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篮球游戏《翻山越岭》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目标
  1.熟悉球性,在游戲中培养幼儿对篮球的兴趣。
  2.锻炼幼儿上下肢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3.体验相互配合的默契和游戏带来的愉悦。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
  二、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和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滚球这个游戏很受孩子的喜爱,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
  三、活动重点
  在平顺的物体表面滚球;学习在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
  四、活动难点
  能安静有序的倾听教师讲述活动内容和规则;能在活动中保持四肢着地的动作。
  五、活动准备
  平衡长椅两根、篮球若干、场地如图。
  六、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营造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请孩子在场地边缘线上站立整齐学习报数。沿着场地慢跑2圈.并同时强调跑步注意事项,手臂的摆动和呼吸的注意事宜。活动四肢以及腰腹,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在场地中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从头——肩——颈——腰——四肢的顺序进行活动。
  2.教师示范讲解
  导入游戏: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一个滚球的游戏,好不好?
  看老师把球平置在地面上,将五指用力打开放在球的右侧用力向左侧推。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教师:在大山的那一边有好多的孩子想要和篮球宝宝做朋友,我们一起带上篮球宝宝出发吧。
  (1)将幼儿分成三组。
  A组运球(抱球在起点处等候),
  B组搭成山峰(在场地上四肢着地,臀部翘起连成一线),
  C组接球(接住滚过来的球)。
  (2)A组在老师带领下有序地将球滚过场地,滚动人体山峰时,孩子一定要用力支撑成三角形,搭成山峰的模样。
  (3)在游戏中提示孩子有序前进,遵守游戏规则。
  每个滚球的幼儿应在前一个幼儿出发一个身位后才可出发。四肢着地的幼儿要尽力保持手臂和膝部的直立。接球幼儿的回球路线在滚球幼儿的另一侧回到起点开始游戏。注意在滚球的过程中,幼儿的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相互配合,避免落地,幼儿要注意安全。
  (4)一轮游戏结束后,老师及时指出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和幼儿共同协调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遵守规则的队伍提出表扬.同时再次提醒孩子熟悉规则。
  (5)A、b、c三组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对第二次游戏进行小结,强调规则.
  3.游戏:球宝宝过山洞
  三个幼儿一组,一个孩子四肢着地搭成山洞,另二个孩子在身体两侧将球从山洞下滚过,一组20个,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两个游戏轮流尝试进行。
  七、总结整理
  对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作出评价.对认真执行规则和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的孩子提出表扬鼓励。对孩子活动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滚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养成了手规则的好习惯。
  做放松和拉伸运动,让孩子的情绪和身体趋于平静。整理活动场地将篮球放回篮球框中。
其他文献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诗歌,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诗歌具有极特殊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代诗歌鉴赏更是是高考全国卷的重要内容。在考场上考生阅读诗歌,往往由于不得其法,无法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难做到正确的赏析。诗歌鉴赏题也是失分较为严重的题型之一,有效而准确的阅读理解诗歌成为诗歌教学和应试的重要议题。  本文试图以周京昱老师提出的阅读方法为基
期刊
教育专家曾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这样的形式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禁思考: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把无声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遇到一些关于量的练习,尤其是“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时,会出现很多让人忍俊不住的结果。比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分米与毫米”以后,学生在改写“淘气的日记”时,依旧会将错就错:今天早晨,我拿起1厘米的牙刷刷完牙……用70分米的毛巾把脸擦干……我们在笑喷了的同时,是否会意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学生会填写出这样的单位名称?其根源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解决这样
期刊
摘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他们敦厚好学、通达事理、胸襟开阔、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良品格,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家乡的传统,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 教学氛围  眼下不少学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
期刊
摘要: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巨大趋势,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各地人类知识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作用和增添了新的光彩和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帮助广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及提升其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水平的有效路径及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课堂上的老师必须进一步从自身学科的立场角度着手研究如何巧用、善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把这些信息技术有机地运用
期刊
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解答,我们称之为“一题多解”。其特点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相互关系通过不同的思路去解答同一个问题。一题多解能快速整合所学知识,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强调“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形象的给我们展示了“一题多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键时期。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应当注重教会学生们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智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善于结合学生个性学习特点,尝试运用恰当学习方法,并获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教学方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打造生动数学教学场景,启发学生数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实际教学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并且内容比较枯燥泛味,采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充分的让其教学增加多样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这个是需要学校以及教师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对于现在小
期刊
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4号文件中提出了各学段门生成长焦点素养系统,明白了门生应具有的顺应毕生成长和社会成长需要的必备风致和关头本领。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学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