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争
教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系主任,中国画工笔人物方向研究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绘画系国画专业的张争先生,如今已是川音成都美院的副院长了。
张教授从事美院国画专业教学已过三十三个年头,从毕业留校任教,一路走到今天,他最大的优势是从事美术专业基础教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教学经验,具备了坚实强大的素描、速写基本功,这为他日后的工笔人物、水墨写意人物的创作夯实了厚实的基础。
工笔人物
——边远贫困山区的快乐少年们
教学之余,张争的创作方向是工笔人物和水墨写意人物画。他的工笔人物,常以贫困边远山区的少年儿童和藏地高原的藏民为题材。
边远山区的少儿题材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他经常深入贫困山区体验生活,发现大山里的孩子生活十分贫困艰辛,学习条件万分艰苦,每天得背着粗粮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到简陋的学校上学。但张教授也发现,这些孩子们并没有为极度贫穷落后的生存环境困扰、忧愁、自卑、焦虑。他们的脸上永远充盈着发自内心的淳朴灿烂笑容,他们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依然有着每个大城市孩子都具有的童真童趣,淳朴真诚。张教授为这一个个幼小生命的真实灵魂而强烈震撼!
《课间操》画了一群纯朴的山里小学生在大山的坡地坪坝上集体做课间操的场景,操场边上是怒放着白花的一棵棵大树,在大树与白花的掩映下,是一张张的简陋课桌。原来,这幅作品传达的正是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边远山区小学的诸多校舍被毁后,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一面抗震救灾,一面在露天的坪坝上坚持复课的场景。
该作品震撼人心之处在于,画家并不直接去表现地震后的灾难场景,也不渲染孩子们如何与大人一道参与救灾的场面,而是把表达的重心放在家园被毁、校舍倒塌,并没有吓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教室,就在露天坝上课,一切按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进行,表现出生活的正常如旧和孩子们平静如常的学习状态。
整个画面巧妙地用操场后面,几张看似不经意的课桌牵引着观众的视线,从而使人联想和思考人性更深刻的一面:灾难来了,这群幼小的山里孩子,不是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是展现出超越灾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心态,因而作品更具思想深度和内在的力量!
张争教授的绘画常常融深邃的思考于巧妙的构图之中,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如果举一个文学上的例子与之比较,其艺术构思和思想主题,可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媲美——《边城》同样不直接写战争场景,而是把战争推到时代的背景下去写人性,写小镇的人和事。此乃张争艺术手法独辟蹊径之一。
工笔人物
——服务主题的画面构成
其二,张争的工笔人物画十分注重画面的形式构成,他画山区孩子的题材,常常以数十人以上群阵式的排列组合作为构图的元素。我想,张教授这样构图更适宜传达贫困山区孩子们整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使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更带有一种普遍性和典型性。
《课间操》是此类的构图,《入门》和《体育课》均为同一系列的构图。
《入门》传达出山区村小的孩子们,在学习条件十分有限的环境下上音乐课的情景。全班数十位同学坐成数排弧形的队列,每人手持一把简易的二胡,前面凳子上放一张乐谱,每个学生眼盯着乐谱,右手持弓左手按弦,学习二胡演奏。台前一位皓首白发的音乐教师正在传授二胡演奏技艺。此画构图饱满,不留空白,学生的方阵与坐姿构成紧凑、严谨、集中、专注而有序的节奏感和形式感。作品告诉我们,边远山区孩子们的音乐课,就是这样教学的。他们必须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才能完成音乐课的教学,这与大城市孩子们享受的教学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
《体育课》的形式构成显然也是从边远山区的孩子们真实的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题材。蜀地山区坡多而少平地,没有开阔的平地建操场、球场,体育课教师根据山里的环境,设计出射箭的体育课程——这是不需要宽大场地就能实施的体育课。这样的绘画创作绝非作者脱离生活的凭空想象,相反,这正是贫困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课花样翻新的真实写照。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包括体育用具的弓箭,都可以自制。
张教授能创作出如此新颖有趣而又让人有几分沉郁酸楚的作品来,是与他常年深入山区生活分不开的,他善于从平凡、芜杂、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发现那些有趣的、闪光的、有新意的和深度的、电光火石碰撞出的素材来。
表面儒雅文静的张教授,内心却有一股常人难敌的野性。他常利用寒暑假和写生周,开着他宽大的越野车,进藏入疆,或深入不毛之地。他去过的许多大山荒岭,普通人都难以企及。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何能发掘出别人不能涉及的素材——他行了万里路,着力读万卷书,正在画万卷画。他的作品均来自他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
工笔人物
——唯美虔敬的少数民族人物题材
除了边远山区的少儿题材外,张教授的另一大题材就是少数民族人物题材。他的这类作品均不是孤立地将人物画成肖像画,而是将对象放到他们所生存、劳动、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表现人物的精、气、神、魂。尤其突出的是藏地题材,他用唯美的笔墨,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藏地高原上的蓝天、白云、山峰、寺庙、巾幡。
一方面,将独具特色的藏地高原环境渲染得坚实厚重,另一方面又把云雾、经幡处理得飘逸柔美,让浓浓的宗教氛围,飞旋在坚实厚重又飘逸柔美的高原空间。再将藏地的彪形汉子和壮实妇女放入其间,让人和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的这类作品,基调多以红色为主,画面升腾着一种苍凉、博大悲壮的宗教情怀。张争的工笔完全摒弃了传统工笔画的呆板、精细、重客观描摹、轻主观化合的陈规,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工笔技法处理,渲染成灵动、新颖,人与环境互衬互补、互融互化的有机整体。这应该是张争工笔画的又一特色。
《穿越》,题目语意双关。取藏地高原寺庙的近景一角,从屋顶俯视下的寺庙长廊,两位老年藏族妇女由远及近,漫步走来,虔诚地转动着长廊边一排巨大的经筒;厚重的屋顶上飘飞着多彩的经幡与游动的云雾水乳交融;红黄相间的经筒、红色的廊柱,分割出一条粗石铺地的长廊。作品风格浑厚迷离却又刚柔并济。画面的主体虽是人物,可画家并不去细刻人物的外形与神态,而重点刻画的则是屋顶上繁密飘飞的幡和云雾。
张争似乎要告诉人们他要传达的不是人物的形神关系,而是要以环境衬托出这里的人们在宗教感召下的精神世界,他们正在做精神的穿越,这穿越传达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回归》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的返璞归真,画右面三分之二的幅面,画了如浓云般的意象化的树冠,而左侧是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一位年轻少女仰面朝天,躺在悬崖边上尽情地吮吸着大自然的清新与芬芳,用生命感悟大自然的灵气精魂和脉搏跳动。似乎真的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节目》和《进香》,分别描绘了藏地草原盛大节日和宗教活动到来时的恢宏场景。
《节目》中众多的红旗,繁密飞舞的彩色巾幡给草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牧民们个个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准备投入到赛马、叼羊等节日活动中去。《进香》画了一群藏民排着长队虔诚等待进香的宗教活动,画面用一半的空间,去晕染高原的雾岚和云霞。这两幅作品的构思与构图与《穿越》类似,同样是将人物的活动置于高原盛大的节日氛围和盛大的宗教活动中加以渲染和描绘。张争的藏地题材中的人物,均不做近景上的焦点刻画,而总是将人物置于所处的大环境中去描绘,对环境的着墨铺陈,有时往往多过对人物的刻画,目的是尽力达到用环境去烘托人物,抑或环境与人物相互烘托、相互照应、互为因果的艺术效果!
他的工笔人物画的这一重要特色,使他拉开了与许多工笔画家的距离,从而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
水墨写意人物
——速写笔法勾勒出的人物形神
除工笔人物外,张争亦攻水墨写意人物。他这类作品的突出特点是以速写式的写意笔墨勾勒人物的形神,重在以形写神、以形传神。这类人物水墨画与前述的彩墨工笔人物画有一个共同点,即将人物的形态与活动同样置于大自然的大背景中,人物虽为画面的主体,但又不占太大太多的幅面,周边更多空间则采用速写的笔墨去描绘自然环境。张教授因具备了坚实的速写、素描基本功,因此创作起此类写意的水墨人物来,无论是用墨、施色,用浓墨、淡墨,或施重墨、淡彩,都有行云流水之感!
为了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此类画作的人物大多巧妙回避正面刻画面部,而将人物生动的动态用极简的线条墨色勾勒出来,人物的神韵就自然跃然纸上。
《雨后》、《入定》、《清泉》、《流溪》、《初雪》、《父与子》、《过桥》、《小路》、《小溪》,均为此类风格。笔墨极简,线条流畅,设色浓淡得体而神韵自在其中。
综观张争教授的工笔人物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应该说他近年的创作早已具备了属于张争自己的个性特色。张争的性格很安静,既不为市场一时的喧嚣而心猿意马,也不为名利争一时之短长。他认认真真地教着书,安安静静地画着画,坚定不移地耕耘着自己的艺术园地。其实多年来他已有不少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展览,不少作品拿过各种级别的大奖,他还远赴欧洲举办过个人画展。这些圈内同行都了解,但他自己却很少提起。
张争就是张争!
教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系主任,中国画工笔人物方向研究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绘画系国画专业的张争先生,如今已是川音成都美院的副院长了。
张教授从事美院国画专业教学已过三十三个年头,从毕业留校任教,一路走到今天,他最大的优势是从事美术专业基础教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教学经验,具备了坚实强大的素描、速写基本功,这为他日后的工笔人物、水墨写意人物的创作夯实了厚实的基础。
工笔人物
——边远贫困山区的快乐少年们
教学之余,张争的创作方向是工笔人物和水墨写意人物画。他的工笔人物,常以贫困边远山区的少年儿童和藏地高原的藏民为题材。
边远山区的少儿题材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他经常深入贫困山区体验生活,发现大山里的孩子生活十分贫困艰辛,学习条件万分艰苦,每天得背着粗粮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到简陋的学校上学。但张教授也发现,这些孩子们并没有为极度贫穷落后的生存环境困扰、忧愁、自卑、焦虑。他们的脸上永远充盈着发自内心的淳朴灿烂笑容,他们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依然有着每个大城市孩子都具有的童真童趣,淳朴真诚。张教授为这一个个幼小生命的真实灵魂而强烈震撼!
《课间操》画了一群纯朴的山里小学生在大山的坡地坪坝上集体做课间操的场景,操场边上是怒放着白花的一棵棵大树,在大树与白花的掩映下,是一张张的简陋课桌。原来,这幅作品传达的正是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边远山区小学的诸多校舍被毁后,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一面抗震救灾,一面在露天的坪坝上坚持复课的场景。
该作品震撼人心之处在于,画家并不直接去表现地震后的灾难场景,也不渲染孩子们如何与大人一道参与救灾的场面,而是把表达的重心放在家园被毁、校舍倒塌,并没有吓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教室,就在露天坝上课,一切按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进行,表现出生活的正常如旧和孩子们平静如常的学习状态。
整个画面巧妙地用操场后面,几张看似不经意的课桌牵引着观众的视线,从而使人联想和思考人性更深刻的一面:灾难来了,这群幼小的山里孩子,不是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是展现出超越灾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心态,因而作品更具思想深度和内在的力量!
张争教授的绘画常常融深邃的思考于巧妙的构图之中,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如果举一个文学上的例子与之比较,其艺术构思和思想主题,可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媲美——《边城》同样不直接写战争场景,而是把战争推到时代的背景下去写人性,写小镇的人和事。此乃张争艺术手法独辟蹊径之一。
工笔人物
——服务主题的画面构成
其二,张争的工笔人物画十分注重画面的形式构成,他画山区孩子的题材,常常以数十人以上群阵式的排列组合作为构图的元素。我想,张教授这样构图更适宜传达贫困山区孩子们整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使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更带有一种普遍性和典型性。
《课间操》是此类的构图,《入门》和《体育课》均为同一系列的构图。
《入门》传达出山区村小的孩子们,在学习条件十分有限的环境下上音乐课的情景。全班数十位同学坐成数排弧形的队列,每人手持一把简易的二胡,前面凳子上放一张乐谱,每个学生眼盯着乐谱,右手持弓左手按弦,学习二胡演奏。台前一位皓首白发的音乐教师正在传授二胡演奏技艺。此画构图饱满,不留空白,学生的方阵与坐姿构成紧凑、严谨、集中、专注而有序的节奏感和形式感。作品告诉我们,边远山区孩子们的音乐课,就是这样教学的。他们必须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才能完成音乐课的教学,这与大城市孩子们享受的教学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
《体育课》的形式构成显然也是从边远山区的孩子们真实的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题材。蜀地山区坡多而少平地,没有开阔的平地建操场、球场,体育课教师根据山里的环境,设计出射箭的体育课程——这是不需要宽大场地就能实施的体育课。这样的绘画创作绝非作者脱离生活的凭空想象,相反,这正是贫困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课花样翻新的真实写照。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包括体育用具的弓箭,都可以自制。
张教授能创作出如此新颖有趣而又让人有几分沉郁酸楚的作品来,是与他常年深入山区生活分不开的,他善于从平凡、芜杂、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发现那些有趣的、闪光的、有新意的和深度的、电光火石碰撞出的素材来。
表面儒雅文静的张教授,内心却有一股常人难敌的野性。他常利用寒暑假和写生周,开着他宽大的越野车,进藏入疆,或深入不毛之地。他去过的许多大山荒岭,普通人都难以企及。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何能发掘出别人不能涉及的素材——他行了万里路,着力读万卷书,正在画万卷画。他的作品均来自他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
工笔人物
——唯美虔敬的少数民族人物题材
除了边远山区的少儿题材外,张教授的另一大题材就是少数民族人物题材。他的这类作品均不是孤立地将人物画成肖像画,而是将对象放到他们所生存、劳动、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表现人物的精、气、神、魂。尤其突出的是藏地题材,他用唯美的笔墨,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藏地高原上的蓝天、白云、山峰、寺庙、巾幡。
一方面,将独具特色的藏地高原环境渲染得坚实厚重,另一方面又把云雾、经幡处理得飘逸柔美,让浓浓的宗教氛围,飞旋在坚实厚重又飘逸柔美的高原空间。再将藏地的彪形汉子和壮实妇女放入其间,让人和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的这类作品,基调多以红色为主,画面升腾着一种苍凉、博大悲壮的宗教情怀。张争的工笔完全摒弃了传统工笔画的呆板、精细、重客观描摹、轻主观化合的陈规,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工笔技法处理,渲染成灵动、新颖,人与环境互衬互补、互融互化的有机整体。这应该是张争工笔画的又一特色。
《穿越》,题目语意双关。取藏地高原寺庙的近景一角,从屋顶俯视下的寺庙长廊,两位老年藏族妇女由远及近,漫步走来,虔诚地转动着长廊边一排巨大的经筒;厚重的屋顶上飘飞着多彩的经幡与游动的云雾水乳交融;红黄相间的经筒、红色的廊柱,分割出一条粗石铺地的长廊。作品风格浑厚迷离却又刚柔并济。画面的主体虽是人物,可画家并不去细刻人物的外形与神态,而重点刻画的则是屋顶上繁密飘飞的幡和云雾。
张争似乎要告诉人们他要传达的不是人物的形神关系,而是要以环境衬托出这里的人们在宗教感召下的精神世界,他们正在做精神的穿越,这穿越传达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回归》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的返璞归真,画右面三分之二的幅面,画了如浓云般的意象化的树冠,而左侧是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一位年轻少女仰面朝天,躺在悬崖边上尽情地吮吸着大自然的清新与芬芳,用生命感悟大自然的灵气精魂和脉搏跳动。似乎真的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节目》和《进香》,分别描绘了藏地草原盛大节日和宗教活动到来时的恢宏场景。
《节目》中众多的红旗,繁密飞舞的彩色巾幡给草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牧民们个个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准备投入到赛马、叼羊等节日活动中去。《进香》画了一群藏民排着长队虔诚等待进香的宗教活动,画面用一半的空间,去晕染高原的雾岚和云霞。这两幅作品的构思与构图与《穿越》类似,同样是将人物的活动置于高原盛大的节日氛围和盛大的宗教活动中加以渲染和描绘。张争的藏地题材中的人物,均不做近景上的焦点刻画,而总是将人物置于所处的大环境中去描绘,对环境的着墨铺陈,有时往往多过对人物的刻画,目的是尽力达到用环境去烘托人物,抑或环境与人物相互烘托、相互照应、互为因果的艺术效果!
他的工笔人物画的这一重要特色,使他拉开了与许多工笔画家的距离,从而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
水墨写意人物
——速写笔法勾勒出的人物形神
除工笔人物外,张争亦攻水墨写意人物。他这类作品的突出特点是以速写式的写意笔墨勾勒人物的形神,重在以形写神、以形传神。这类人物水墨画与前述的彩墨工笔人物画有一个共同点,即将人物的形态与活动同样置于大自然的大背景中,人物虽为画面的主体,但又不占太大太多的幅面,周边更多空间则采用速写的笔墨去描绘自然环境。张教授因具备了坚实的速写、素描基本功,因此创作起此类写意的水墨人物来,无论是用墨、施色,用浓墨、淡墨,或施重墨、淡彩,都有行云流水之感!
为了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此类画作的人物大多巧妙回避正面刻画面部,而将人物生动的动态用极简的线条墨色勾勒出来,人物的神韵就自然跃然纸上。
《雨后》、《入定》、《清泉》、《流溪》、《初雪》、《父与子》、《过桥》、《小路》、《小溪》,均为此类风格。笔墨极简,线条流畅,设色浓淡得体而神韵自在其中。
综观张争教授的工笔人物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应该说他近年的创作早已具备了属于张争自己的个性特色。张争的性格很安静,既不为市场一时的喧嚣而心猿意马,也不为名利争一时之短长。他认认真真地教着书,安安静静地画着画,坚定不移地耕耘着自己的艺术园地。其实多年来他已有不少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展览,不少作品拿过各种级别的大奖,他还远赴欧洲举办过个人画展。这些圈内同行都了解,但他自己却很少提起。
张争就是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