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其中,奏鸣曲有三首。作者在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后,围绕它的创作情感进行分析。
【关键词】肖邦;钢琴奏鸣曲;创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肖邦一生經历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心系祖国命运的中年时期、身体抱病和恋情失败仍忧虑祖国和人民的晚年时期,且在三个时期分别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安东.鲁宾斯坦曾说道:“他是波兰人,并是主观的写作乐曲,但他的主观是代表着整个人民,他的音乐所歌唱的也是人民。”他对祖国的思念及波兰人民生活的情景始终是其创作的情感源泉,其中很多创作情感是在波兰人民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时代中形成的。鲁宾斯坦也说:“肖邦是‘波兰起义的风奏琴’,他的英雄的或史诗的形象,悲剧的或抒情的气氛……一切都是为了表现爱国主义,为了体现波兰人民爱好自由的希望。”可见,肖邦是一位心怀祖国与同胞命运、为自由与人权呐喊、有着女性般温柔与优雅、容纳整个波兰民族的钢琴诗人。用批评家斯塔索的话来说:“波兰民族性的强有力的音调,对自己祖国无限热情的怀念,在他心里从来没有枯竭过,因此他的创作里,也就镶下了高贵的深刻的烙印。”
一、优雅的浪漫主义
年少的肖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父亲是两所军事学校的教官,从小便在有教养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了他优雅的举止与温柔的性格,加上父亲法国血统里优雅气质的遗传,让肖邦由内而外散发一种纯朴的优雅。因喜爱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肖邦在少年时期的创作目标是古典主义的严整优雅。就读音乐学院期间,肖邦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与一些进步的文学家、诗人广泛接触,正是当年与波兰先进的浪漫主义者往来,让他深受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因此,少年时期的作品常用抒情音诗的方式表达浪漫主义情怀,音乐呈现一种严整而优雅的浪漫主义。
众所周知,肖邦的c小调奏鸣曲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年少时期的作品已显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旋律充满优雅气息,伴奏富有华丽技巧,能感受他温柔性格里蕴含纯朴而优雅的浪漫主义情怀。晚年时期的b小调奏鸣曲则流露出号召波兰人民前进的坚定信念与迎接美好未来的乐观心态,不似中年时期降b小调奏鸣曲宣泄得澎湃、热烈,而是沉稳优雅地诠释浪漫主义情怀。
二、深沉的爱国思想
由于肖邦父亲尼古拉. 肖邦的文化修养颇高,当时许多波兰进步的知识分子常来到他家里,年少的肖邦便从他们有关波兰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谈论中深受熏陶,尤其谈及祖国命运时的激动情绪,让肖邦对波兰艺术及文化的热爱逐渐转变为有意识的观念,并唤起他强烈的爱国热忱。当年,正值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爆发,许多文化人士掀起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肖邦也深受影响。在二十岁那年,肖邦实现了出国深造的理想,让他没想到的是此生再也没能踏上祖国的土地。在肖邦离开波兰赴巴黎途中,在维也纳和施图加特客居的近一年时间里,波兰接连发生几个重大事变,先是反对沙俄统治的华沙起义爆发,波兰获得自由;接着是不到一年时间里,爱国者们在艰苦的斗争后起义失败,波兰又一次沦亡。在19世纪30—40年代波兰民族解放运动屡遭挫折和悲惨失败后,肖邦到了万念俱灰的地步,但他始终热爱和忠于祖国,并在1837年严辞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虽远离故土,但时刻关注祖国命运的政治形势,始终心系波兰。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二、四乐章是肖邦在祖国沦亡后怀着满腔悲愤完成的,作为一个爱国主义作曲家,这首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表达对祖国和死难者的哀恸之情,也激励波兰人民的斗志,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思想。
三、忧虑的民族情怀
肖邦还未离开波兰时,当地已兴起强烈民族精神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整个社会的进步思想都围绕民族艺术的主题创作,那些优秀的诗人与文学家也围绕人民与民族的形象来创作,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住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肖邦的老师埃尔斯内也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有民族性。”一位让肖邦很崇敬的华沙大学著名学者、浪漫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罗金斯基声称艺术中的民族性高于一切。这也奠定了肖邦作为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基础。1831年9月,肖邦还沉浸在华沙沦陷的噩耗中便赶往巴黎,本计划转赴伦敦,可在巴黎度过整个后半生,从此未能踏上祖国土地。虽与沙俄统治下的华沙相比,巴黎给肖邦打开了艺术眼界,为他提供不少艺术机遇,但他深知自己是一个有家难归、流亡异乡的羁旅者,肖邦给老师埃尔斯涅尔的书信中写到:“我从得到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消息那天起,一直到现在除了担忧和想念以外没有别的感觉……”
降b小调奏鸣曲真挚地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对波兰人民的无尽同情及哀痛整个波兰民族所受之苦难,毕竟华沙起义失败、波兰沦亡。连舒曼也说,这是一个“穿着葬服的民族”为摆脱奴役而进行斗争,这首作品是在悼念“穿着丧服”的整个民族。
四、浓厚的感伤主义
中年的肖邦已步入巴黎上流社会和艺术精英的圈子,作为一个有国不能归的流亡者,难以融入到巴黎上层社会的生活和交际圈。肖邦和家人在阔别五年后重聚,返回巴黎途中在海德堡停留时不幸病倒,这次身体出现不适后,肺结核病便困扰着他,常浑身无力还咳血,回到巴黎后,因太虚弱而无法正常生活,常情绪低落的呆在房间里。当时肖邦和一个波兰贵族少女玛利亚.沃金斯基产生恋情,因对方家庭的门第之见,肖邦在1835年的求婚被婉拒,之后肖邦将两人的书信用缎带包扎好并附上清晰字迹:我的悲痛。失败的恋情、疾病的折磨和祖国的命运都给肖邦带来无尽感伤,敏感的内心得不到安定及归属感。
肖邦在1837年创作的葬礼进行曲,选用降b小调正是源于色彩,从音乐修辞学的角度来说,降b小调永远是阴暗的,并被肖邦赋予了感伤的情感基调。1836年,肖邦身体上的疾病在一次很厉害的发作后,他确信自己的生命尽头也快到来,在此期间完成了葬礼进行曲的创作,当时正值华沙受难期间,身体虚弱的肖邦也为祖国波兰及波兰民族而悲痛、感伤。
【关键词】肖邦;钢琴奏鸣曲;创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肖邦一生經历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心系祖国命运的中年时期、身体抱病和恋情失败仍忧虑祖国和人民的晚年时期,且在三个时期分别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安东.鲁宾斯坦曾说道:“他是波兰人,并是主观的写作乐曲,但他的主观是代表着整个人民,他的音乐所歌唱的也是人民。”他对祖国的思念及波兰人民生活的情景始终是其创作的情感源泉,其中很多创作情感是在波兰人民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时代中形成的。鲁宾斯坦也说:“肖邦是‘波兰起义的风奏琴’,他的英雄的或史诗的形象,悲剧的或抒情的气氛……一切都是为了表现爱国主义,为了体现波兰人民爱好自由的希望。”可见,肖邦是一位心怀祖国与同胞命运、为自由与人权呐喊、有着女性般温柔与优雅、容纳整个波兰民族的钢琴诗人。用批评家斯塔索的话来说:“波兰民族性的强有力的音调,对自己祖国无限热情的怀念,在他心里从来没有枯竭过,因此他的创作里,也就镶下了高贵的深刻的烙印。”
一、优雅的浪漫主义
年少的肖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父亲是两所军事学校的教官,从小便在有教养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了他优雅的举止与温柔的性格,加上父亲法国血统里优雅气质的遗传,让肖邦由内而外散发一种纯朴的优雅。因喜爱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肖邦在少年时期的创作目标是古典主义的严整优雅。就读音乐学院期间,肖邦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与一些进步的文学家、诗人广泛接触,正是当年与波兰先进的浪漫主义者往来,让他深受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因此,少年时期的作品常用抒情音诗的方式表达浪漫主义情怀,音乐呈现一种严整而优雅的浪漫主义。
众所周知,肖邦的c小调奏鸣曲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年少时期的作品已显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旋律充满优雅气息,伴奏富有华丽技巧,能感受他温柔性格里蕴含纯朴而优雅的浪漫主义情怀。晚年时期的b小调奏鸣曲则流露出号召波兰人民前进的坚定信念与迎接美好未来的乐观心态,不似中年时期降b小调奏鸣曲宣泄得澎湃、热烈,而是沉稳优雅地诠释浪漫主义情怀。
二、深沉的爱国思想
由于肖邦父亲尼古拉. 肖邦的文化修养颇高,当时许多波兰进步的知识分子常来到他家里,年少的肖邦便从他们有关波兰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谈论中深受熏陶,尤其谈及祖国命运时的激动情绪,让肖邦对波兰艺术及文化的热爱逐渐转变为有意识的观念,并唤起他强烈的爱国热忱。当年,正值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爆发,许多文化人士掀起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肖邦也深受影响。在二十岁那年,肖邦实现了出国深造的理想,让他没想到的是此生再也没能踏上祖国的土地。在肖邦离开波兰赴巴黎途中,在维也纳和施图加特客居的近一年时间里,波兰接连发生几个重大事变,先是反对沙俄统治的华沙起义爆发,波兰获得自由;接着是不到一年时间里,爱国者们在艰苦的斗争后起义失败,波兰又一次沦亡。在19世纪30—40年代波兰民族解放运动屡遭挫折和悲惨失败后,肖邦到了万念俱灰的地步,但他始终热爱和忠于祖国,并在1837年严辞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虽远离故土,但时刻关注祖国命运的政治形势,始终心系波兰。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二、四乐章是肖邦在祖国沦亡后怀着满腔悲愤完成的,作为一个爱国主义作曲家,这首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表达对祖国和死难者的哀恸之情,也激励波兰人民的斗志,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思想。
三、忧虑的民族情怀
肖邦还未离开波兰时,当地已兴起强烈民族精神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整个社会的进步思想都围绕民族艺术的主题创作,那些优秀的诗人与文学家也围绕人民与民族的形象来创作,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住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肖邦的老师埃尔斯内也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有民族性。”一位让肖邦很崇敬的华沙大学著名学者、浪漫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罗金斯基声称艺术中的民族性高于一切。这也奠定了肖邦作为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基础。1831年9月,肖邦还沉浸在华沙沦陷的噩耗中便赶往巴黎,本计划转赴伦敦,可在巴黎度过整个后半生,从此未能踏上祖国土地。虽与沙俄统治下的华沙相比,巴黎给肖邦打开了艺术眼界,为他提供不少艺术机遇,但他深知自己是一个有家难归、流亡异乡的羁旅者,肖邦给老师埃尔斯涅尔的书信中写到:“我从得到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消息那天起,一直到现在除了担忧和想念以外没有别的感觉……”
降b小调奏鸣曲真挚地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对波兰人民的无尽同情及哀痛整个波兰民族所受之苦难,毕竟华沙起义失败、波兰沦亡。连舒曼也说,这是一个“穿着葬服的民族”为摆脱奴役而进行斗争,这首作品是在悼念“穿着丧服”的整个民族。
四、浓厚的感伤主义
中年的肖邦已步入巴黎上流社会和艺术精英的圈子,作为一个有国不能归的流亡者,难以融入到巴黎上层社会的生活和交际圈。肖邦和家人在阔别五年后重聚,返回巴黎途中在海德堡停留时不幸病倒,这次身体出现不适后,肺结核病便困扰着他,常浑身无力还咳血,回到巴黎后,因太虚弱而无法正常生活,常情绪低落的呆在房间里。当时肖邦和一个波兰贵族少女玛利亚.沃金斯基产生恋情,因对方家庭的门第之见,肖邦在1835年的求婚被婉拒,之后肖邦将两人的书信用缎带包扎好并附上清晰字迹:我的悲痛。失败的恋情、疾病的折磨和祖国的命运都给肖邦带来无尽感伤,敏感的内心得不到安定及归属感。
肖邦在1837年创作的葬礼进行曲,选用降b小调正是源于色彩,从音乐修辞学的角度来说,降b小调永远是阴暗的,并被肖邦赋予了感伤的情感基调。1836年,肖邦身体上的疾病在一次很厉害的发作后,他确信自己的生命尽头也快到来,在此期间完成了葬礼进行曲的创作,当时正值华沙受难期间,身体虚弱的肖邦也为祖国波兰及波兰民族而悲痛、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