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拓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在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以之为例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拓展具有相当的代表意义,也给通过其他途径拓展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留下了思考和借鉴的空间。文章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背景和具体内容,还有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实践。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创新性研究,总结了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当作新载体的优势,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D632.9
引 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素质与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而国内和国际形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又有着强烈的影响,从国际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风云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使得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多西方不良价值观的直接冲击。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尾随而至的对精神文化提高的需求也日趋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使得他们在面对西方价值观时的选择判断能力减弱;从高等教育自身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必然要做出深刻的变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充分了解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于2004年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解释说明性文件,对在新时期大学生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而社会实践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有效的渠道。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自1994年起至今二十多年以来,在团中央的大力领导推动下,诸如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灾区援建、奥运和全运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影响广泛、颇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崭新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各种方面和意义上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特色
1、大型活动——“80后、9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舞台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为大型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仅在2009--2010学年度,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就参加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世界博览会等多个重大体育赛事及国际、国内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在他们的工作中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体现了他们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活力。
2、弱势群体——生活因“爱心使者”而充满阳光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宗旨,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大量工作。针对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现了高校志愿服务的经济性、文化性、政治性和向导性功能。
3、服务贫困边远地区——到西部放飞梦想、“三下乡”中交流成长
2009--2010学年度暑期,各高校继续贯彻团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响应团中央号召,开展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向上发展,同时也使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锻炼、加强了自身社会竞争力。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实践
(一)北京奥运会实践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有云:“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这句话给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对志愿者在奥运会中所作贡献的高度赞扬。
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安全、卫生、观众指引、通信联络、组织和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和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发挥了以下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得到的启发,教育,引导,批评等为人们思想和行为指出正确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人们提供导向功能:一是信念指导,也就是帮助人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则是对公众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其三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能够很好的进行相应的引导。
2、激励功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激励功能即为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中内外刺激来激发群体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于志愿服务提供者而言,激励功能主要體现在调动自身积极主动性,而志愿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牺牲”的志愿服务精神恰恰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接受志愿服务的对象来说,激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理解和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沈阳全运会实践
2013年沈阳全运会虽不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般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全运会筹办工作的不断进行,沈阳全运会也渐渐成为了辽沈地区尤其是主赛场沈阳市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成为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首先符合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忌‘空对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全运会的过程中,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市民,进而影响和改善整个城市的道德水准。” 这种传递是一种不断扩展全社会高尚的道德节操的过程的过程,还是大学生在其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过程。 其次,引導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在为普通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是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付诸于实践,而且还能观察体验了解到国情民情现状。通过为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服务这一方式,大学生志愿者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身经历、砥砺锤炼了自身的性格,锻炼并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对改进和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社会性。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创新性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优势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与教育对象通过一定载体进行互动沟通的支持,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思政教育体系里载体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被思政教育所使用,在承载思政教育目的,原则,任务,内容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建立起来。这一点体现在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而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借助活动的方式与受教育者产生良性互动。在这一思政教育活动互动中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具有明确的教育指向性和引导性,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适应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满足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的条件。在诸多类似于会议、研讨班及讲座和其他大众媒体传播等多种传统载体形式的基础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新载体形式正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各高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不足
1、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仍存在偏差
当前,学校和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载体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在很多高校当中,都认为当前的志愿者活动是应该由党委和团委来主持的,而学校的党委和团委对此工作并没有认真对待,仅仅是之前审批,之后做汇报,具体内容很少参与;第二,在当前的高校当中,仍然坚持分数值上,对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并不丰富,以至于影响了很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对于大学生志愿活动而言,在学校基本上是被当成一种荣誉而实施的,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干部优先参与,而对于普通的大学生,则很少参与其中。
2、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导向,项目缺少创新性,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从现在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来看,仍主要以活动为导向,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这些活动受关注度高,学生也会积极参与锻炼;而在平时,一些普通的志愿活动则很少有人参与,凸显了志愿活动的不平衡性。
第二,就当前而言,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自身举办的一些志愿者的活动在形式上有较为丰富的地方,但是没有确定具体的目标。这些志愿者活动通常都是热热闹闹的参与,结束之后也就结束了,没有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规划,使得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当中的收获极为有限。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载体的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活动载体应用效果差,这其中活动载体目的不明确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一方面存在由于很强的商业性质而导致与最初的活动载体应有的教育初衷相背离的问题,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存在着对教育客体表面应付的心理,导致没有进行良好的、深入的教育,开展教育活动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载体应用建设上首先应该始终坚持目的性原则,只有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才能做到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发挥显著作用。其次,教育主体在运行活动载体前应制定详细全面的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大学生在开展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活动载体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打造的“寓教于乐”注重“乐”的程度控制,而不是本木倒置。
2、健全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的保障,制度建设包括物质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等内容。
(1)落实物质保障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物质保障
对于大学生志愿活动来讲,要想发挥积极作用,物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志愿活动只能暂停,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的高校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而争取得到我们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上多方力量一种积极扶持,多方位筹资,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足够的保障。
(2)建立法制保障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立法保障
目前很多国家在对本国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英美发达国家有《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公民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很多省市也通过制定本省、本市的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来维护保障当地志愿者的权益,这一做法也大大推动了全国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建议全国人大要尽快研究出台一部国家性保护志愿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使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得到法律保障。
(3)落实激励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新动力
每个人都需要被激励,激励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管理原理。虽然志愿者是自愿奉献,但活动中毕竟要奉献志愿者的技能、爱心、感情和精力等,所以适当的激励措施,特别是来自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是鼓励着大学生长期能够坚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连生 张心森;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10
[2]栾淳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叶菁 刘广兵;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2期
[4]裴广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建设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2期
作者简介:王鑫,女,1986,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助教,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拓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在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以之为例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拓展具有相当的代表意义,也给通过其他途径拓展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留下了思考和借鉴的空间。文章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背景和具体内容,还有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实践。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创新性研究,总结了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当作新载体的优势,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D632.9
引 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素质与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而国内和国际形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又有着强烈的影响,从国际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风云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使得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多西方不良价值观的直接冲击。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尾随而至的对精神文化提高的需求也日趋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使得他们在面对西方价值观时的选择判断能力减弱;从高等教育自身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必然要做出深刻的变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充分了解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于2004年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解释说明性文件,对在新时期大学生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而社会实践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有效的渠道。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自1994年起至今二十多年以来,在团中央的大力领导推动下,诸如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灾区援建、奥运和全运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影响广泛、颇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崭新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各种方面和意义上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特色
1、大型活动——“80后、9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舞台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为大型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仅在2009--2010学年度,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就参加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世界博览会等多个重大体育赛事及国际、国内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在他们的工作中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体现了他们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活力。
2、弱势群体——生活因“爱心使者”而充满阳光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宗旨,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大量工作。针对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现了高校志愿服务的经济性、文化性、政治性和向导性功能。
3、服务贫困边远地区——到西部放飞梦想、“三下乡”中交流成长
2009--2010学年度暑期,各高校继续贯彻团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响应团中央号召,开展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向上发展,同时也使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锻炼、加强了自身社会竞争力。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实践
(一)北京奥运会实践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有云:“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这句话给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对志愿者在奥运会中所作贡献的高度赞扬。
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安全、卫生、观众指引、通信联络、组织和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和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发挥了以下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得到的启发,教育,引导,批评等为人们思想和行为指出正确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人们提供导向功能:一是信念指导,也就是帮助人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则是对公众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其三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能够很好的进行相应的引导。
2、激励功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激励功能即为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中内外刺激来激发群体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于志愿服务提供者而言,激励功能主要體现在调动自身积极主动性,而志愿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牺牲”的志愿服务精神恰恰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接受志愿服务的对象来说,激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理解和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沈阳全运会实践
2013年沈阳全运会虽不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般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全运会筹办工作的不断进行,沈阳全运会也渐渐成为了辽沈地区尤其是主赛场沈阳市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成为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首先符合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忌‘空对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全运会的过程中,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市民,进而影响和改善整个城市的道德水准。” 这种传递是一种不断扩展全社会高尚的道德节操的过程的过程,还是大学生在其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过程。 其次,引導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在为普通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是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付诸于实践,而且还能观察体验了解到国情民情现状。通过为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服务这一方式,大学生志愿者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身经历、砥砺锤炼了自身的性格,锻炼并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对改进和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社会性。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创新性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优势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与教育对象通过一定载体进行互动沟通的支持,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思政教育体系里载体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被思政教育所使用,在承载思政教育目的,原则,任务,内容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建立起来。这一点体现在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而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借助活动的方式与受教育者产生良性互动。在这一思政教育活动互动中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具有明确的教育指向性和引导性,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适应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满足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的条件。在诸多类似于会议、研讨班及讲座和其他大众媒体传播等多种传统载体形式的基础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新载体形式正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各高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新载体的不足
1、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仍存在偏差
当前,学校和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载体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在很多高校当中,都认为当前的志愿者活动是应该由党委和团委来主持的,而学校的党委和团委对此工作并没有认真对待,仅仅是之前审批,之后做汇报,具体内容很少参与;第二,在当前的高校当中,仍然坚持分数值上,对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并不丰富,以至于影响了很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对于大学生志愿活动而言,在学校基本上是被当成一种荣誉而实施的,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干部优先参与,而对于普通的大学生,则很少参与其中。
2、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导向,项目缺少创新性,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从现在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来看,仍主要以活动为导向,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这些活动受关注度高,学生也会积极参与锻炼;而在平时,一些普通的志愿活动则很少有人参与,凸显了志愿活动的不平衡性。
第二,就当前而言,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自身举办的一些志愿者的活动在形式上有较为丰富的地方,但是没有确定具体的目标。这些志愿者活动通常都是热热闹闹的参与,结束之后也就结束了,没有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规划,使得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当中的收获极为有限。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载体的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活动载体应用效果差,这其中活动载体目的不明确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一方面存在由于很强的商业性质而导致与最初的活动载体应有的教育初衷相背离的问题,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存在着对教育客体表面应付的心理,导致没有进行良好的、深入的教育,开展教育活动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载体应用建设上首先应该始终坚持目的性原则,只有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才能做到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发挥显著作用。其次,教育主体在运行活动载体前应制定详细全面的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大学生在开展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活动载体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打造的“寓教于乐”注重“乐”的程度控制,而不是本木倒置。
2、健全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的保障,制度建设包括物质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等内容。
(1)落实物质保障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物质保障
对于大学生志愿活动来讲,要想发挥积极作用,物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志愿活动只能暂停,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的高校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而争取得到我们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上多方力量一种积极扶持,多方位筹资,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足够的保障。
(2)建立法制保障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立法保障
目前很多国家在对本国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英美发达国家有《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公民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很多省市也通过制定本省、本市的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来维护保障当地志愿者的权益,这一做法也大大推动了全国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建议全国人大要尽快研究出台一部国家性保护志愿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使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得到法律保障。
(3)落实激励机制,为志愿行动提供新动力
每个人都需要被激励,激励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管理原理。虽然志愿者是自愿奉献,但活动中毕竟要奉献志愿者的技能、爱心、感情和精力等,所以适当的激励措施,特别是来自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是鼓励着大学生长期能够坚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连生 张心森;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10
[2]栾淳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叶菁 刘广兵;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2期
[4]裴广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建设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2期
作者简介:王鑫,女,1986,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助教,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