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绿色建筑就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兴起,不仅是形势所迫,也是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需求。本文笔者在概述绿色建筑含义的基础上,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以期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 发展措施
我国在经历了由于高消耗所带来的痛苦之后,现在也大力响应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目标。我们都知道,建筑业是个消耗非常大的行业,因此,转变传统的高消耗模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成为了当今我国的任务之一。绿色建筑技术是对传统建筑技术的一种改进,它是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更加注重低耗、环保、经济、高效等方面的效应,努力让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相协调,从而达到和谐统一。虽然说我国的绿色建筑相对来说较晚起步,但在建筑技术层面上取得了可喜成效,同此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它是指在不影响基本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物料的生产、建筑的规划、施工设计、运营维护以及拆除过程),能够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如能源、水资源、土地、材料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适合人类从事社会生活与各种活动的空间的这样一种建筑物[1]。通常情况下,绿色建筑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为前提,并尽力配合新材料与新技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建筑。它的存在正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现状对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发起了挑战,它对经济与环境都大大不利,严重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以消耗非再生性能源与资源为主的一种技术,它的存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后,建筑业开始探索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由此绿色建筑技术产生了。它的产生,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出世,而绿色建筑技术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验证,它为实现可持续出重要的贡发展将做献。
三、现今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也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要点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将原有分散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统一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之下,使绿色建筑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目标更明确、体系更集成化[2]。现在,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国家定期举办各种建筑交流会,开展技术自主创新,并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与成功案例,让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走向世界,比如说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推广绿色建筑让与其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很好的更新,能够与建筑业携手走向绿色产业的美好时代。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
(一)建筑业的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低
虽然现在我国建筑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建筑业相关的行业普遍性发展水平不高,而让发展存在严重障碍。比如说建筑施工行业,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使得对高新技术、产品缺少相关知识与使用经验,从而无法让绿色建筑达到满意的效果,也就是达不到当初设计时的效果。因此,提高相关行业的水平事在必行。
(二)有效利用国外技术能力较弱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体系都处于初始阶段。对国外成熟技术与实践经验很多情况下都采取生硬搬取的方式,不能够结合本国实际将其转化,变为适合自身需要的技术与经验。
(三)技术成本过高
如今,高科技、新技术设备在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这就使得各种成本不断增加,让消费者对其望而生畏,从而让新技术的使用遇到障碍。
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措施
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现状对其的发展作进步的研究探讨,以求让其发展更符国情与民情。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所谓“三观”,是指经济观、环境观与能源观。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只关注技术的一种技术,它是以节能为突破点,建立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料与保护环境基础之上的一门技术,它通常必须面对影响它的各种因素,比如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在它们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让绿色建筑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各种传统观念,以生态利益为首,开发新的替代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二)不断开发新技术,将外来技术内化
早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就提倡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吸取别人的经验,化成自身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在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却仍然在许多时候无法走出生搬硬套的怪圈,这严重违背了绿色建筑技术具有较强地域性的本质。也就是说我国惯用的这种照抄的方式是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吸取实践经验,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技术是我国必须经常性注重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更能较快地与国际潮流同步。
我们都很清楚,在吸取别人经验与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随时开发属于自己的技术,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针对本地的资源、文化、自然特点、经济状况等等把现有的技术不断翻新为更适合自身的技术,它的要求只是需要符合本国实际,不是非得让高新科技得到运用。
(三)将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
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一个独立体,它通常只考虑部分的效率,而忽略了其它的相关行业。这就使得国内的建筑技术只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应。因此,我國必须将绿色建筑技术充分发动起来,将与建筑相关的行业如规划设计行业、施工行业、评估行业、改造行业等等整合起来,成为一个链条,达到在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兼顾整体,相辅相成,最大可能地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的功用。
(四)能源利用新方式的产生
我国在过去使用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集中式系统,它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实现人们的愿望,达到能源成本的降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等的目的,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在建筑技术中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应运而生,如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依据人们对能源的需要,充分利用适合当地的能源供应方式及各种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的方式,按需供能,在用户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新能源(如天然气等)来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装置,连同其配套装置共同构成的集成系统[3]。这种能源利用方式能大大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五、总结
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技术的结晶,它也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很好地将人与自然、建筑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建筑技术是现今建筑技术的灵魂,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手段,更多的是让建筑行业逐渐走出了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让一个友好的环境氛围得以形成,并将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绿色建筑技术要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通力合作。笔者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与不断地探究实践,绿色建筑技术将会构建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体系,绿色建筑也会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更加得到人们的宠爱。
参考文献
[1]潘建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45.
[2]刘辉;周海波.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河南建材.2012(04):94-95.
[3]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07):642-644.
【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 发展措施
我国在经历了由于高消耗所带来的痛苦之后,现在也大力响应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目标。我们都知道,建筑业是个消耗非常大的行业,因此,转变传统的高消耗模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成为了当今我国的任务之一。绿色建筑技术是对传统建筑技术的一种改进,它是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更加注重低耗、环保、经济、高效等方面的效应,努力让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相协调,从而达到和谐统一。虽然说我国的绿色建筑相对来说较晚起步,但在建筑技术层面上取得了可喜成效,同此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它是指在不影响基本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物料的生产、建筑的规划、施工设计、运营维护以及拆除过程),能够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如能源、水资源、土地、材料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适合人类从事社会生活与各种活动的空间的这样一种建筑物[1]。通常情况下,绿色建筑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为前提,并尽力配合新材料与新技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建筑。它的存在正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现状对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发起了挑战,它对经济与环境都大大不利,严重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以消耗非再生性能源与资源为主的一种技术,它的存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后,建筑业开始探索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由此绿色建筑技术产生了。它的产生,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出世,而绿色建筑技术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验证,它为实现可持续出重要的贡发展将做献。
三、现今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也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要点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将原有分散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统一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之下,使绿色建筑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目标更明确、体系更集成化[2]。现在,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国家定期举办各种建筑交流会,开展技术自主创新,并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与成功案例,让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走向世界,比如说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推广绿色建筑让与其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很好的更新,能够与建筑业携手走向绿色产业的美好时代。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
(一)建筑业的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低
虽然现在我国建筑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建筑业相关的行业普遍性发展水平不高,而让发展存在严重障碍。比如说建筑施工行业,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使得对高新技术、产品缺少相关知识与使用经验,从而无法让绿色建筑达到满意的效果,也就是达不到当初设计时的效果。因此,提高相关行业的水平事在必行。
(二)有效利用国外技术能力较弱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体系都处于初始阶段。对国外成熟技术与实践经验很多情况下都采取生硬搬取的方式,不能够结合本国实际将其转化,变为适合自身需要的技术与经验。
(三)技术成本过高
如今,高科技、新技术设备在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这就使得各种成本不断增加,让消费者对其望而生畏,从而让新技术的使用遇到障碍。
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措施
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现状对其的发展作进步的研究探讨,以求让其发展更符国情与民情。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所谓“三观”,是指经济观、环境观与能源观。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只关注技术的一种技术,它是以节能为突破点,建立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料与保护环境基础之上的一门技术,它通常必须面对影响它的各种因素,比如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在它们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让绿色建筑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各种传统观念,以生态利益为首,开发新的替代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二)不断开发新技术,将外来技术内化
早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就提倡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吸取别人的经验,化成自身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在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却仍然在许多时候无法走出生搬硬套的怪圈,这严重违背了绿色建筑技术具有较强地域性的本质。也就是说我国惯用的这种照抄的方式是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吸取实践经验,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技术是我国必须经常性注重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更能较快地与国际潮流同步。
我们都很清楚,在吸取别人经验与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随时开发属于自己的技术,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针对本地的资源、文化、自然特点、经济状况等等把现有的技术不断翻新为更适合自身的技术,它的要求只是需要符合本国实际,不是非得让高新科技得到运用。
(三)将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
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一个独立体,它通常只考虑部分的效率,而忽略了其它的相关行业。这就使得国内的建筑技术只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应。因此,我國必须将绿色建筑技术充分发动起来,将与建筑相关的行业如规划设计行业、施工行业、评估行业、改造行业等等整合起来,成为一个链条,达到在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兼顾整体,相辅相成,最大可能地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的功用。
(四)能源利用新方式的产生
我国在过去使用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集中式系统,它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实现人们的愿望,达到能源成本的降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等的目的,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在建筑技术中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应运而生,如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依据人们对能源的需要,充分利用适合当地的能源供应方式及各种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的方式,按需供能,在用户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新能源(如天然气等)来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装置,连同其配套装置共同构成的集成系统[3]。这种能源利用方式能大大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五、总结
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技术的结晶,它也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很好地将人与自然、建筑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建筑技术是现今建筑技术的灵魂,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手段,更多的是让建筑行业逐渐走出了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让一个友好的环境氛围得以形成,并将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绿色建筑技术要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通力合作。笔者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与不断地探究实践,绿色建筑技术将会构建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体系,绿色建筑也会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更加得到人们的宠爱。
参考文献
[1]潘建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45.
[2]刘辉;周海波.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河南建材.2012(04):94-95.
[3]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07):64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