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初中化学兴趣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初三才接触化学,化学也是一门新的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是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他们又开始有兴趣学习化学了。
  二、用化学家创新的事迹启迪学生
  整个化学史实际上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化学家发明创新的事迹,如:提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故事,侯德榜生产纯碱为国家争光的事迹,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发明炸药的行为,无一不启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理想追求,创新的热情动力,创新的成果魅力,从而使创新意识和精神在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原野上扎根、生长。
  三、联系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创新灵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并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哥德曾说过“哪里沒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一个对化学无兴趣的学生不会认真记忆化学知识,不会把知识信息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尤其是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只有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化学中的奥秘。如学习碳时,提出“美国在战争中使用的石墨炸弹是利用了碳的什么性质呢”学生经过学习和探究。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大大激发了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兴趣。再如新石灰雕像为什么会被腐蚀?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包括预习、阅读、解题和观察、记忆、思维等。如记忆过程,将抽象难记的知识,采用一些窍门记下来。例如,把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表编成“口诀”“顺口溜”,学生兴趣浓厚,记忆效果就好。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知识就能掌握得牢、用得活,就能获得知识内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爱好。
  五、善于利用资源 ,丰富实验手段
  对于一些有毒、有危险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不适合在教室里演示,要想获得好的实验效果,就要将这些实验做成录像或幻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室播放,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比如,进行镁、铝、铁三种金属同时和酸反应速度的比较,通过多媒体投影出的现象明显;在对浓硫酸稀释时,总有同学分不清到底要把水加到浓硫酸中还是把浓硫酸加到水中,如果我们能够让他看到把水加到浓硫酸中的后果,那我想他们一定很难忘。
  六、协调师生情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
  学生坦言:当初喜欢上化学这门课程是因为化学可以做实验,化学实验的新奇多变,象“魔术”一样能深深的吸引我们。但是,化学教师都是中途接手的,这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感情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就显得至关重要。老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某科老师的情感和兴趣,可以直接迁移到该科的学习上来。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的师生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情感上的隔阂,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谈,学生同样会爱护你,尊敬你,会愿意与教师谈心、交流思想。但是,通常由于“师”与“生”的界线和教师的“威严”,使很多学生敬而远之,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容易产生难以跨越的隔阂。这时,我们教师也只能进行教学,就无所谓育人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的个性及精神世界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诚的信任。这样,教师用实际行动为楷模,才会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七、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本身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果老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避开书本,讲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又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如 “鬼火”现象,假酒案件,绿色食品等,并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非常有用,化学知识高深莫测,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再做几个化学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奶” “魔棒点灯”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太“好玩了”,天天盼望上化学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化学这门功课产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取得的优异的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对活动内容有着强烈需要和爱好的时候,才是学生能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以此来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老师,才是一名合格称职的好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争做这样的好老师吧!
其他文献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有效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如在学
期刊
一、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意义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是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家庭作业能让小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随意,不大考虑科学性与合理性,把作业变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分析探讨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问题,是适应教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分析小学生家庭作业  (一)现状  1.作业量过多  部分教师为了
期刊
中考阅读能力的考察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费时多却收效少。从中考结果来看,阅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试题失分现象相当严重,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不强,这是语文教学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让阅读教学回归文本,重视整体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学生的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有明显的效果。  一、整体阅读的重要性  (一)阅读心理和
期刊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程特点  1.简单基础  小学语文中的识字课程是小学生进入课堂最先需要学习的课程,作为语文学习的入门,识字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字、词、笔画少的汉字供学生学习。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汉字的难度逐渐提升,但比较生僻的、繁琐的汉字,小学生都不会接触到,更不会要求学生掌握。  2.教学难度大  做识字教学就是对着一群完全不认识字的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现代教育中也较多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会使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时从其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学生只是单方面地理解、吸收知识。而现代化教学应该是师生进行互动,在交互式学习中生成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特别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表达形式的不同,导致他们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善于找到学生“错误”的原因,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及时抓住“错误”的契机,合理利用、巧妙引导,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
期刊
一、专题设置背景  微专题,即根据教学需求选取个别高频考点组织实施的小型的、完整的微型复习专题。它不是专项训练题,而是针对某一高频考点的完整教学过程。旨在改变复习课的低效与沉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开思维,加强知识系统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实现“举一反三”。  野生动物环境条件分析在近年高考题中多次出现(见下表),属高频考点,“出镜率”高但学生得分率较低。不同年份的高
期刊
一、关于学校、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背景与现状  1.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家庭环境是在家庭这一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种气氛和各种家庭条件的总和,包括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  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家庭环境分类的描述,普遍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年龄、文化程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就近异质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结合两种方式。就近异质组合就是将学生的座位按照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每组一般4人左右。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结合则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  2. 分工协作  3.精心策划  小组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的最新趋势和先进思想。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与定位:综合多元  “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整合、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