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本能作为根本任务。在职校导游专业课上践行生本教育,不但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一直以来由于职校生源质量低下所致的学生厌学情绪得以弭除,而且能让学生顺利就业并因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自学能力而终生受益。本文阐述了生本教育在职校导游专业课上实践的“学在教之前”、“会合作交流”和“破角色界限”等三项措施的内容及其方法,并对如何实施均举实例作了具体说明。同时通过“思考”提出了在实施生本教育时应注意真正把“课本研读权”、“活动体验权”和“学习时空权”还给学生。
关键词:生本教育; 职校学生; 导游专业课; 实践; 思考
生本教育,即是以学生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生本教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本能作为根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尝试技能、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生本教育”研究上颇有建树的郭思乐教授所著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大量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儿童,我们的学生,是亿万年发展的成果,承接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而人格和智慧的提升都是生命自身的生长过程,绝对需要而且可能通过人的自身的活动而实现。”生本教育正是由于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因而给教育实践者指出了一条在现代教育中如何让教育反璞归真、实至名归的康庄大道。
当前,许多职校的课堂教育目标更多地停留在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挺起腰板,离开一直让他们趴着倚靠的课桌,或者更多考虑的是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能够再多拿到几本可以证明其职业资质的资格证书。这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由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即职校的生源质量一直低下,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一双双已经失去了生命激情的眼睛,一个个不再具有学习热情的生命个体。也许今天的职校教师最需要做的是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要想在职业学校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践行生本教育。如果我们的教学仍沿袭长期以来那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预设的轨道,那么思维长期受到制约的学生会越来越无法感受到学习求知的无穷魅力,无法体会到学习探究的无限乐趣,这对职校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职校教师应当秉持生本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生命激扬生命,让教育充满阳光”,把属于学生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生动手动脑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启迪学生能力发展,给足学生充分自主发展的时空领域。
一、生本教育在职校导游专业课上的实践
笔者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导游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学生应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有关导游内容及其意义的理解;因而提倡让学生在先做后再学,教师在学生先学后再教。其次,学生要以小组学习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研讨中去;因为导游职业的性质和导游技能的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职业技能的运用都是需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点,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全程主动参与中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1.学在教之前,师生共同准备课堂素材
在“生本教育”理念里,我们常说“课下做准备,课上早交流”。但这里所说的准备与传统教学的“预习”还是有区别的。“课下做准备”,意味着打破课堂45分钟的界限,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前调动。但这样的准备决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而是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对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作较多的思考。同时,教师引领的方向应该考虑是否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为多数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只有重新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在学习一开始就像教师一样也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才能使学生再度关注以后的学习、始终喜欢课堂。
例如,笔者在教授《导游基础》学科中的“浙江土特产绍兴黄酒”课之前,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绍兴黄酒馆和中粮绍兴酒有限公司。闻着黄酒的醇香,品尝着黄酒的美味,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绍兴黄酒的探索学习之中。回来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得到的最感兴趣的材料收集整理。专业人士的现场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使同学们对这一传统特色明显、享誉海内外的民族特色精品——绍兴黄酒有了感性认知。接着同学们开始梳理黄酒知识,有的小组整理制作手抄小报,介绍“绍兴黄酒习俗”、“名人与绍兴黄酒”,图文并茂 ;有的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黄酒酿造工艺的复杂流程,深入浅出;有的小组则寻觅了多种演示道具,准备在课堂上把自己收获的成果拿出来,一展风采。各小组相互沟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相得益彰,这让同学们全都沉浸在自己能为课堂提供教学素材的成功喜悦之中。可以说,以上也是师生共同参与备课的过程,它能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不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更让课堂变得既生动鲜活,又备感亲切。
教学的行为本质是交往,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往的过程。实施“学在教之前“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教的过程中,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评价。当然,学生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已经比较深入地思考了问题,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求知的无穷乐趣。
2.会合作交流,学生通过互助解决难题 学生进入导游专业学习后,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说话问题。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开口“说”导游词很难,进行同步的沿途讲解更难。怎样让他们想说、敢说,把头脑中的文字自然地变成人际交流的语言,已经成为职校导游专业教师公认的在现场导游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但这恰恰又是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切入点。依据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的作用是要激发学生生命的激情,就像是在点燃一个又一个的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去“灌满一壶水”。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滋生乃至燃烧学习的热情,而且能通过互助解决以上难题并在成功以后更加努力学习。同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公关能力,为职校学生的社会化和职业生涯的谋划也会奠定可行的基础,因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具体操作上,笔者通过“公交车上的导游课”做了有效的尝试。该课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编写的导游词,到公交车上进行沿途导游讲解,讲解时要将公交车上的乘客视为游客,做到不怯场,有表情,讲清楚。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布置三大任务:①明确公交车线路的具体走向和途中将会经过的特色建筑物、城市风光场景的名称。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做到既多又全。对于一时无法找到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必须做好笔记,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解决。③每位同学都要自编导游词,课前在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上课地点分别在教室内和公交车上,具体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是在教室内先让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将本组准备好的导游词进行班内交流,让大家从中取长补短。第二是在资料共享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进一步将导游词内化,强调必须口语表达;于是,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我说你听,你讲我评”的互为依托的合作交流活动。由于导游词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上课时相互补充而完成的,因而记忆速度和效果大大好于以往。第三是教师根据观察了解,邀请二至三位同学上台示范讲解,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语词表达、讲解效果、表情举止、器具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接着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第四是同学们将课堂练就的成果在公交车上加以实施。实践证明,同学们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后,自编、讲解导游词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现场操作的应变能力大大加强。同时车上游客的反应更是成为这些未来导游们对自身讲解水平认定的一面镜子,回来之后同学们又会认真研讨,交流心得感受,互相切磋怎样做得更好。在以上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导游词,在交流讨论中完善导游词,在职业情境中讲解导游词,最终不仅解决了难题,而且同学们得到的收获和乐趣又会进一步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破角色界限,学生自觉提高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就业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职校导游专业学生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像职业人那样能够胜任就业后的导游工作。当学生一旦认为自己的职业能力已今非昔比、在与日俱增的时候,其学习热情就更高,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因此,职校的课堂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职业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难度递增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向更加接近于一个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例如,导游事故的处理是导游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要花较多时间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在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中,将导游事故分为业务事故、个人事故和安全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实际,有时并不是书本知识可以涵盖的。如“在行车过程中突然车辆坏了,怎么办?”学生回答:“马上用电话找旅行社解决。”“回答正确”。“假如事故发生地是在高速公路上,又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时很难在课堂上当场解决,于是留给学生在课后解决。在课后同学们通过拨打交通部门电话、翻阅交通法规、网上搜寻答案等方法得出了一系列书本上没有的答案:①在车尾150米处放警示牌;②根据车辆的损坏程度采取不同方法安抚客人,如看电视,做游戏;③如果客人要下车只能在停放车前50米范围活动等。由于教师在课前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学生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到了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激发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领悟展开讨论,在把自己当成导游职业人员后去审视职业情境中的偶发事故,去探究正确、妥当的职业行为,并由此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职校导游专业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思考
结合职校导游专业课实施生本教育,笔者以为,教师在策划思路和行为原则上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该是研读课本。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的事实又让老师们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于是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对课本的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时间一长,学生就象一个习惯了大人喂饭的孩子,一旦停止了喂食,就宁可饿着也绝不会主动进食。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让教师转变观念,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让学生阅览有关导游的杂志,借到有关导游的书籍,乃至学会在基于有关中文命名实体的学校数字图书馆中文信息抽取系统中收集信息。总之,改变一味依靠教师喂饭吃的现象,靠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慢慢地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食品”。
2.重视过程,把活动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可以说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去体验书本场景,体验社会形态,体验生存方式,这对于活化课堂,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行动的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且颇有成效的。特别是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过程的体验不仅让学生增加专业学习的乐趣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成为他们较快速地进入导游角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捷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确立三个“尊重”:①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②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实践活动。③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不能违反这一规律去强迫学生。
3.强化自主,把学习的时空权还给学生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历实训让人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内化为实际的行为和能力。这对职校导游专业来说,更显如此。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在课堂上讲得少一些,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确立“学为主”、“学在先”、“学而会”的意识,并且在上课前指导学生的“自学”,在课堂这一凸显学生活动的舞台上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而在课后则强化对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同时,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教师不能用“自我感觉的满意”来替代学生的感觉。象一堂课结束后,有些老师会说,“这节课学生配合的不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意味着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说要有“无我”,即应该只是一名向导,他的言语、神情、举止,全是为了传达教学目标中的知、情、意,一旦传达到位,就要遁身而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创造……。总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得以保障,真正把学生学的权利名副其实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叶民.生本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人民教育,2009
[3] 张银娥.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J].上海教育,2006.12
[4] 张海林.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建立和谐师生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20
关键词:生本教育; 职校学生; 导游专业课; 实践; 思考
生本教育,即是以学生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生本教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本能作为根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尝试技能、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生本教育”研究上颇有建树的郭思乐教授所著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大量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儿童,我们的学生,是亿万年发展的成果,承接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而人格和智慧的提升都是生命自身的生长过程,绝对需要而且可能通过人的自身的活动而实现。”生本教育正是由于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因而给教育实践者指出了一条在现代教育中如何让教育反璞归真、实至名归的康庄大道。
当前,许多职校的课堂教育目标更多地停留在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挺起腰板,离开一直让他们趴着倚靠的课桌,或者更多考虑的是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能够再多拿到几本可以证明其职业资质的资格证书。这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由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即职校的生源质量一直低下,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一双双已经失去了生命激情的眼睛,一个个不再具有学习热情的生命个体。也许今天的职校教师最需要做的是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要想在职业学校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践行生本教育。如果我们的教学仍沿袭长期以来那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预设的轨道,那么思维长期受到制约的学生会越来越无法感受到学习求知的无穷魅力,无法体会到学习探究的无限乐趣,这对职校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职校教师应当秉持生本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生命激扬生命,让教育充满阳光”,把属于学生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生动手动脑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启迪学生能力发展,给足学生充分自主发展的时空领域。
一、生本教育在职校导游专业课上的实践
笔者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导游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学生应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有关导游内容及其意义的理解;因而提倡让学生在先做后再学,教师在学生先学后再教。其次,学生要以小组学习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研讨中去;因为导游职业的性质和导游技能的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职业技能的运用都是需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点,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全程主动参与中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1.学在教之前,师生共同准备课堂素材
在“生本教育”理念里,我们常说“课下做准备,课上早交流”。但这里所说的准备与传统教学的“预习”还是有区别的。“课下做准备”,意味着打破课堂45分钟的界限,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前调动。但这样的准备决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而是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对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作较多的思考。同时,教师引领的方向应该考虑是否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为多数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只有重新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在学习一开始就像教师一样也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才能使学生再度关注以后的学习、始终喜欢课堂。
例如,笔者在教授《导游基础》学科中的“浙江土特产绍兴黄酒”课之前,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绍兴黄酒馆和中粮绍兴酒有限公司。闻着黄酒的醇香,品尝着黄酒的美味,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绍兴黄酒的探索学习之中。回来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得到的最感兴趣的材料收集整理。专业人士的现场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使同学们对这一传统特色明显、享誉海内外的民族特色精品——绍兴黄酒有了感性认知。接着同学们开始梳理黄酒知识,有的小组整理制作手抄小报,介绍“绍兴黄酒习俗”、“名人与绍兴黄酒”,图文并茂 ;有的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黄酒酿造工艺的复杂流程,深入浅出;有的小组则寻觅了多种演示道具,准备在课堂上把自己收获的成果拿出来,一展风采。各小组相互沟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相得益彰,这让同学们全都沉浸在自己能为课堂提供教学素材的成功喜悦之中。可以说,以上也是师生共同参与备课的过程,它能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不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更让课堂变得既生动鲜活,又备感亲切。
教学的行为本质是交往,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往的过程。实施“学在教之前“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教的过程中,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评价。当然,学生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已经比较深入地思考了问题,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求知的无穷乐趣。
2.会合作交流,学生通过互助解决难题 学生进入导游专业学习后,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说话问题。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开口“说”导游词很难,进行同步的沿途讲解更难。怎样让他们想说、敢说,把头脑中的文字自然地变成人际交流的语言,已经成为职校导游专业教师公认的在现场导游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但这恰恰又是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切入点。依据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的作用是要激发学生生命的激情,就像是在点燃一个又一个的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去“灌满一壶水”。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滋生乃至燃烧学习的热情,而且能通过互助解决以上难题并在成功以后更加努力学习。同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公关能力,为职校学生的社会化和职业生涯的谋划也会奠定可行的基础,因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具体操作上,笔者通过“公交车上的导游课”做了有效的尝试。该课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编写的导游词,到公交车上进行沿途导游讲解,讲解时要将公交车上的乘客视为游客,做到不怯场,有表情,讲清楚。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布置三大任务:①明确公交车线路的具体走向和途中将会经过的特色建筑物、城市风光场景的名称。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做到既多又全。对于一时无法找到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必须做好笔记,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解决。③每位同学都要自编导游词,课前在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上课地点分别在教室内和公交车上,具体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是在教室内先让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将本组准备好的导游词进行班内交流,让大家从中取长补短。第二是在资料共享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进一步将导游词内化,强调必须口语表达;于是,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我说你听,你讲我评”的互为依托的合作交流活动。由于导游词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上课时相互补充而完成的,因而记忆速度和效果大大好于以往。第三是教师根据观察了解,邀请二至三位同学上台示范讲解,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语词表达、讲解效果、表情举止、器具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接着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第四是同学们将课堂练就的成果在公交车上加以实施。实践证明,同学们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后,自编、讲解导游词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现场操作的应变能力大大加强。同时车上游客的反应更是成为这些未来导游们对自身讲解水平认定的一面镜子,回来之后同学们又会认真研讨,交流心得感受,互相切磋怎样做得更好。在以上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导游词,在交流讨论中完善导游词,在职业情境中讲解导游词,最终不仅解决了难题,而且同学们得到的收获和乐趣又会进一步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破角色界限,学生自觉提高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就业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职校导游专业学生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像职业人那样能够胜任就业后的导游工作。当学生一旦认为自己的职业能力已今非昔比、在与日俱增的时候,其学习热情就更高,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因此,职校的课堂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职业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难度递增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向更加接近于一个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例如,导游事故的处理是导游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要花较多时间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在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中,将导游事故分为业务事故、个人事故和安全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实际,有时并不是书本知识可以涵盖的。如“在行车过程中突然车辆坏了,怎么办?”学生回答:“马上用电话找旅行社解决。”“回答正确”。“假如事故发生地是在高速公路上,又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时很难在课堂上当场解决,于是留给学生在课后解决。在课后同学们通过拨打交通部门电话、翻阅交通法规、网上搜寻答案等方法得出了一系列书本上没有的答案:①在车尾150米处放警示牌;②根据车辆的损坏程度采取不同方法安抚客人,如看电视,做游戏;③如果客人要下车只能在停放车前50米范围活动等。由于教师在课前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学生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到了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激发学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领悟展开讨论,在把自己当成导游职业人员后去审视职业情境中的偶发事故,去探究正确、妥当的职业行为,并由此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职校导游专业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思考
结合职校导游专业课实施生本教育,笔者以为,教师在策划思路和行为原则上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该是研读课本。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的事实又让老师们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于是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对课本的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时间一长,学生就象一个习惯了大人喂饭的孩子,一旦停止了喂食,就宁可饿着也绝不会主动进食。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让教师转变观念,把课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让学生阅览有关导游的杂志,借到有关导游的书籍,乃至学会在基于有关中文命名实体的学校数字图书馆中文信息抽取系统中收集信息。总之,改变一味依靠教师喂饭吃的现象,靠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慢慢地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食品”。
2.重视过程,把活动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可以说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去体验书本场景,体验社会形态,体验生存方式,这对于活化课堂,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行动的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且颇有成效的。特别是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过程的体验不仅让学生增加专业学习的乐趣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成为他们较快速地进入导游角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捷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确立三个“尊重”:①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②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实践活动。③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不能违反这一规律去强迫学生。
3.强化自主,把学习的时空权还给学生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历实训让人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内化为实际的行为和能力。这对职校导游专业来说,更显如此。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在课堂上讲得少一些,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确立“学为主”、“学在先”、“学而会”的意识,并且在上课前指导学生的“自学”,在课堂这一凸显学生活动的舞台上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而在课后则强化对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同时,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教师不能用“自我感觉的满意”来替代学生的感觉。象一堂课结束后,有些老师会说,“这节课学生配合的不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意味着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说要有“无我”,即应该只是一名向导,他的言语、神情、举止,全是为了传达教学目标中的知、情、意,一旦传达到位,就要遁身而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创造……。总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得以保障,真正把学生学的权利名副其实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叶民.生本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人民教育,2009
[3] 张银娥.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J].上海教育,2006.12
[4] 张海林.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建立和谐师生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