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贸易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与策略探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价格等多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文章从农产品贸易的概念和现状入手,探讨其在金融市场动荡环境下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市场;农产品贸易;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体系关系愈加紧密。近年来,世界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对农产品产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也受到波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影响很大,这在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上可窥一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现状的分析,总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增进其发展。
  一、农产品贸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农产品贸易是指,通过货币,将各种农产品进行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据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在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上都呈现出增长的状态。其中,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在2002年是174亿美元,2016年,该数量上升至711亿美元,飞增537亿美元,增长率到达300%之多;进口额也由2002年的103亿美元增加为2016年的1021亿美元。研究还发现,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度比出口额度要大,呈现出贸易逆差,并且从2009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每年都在增长,并且在2014年达到了峰值,虽然这种情况在2015年有所缓解,但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依然很大,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贸易仍然处于逆差阶段。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巨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有落差,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一直高居不下。
  二、金融市场动荡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
  首选在价格上,经济学原理指出,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产品需求量之间的供求关系。假设别的条件不动,需要的产品越多,产品价格越大;反之需要的产品减少,产品价格也会降低。
  具体表现为:国际金融动荡→国际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降低→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受到国际金融经济的动荡,发达国家的经济衰落,就业率减少,消费能力不足,在经济上明显表现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与之相反的情况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出现生产量过大的情况。一方面是发达国家需求量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供给量增加,必然导致农产品的国际价格大幅度的下降。
  其次在贸易政策的影响上,国际经济金融发生动荡,主要的发达国家经济会受到重创,导致失业率飙升,国内经济减退。为了盘活经济,刺激消费,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保正国家内部的经济体系和政治局面平稳,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将经济的増长点向出口转移,进而会进行一些列的经济改革用加快出口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实施更加严格的进口贸易政策限制本国进口贸易活动。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主要组成,在进出口贸易占国际贸易总量的绝大部分,所以,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政策措施对欠发达地区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金融动荡→危机国家经济降低→采取保护措施→进口降低→其他国家出口量降低→出口的其他指标降低。
  三、应对不良影响的策略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企业基本上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利益也很很小,竞争力很弱,对外界的经济风险抵御能力薄弱。农产品企业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抵御竞争,还需要我国政府在政策上支持。首先,提高在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在贸易融资方面给予出口企业给予便利,精简审查手续,加大贷款金额,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加强对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支持强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利用人才壮大企业。再者,精简出口清关手续。我国出口清关的手续偏多,这是我国出口环节的弊端。办理清关的手续繁琐,清关时间消耗过长,必然会导致错过绝佳的出口时机。对于像水产品和水果这样极易坏掉的农产品,过长的清关时间会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企业形象。针对这些情况,有关部门应该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便利,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清关时间,在不违背清关守则的原则下,减短清关时间。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构成决定了这个国家出口的农产品的构成。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侧重于果蔬产品、肉禽类和水产品类,这也映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解决农产品出口结构的问题,关键是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改进和安排。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结构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导向为基准,同时,按照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地方农业生产特色,对农业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进行改良,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其次,我国必须增加农产品的科研实力,利用先进的技術手段,培育新的品种;另外,在保证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加大力度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向产品再次加工层面转化和推进。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创立民族品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水平。
  (三)改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我国农产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经营理念上相对落后,有时为了能够提高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会在耕作时利用农药或者化肥,已达到增产的目的。与国内市场产品检验相比,国外对农药或者肥料的检查要严格许多,出口的农产品不能达到国外检测要求,使得农产品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因此,必须提升我国农作物的耕种意识,将改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第一要务,就是提升经营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转变经营理念。农民是农产品耕种的主要实施者,农民的耕种思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和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所以,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和政府可以免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农民参与到学技术和先进耕作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耕的机器化水平,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科技手段提供农业生产率和耕种产量。
  参考文献
  [1]孙林,谭晶荣,宋海英.2010.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74-82.
  [2]李岳云,钟钰,黄军.2005.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及诱发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1:35-39.
  [3]宋海英.2013.中国——拉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3:74-78.
  作者简介:吴静 (1997.11—),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江西师范大学经济决策与金融管理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