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M客站X标段工程项目,系统地分析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五要素: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等,从质量控制措施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过程。最后以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M客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施工质量控制总体效果良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模糊综合评判
Abstract: combining the M station X se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system analyse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ive elements: man, machine (mechanical), materials (material), France (methods), r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from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proc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M st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effect evalu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e general effect is goo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建设工程项目实体的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成本、进度)的重点,而且还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成为施工企业不断发展施工业务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M客站曾是某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M客站工程X标段由站房区和咽喉区两部分组成。其中,站房采用站桥共柱形式,站房区由地下层、地面层、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组成,总建筑面积613436㎡。地下层为现浇钢筋砼地下室;12.00m层为V构拱组合连续箱梁;21.00m高架候车室层为钢筋砼预应力梁板加大跨度钢桁架梁组合。站台层雨棚为大型钢结构无站台。柱雨棚,屋顶采用索拱及网壳体系。
M客站主站房地上共三层,其中首层顶标高为12.0M,层高12.0M;二层标高为21.0M,层高9.0M;三层屋面为弧形,最高点标高为50.0M,最低点标高为25.0M。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人的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组织者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能够强化、优化、提高对施工质量有利的积极因素,弱化、消化、减少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消极因素。
2.2材料及构配件因素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的关键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子)需实施重点控制,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①水泥的现场检查,除了按规范复试检验后,还需要用手摸和用眼看,做进一步检查。②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子还要仔细观察并进行辨别,如发现砂子有异味,色泽有差异,需要重新对混凝土进行试配。
③碎石除按规范要求使用外,还要控制碎石的含泥量,需要在晴天按计划预先备足碎石,如含泥量超过规范要求,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使用。
④钢筋要按规范复试检验,而且在加工时,还要勤观察:在钢筋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用力感觉是否有差异;当弯曲成90°时,要检查弯钩的外边缘是否光滑、自然,是否有裂纹等情况。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对于购买的机械设备按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逐一检查验收,对于自制设备其设计图纸、计算资料、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等应全部要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并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还必须进行试运转。
2.4施工方法因素
2.4.1现场施工
(1)操作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特别是要进行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到下一道工序,对违章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应及时纠正。
(2)工序检查
对施工质量要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人员自检,工序间互检和工序交接检。如要求施工队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自检,两个施工队之间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互检,并且每次检查应有记录,而且检查后应进行总结,都要有书面总结备案。
2.4.2关键分项工程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鉴定施工过程中的基坑验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为关键工程,钢筋焊接为特殊工程,其他分部分项目工程为一般过程。关键工程应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法或单项目施工方案,特殊工程应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特殊工程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1)申请报告
关键分项工程必须办理开工报告审请手续,经监理和甲方审批之后方可开工。开工报告是验工计价,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
(2)旁站及全过程跟踪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设立质量旁站点,通过这些监控点,覆盖全施工过程,实现对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2.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工程技术环境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施工自然环境如工程地点的水文、地质、气候及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3.1人工挖土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开挖基坑(槽),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挖好标高最低处,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2)基坑(槽)的直立帮,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3)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槽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应距槽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4)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施工场地有条件堆放时,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性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5)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2砖胎膜砌筑
(1)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要求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饱满,缝与砖要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要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能超过5个。
3.3砂浆抹灰
(1)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層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陷。
(2)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3)护角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规范2.1.9和2.1.10条的规定,表面光滑、平顺,表面平整。
3.4人工回填土
(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前,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与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果必须分段填夯时,在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评价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缺乏原始数据,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评估一般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来对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合适。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估方法,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根据前面对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立了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M客站工程X标段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问卷由比较了解本项目施工情况的人员回答,如项目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员等。共收集15打分表,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最终得出计算一级指标的最大隶属度,如表1所示。
表1一级指标隶属度
一级指标 1很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很满意
人的因素 0.0.25 0.133 0.336 0.328 0.178
材料及构配件因素 0.039 0.086 0.203 0.351 0.320
机械设备因素 0.007 0.037 0.296 0.378 0.281
施工方法因素 0.073 0.144 0.319 0.252 0.212
环境因素 0.022 0.148 0.141 0.327 0.362
从一级指标隶属度可以看出材料及构配件因素(0.351,满意)、机械设备因素(0.378,满意)、环境因素(0.362,很满意)处于较好水平,人的因素(0.336,一般)、施工方法因素(0.319,一般)处于一般水平。
5结束语
21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将成为工程施工的重要课题。而火车站建设在运输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运输网络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在其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首先要树立“质量即生命”的意识,并将其贯穿到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只有树立质量意识,掌握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加上制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和实践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施工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得到迅速提升,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更加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凌云,黄奕辉,张云波,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保证担保[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谷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崔珑.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浅析[J].铁道建筑,2005(4):79-8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模糊综合评判
Abstract: combining the M station X se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system analyse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ive elements: man, machine (mechanical), materials (material), France (methods), r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from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proc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M st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effect evalu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e general effect is goo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建设工程项目实体的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成本、进度)的重点,而且还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成为施工企业不断发展施工业务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M客站曾是某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M客站工程X标段由站房区和咽喉区两部分组成。其中,站房采用站桥共柱形式,站房区由地下层、地面层、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组成,总建筑面积613436㎡。地下层为现浇钢筋砼地下室;12.00m层为V构拱组合连续箱梁;21.00m高架候车室层为钢筋砼预应力梁板加大跨度钢桁架梁组合。站台层雨棚为大型钢结构无站台。柱雨棚,屋顶采用索拱及网壳体系。
M客站主站房地上共三层,其中首层顶标高为12.0M,层高12.0M;二层标高为21.0M,层高9.0M;三层屋面为弧形,最高点标高为50.0M,最低点标高为25.0M。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人的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组织者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能够强化、优化、提高对施工质量有利的积极因素,弱化、消化、减少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消极因素。
2.2材料及构配件因素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的关键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子)需实施重点控制,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①水泥的现场检查,除了按规范复试检验后,还需要用手摸和用眼看,做进一步检查。②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子还要仔细观察并进行辨别,如发现砂子有异味,色泽有差异,需要重新对混凝土进行试配。
③碎石除按规范要求使用外,还要控制碎石的含泥量,需要在晴天按计划预先备足碎石,如含泥量超过规范要求,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使用。
④钢筋要按规范复试检验,而且在加工时,还要勤观察:在钢筋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用力感觉是否有差异;当弯曲成90°时,要检查弯钩的外边缘是否光滑、自然,是否有裂纹等情况。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对于购买的机械设备按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逐一检查验收,对于自制设备其设计图纸、计算资料、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等应全部要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并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还必须进行试运转。
2.4施工方法因素
2.4.1现场施工
(1)操作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特别是要进行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到下一道工序,对违章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应及时纠正。
(2)工序检查
对施工质量要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人员自检,工序间互检和工序交接检。如要求施工队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自检,两个施工队之间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互检,并且每次检查应有记录,而且检查后应进行总结,都要有书面总结备案。
2.4.2关键分项工程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鉴定施工过程中的基坑验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为关键工程,钢筋焊接为特殊工程,其他分部分项目工程为一般过程。关键工程应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法或单项目施工方案,特殊工程应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特殊工程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1)申请报告
关键分项工程必须办理开工报告审请手续,经监理和甲方审批之后方可开工。开工报告是验工计价,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
(2)旁站及全过程跟踪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设立质量旁站点,通过这些监控点,覆盖全施工过程,实现对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2.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工程技术环境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施工自然环境如工程地点的水文、地质、气候及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3.1人工挖土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开挖基坑(槽),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挖好标高最低处,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2)基坑(槽)的直立帮,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3)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槽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应距槽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4)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施工场地有条件堆放时,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性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5)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2砖胎膜砌筑
(1)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要求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饱满,缝与砖要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要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能超过5个。
3.3砂浆抹灰
(1)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層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陷。
(2)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3)护角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规范2.1.9和2.1.10条的规定,表面光滑、平顺,表面平整。
3.4人工回填土
(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前,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与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果必须分段填夯时,在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评价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缺乏原始数据,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评估一般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来对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合适。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估方法,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根据前面对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立了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M客站工程X标段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问卷由比较了解本项目施工情况的人员回答,如项目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员等。共收集15打分表,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最终得出计算一级指标的最大隶属度,如表1所示。
表1一级指标隶属度
一级指标 1很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很满意
人的因素 0.0.25 0.133 0.336 0.328 0.178
材料及构配件因素 0.039 0.086 0.203 0.351 0.320
机械设备因素 0.007 0.037 0.296 0.378 0.281
施工方法因素 0.073 0.144 0.319 0.252 0.212
环境因素 0.022 0.148 0.141 0.327 0.362
从一级指标隶属度可以看出材料及构配件因素(0.351,满意)、机械设备因素(0.378,满意)、环境因素(0.362,很满意)处于较好水平,人的因素(0.336,一般)、施工方法因素(0.319,一般)处于一般水平。
5结束语
21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将成为工程施工的重要课题。而火车站建设在运输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运输网络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在其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首先要树立“质量即生命”的意识,并将其贯穿到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只有树立质量意识,掌握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加上制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和实践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施工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得到迅速提升,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更加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凌云,黄奕辉,张云波,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保证担保[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谷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崔珑.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浅析[J].铁道建筑,2005(4):79-8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