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一部由四川人民藝术剧院与西昌市音乐家协会共同打造的彝族原生态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展演完美谢幕。这部舞台剧将博什瓦黑石刻岩画文化搬上舞台,现场演绎鲜为人知的彝族故事。
关于博什瓦黑的神秘传说
斑驳的石刻岩画,镌刻着神秘的南诏故事。古老的符号语言,阐释了彝族人民的生存历史。在海拔2700米处的丛林掩映下,古老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镌刻在天然巨大的岩壁上,百年苔藓的掩盖,使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保存至今。
博什瓦黑,彝族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博什瓦黑石刻岩画重点保护区占地44.28亩,画面面积440平方米,画像在16块天然巨大的岩壁上阴刻19组27幅佛教画像,最大的一块顶部面积为198平方米。除少数原始岩画外,博什瓦黑岩画绝大部分是佛教阴线镌刻画像,部分造像的面部采用了浅浮雕手法。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分为南、西、北三个岩画区,南区有8块岩画石刻、西区有5块岩画石刻、北区有3块岩画石刻。岩画以一尊长达7.6米的卧佛为中心,其四周散布的岩石上多刻有造像。经初步识别,岩画主要展示的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址:南诏国繁荣景象、佛塔等刻像。主要包括有释迦牟尼、大威明王、大日如来、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天王等佛教神像;麒麟、犀牛、鹦鹉、狮、龙、鹰、牛、马、象、鸟、犬、龟等动物图像;还有令人称奇的“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招神图”。岩画总计共有27幅,其中神佛像47尊,世俗人物15尊,佛塔2座,禽兽25个。这批岩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描绘逼真、入木三分;形象生动、风格各异;画面宏伟、国内罕见,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用简练而细腻的线条记录了古老的毕摩文化、武士文化和图腾文化。古时,博什瓦黑被当地彝族人民敬奉为神地,演绎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同时成为南诏文化艺术形成的见证。
毕摩,彝族祭司,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毕摩文化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剧中武士们个个赤着胳膊和脚,手持弓箭,瞪着大眼,气势所向无敌。岩画线条简练而不失张力,粗犷中带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南诏国时的尚武精神。在博什瓦黑岩画中出现的“龙”、“鹰”、“鱼”、“麒麟”等诸多图腾造像,更加丰富了岩画的内容和形式。
《我呼吸——博什瓦黑》:现场还原彝族文化
用最纯粹的声音,还原民族原生态。以彝族古老传说为蓝本的剧情,用音乐和形体的表现手段,利用原生态山歌、舞蹈形体、民族器乐、民族服饰、祭祀仪式等元素,全方位展现彝族的生产生活。整个剧目的演出过程中,完全采用“不插电”演唱的形式,7位彝族艺术家运用彝族苏尼鼓、口弦、铜铃、月琴等乐器,演奏出彝族人民独有的曲调,高亢激越的高腔演绎,更具戏剧化。同时还有彝族原创流行音乐先锋代表,无可比拟的诗化歌者瓦其依合的加盟,倾情演绎《神曲》《流淌的思念》等代表作品。
融入十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呼吸——博什瓦黑》中融入了多种彝族的民族文化,全面展现了彝族的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其中包括祭祀、求爱对歌、口弦、婚礼、高腔、指路经等。
祭祀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通过自然崇拜、酬神祭祀以及文艺展演,传递着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常常通过情歌对唱来求爱,这些求爱情歌在历史的沉淀下成了彝族情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彝族情歌也有着天籁之音的美称。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由于口弦音色柔美,姑娘们常常用它来向情人表达爱意。彝族婚俗是一部“活态”的婚姻发展史,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泼水、摔跤、打亲、迎亲仪式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彝族高腔有着较长的历史,是劳动人们在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艺术瑰宝。指路经是彝族毕摩指引和教育亡魂回归祖界的经书,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更新完善,充分体现了彝族关于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真实完美的道具助力
《我呼吸——博什瓦黑》的成功,不仅归功于独特的剧情故事、新颖的演出形式,同时还有完美的道具助力。演出中演员穿着的服装都已逾百年,这些服装由采用植物的根制作而成的手工粗布以及黑羊毛织布制作而成,上衣的花样全是纯手工打造,并用树叶、鲜花的汁液为染料,通过石头染色制作。演员演唱演奏时使用的乐器,三款不同大小的苏尼鼓采用羊皮纯手工制作而成。演出中所使用的毕摩经文手稿和经筒是毕摩家族代代传承下来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呼吸——博什瓦黑》不仅在成都开展了多次演出,同时还参加了多个国际戏剧节,举行了多次国际汇演。它用动态的方式为世人再现了古老神秘的南诏故事,带给我们一场精神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关于博什瓦黑的神秘传说
斑驳的石刻岩画,镌刻着神秘的南诏故事。古老的符号语言,阐释了彝族人民的生存历史。在海拔2700米处的丛林掩映下,古老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镌刻在天然巨大的岩壁上,百年苔藓的掩盖,使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保存至今。
博什瓦黑,彝族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博什瓦黑石刻岩画重点保护区占地44.28亩,画面面积440平方米,画像在16块天然巨大的岩壁上阴刻19组27幅佛教画像,最大的一块顶部面积为198平方米。除少数原始岩画外,博什瓦黑岩画绝大部分是佛教阴线镌刻画像,部分造像的面部采用了浅浮雕手法。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分为南、西、北三个岩画区,南区有8块岩画石刻、西区有5块岩画石刻、北区有3块岩画石刻。岩画以一尊长达7.6米的卧佛为中心,其四周散布的岩石上多刻有造像。经初步识别,岩画主要展示的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址:南诏国繁荣景象、佛塔等刻像。主要包括有释迦牟尼、大威明王、大日如来、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天王等佛教神像;麒麟、犀牛、鹦鹉、狮、龙、鹰、牛、马、象、鸟、犬、龟等动物图像;还有令人称奇的“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招神图”。岩画总计共有27幅,其中神佛像47尊,世俗人物15尊,佛塔2座,禽兽25个。这批岩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描绘逼真、入木三分;形象生动、风格各异;画面宏伟、国内罕见,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用简练而细腻的线条记录了古老的毕摩文化、武士文化和图腾文化。古时,博什瓦黑被当地彝族人民敬奉为神地,演绎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同时成为南诏文化艺术形成的见证。
毕摩,彝族祭司,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毕摩文化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剧中武士们个个赤着胳膊和脚,手持弓箭,瞪着大眼,气势所向无敌。岩画线条简练而不失张力,粗犷中带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南诏国时的尚武精神。在博什瓦黑岩画中出现的“龙”、“鹰”、“鱼”、“麒麟”等诸多图腾造像,更加丰富了岩画的内容和形式。
《我呼吸——博什瓦黑》:现场还原彝族文化
用最纯粹的声音,还原民族原生态。以彝族古老传说为蓝本的剧情,用音乐和形体的表现手段,利用原生态山歌、舞蹈形体、民族器乐、民族服饰、祭祀仪式等元素,全方位展现彝族的生产生活。整个剧目的演出过程中,完全采用“不插电”演唱的形式,7位彝族艺术家运用彝族苏尼鼓、口弦、铜铃、月琴等乐器,演奏出彝族人民独有的曲调,高亢激越的高腔演绎,更具戏剧化。同时还有彝族原创流行音乐先锋代表,无可比拟的诗化歌者瓦其依合的加盟,倾情演绎《神曲》《流淌的思念》等代表作品。
融入十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呼吸——博什瓦黑》中融入了多种彝族的民族文化,全面展现了彝族的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其中包括祭祀、求爱对歌、口弦、婚礼、高腔、指路经等。
祭祀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通过自然崇拜、酬神祭祀以及文艺展演,传递着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常常通过情歌对唱来求爱,这些求爱情歌在历史的沉淀下成了彝族情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彝族情歌也有着天籁之音的美称。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由于口弦音色柔美,姑娘们常常用它来向情人表达爱意。彝族婚俗是一部“活态”的婚姻发展史,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泼水、摔跤、打亲、迎亲仪式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彝族高腔有着较长的历史,是劳动人们在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艺术瑰宝。指路经是彝族毕摩指引和教育亡魂回归祖界的经书,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更新完善,充分体现了彝族关于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真实完美的道具助力
《我呼吸——博什瓦黑》的成功,不仅归功于独特的剧情故事、新颖的演出形式,同时还有完美的道具助力。演出中演员穿着的服装都已逾百年,这些服装由采用植物的根制作而成的手工粗布以及黑羊毛织布制作而成,上衣的花样全是纯手工打造,并用树叶、鲜花的汁液为染料,通过石头染色制作。演员演唱演奏时使用的乐器,三款不同大小的苏尼鼓采用羊皮纯手工制作而成。演出中所使用的毕摩经文手稿和经筒是毕摩家族代代传承下来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呼吸——博什瓦黑》不仅在成都开展了多次演出,同时还参加了多个国际戏剧节,举行了多次国际汇演。它用动态的方式为世人再现了古老神秘的南诏故事,带给我们一场精神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