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网络信息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到教育的各个领域环节。信息科技与学科教学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地运用网络科技手段,能够充分地开发和管理教育教学的各种资源,创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给教学带来了明显的效果:创设了自主、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提高了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技术含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教学 运用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地位也越来越高。诚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形象生动、高速高效的多媒体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优越性,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准确、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
一、新旧知识的续接处多媒体的应用
在新旧知识联系密切之处,凭借多媒体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時,我设计了两组画面:
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摆、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处多媒体的应用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例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6朵,红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时,采用复合片,先出示6朵黄花、9朵红花,再覆盖活动片,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覆盖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使学生清楚红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概括出计算方法: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就要从9朵红花中去掉与黄花同样的红花朵数,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用减法计算,即9-6=3(朵)。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学生思维转折处多媒体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且印象非常深刻。
四、在学生思维困惑处多媒体的应用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多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上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教学 运用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地位也越来越高。诚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形象生动、高速高效的多媒体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优越性,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准确、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
一、新旧知识的续接处多媒体的应用
在新旧知识联系密切之处,凭借多媒体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時,我设计了两组画面:
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摆、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处多媒体的应用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例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6朵,红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时,采用复合片,先出示6朵黄花、9朵红花,再覆盖活动片,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覆盖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使学生清楚红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概括出计算方法: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就要从9朵红花中去掉与黄花同样的红花朵数,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用减法计算,即9-6=3(朵)。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学生思维转折处多媒体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且印象非常深刻。
四、在学生思维困惑处多媒体的应用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多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上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