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堂好课会让听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个“味”就是趣味、韵味、情味。课堂教学中的趣味、韵味、情味并非是互不相干的.文章阐述了把每一堂课都上出味道来,让学生有味可品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 课堂;味道;趣味;韵味;情味
一堂好课会让听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个“味”就是趣味、韵味、情味。如何让一堂课具备其“味”这就得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充满趣味,就得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使课堂具有韵味,就得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使课堂饱含情味。
一、 课堂要充满趣味
幽默是快乐的引子,是沟通的媒介,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没有生气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呆板的。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灵活的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其效果更有效。
一节课的开端——组织教学很重要,很值得花费一番心思。一个小谜语,一段小故事,一则小笑话,都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总之,别生开面的开场白,会把课堂生萧的,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课堂情境之中。
如果能恰当的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记得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在理解“碰壁”时有些难,鲁迅先生说自己的鼻子塌是由于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的缘故。我让学生理解时学生几次回答都不在点子上。我便说“摸一摸你们的鼻子,碰了这几次壁,塌没塌啊?”幽默的言语是学生哄堂大笑,笑声中,学生有些领悟了“碰壁”的意思。
二、 课堂要充满韵味
中国画讲的是大写意,作者对题意的浓淡勾勒只作点睛之笔留给赏者无穷的品赏韵味我联想到课堂教学的艺术,觉得教学艺术与作画一样,颇有相通之处:教师讲课应只达四分,甚至更少,而剩下的六分,甚至更多,应留给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改变传统观念,课堂上不该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思考的余地,要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思维和积极性。
课堂上一些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记不牢,往往滔滔不绝讲了一节课。把知识的要点和自己的理解全盘托出,该让学生思考的地方和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越俎代庖了。对于学生哪里还会有创造性之言?对于课堂更是没有一点韵味可讲。相反,有的教师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把授功用在点拨之上,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探索的新奇、获取的乐趣。
三、课堂要包含情味
若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的话,即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再多么无可挑剔,也只能是学生的主体性的扼杀,而被教师牵着鼻子在知识的沙漠里痛苦的跋涉。一潭死水的课,一方面与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叫法有关,另一方面夸张的说是教师缺乏情味所致。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里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生性活泼,想象满怀,情感丰富,具有一种情感的潜势,这种潜势在外力刺激作用下就会引发出来。要使学生驱动思维,获取知识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在教学中,优秀教师言辞、动作都饱含情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一振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励学生步入求知海洋的浓烈情趣。在讲课时,教师要动情、引情,学生才会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适时引入优美的诗歌、富有哲理的谚语等,努力创造一种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气氛。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趣味、韵味、情味并非是互不相干的,他们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的。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把每一堂课都上出味道来,让学生有味可品。
参考文献
[1] 安国栋. 语文教学 教无止境——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J]. 宁夏教育, 2005, (09)
[2] 罗雪霖. 电视与语文教学[J]. 湖南教育, 2005, (12)
[3] 王金桂. 语文,真的那么简单吗?——兼与张庆老师商榷[J]. 江苏教育, 2006, (10) 4
[4] 张爱武. 论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艺术[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5] 俞顺敏. 语文教学要重视教材资源的整合[J]. 江西教育, 2005, (24)
[6] 汪潮. 试论“三态”语文课堂[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 (10)
[7] 邵瑜. 讓语文教学随网络一起飞扬[J]. 中小学电教, 2005, (09)
【关键词】 课堂;味道;趣味;韵味;情味
一堂好课会让听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个“味”就是趣味、韵味、情味。如何让一堂课具备其“味”这就得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充满趣味,就得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使课堂具有韵味,就得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使课堂饱含情味。
一、 课堂要充满趣味
幽默是快乐的引子,是沟通的媒介,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没有生气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呆板的。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灵活的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其效果更有效。
一节课的开端——组织教学很重要,很值得花费一番心思。一个小谜语,一段小故事,一则小笑话,都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总之,别生开面的开场白,会把课堂生萧的,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课堂情境之中。
如果能恰当的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记得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在理解“碰壁”时有些难,鲁迅先生说自己的鼻子塌是由于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的缘故。我让学生理解时学生几次回答都不在点子上。我便说“摸一摸你们的鼻子,碰了这几次壁,塌没塌啊?”幽默的言语是学生哄堂大笑,笑声中,学生有些领悟了“碰壁”的意思。
二、 课堂要充满韵味
中国画讲的是大写意,作者对题意的浓淡勾勒只作点睛之笔留给赏者无穷的品赏韵味我联想到课堂教学的艺术,觉得教学艺术与作画一样,颇有相通之处:教师讲课应只达四分,甚至更少,而剩下的六分,甚至更多,应留给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改变传统观念,课堂上不该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思考的余地,要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思维和积极性。
课堂上一些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记不牢,往往滔滔不绝讲了一节课。把知识的要点和自己的理解全盘托出,该让学生思考的地方和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越俎代庖了。对于学生哪里还会有创造性之言?对于课堂更是没有一点韵味可讲。相反,有的教师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把授功用在点拨之上,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探索的新奇、获取的乐趣。
三、课堂要包含情味
若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的话,即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再多么无可挑剔,也只能是学生的主体性的扼杀,而被教师牵着鼻子在知识的沙漠里痛苦的跋涉。一潭死水的课,一方面与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叫法有关,另一方面夸张的说是教师缺乏情味所致。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里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生性活泼,想象满怀,情感丰富,具有一种情感的潜势,这种潜势在外力刺激作用下就会引发出来。要使学生驱动思维,获取知识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在教学中,优秀教师言辞、动作都饱含情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一振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励学生步入求知海洋的浓烈情趣。在讲课时,教师要动情、引情,学生才会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适时引入优美的诗歌、富有哲理的谚语等,努力创造一种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气氛。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趣味、韵味、情味并非是互不相干的,他们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的。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把每一堂课都上出味道来,让学生有味可品。
参考文献
[1] 安国栋. 语文教学 教无止境——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J]. 宁夏教育, 2005, (09)
[2] 罗雪霖. 电视与语文教学[J]. 湖南教育, 2005, (12)
[3] 王金桂. 语文,真的那么简单吗?——兼与张庆老师商榷[J]. 江苏教育, 2006, (10) 4
[4] 张爱武. 论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艺术[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5] 俞顺敏. 语文教学要重视教材资源的整合[J]. 江西教育, 2005, (24)
[6] 汪潮. 试论“三态”语文课堂[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 (10)
[7] 邵瑜. 讓语文教学随网络一起飞扬[J]. 中小学电教, 200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