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3年5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会后,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将草案印发省人大代表、省有关部门、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并在地方立法网上发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和法制委员会派员分别到杭州、湖州、嘉兴、台州、浦江、龙游等地进行立法调研,听取省人大代表、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的意见。6月25日,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有关部门意见。6月27日,召集有关专家对草案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法制委员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审议报告和各地、各方面的意见,在反复研究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草案修改稿。7月8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讨论。7月9日,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修改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违法建筑的界定。草案第二条规定,城镇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范围和界限,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乡村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范围和界限,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确定。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的部门、专家提出,违法建筑的准确认定是违法建筑依法处置的前提和基础,法规应当对违法建筑认定的基本标准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建议增加规定:本规定所称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超过规划许可期限未拆除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和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此外,环资委和一些地方还提出,各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城镇规划的时间节点并不一致,城镇违法建筑认定的差异性较大,不宜都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标准。同时,在法规已对违法建筑认定的基本标准作出规定的前提下,各地制定相应具体标准是对法规的细化,应视实际需要而定,不宜作硬性要求。为此,建议将上述规定修改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结合本行政区域城市、镇规划或者乡、村庄规划的实施情况,制定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草案修改稿第三条)
二、关于正在建设的违法建筑的处置。草案第八条规定,对正在实施的违法建设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发现后,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停止建设;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的,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采取查封措施;查封后仍继续建设的,可以拆除继续建设部分。多数常委会组成人员、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都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有效制止“抢建”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损失。环资委在审议报告中提出,草案规定的“即查即拆”制度符合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仅应当保留,而且应当进一步简化程序。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有意见认为,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须待当事人法定救济期限届满,才能启动强制拆除的行政强制执行程序,草案规定“即查即拆”与此规定不相一致。对此,法制委员会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了专题论证。大多数专家认为,行政强制分为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的上述规定仅是对行政强制执行的要求,而草案规定的对继续建设部分的“即查即拆”,是为了制止违法行为的扩大而采取的暂时性控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并不冲突。省委常委会会议对该制度也作了讨论。为此,法制委员会认真审议讨论后,建议保留“即查即拆”制度,并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草案的规定修改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现城镇违法建筑正在建设中的,应当责令当事人停止建设;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拆除继续建设部分的措施。”(草案修改稿第九条第一款)
三、关于实施没收处罚后违法建筑的处理。草案第十条规定,拆除依照本规定应当予以拆除的违法建筑可能严重影响相邻建筑安全或者对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利益、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不能实施拆除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没收违法建筑或者违法收入。但对于实施没收处罚后相应违法建筑的处理,草案未作规定。环资委和一些地方提出,实施没收处罚的违法建筑往往具有使用价值,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法建筑不能交付使用,这将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也影响交易秩序的稳定,有必要对这些违法建筑的处理提供法规依据。同时,一些专家和地方也提出,实施没收处罚的违法建筑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该建筑的规划、用地、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因素,有的还需要考虑相关民事纠纷的解决问题,不宜在法规中作统一规定,授权各地制定具体处理办法较为妥当。为此,建议增加规定:“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体办法,对实施没收处罚违法建筑的规划、用地、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手续办理的具体条件、程序,及其使用、管理等内容作出规定。”(草案修改稿第十二条第三款)
四、关于拆后土地的利用。草案未对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的利用问题作出规定。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违法建筑拆除后的土地综合利用是“三改一拆”的重要要求,关系到城乡环境的美化和城乡建设的有序推进,法规对此应当作出原则要求。为此,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土地功能更新、景观提升等要求,根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城乡环境美化工作。”(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一条)
五、关于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违法建筑的协同机制。草案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单位、个人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申办有关证照或者就违法建筑申办供电、供水、供气相关手续的,有关行政机关或者供电、供水、供气单位不予办理。第二十七条对违法建筑处置工作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了规定。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和一些地方、部门提出,草案的规定总体是妥当的,有利于违法建筑的及时和有效处置。但由于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并不是违法建筑处置工作的主管部门,难以对作为相关生产、经营场所的建筑是否为违法建筑作出认定,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作为企业,既无认定的能力,也无认定的义务。因此,有必要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违法建筑的协同机制作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为此,建议将上述规定修改为: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筑处置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违法建筑处置决定及其执行情况,书面告知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税务、文化、安全生产监督、公安等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单位或者个人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申请办理相关证照、登记或者备案手续,或者就违法建筑申请办理供电、供水、供气等手续的,违法建筑处置决定执行完毕前,有关部门或者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不得办理。同时,增加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
此外,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些地方、部门的意见,还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和条款顺序的调整。
法制委员会认为,《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经过多次修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切合浙江实际,内容已比较成熟,建议常委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
以上报告和《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修改稿)》,请予审议。
2013年5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会后,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将草案印发省人大代表、省有关部门、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并在地方立法网上发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和法制委员会派员分别到杭州、湖州、嘉兴、台州、浦江、龙游等地进行立法调研,听取省人大代表、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的意见。6月25日,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有关部门意见。6月27日,召集有关专家对草案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法制委员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审议报告和各地、各方面的意见,在反复研究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草案修改稿。7月8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讨论。7月9日,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修改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违法建筑的界定。草案第二条规定,城镇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范围和界限,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乡村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范围和界限,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确定。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的部门、专家提出,违法建筑的准确认定是违法建筑依法处置的前提和基础,法规应当对违法建筑认定的基本标准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建议增加规定:本规定所称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超过规划许可期限未拆除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和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此外,环资委和一些地方还提出,各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城镇规划的时间节点并不一致,城镇违法建筑认定的差异性较大,不宜都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标准。同时,在法规已对违法建筑认定的基本标准作出规定的前提下,各地制定相应具体标准是对法规的细化,应视实际需要而定,不宜作硬性要求。为此,建议将上述规定修改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结合本行政区域城市、镇规划或者乡、村庄规划的实施情况,制定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草案修改稿第三条)
二、关于正在建设的违法建筑的处置。草案第八条规定,对正在实施的违法建设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发现后,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停止建设;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的,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采取查封措施;查封后仍继续建设的,可以拆除继续建设部分。多数常委会组成人员、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都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有效制止“抢建”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损失。环资委在审议报告中提出,草案规定的“即查即拆”制度符合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仅应当保留,而且应当进一步简化程序。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有意见认为,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须待当事人法定救济期限届满,才能启动强制拆除的行政强制执行程序,草案规定“即查即拆”与此规定不相一致。对此,法制委员会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了专题论证。大多数专家认为,行政强制分为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的上述规定仅是对行政强制执行的要求,而草案规定的对继续建设部分的“即查即拆”,是为了制止违法行为的扩大而采取的暂时性控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并不冲突。省委常委会会议对该制度也作了讨论。为此,法制委员会认真审议讨论后,建议保留“即查即拆”制度,并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草案的规定修改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现城镇违法建筑正在建设中的,应当责令当事人停止建设;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拆除继续建设部分的措施。”(草案修改稿第九条第一款)
三、关于实施没收处罚后违法建筑的处理。草案第十条规定,拆除依照本规定应当予以拆除的违法建筑可能严重影响相邻建筑安全或者对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利益、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不能实施拆除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没收违法建筑或者违法收入。但对于实施没收处罚后相应违法建筑的处理,草案未作规定。环资委和一些地方提出,实施没收处罚的违法建筑往往具有使用价值,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法建筑不能交付使用,这将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也影响交易秩序的稳定,有必要对这些违法建筑的处理提供法规依据。同时,一些专家和地方也提出,实施没收处罚的违法建筑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该建筑的规划、用地、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因素,有的还需要考虑相关民事纠纷的解决问题,不宜在法规中作统一规定,授权各地制定具体处理办法较为妥当。为此,建议增加规定:“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体办法,对实施没收处罚违法建筑的规划、用地、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手续办理的具体条件、程序,及其使用、管理等内容作出规定。”(草案修改稿第十二条第三款)
四、关于拆后土地的利用。草案未对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的利用问题作出规定。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违法建筑拆除后的土地综合利用是“三改一拆”的重要要求,关系到城乡环境的美化和城乡建设的有序推进,法规对此应当作出原则要求。为此,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土地功能更新、景观提升等要求,根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城乡环境美化工作。”(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一条)
五、关于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违法建筑的协同机制。草案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单位、个人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申办有关证照或者就违法建筑申办供电、供水、供气相关手续的,有关行政机关或者供电、供水、供气单位不予办理。第二十七条对违法建筑处置工作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了规定。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和一些地方、部门提出,草案的规定总体是妥当的,有利于违法建筑的及时和有效处置。但由于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并不是违法建筑处置工作的主管部门,难以对作为相关生产、经营场所的建筑是否为违法建筑作出认定,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作为企业,既无认定的能力,也无认定的义务。因此,有必要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违法建筑的协同机制作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为此,建议将上述规定修改为: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筑处置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违法建筑处置决定及其执行情况,书面告知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税务、文化、安全生产监督、公安等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单位或者个人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申请办理相关证照、登记或者备案手续,或者就违法建筑申请办理供电、供水、供气等手续的,违法建筑处置决定执行完毕前,有关部门或者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不得办理。同时,增加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
此外,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些地方、部门的意见,还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和条款顺序的调整。
法制委员会认为,《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经过多次修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切合浙江实际,内容已比较成熟,建议常委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
以上报告和《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草案修改稿)》,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