的喜爱。1998年,老年协会艺术团还应韩国老年协会的邀请赴韩国演出。目前,在东北三省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中,长春市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办得最活跃,最有水平。
送戏上门 开辟群众文化市场
几年来,艺术馆为了满足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适应新时期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坚持“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规范化”的办馆原则,在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培训和提高在职专业干部的同时,面向社会引进了专业人才,加强了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专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为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群众送戏上门,丰富了文化市场。艺术馆每年都组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进行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做了详细的报道,《吉林朝鲜文报社》曾专门派出一名摄影记者做跟踪摄影报道。长春市朝鲜族艺术馆的演出活动和“走在前面”的种种举措,奠定了其在东北三省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中的领先地位。从1999年开始,各兄弟艺术馆、文化馆纷纷派人来长春艺术馆学习交流成功经验。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民族节日文化
艺术馆陆续举办和参加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近20年来,艺术馆每年都在长春文化广场举办“中秋节长春市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参与人数最多时达3万人次。活动内容有大型集体舞、足球、排球、摔跤、秋千、拔河及其他民俗活动。2007年,在长春文化活动中心与妇女协会联手举办了慰问残疾人及特困家庭专场演出,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已越来越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正处于这种窘迫的情境之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与频率相对滞缓。广大渴望文化生活的中老年群众每周必搞活动,但苦于没有场地和设备,活动质量颇受影响。笔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这种“需求”是一种向上的心态,我们应该提供优越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备,这也是为社会的“和谐”谋福祉吧!
(责任编辑: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