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早起,父亲上班,父亲下班,父亲早睡。父亲很穷,父亲足不出户。但有一天例外。
儿童节来临的那天早上,总有一双擦得很干净的旧皮鞋整齐地放在我的床前,我一张开眼便能看见。
等我吃完早点,换上新洗过的衣服,套上大头皮鞋,稳稳地绑好鞋带,父亲便安静地出现在我小房间的门口,手上提着一个帆布旅行袋,里头必定有一个铝制的水壶,几个大馒头,一个装着香肠、卤蛋、素鸡和海带的圆形便当盒,一包苏打饼干、一条口香糖、一大叠卫生纸和两条手帕。
我们走进客厅里,母亲便仔细检点我的服装,再翻看旅行袋里的东西带齐了没有。
然后,像一件要紧的事,父亲挪过一张木椅子,抵在大玻璃橱前面,站到椅子上,费很大劲从橱顶上搬下一个木箱子。那是少数几件专属他的东西之一。
木箱是用零星的木板拼凑钉成的,日久之后,显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和木纹,像我制服上的补丁。似乎只是随俗,木箱外的确挂着一个生锈的锁头,不知有没有钥匙。
父亲轻轻地掀开木箱,探出一个木纹优美浮雕花边的雪茄盒子,和一块紫色的绒布,兴冲冲地擦拭一番之后,才打开盒盖,取出一支深咖啡色的雪茄,插进衬衫口袋里露出一截来,像是一支顶好的钢笔。最后,盖上盒盖,阖上木箱,再扛回橱柜上。
出发的时候,母亲站在客厅里,隔着纱门和院子里的枇杷树向我们挥手。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是留在家里,也许是巧合,我没有想问。
我们步行前往火车站,父亲在票亭买票之后,我们便坐在黑油油的长木椅上等待往台北的慢车。我喜欢看他从宽大的西装裤口袋里掏钱买东西,那么胸有成竹的样子,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军号手。我喜欢这个时刻,几乎感到一份光荣。
火车是装了滑轮的房子。在晃悠悠的火车上,我把鼻子贴在玻璃上,仿佛屋外正下着大雨不能出去玩的时候一般。父亲交叠两腿,上身略斜,轻轻地哼着小曲,并用指尖在窗台上打出鼓点。
下火车之后,我们穿过一个长长的地下道,到大马路对面的一个警察局门口等公车。车快停稳的时候,站牌下总是挤满了人,父亲不慌不忙,看准一个打开着的窗口,把我举起空中,“放”进车里的空位上,再将旅行袋传给我,然后才跟在人潮后面,成为最后一个上车的人。
坐在车后面的位置上,一路上我都低着头,抱着胸前的旅行袋,仿佛那是偷来的东西一样。到达动物园,公车靠站之后,父亲卡住公车的前门喊我下车,噪音盖过嘈杂的车声人语。我低头挤到前面,感觉每个人都盯着我看。
下车。
父亲掏钱,买两张入场券,从我手上接过旅行袋。动物园旁边是儿童乐园,从外面就能望见一个高耸入云的大摩天轮,就像外国月历上的风车一样耀眼。
河马、骆驼、大象、黑猩猩、长颈鹿,父亲一一按文解说,只有马来貘是例外,我们俩都不知道“貘”的正确发音是什么。每年,父亲都要我去问学校的老师,但是面对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就先直呼为“怪物”即可,从此,年年如此。
快走到孔雀园的时候,父亲会在福利社买一种巧克力火箭甜筒给我。我小心地撕开一小圈纸封套,先欣赏几眼,再轻轻啃一小口。我们绕过鸟园周围的石子路,父亲好像并不想吃,我也没有分他的意思。
接着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刻,驯狮表演就要开始了。
比房间还大的铁笼子外已围了好一些人,两只威猛的雄狮,脖子上挂着丰厚的一圈髦毛,不安地在笼子里交叉巡走着。驯兽师迅厉地往地板上甩一狠鞭,观众应声哑然。只见他一手执鞭,一手持棍,敏捷地在狮子的外围打绕,鞭子不断抽响,棍尖始终对着狮子的双眼,形成一个紧张的对阵。狮子暴躁起来,终于扯裂震耳的吼声如山洪,不断抬起前脚来耙那支棍子,庞大的身体往下低沉鼓绷,且奋力在地上磨爪……我心里想,爪子愈磨愈短,为什么要去磨它呢?
其余的我忘记了。只记得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悄悄地抽出那根雪茄,扯掉玻璃纸包装,用门牙啮开一小孔,再划一根火柴点着。在狮子们磨爪的涩涩声中,驯兽师渐渐控制住场面,父亲脸上一团团浓烟像游霞般浮动扩散,消失在空中。有一年我注意到,在这个时候,父亲的脸上浮起了一丝丝惋惜的表情,不太明显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在这个时刻,父亲点燃他的雪茄烟;也不知道,那一盒雪茄是什么时候抽完的。这一年一度的“朝圣”之旅,一直持续到我初二的时候。
那年,大铁笼里的狮子野性大发,不听指挥,对着围观的人群狂吼,磨爪声特快特重,还不断朝馴兽师扑去,表演只得提前结束。从动物园出来,父亲似乎兴致很好,又领着我去武昌街看电影,父亲拣了华德迪斯奈的卡通电影《小飞象》,我其实想看《红粉佳人》,但是,父亲已经走向售票口,从宽大的灰色西装裤口袋掏钱了。
初三那年,为了高中联考,根本没有注意到儿童节的存在。隔年,我好像便不再算是儿童了。
父亲过世那年的儿童节,我带五岁大的儿子去动物园,驯狮表演已经没有了,甜筒的价钱也涨了好几倍。
儿子问我“貘”字的发音,我说叫它“怪物”就好了。
最近整理木屋的时候,我在父亲床下的破木箱里又再次看见了那个雪茄盒子。盒子依旧精致完好,大概是经常取放的关系,木质外表多了一层光润,一点灰尘都没有。那块紫色的绒布也还在,我顺手便拿起来擦拭几下,再掀开盒盖,盒子里的东西,让我难过了很久一段时间。
盒子内铺满了一层指甲屑,是父亲剪下指甲之后存下的。拨开指甲屑,底下是一叠动物园的入场券存根。我取出来翻看,其中有连续八年是买两张的,另外更多的是单张的。我坐在父亲的床上,几乎站不起来。
母亲进来收拾被褥和旧衣物,默默地将它们安排进纸箱子里。
我告诉母亲我发现了那个雪茄盒子。母亲背对着我,正弯着腰用鸡毛掸子扫灰。我问她要怎么处理这个盒子,母亲停顿了一下扫灰尘的动作。
“扔了吧。”她说,并未回头,继续往窗台上拂尘。
(阿汤哥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送行》)
儿童节来临的那天早上,总有一双擦得很干净的旧皮鞋整齐地放在我的床前,我一张开眼便能看见。
等我吃完早点,换上新洗过的衣服,套上大头皮鞋,稳稳地绑好鞋带,父亲便安静地出现在我小房间的门口,手上提着一个帆布旅行袋,里头必定有一个铝制的水壶,几个大馒头,一个装着香肠、卤蛋、素鸡和海带的圆形便当盒,一包苏打饼干、一条口香糖、一大叠卫生纸和两条手帕。
我们走进客厅里,母亲便仔细检点我的服装,再翻看旅行袋里的东西带齐了没有。
然后,像一件要紧的事,父亲挪过一张木椅子,抵在大玻璃橱前面,站到椅子上,费很大劲从橱顶上搬下一个木箱子。那是少数几件专属他的东西之一。
木箱是用零星的木板拼凑钉成的,日久之后,显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和木纹,像我制服上的补丁。似乎只是随俗,木箱外的确挂着一个生锈的锁头,不知有没有钥匙。
父亲轻轻地掀开木箱,探出一个木纹优美浮雕花边的雪茄盒子,和一块紫色的绒布,兴冲冲地擦拭一番之后,才打开盒盖,取出一支深咖啡色的雪茄,插进衬衫口袋里露出一截来,像是一支顶好的钢笔。最后,盖上盒盖,阖上木箱,再扛回橱柜上。
出发的时候,母亲站在客厅里,隔着纱门和院子里的枇杷树向我们挥手。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是留在家里,也许是巧合,我没有想问。
我们步行前往火车站,父亲在票亭买票之后,我们便坐在黑油油的长木椅上等待往台北的慢车。我喜欢看他从宽大的西装裤口袋里掏钱买东西,那么胸有成竹的样子,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军号手。我喜欢这个时刻,几乎感到一份光荣。
火车是装了滑轮的房子。在晃悠悠的火车上,我把鼻子贴在玻璃上,仿佛屋外正下着大雨不能出去玩的时候一般。父亲交叠两腿,上身略斜,轻轻地哼着小曲,并用指尖在窗台上打出鼓点。
下火车之后,我们穿过一个长长的地下道,到大马路对面的一个警察局门口等公车。车快停稳的时候,站牌下总是挤满了人,父亲不慌不忙,看准一个打开着的窗口,把我举起空中,“放”进车里的空位上,再将旅行袋传给我,然后才跟在人潮后面,成为最后一个上车的人。
坐在车后面的位置上,一路上我都低着头,抱着胸前的旅行袋,仿佛那是偷来的东西一样。到达动物园,公车靠站之后,父亲卡住公车的前门喊我下车,噪音盖过嘈杂的车声人语。我低头挤到前面,感觉每个人都盯着我看。
下车。
父亲掏钱,买两张入场券,从我手上接过旅行袋。动物园旁边是儿童乐园,从外面就能望见一个高耸入云的大摩天轮,就像外国月历上的风车一样耀眼。
河马、骆驼、大象、黑猩猩、长颈鹿,父亲一一按文解说,只有马来貘是例外,我们俩都不知道“貘”的正确发音是什么。每年,父亲都要我去问学校的老师,但是面对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就先直呼为“怪物”即可,从此,年年如此。
快走到孔雀园的时候,父亲会在福利社买一种巧克力火箭甜筒给我。我小心地撕开一小圈纸封套,先欣赏几眼,再轻轻啃一小口。我们绕过鸟园周围的石子路,父亲好像并不想吃,我也没有分他的意思。
接着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刻,驯狮表演就要开始了。
比房间还大的铁笼子外已围了好一些人,两只威猛的雄狮,脖子上挂着丰厚的一圈髦毛,不安地在笼子里交叉巡走着。驯兽师迅厉地往地板上甩一狠鞭,观众应声哑然。只见他一手执鞭,一手持棍,敏捷地在狮子的外围打绕,鞭子不断抽响,棍尖始终对着狮子的双眼,形成一个紧张的对阵。狮子暴躁起来,终于扯裂震耳的吼声如山洪,不断抬起前脚来耙那支棍子,庞大的身体往下低沉鼓绷,且奋力在地上磨爪……我心里想,爪子愈磨愈短,为什么要去磨它呢?
其余的我忘记了。只记得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悄悄地抽出那根雪茄,扯掉玻璃纸包装,用门牙啮开一小孔,再划一根火柴点着。在狮子们磨爪的涩涩声中,驯兽师渐渐控制住场面,父亲脸上一团团浓烟像游霞般浮动扩散,消失在空中。有一年我注意到,在这个时候,父亲的脸上浮起了一丝丝惋惜的表情,不太明显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在这个时刻,父亲点燃他的雪茄烟;也不知道,那一盒雪茄是什么时候抽完的。这一年一度的“朝圣”之旅,一直持续到我初二的时候。
那年,大铁笼里的狮子野性大发,不听指挥,对着围观的人群狂吼,磨爪声特快特重,还不断朝馴兽师扑去,表演只得提前结束。从动物园出来,父亲似乎兴致很好,又领着我去武昌街看电影,父亲拣了华德迪斯奈的卡通电影《小飞象》,我其实想看《红粉佳人》,但是,父亲已经走向售票口,从宽大的灰色西装裤口袋掏钱了。
初三那年,为了高中联考,根本没有注意到儿童节的存在。隔年,我好像便不再算是儿童了。
父亲过世那年的儿童节,我带五岁大的儿子去动物园,驯狮表演已经没有了,甜筒的价钱也涨了好几倍。
儿子问我“貘”字的发音,我说叫它“怪物”就好了。
最近整理木屋的时候,我在父亲床下的破木箱里又再次看见了那个雪茄盒子。盒子依旧精致完好,大概是经常取放的关系,木质外表多了一层光润,一点灰尘都没有。那块紫色的绒布也还在,我顺手便拿起来擦拭几下,再掀开盒盖,盒子里的东西,让我难过了很久一段时间。
盒子内铺满了一层指甲屑,是父亲剪下指甲之后存下的。拨开指甲屑,底下是一叠动物园的入场券存根。我取出来翻看,其中有连续八年是买两张的,另外更多的是单张的。我坐在父亲的床上,几乎站不起来。
母亲进来收拾被褥和旧衣物,默默地将它们安排进纸箱子里。
我告诉母亲我发现了那个雪茄盒子。母亲背对着我,正弯着腰用鸡毛掸子扫灰。我问她要怎么处理这个盒子,母亲停顿了一下扫灰尘的动作。
“扔了吧。”她说,并未回头,继续往窗台上拂尘。
(阿汤哥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