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走不可的弯路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在高二时恋爱了,早恋的温度把她的心融化了,她迷失了方向,以为恋爱就是人生的全部。她和男孩双双相约,考同一所大学,可以在大学校园里继续他们的爱情。
  可是等到估分出来以后,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男孩子的成绩差强人意,勉强只够上一所二流大学。而女孩的成绩还不错。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她作出了一个很出人意料的选择,为了能和男孩在一起,她决定放弃心仪的大学,而去报男孩的那所大学。
  她的决定让父母大为恼火,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权衡利弊,女孩心硬如铁,不为所动。
  那几天,家里的温度降到了冰点,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浓郁的化不开的心事,各路人马都被女孩的父母搬来劝说女孩,可是不管大家说什么,女孩都不听,倔强而固执。最后女孩赌气之下,一个人去了南方一所遥远的大学。
  事过境迁,早恋的小火苗熄灭了,女孩却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与自己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虽然事情的结局不是最坏的结果,可是那段心智错乱的选择,既伤害了父母,也伤害了她自己。仅仅只过了一年,假期放假,她从南方回来,又回到从前的样子,开朗、自信,有幽默感,她的理智回来了。与从前不同的是,她的话比从前少了许多,整个假期都在打工、学习,接触社会。
  说起那段过往,她笑,说:“不走弯路,那叫人生吗?”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我们总是告诉孩子,有些弯路不能走,总是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去阻止他们,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初父母何曾不是这样阻止我们,而我们听了吗?当我们用我们的人生经验去阻止孩子时,他们会听吗?这真的像一个咒语、一个怪圈,我们都在这个咒语和怪圈中走着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认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抚摸和丈量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积累和体会人生的经验,哪怕撞到了南墙,折回来再重新开始。
  有些弯路,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别人无法替代你去感受,在弯路中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能量,才能支撑人生框架,才能成长。成长就是一次一次地摔倒,一次一次地受伤,不断地摔倒和受伤之后,伤口结痂就是一次次的蜕变和成长。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中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彎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走弯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条弯路上走到黑,走在弯路上却不知道那是弯路。当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人生经验时,就会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就会认清哪一路是我们应该走的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黄河九曲十八弯,历经劫难,最后才滚滚入海。
  成长是伤口上开出的花儿,而弯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那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学费。
  (编辑/张金余 李景山图)
其他文献
法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的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年金。有了一份国王赐予的年金,就等于有了一份有保障的固定收入。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天的恩赐,可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  他为什么要拒绝呢?后来,他在《忏悔录》里陈述了拒绝的理由:“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
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那么多的不一定。就像风起了,却不一定下雨。  有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4”和“2”,问学生答案。有答“6”的,有答“2”的,也有答“8”的。不管怎么答,这位老师好像没听到一样,笑而不语。学生们感到纳闷,无论怎么算,看起来也只有这三个结果。这时,老师发话了:“你们只顾按自己的意思答题,以为是对的。可是,我还没有出题目,是加法,是减法,还是除法,不了解真正的目的,又怎么能有正確的答
赵忠祥19岁那年,在《电视台的客人》这个采访节目中,与数学家华罗庚一起交谈。华老说:“我给你打个比方,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从东单出发,向西进发,到了西单,把货物卸下来。这辆卡车空着车厢往回开,到了东单装上货又往西单送货。这样从东单到西单它是拉货了。空车从西单往东单开的这段路程,不是有点可惜吗?假如我们事先安排好工作,让这辆卡车从西单回来也装运物资,或者干点有用的事,这就充分运用了来回两段路程,而且
像每个人都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一样,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密码。只有在思索和孤寂时,才会把藏在里面的灵魂放出来,抚慰一下,营养片刻。  短暂的回忆,瞬间的挣扎,是开启青春之锁的密钥。  在我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我九岁时书写的隶书作品,是抄录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風
上辈子,你一定是个知识渊博、历经风雨的人。所以这辈子,你才会那么富含哲理,圆滚滚的大肚子里装满了禅意,憨厚的笑容下仿佛早已历经沧桑。在我迷惑不定时,那温和的语气,只言片语,便让我坚定理想,毫无畏惧地走下去。  上辈子,你一定和我,还有我的姐姐很相爱。也许我们上辈子曾吃醋争吵冷战过,可却并不影响你这辈子把满满当当的爱都给了我和姐姐。彼此偶尔心有灵犀,只是抬头相视一笑,便幸福永远。  我曾天真地以为,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常有人会蒙受不白之冤,被怨憎和迫害。那段时间,她和他的人生中的雪下得好大,四处一片皓白,仿佛要封冻住他们生命中的一切。  1934年,她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事教育工作,让她从骨子里对有学问的人仰慕和敬重。她十四岁就是北京一名地下党员,刚解放时,她从北京第三女子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国家百废待举,急需人才的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把她留下来做了一名政治教员。  19
2009年12月,武汉火车站启用前,向社会发出招聘环卫工的通知。吸引了很多人报名,其中就有刚从江汉大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付莎莎。武汉火车站站前综合管理办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凯扬是招聘负责人,在看了付莎莎的资料后禁不住问她:“你是大学生,又有优越的家境,为什么要来做薪水微薄的环卫工呢?”说话有点腼腆的付莎莎说:“其实很简单,我的家境是很富裕,但我不能无所事事,只有做点实在的事,才不辜负这个时代,再说火车站离
战国时,宋就在梁国一个边县当县令。有一天,负责治安的县尉气愤地报告说,楚国的士兵越界把辛苦种的瓜秧都弄死了,士兵们要求报复,也去把他们的瓜秧捣毁。  原来,这个县与楚国相邻,两国的边防士兵都种瓜,梁国人勤劳,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费力去浇灌,结果可想而知。楚国县令发现了这个问题,将士兵们一顿责骂,楚国士兵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把怨气都发泄在梁国士兵身上,说要不是他们
有一次,人民委员会讨论关于彼得格勒的工业恢复计划。人民委员施略普尼柯夫做关于这一问题的报告。他用了许多美丽动听的词句,描绘了一幅十分诱人的前景。做完报告,颇有点喜形于色。列宁早已听出他的报告全是空话、大话。等报告一结束,就向报告人提出了几个问题。列宁说,他最感兴趣的是:目前在彼得格勒由哪一家工厂生产钉子?产量多少?纺织厂的原料和燃料还能保证用多少天?問题就这样简单,可报告人一下子给问住了。最后,只
陈道明拍戏有不少“怪癖”。怪僻之一是不脱戏服。一旦进入剧组,换上角色的衣服,陈道明就不会轻易脱下来。在《归来》的整个拍摄期,他一直穿着陆焉识的破棉袄,下了戏也不例外,回酒店时常常引来侧目。这个习惯并不是在拍《归来》时才养成的,从《康熙大帝》到《楚汉传奇》,无不如此。拍《楚汉传奇》是在冬天,陈道明就穿一条单裤,因为他觉得戏中的场景是在秋天,多穿一条裤子会影响视觉效果。就为这,拍完戏就得了重感冒。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