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力就别装大爷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一种人?
  明明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却喜欢在办公室里颐指气使;明明在专业上一知半解,却喜欢随便指责其他人有问题;明明没搞清楚状况,却喜欢胡乱发表意见,在老板面前显示自己“有想法”。
  若描述得再深一点,也许他曾经在某个会议上无缘无故挑战过你,也许在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的时候突然跳出来指指点点,再或者对你提出过蛮横无理的要求,让你帮他擦屁股,甚至背黑锅。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自己公司的Shirley,隔壁部门的Jason,楼下的Tom,甚至你的老板Jack。
  而我的朋友Jane,想到的是她的客戶S。
  Jane在广告公司上班,服务一家国际化妆品品牌,S是和她对接的市场部客户。按照Jane的话说,“基本上每隔两三天都要被气吐血一次”。我问为什么,Jane说:“还能为什么,她是客户大爷啊,想怎么虐我们都行。”
  有一次临近项目上线,S突然发来三条59秒的微信语音,数落Jane没有把物料按照她的要求去设计。“可一周前我明明和她Email确认过的,我还拿出当时的截图给她看。她倒牛逼了,拒不承认,要我们马上通宵给她改!”Jane义愤填膺。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还有一次,Jane和其他部门的客户开会。S本来在旁听,可说到一个环节的时候她突然跳出来,让Jane接下来按照她的指示去做。“可这事儿跟她毛关系没有啊,她又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凭什么出来指指点点,这样乱下指示完全打乱我们之前的安排。享受指挥人的快感拜托到自己项目里去指挥啊!”Jane说她当时恨不得要跳起来。
  更不要说在平时工作中,她的这位客户大爷专业知识匮乏,不懂装懂,出尔反尔,经常下错命令让Jane做无用功。可S依然自信满满,得意洋洋。
  Jane气到吐血。问我凭什么?谁给了她这个自信?
  作为旁观者,我确实为Jane 鸣不平。从专业角度上讲,S既缺乏项目管理的基本常识,也没有团队合作的基本意识。最要命的是她居然不以为然,反倒为荣,说“你们供应商就是来给我解决问题的,不然我要你们干嘛。”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从那样一副嘴脸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变了味道。
  为什么没能力的人都喜欢装大爷?
  因为这是他们唯一仅存的,能够体现自己存在感的方式。



  有本事的人不需要“装”大爷,他们的专业能力足以让他们成为“大爷”,这是不怒自威;没本事的人才需要“装”大爷,以此掩盖自己专业上的匮乏和窘迫,就像皇帝的新衣,这叫狐假虎威。
  认真做事的人,大多低调。为人高调,势必会牵扯更多精力在外界虚名,人浮于事,难以静下心来钻研。
  可“装大爷”的人不一样,比起潜心打磨自己的实力,耍嘴皮子摆姿态显然更容易学。这个不需要智力,只需要脸皮。可能之前的工作挫折让他们发现“专业度”基本和自己无缘,或者压根就没打算花力气去学。总之,他们更愿意走旁门左道的捷径,从三流职场剧,地摊厚黑学和五毛宫斗戏中掌握一星半点的方法,然后迫不及待运用在现实工作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这成为他们获得自我满足的唯一方式。
  你和他就事论事,他会腾挪躲闪;你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他会胡搅蛮缠。最让人光火的是,明明不懂,却要装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指引”你。碰巧成了,功劳全是他的,倘若输了,黑锅都是你的。
  关于这点,公司的新人是重灾区。谁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新人是最好的“练手”材料,既给自己树威信,又能蒙蔽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我刚工作那阵,遇到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同事Boy,他擅长吹牛逼,喜欢为人师。那时公司里和我一届的新人全都被他“指点”过。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培养新人,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学无术。因为他“教给”我们的东西,全被其他更专业的人推翻过。可他仗着自己年长,指点过我们几次,就开始耀武扬威地让大家帮他做这做那,甚至不是职责范围内的私事也让新人帮他擦屁股。可他呢,在老板面前摆出一副教导有方的嘴脸。那时大家都人微言轻,敢怒不敢言。
  后来新来了一位大老板,做事雷厉风行,一眼看出他的问题,找了个理由将他调离核心业务组。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自古就不少。
  功夫没练好,腔调却很浓,这已司空见惯,但Boy 为什么要特别单独拿出来讲?因为这非常容易给一些后来者造成误解,让他们以为“只要我学好样子,摆好姿态,一切就能顺风顺水”。
  有这个想法的人,大概也会认为“我只要把老板马屁拍好了,就算工作能力再烂也能稳步高升”。本事没练好,架子先端起来,这是本末倒置。
  可这种思想和行为,如今却越来越流行。
  前阵子和几个朋友聊天,大家感慨现在一部分年轻人本事不大,架子却挺大。明明刚工作不久,说话就开始带着官场气。有的整天满口前瞻战略创新,一旦落到实际执行上一问三不知。更有甚者,学着行业大咖的口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挂着虚高的名头到处招摇撞骗。有几个较真的朋友,每每遇到这种人,选择用专业知识硬怼回去。可转身就被告状,或者以后偷偷被人家穿了小鞋。
  中国有句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公司里若都是这样的人,很难想象这个公司会有什么未来。
  这段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乐视就是典型的例子。前两天腾讯科技的一篇报道里,摘录了几位乐视员工的爆料。文章提到公司业务虚高,高层很多都能吹嘘,却从不执行。好多个二十几岁的副总裁每天只吹牛、不做事,下面的人上行下效,整个企业的氛围就这么垮掉了。
  学坏容易学好难。这就像病毒,刚有苗头的时候不扼制,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组织。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人活一世,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
  谁都渴望活成面子,自带无上荣光和前呼后拥的气势;少有人愿意活成里子,做再大的贡献,却少有人知。可你要知道,影片里作为面子的宫羽田,在遇到里子丁连山时是要行跪拜礼的。
  因为面子,是靠里子撑起来的。
  可惜做里子的人,大多比较实诚,不会吹牛逼;想要做面子的人,太会走捷径,不想花力气。这造成了一个现象:会做事的人不会表现自己,会表现自己的人不愿意做事情。
  这样是正确的吗?很难讲。但任何一个公司或组织,这两种人其实都不可或缺。他们并不对立,而应该互相配合。彼此各有所长,彼此各取所需。



  会做事的人,需要会表现的人来展现功劳;会表现的人,需要会做事的人当坚强后盾。一个江湖门派如此,一个公司组织更是如此。各自发挥专长,创造更大价值或许比互黑互怼来得更有意义。就像我曾经也遇到过一位很擅于表现的老板,但他深知自己在外面的风光都是靠团队成员撑起来的,所以每次公司奖励员工的时候,他都会冲上前为大家争取利益。
  而那些没能力,却喜欢摆架子装大爷的人。显然他们的修为还不够,眼光还太浅,只注重装点表面的功夫,忽视了长远发展的利益。没到那个段数,就别用那个招数。
  谦逊的人,总是最受欢迎。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看来,爱情的对立面就是相亲。一旦踏上相亲这条路就意味着和爱情说再见,从此柴米油盐,和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搭伙了却余生。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相亲也可以是一种浪漫,是争取和相爱的人遇见的另一种方式。  在被母亲大人不屈不挠的骚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苏苏不得不向相亲这股恶势力低了头。如果再不屈服的话,她很怀疑自己会不会患上神经衰弱,然后被老板一铲炒了鱿鱼。  虽然苏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准
期刊
前阵子,青年作家蒋方舟那篇《我的相亲史》爆红,诙谐地吐槽了几个相亲男,其中包括某个青年书法家,这个人百度了蒋姑娘的照片,发微博称“如此之丑怎可做我女友”,还特地艾特了蒋姑娘。万能的网友们轻松挖出书法家的老底,纷纷在他微博下留言“围观奇葩”。  然后是金星的《中国式相亲》火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出节目效果提高收视率,总之“相亲”这件事被扒得赤条条,配种式的所谓“合适”一面被痛斥,一面让大多数人对相
期刊
Q1:第一印象很重要,就是俗话说的“有感觉,心动或者来电”,但也有人认为第一印象具有欺骗性?要不要相信第一印象?  A心理学中有首因效应这个概念,就是说第一印象一旦建立,其后的信息组织、理解都会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一般说来,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而相亲过程中,首因效应更明显,在日后的交
期刊
林玲到北京认识的第一个人是李江,第一次见李江时,林玲觉得他就是个死人,那天本来是刘成要去接她的,但是公司不给请假,作为刘成的死党,接林玲的任务就落在了李江的身上。走出车站时,林玲就看见一个大大的纸牌上写着“林玲”,只是牌子并没有被举着,而是斜躺在地上,旁边还站着一个半死不活的年轻人,对,就是半死不活,林玲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李江今天穿了件大号的黑色短袖,就那样垮垮地吊在身上,上边还印着一个大大的已
期刊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传统的相亲来寻找伴侣,而是幻想着在某个美丽浪漫的日子里偶遇到人生中的另一半。难道相亲找来的爱情没有不期而遇的爱情更加真挚和可靠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差异呢?下面我简要分析一下。  爱情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高级情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爱情的特征,我们经常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以及处于热
期刊
林玲意识到自己可能喜欢上李江了,虽然不可思议但是却切切实实地发生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见李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她每天晚上约他出来散步,中午约他一起吃饭,虽然没有告诉李江,但是她觉得自己恋爱了,她觉得恋爱就是这种感觉,每天都很快乐,心中很甜蜜。  九月底的一天,李江打电话约了她和刘成一起吃饭,和平常没有两样,她如时赴约,只是这次他们吃饭的地点变得高档了一点,进去之后,刘成和李江已经到了,她坦然落座,
期刊
因为怀孕,朱媛媛推辞了《潜伏》剧组的邀请,放弃女主角,更错失了一次事业攀上又一个高峰的机会。朱媛媛曾经为此情绪低落,但在丈夫辛柏青的细心关怀下,朱媛媛找到了生活中属于她的“幸福密码”……  产后复出,朱媛媛极其坦然,又带着几分调侃地表示道:“如果当初因为没看上《潜伏》这部戏而放弃,说明作为演员,自己的判断水准有误;但因为怀孕放弃,从一个女人或是母亲的角度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眼光很独到呢
期刊
以前提到扬州,我想起的是扬州画舫录,平顶山,瘦西湖景区,扬州炒饭和狮子头。扬州徐凝门大街是我很在乎的地方,我喜欢的何园就在这条街上,提起唐代诗人徐凝可能有人会有点恍惚,但他那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几乎是家喻户晓了。我自认为对扬州非常熟,可是当我们走进何园后面不远的叫丁家湾的巷子里时,才发现传说中的小盘谷园林原来就躲在这个深巷里面!“大隐隐于市”,扬州盐商真会玩啊。我曾从李斗的那本《扬
期刊
两个人在一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的另一半竟然有种种不堪,比如他上完厕所经常忘记冲水,到了家总是不换衣服直接躺床上,起初追你的时候特别大方,现在外出吃饭比以前计较价钱。  不是他变了,是他渐渐暴露出真正的自己,而原本他也不过是个不完美的人,优点不少,但可能缺点更多。  有人能接受另一半真实的模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人确实容忍不了关系中的各种瑕疵,生活的非常痛苦矛盾。  我有不少女性朋友都属于后者,
期刊
王倩雅,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学士,德国包豪斯研究所硕士。经历七年顶级设计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她并没有成为一名设计师,而是跨界投资领域,踏进了“金融预圈”。这次采访约在西什库教堂附近一家很安静的茶馆,空间不大,但很私密。倩雅一进门就傻傻地打了个招呼,笑着抱歉她迟到了。看到这样一张略显稚气的脸,仿佛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练,很难将她丰富的经历联想起来。但等她轻描淡写地解释昨天写报告到凌晨三点时,我逐渐相信眼前的女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