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实现音乐实践中的德育渗透,借助音乐树立理想梦想教育。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中学音乐;德育渗透;模式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充分地发挥德育的功效,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一、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
1.“乐”中渗德
“乐”中渗德是指在完成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音乐感受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音乐课堂彰显出德育的功能。孔子非常重视乐教,他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重视音乐的德育渗透功能,音乐的德育渗透可行性是较为明确,受到教学验证的。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使他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促使学生高尚情操和世界观的形成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探索问题。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材中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教师要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2.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地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可以说,素质教育一直强调寓教于乐,例如,游戏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尝试、故事教学、合作探索、实践教学等都是寓教于乐理论的尝试。但是对于德育的寓教于乐功能却没有较深入的探索,主要是因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工作是较为严肃的,不应该嘻嘻哈哈地完成。其实,对于德育而言也不应该一味地谆谆善诱,要更多地依靠有乐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真实性。而音乐课堂是学生喜欢的活动空间和模式,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课、体育课,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效果会更为理想。
二、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1.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
要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教学活动,中学音乐教师就必须要有发现德育“点”的能力,要能够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首先,要在乐理教学之中挖掘德育因素。中学音乐课堂离不开“乐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往往较为枯燥,教师认为无从找到德育入手的内容,其实教师可以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乐理讲解,让学生理解轻快的八六拍节奏的表现手法,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家之所以采用这种表现模式就是为了让歌唱者和倾听者能够热爱大自然,这样学生也会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在歌词之中进行德育因素的挖掘。很多歌曲的歌词都是对真善美的完美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同一首歌》的歌词之中“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歌词内容深远,饱含深意,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考虑到目前中学的努力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青春的梦想,完成心中的理想,多年以后学生再相会会对今天的努力感到分外珍惜,而不是后悔自己当时的碌碌无为。总之,挖掘德育因素要结合每课或每单元的音乐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各项目标,进行德育渗透。
2.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
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是教育面对的必然,十一世纪的人才需求从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全面高素质,从情感因素方面则要求充满激情正直的品格。在音乐德育活动之中,教师要结合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结合时代的人才培养。首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时代教育。音乐内容要与社会重大的变革相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时代在奔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重点欣赏刘湲的《火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我国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发展的速度就向新世纪飞速奔驰的火车。同时,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是人才引领时代发展的,我们要努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人才。总之,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就更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要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学音乐;德育渗透;模式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充分地发挥德育的功效,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一、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
1.“乐”中渗德
“乐”中渗德是指在完成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音乐感受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音乐课堂彰显出德育的功能。孔子非常重视乐教,他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重视音乐的德育渗透功能,音乐的德育渗透可行性是较为明确,受到教学验证的。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使他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促使学生高尚情操和世界观的形成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探索问题。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材中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教师要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2.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地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可以说,素质教育一直强调寓教于乐,例如,游戏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尝试、故事教学、合作探索、实践教学等都是寓教于乐理论的尝试。但是对于德育的寓教于乐功能却没有较深入的探索,主要是因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工作是较为严肃的,不应该嘻嘻哈哈地完成。其实,对于德育而言也不应该一味地谆谆善诱,要更多地依靠有乐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真实性。而音乐课堂是学生喜欢的活动空间和模式,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课、体育课,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效果会更为理想。
二、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1.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
要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教学活动,中学音乐教师就必须要有发现德育“点”的能力,要能够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首先,要在乐理教学之中挖掘德育因素。中学音乐课堂离不开“乐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往往较为枯燥,教师认为无从找到德育入手的内容,其实教师可以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乐理讲解,让学生理解轻快的八六拍节奏的表现手法,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家之所以采用这种表现模式就是为了让歌唱者和倾听者能够热爱大自然,这样学生也会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在歌词之中进行德育因素的挖掘。很多歌曲的歌词都是对真善美的完美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同一首歌》的歌词之中“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歌词内容深远,饱含深意,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考虑到目前中学的努力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青春的梦想,完成心中的理想,多年以后学生再相会会对今天的努力感到分外珍惜,而不是后悔自己当时的碌碌无为。总之,挖掘德育因素要结合每课或每单元的音乐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各项目标,进行德育渗透。
2.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
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是教育面对的必然,十一世纪的人才需求从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全面高素质,从情感因素方面则要求充满激情正直的品格。在音乐德育活动之中,教师要结合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结合时代的人才培养。首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时代教育。音乐内容要与社会重大的变革相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时代在奔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重点欣赏刘湲的《火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我国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发展的速度就向新世纪飞速奔驰的火车。同时,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是人才引领时代发展的,我们要努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人才。总之,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就更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要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