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了一种艺术。本文就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具体操作做了一些总结,并针对实际操作把课堂提问做了简单的分类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发现多如繁星般的问号,并激起他们渴求知识与探索新知的冲动,这才是新课标所体现出来的新思想。
[关键词] 反思思想 操作要点 “共振”效应 思维断路
有哲学家认为,在人们的思想活动中,有两个基本的思想维度,一个是“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另一个是“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构成思想”,而且还应指导学生形成“反思思想”,“一直不停地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他们的行为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福柯语)。这样,学生才会打破思维定势,不人云亦云,最大可能地产生自己的思想。
语文是信息的载体,问答是信息的交换过程,善于处理这一环节中信息“送”与“返”的关系,体现了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针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逐步解释,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一)提问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述要清晰、准确。要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无可非议,但并不是教师所希望得出的结论。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预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准备好相应的对策。如果出现学生都无从回答的情况,教师应相机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
(二)提问要激发兴趣,有利于求知探索
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的气氛,培养最佳语文学习心态。
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种感受:有时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而有时却异常沉闷,学生情绪低落。这与问题设计的难易、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过浅、过小的问题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是非问”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浪费时间,无助于培养能力。可是过大过难的问题又必然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以《春》为例,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
问题甲:这句话从哪几个角度写春草?
问题乙:这句话中“嫩嫩的”写了春草的质地,那么“钻”、“绿绿的”二词分别把春草的什么写出来了?
显然,问题甲难度深且偏大,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恐怕会无从下手。问题乙铺路搭桥,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学生就容易把握了。“跳一跳,方让其摘到果子”,问题设计就该如此。
其次,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新颖独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提一些新奇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现之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提问要着力于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常言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只用课文中现成的词句,就可轻易回答出来,而要使学生经过认真的思索,这样才有益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由生疑到质疑再到解疑的循环反复过程。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他们勇敢地跨入思维的世界,敢于生疑、质疑,再去努力释疑,在思维中获得知识和规律,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和自尊。“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用问题来堵一堵,塞一塞,学生思维就会活起来。
(四)提问要善于引导,接通学生思维连接点
教师惊心设计的问题,除万不得已外,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如果因提问了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不得要领,就急于“代庖”,那就白白浪费了这个问题。当学生不能回答提问,或回答地很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应首先重申问题,作出进一步解释,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教师要努力深入到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准确地判断学生思路的卡壳处,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诱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
(五)提问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师生产生“共振”
教师应通过展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的情境和观点激发好奇心,同时应注意问题的坡度和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十分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故乡》时,[3]学生突然提出:“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钱:是啊,跳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钱: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
钱: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见过,你们有谁见过?
钱: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钱老师敏感地把握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没有轻率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因势利导,避开正面的回答,与学生互换了心理位置,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
(六)提问要有度,不应讽刺、惩罚学生
在课堂上,提问设计应合理,质疑应有针对性、探究性和求异性,教师不应利用提问讽刺、惩罚学生,应以亲切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安慰学生,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正确作答。
(七)课堂提问但求有得,不求穷尽
一篇文章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择其要者,设计一些问题,万不可对所有问题穷根究底。课文中许多深层次的蕴意和歧义,学生是不可能彻底“会意”,可暂时“不求甚解”以存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并非坏事。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让思维继续下去吧。
科学而匠心独运的提问,会把学生带入思维的智慧之海,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我们长久地探索,精心地设计,尤其要在提问的针对性、艺术性上狠下功夫。
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有一个共性目标,包括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思维品质是智力发展的核心,而个性品质是非智力发展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要格外“照顾”那些“有棱有角”的学生,多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多看看他们做些什么,多想想他们要些什么,多猜猜他们想写什么,给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天空中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让自己的教学在质疑中“质”出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崔考兰、刘声勇.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3)
[2] 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6)
[关键词] 反思思想 操作要点 “共振”效应 思维断路
有哲学家认为,在人们的思想活动中,有两个基本的思想维度,一个是“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另一个是“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构成思想”,而且还应指导学生形成“反思思想”,“一直不停地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他们的行为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福柯语)。这样,学生才会打破思维定势,不人云亦云,最大可能地产生自己的思想。
语文是信息的载体,问答是信息的交换过程,善于处理这一环节中信息“送”与“返”的关系,体现了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针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逐步解释,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一)提问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述要清晰、准确。要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无可非议,但并不是教师所希望得出的结论。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预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准备好相应的对策。如果出现学生都无从回答的情况,教师应相机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
(二)提问要激发兴趣,有利于求知探索
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的气氛,培养最佳语文学习心态。
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种感受:有时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而有时却异常沉闷,学生情绪低落。这与问题设计的难易、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过浅、过小的问题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是非问”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浪费时间,无助于培养能力。可是过大过难的问题又必然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以《春》为例,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
问题甲:这句话从哪几个角度写春草?
问题乙:这句话中“嫩嫩的”写了春草的质地,那么“钻”、“绿绿的”二词分别把春草的什么写出来了?
显然,问题甲难度深且偏大,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恐怕会无从下手。问题乙铺路搭桥,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学生就容易把握了。“跳一跳,方让其摘到果子”,问题设计就该如此。
其次,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新颖独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提一些新奇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现之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提问要着力于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常言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只用课文中现成的词句,就可轻易回答出来,而要使学生经过认真的思索,这样才有益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由生疑到质疑再到解疑的循环反复过程。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他们勇敢地跨入思维的世界,敢于生疑、质疑,再去努力释疑,在思维中获得知识和规律,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和自尊。“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用问题来堵一堵,塞一塞,学生思维就会活起来。
(四)提问要善于引导,接通学生思维连接点
教师惊心设计的问题,除万不得已外,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如果因提问了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不得要领,就急于“代庖”,那就白白浪费了这个问题。当学生不能回答提问,或回答地很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应首先重申问题,作出进一步解释,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教师要努力深入到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准确地判断学生思路的卡壳处,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诱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
(五)提问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师生产生“共振”
教师应通过展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的情境和观点激发好奇心,同时应注意问题的坡度和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十分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故乡》时,[3]学生突然提出:“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钱:是啊,跳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钱: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
钱: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见过,你们有谁见过?
钱: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钱老师敏感地把握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没有轻率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因势利导,避开正面的回答,与学生互换了心理位置,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
(六)提问要有度,不应讽刺、惩罚学生
在课堂上,提问设计应合理,质疑应有针对性、探究性和求异性,教师不应利用提问讽刺、惩罚学生,应以亲切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安慰学生,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正确作答。
(七)课堂提问但求有得,不求穷尽
一篇文章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择其要者,设计一些问题,万不可对所有问题穷根究底。课文中许多深层次的蕴意和歧义,学生是不可能彻底“会意”,可暂时“不求甚解”以存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并非坏事。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让思维继续下去吧。
科学而匠心独运的提问,会把学生带入思维的智慧之海,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我们长久地探索,精心地设计,尤其要在提问的针对性、艺术性上狠下功夫。
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有一个共性目标,包括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思维品质是智力发展的核心,而个性品质是非智力发展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要格外“照顾”那些“有棱有角”的学生,多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多看看他们做些什么,多想想他们要些什么,多猜猜他们想写什么,给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天空中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让自己的教学在质疑中“质”出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崔考兰、刘声勇.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3)
[2] 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