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长沙县开慧镇大明湖社区公园为例,分析社区公园景观建设的现状以及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社区公园景观,为新时代的社区公园景观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区公园;景观建设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统筹兼顾,科学推进。在现代的社区公园景观建设中,人与居住者之间的互动、活动、对话等公共交往的活动和居民一致地认同了公园风格和景观建设的标准,成为当今我们乡村社区认可其权威特征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而社区公园则实际上是以公共交往的各种活动场地作为建设载体。进行各类活动的开放性场所设计应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景观建设工作,构建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長沙县开慧镇大明湖社区公园现状
在社区公园的景观建设中,因地制宜已经逐渐成为了景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景观建设除了要严格地遵循以自然资源利用为主、序列完全、异质多样、总结整体和优化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有效地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设计错误以及造成技术上的雷同。
1.地理位置
开慧镇位于京广线中段,长沙"后花园"。该镇地处长沙县西北部,南依福临镇,北至平乡县东园白沙镇,西接汨罗市。它是毛泽东亲密的爱人杨开慧和中国第一位女性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祖居所在地,该镇还拥有国家 4a 级旅游风景区杨开慧纪念馆,也被认为是湖南省第一批实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基地。
2.区位分析
在全国第九条红色旅游线上开慧镇是一条重要的节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个女性题材的节点。其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北大门,营造都市圈的“生态空间”。开慧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为区域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3.空间结构
该镇主要结构为“三心”,通过主要道路为中心向四周组团发散式为主要发展模式。其中“三心”分别为:竹山新区休闲度假中心,杨开慧故里红色旅游中心,斯洛特小镇商贸居住中心。通过对该镇现有路线进行分析,其路线具有一定的优势,交通聚集,利于运输及游客来往,设计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充分的规划。
4.产业结构
一级产业结构为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农庄,其二级产业为创意产业--创意工厂,以手工等为主,而三级产业则为旅游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可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入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从而达到红色旅游带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增加产业灵活性。
5.植被土壤
开慧镇植被丰富,林地共计7721.61亩,占全镇61.95%。主要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园内种植杜鹃、雪松、香樟、柳树等各种高大乔木。植物层次丰富,植被根据四时节气而定,乔木、灌木、苔藓类依次组合,其中农田以农产物为主。该地土壤多以红壤为主,在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育为红色。
6.水质分析
水源以山塘水库为主,开慧镇其中绝大多数水量缺乏,蓄水不足,水质较差。其分布零散,难以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蓄水区域。该地的蓄水量问题已逐渐成为该镇综合景观规划及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乡村振兴介入大明湖社区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根据地区景观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将地区文化,特色风情,历史文明融入进公园景观建设中,注重人文因素的培养,将设计与地区、自然相融合,让居民及游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同时带动该镇相关产业发展,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历史文明、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地区公园景观。
1.提升生态绿化
开慧镇内原有较为丰富的景观风貌,利用现有山、水、林、田、湖,构成整体生态景观,促进其相互依托、相互促进。通过种植针叶、阔叶、开花小乔木等营造大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光照,土壤等因素种植相应的植被,并在视线开阔区域用灌木或开花小乔木进行突出装饰,增强绿化与美化效果。
公园内景观节点绿化与该社区特色相结合,塑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绿化景观,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避免出现单一雷同设计。公园内植被应种植优质乔木,代表地方特色,绿量大,寿命长,抗虫化,使其具备观赏及遮阳作用,适当搭配常青树、花灌木,营造层次丰富、多型化植被体系,达到改善周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目的。
2.建设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衡量公园建设合理性的直接因素,直接影响居民及游客的生活质量、公园的利用率,解决修建基础设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的同时趣味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在公园内视野通透处布置景观节点,仿木亭、景观廊架等,为居民及来往游客提供游览、观景和休息的空间,风格突出地方特色,与周围景观相衔接,采用造景的手法,对节点区景观风貌进行设计,将人文历史融入其中,突出地方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园内应增加园椅座凳、垃圾桶、标识系统、照明设施、警示牌等其他基础设计,在色彩、形式、灯光以及LOGO等方面均体现公园特色,让景观细节也成为公园的点缀及亮点。
3.开发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的一步新阶梯,是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和发扬地区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为居民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提供多样性。故独特的历史文化成为了开慧镇社区公园区别于其他社区公园的主要因素,实现特色差异化发展。
景观规划中,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所有可感知的景观信息,让居民及游客的观赏视线停留在设计的景观节点上,以开慧镇的自然风景或是人文景观作为信息来源。在该公园中,景观节点设计是吸引观赏的重点,而景观节点不仅可以是明点设计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4.功能分区设计 分区设计是体现功能的最佳方式,将园内分为文化展示区、文化休闲区、植物景观区。重点展现开慧镇人文、风俗、为居民及游客提供一个开展文化交流的空间,通过文化长廊将各区进行衔接,同时又起到展示过渡作用。文化休闲区,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健身场所,可在公园内引入水池,注意安全措施保护。
园内布置卵石步道、景石树池、假山,以增添景观亮点。植物景观区,主要通过植物配置等手法,既增强公园景观效果,有作为公园与外卫环境的分隔带。
5.旅游性规划
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浮现越来越多的城镇建设,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高于对经济的重视,正因如此旅游业也逐渐已成为人们当今最喜爱的休闲放松方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通过农产品销售、农村民宿、采摘活动等众多体验式项目,乡村经济已获得大力的发展。在新形势的趋势下,社区公园景观建设也应兼具旅游性,在保障居民休闲娱乐的同时,利用其当地资源,加快经济发展。将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区现代化的发展、物质空间环境水平的提升与如今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品质要求紧密相连,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介入,同时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亦可体现新时代具有艺术美感的公园景观设计。
三、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性意义的政策,只有在尝试和一次次的实践中才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园景观的建设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更能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对新型公园建设具有推动性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區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进一步体会到其真正的意义,它不止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它所提供的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以及人民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沈传萍.对洪泽县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2):77-79.
[2] 陆明华,芦建国,丁浩.滨水公园景观规划思考——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2(04):138-141.
[3] 于洋,李刚,叶润哲.导引传统村落乡村公园化转型的规划实践初探[J]. 建筑与文化,2016(9):108-109.
[4] 陈威娜.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考和探索——以余姚市燕窝村为例[J].华东科技(综合),2019(7):168-169.
[5] 霍媛媛.浅谈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及管理的对策 [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
本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长沙周边乡村地区一村一貌景观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202013836006
作者简介:龚怡婷(2000年7月),女,湖南怀化,湖南信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贾青(1999.10),女,湖南怀化,湖南信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湖南信息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区公园;景观建设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统筹兼顾,科学推进。在现代的社区公园景观建设中,人与居住者之间的互动、活动、对话等公共交往的活动和居民一致地认同了公园风格和景观建设的标准,成为当今我们乡村社区认可其权威特征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而社区公园则实际上是以公共交往的各种活动场地作为建设载体。进行各类活动的开放性场所设计应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景观建设工作,构建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長沙县开慧镇大明湖社区公园现状
在社区公园的景观建设中,因地制宜已经逐渐成为了景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景观建设除了要严格地遵循以自然资源利用为主、序列完全、异质多样、总结整体和优化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有效地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设计错误以及造成技术上的雷同。
1.地理位置
开慧镇位于京广线中段,长沙"后花园"。该镇地处长沙县西北部,南依福临镇,北至平乡县东园白沙镇,西接汨罗市。它是毛泽东亲密的爱人杨开慧和中国第一位女性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祖居所在地,该镇还拥有国家 4a 级旅游风景区杨开慧纪念馆,也被认为是湖南省第一批实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基地。
2.区位分析
在全国第九条红色旅游线上开慧镇是一条重要的节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个女性题材的节点。其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北大门,营造都市圈的“生态空间”。开慧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为区域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3.空间结构
该镇主要结构为“三心”,通过主要道路为中心向四周组团发散式为主要发展模式。其中“三心”分别为:竹山新区休闲度假中心,杨开慧故里红色旅游中心,斯洛特小镇商贸居住中心。通过对该镇现有路线进行分析,其路线具有一定的优势,交通聚集,利于运输及游客来往,设计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充分的规划。
4.产业结构
一级产业结构为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农庄,其二级产业为创意产业--创意工厂,以手工等为主,而三级产业则为旅游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可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入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从而达到红色旅游带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增加产业灵活性。
5.植被土壤
开慧镇植被丰富,林地共计7721.61亩,占全镇61.95%。主要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园内种植杜鹃、雪松、香樟、柳树等各种高大乔木。植物层次丰富,植被根据四时节气而定,乔木、灌木、苔藓类依次组合,其中农田以农产物为主。该地土壤多以红壤为主,在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育为红色。
6.水质分析
水源以山塘水库为主,开慧镇其中绝大多数水量缺乏,蓄水不足,水质较差。其分布零散,难以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蓄水区域。该地的蓄水量问题已逐渐成为该镇综合景观规划及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乡村振兴介入大明湖社区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根据地区景观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将地区文化,特色风情,历史文明融入进公园景观建设中,注重人文因素的培养,将设计与地区、自然相融合,让居民及游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同时带动该镇相关产业发展,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历史文明、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地区公园景观。
1.提升生态绿化
开慧镇内原有较为丰富的景观风貌,利用现有山、水、林、田、湖,构成整体生态景观,促进其相互依托、相互促进。通过种植针叶、阔叶、开花小乔木等营造大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光照,土壤等因素种植相应的植被,并在视线开阔区域用灌木或开花小乔木进行突出装饰,增强绿化与美化效果。
公园内景观节点绿化与该社区特色相结合,塑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绿化景观,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避免出现单一雷同设计。公园内植被应种植优质乔木,代表地方特色,绿量大,寿命长,抗虫化,使其具备观赏及遮阳作用,适当搭配常青树、花灌木,营造层次丰富、多型化植被体系,达到改善周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目的。
2.建设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衡量公园建设合理性的直接因素,直接影响居民及游客的生活质量、公园的利用率,解决修建基础设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的同时趣味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在公园内视野通透处布置景观节点,仿木亭、景观廊架等,为居民及来往游客提供游览、观景和休息的空间,风格突出地方特色,与周围景观相衔接,采用造景的手法,对节点区景观风貌进行设计,将人文历史融入其中,突出地方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园内应增加园椅座凳、垃圾桶、标识系统、照明设施、警示牌等其他基础设计,在色彩、形式、灯光以及LOGO等方面均体现公园特色,让景观细节也成为公园的点缀及亮点。
3.开发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的一步新阶梯,是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和发扬地区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为居民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提供多样性。故独特的历史文化成为了开慧镇社区公园区别于其他社区公园的主要因素,实现特色差异化发展。
景观规划中,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所有可感知的景观信息,让居民及游客的观赏视线停留在设计的景观节点上,以开慧镇的自然风景或是人文景观作为信息来源。在该公园中,景观节点设计是吸引观赏的重点,而景观节点不仅可以是明点设计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4.功能分区设计 分区设计是体现功能的最佳方式,将园内分为文化展示区、文化休闲区、植物景观区。重点展现开慧镇人文、风俗、为居民及游客提供一个开展文化交流的空间,通过文化长廊将各区进行衔接,同时又起到展示过渡作用。文化休闲区,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健身场所,可在公园内引入水池,注意安全措施保护。
园内布置卵石步道、景石树池、假山,以增添景观亮点。植物景观区,主要通过植物配置等手法,既增强公园景观效果,有作为公园与外卫环境的分隔带。
5.旅游性规划
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浮现越来越多的城镇建设,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高于对经济的重视,正因如此旅游业也逐渐已成为人们当今最喜爱的休闲放松方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通过农产品销售、农村民宿、采摘活动等众多体验式项目,乡村经济已获得大力的发展。在新形势的趋势下,社区公园景观建设也应兼具旅游性,在保障居民休闲娱乐的同时,利用其当地资源,加快经济发展。将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区现代化的发展、物质空间环境水平的提升与如今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品质要求紧密相连,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介入,同时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亦可体现新时代具有艺术美感的公园景观设计。
三、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性意义的政策,只有在尝试和一次次的实践中才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园景观的建设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更能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对新型公园建设具有推动性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區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进一步体会到其真正的意义,它不止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它所提供的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以及人民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沈传萍.对洪泽县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2):77-79.
[2] 陆明华,芦建国,丁浩.滨水公园景观规划思考——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2(04):138-141.
[3] 于洋,李刚,叶润哲.导引传统村落乡村公园化转型的规划实践初探[J]. 建筑与文化,2016(9):108-109.
[4] 陈威娜.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乡村规划设计的思考和探索——以余姚市燕窝村为例[J].华东科技(综合),2019(7):168-169.
[5] 霍媛媛.浅谈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及管理的对策 [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
本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长沙周边乡村地区一村一貌景观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202013836006
作者简介:龚怡婷(2000年7月),女,湖南怀化,湖南信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贾青(1999.10),女,湖南怀化,湖南信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