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间我国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计算了我国陆地2001—2015年地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讨论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植被覆盖度近十几年来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地植被覆盖度从2001—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淮河流域、华北平原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趋势显著。根据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变化类型分为持续增长型、先减小后增长等六种类型,其中农业种植区基本为一直增长型,而主要森林覆盖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降水是驱动华北平原北部、内蒙古、以及西北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植被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光照条件是影响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比较了美国、香港和江苏 3个版本教科书中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现象的实验 ,在此基础上 ,从实验的选材、设计思路以及实验思考题 3个方面剖析了这 3个版本实验的优缺点。
急性应激反应使得个体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心理生理资源,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挑战。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以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