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又一次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一次病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长期的糖尿病以及由此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彻底击垮了父亲。父亲躺着,连翻身都需要人帮,偶尔的言语也仅仅是诸如吃喝拉撒一类源于生存的最基本表达。看着父亲,尽管我反复给自己打气,但还是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讲,爷爷有病在县城中医院住院,为了回家取东西,来回一百四十里山路,他背着杂粮和被褥,一天打了一个往返。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他住院了,他走不动了。一个曾经有着厚实的身板,干遍世上的苦力活,饱尝人间辛酸的父亲,就这样静静地躺着。
今天一大早,等我把早点带来,父亲的状态比往日好了不少,眼神看上去有了光泽,能和我有简单的交流,我像逗孩子一样,轻抚他的脸,他竟然有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住院半个月以来最灿烂的一次笑容。我一边给他喂饭,一边享受着父亲一笑的动情,享受着父亲一笑过后的温馨。
我的童年在父亲母亲以及所有亲人的呵护下度过,充满了欢乐和温暖。然而,厄运不期而至。在我十岁那年,母亲因生孩子产后中风高烧不退,当医生的伯伯倾尽全力,乡医院想尽办法,终没有留住母亲。医院破旧的窑洞、窑洞里昏黄的灯光,灯光下摇曳的液体瓶,母亲大口大口的喘气声、亲人们惊慌失措的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从此,春种秋收,打猪喂狗,做饭洗锅,缝新补烂,全成了父亲一个人。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我与父亲相依为命。
初中第二个学期伊始,大年刚过,我将藏在心底的话忐忑不安地告诉父亲:“我上学住校,平常你在家,家里门外一个人,太辛苦,不如出去打工,同样是受苦,外面吃的好,不用自己做饭,还能挣些钱。”父亲低头良久,没有说话,之后的好多天都沉默不语。直到开学前一天,父亲给我打点好行礼,才说:“你去安心上学,我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就出门,等过些日子就回来看你……”就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父亲在我上学的小镇上,踏上了去内蒙古打工的征程。班车启动,尘土飞扬,我和父亲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
在外求学十几年,我和父亲一年最多只能有两次见面,基本上就是在我的寒暑假。每年寒假相聚,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过年。父子两人把三间土屋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置办一些必要的年货,糊好窗户和灯笼,贴上我写的对联,父亲大厨我帮手,做一顿并不丰盛的年夜饭,小屋里热乎乎的,充满了年的味道。有三个暑假,我追随父亲分别在煤矿、焦化厂和铁路建设工地打工,与父亲一起吃住,一起干活。那时候,打工十分艰苦,特别是铁路建设工地,民工工队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而且吃的不好、住的简陋。就是这样的劳动,父亲每天只能挣十块钱,而对于我,老板最初只给我开六块工资,是我每天干活拼命到第二天几乎起不了床,老板才答应把我与其他工人同等对待。对于已经五十五岁的父亲来说,打工挣钱是多么不易!
大学毕业,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工作。父亲已上了年纪。在我的劝说下,父亲放弃了在外漂泊流浪的打工生活,就近做些零活儿,日子过得稍微清闲了些,我也能经常回去看望父亲,吃到父亲做的热乎乎的烩菜米饭。有几年时间,父亲买了钉鞋的行头,在离村不远的小镇上为过往的行人修鞋。由于是新学手艺,最初的日子里,父亲的手上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技术一天天见好,收费也不算高,三毛五毛积攒,完全不需要我养活。
父亲的病发现于二零零一年。这么多年,虽然日子逐渐好起来,但父亲仍然坚持劳作,在家里的自留地上种些杂粮和蔬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三年前,父亲的病日趋严重,走路已经颤颤巍巍,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无奈之下才允许我请了保姆,照料饮食起居,同时把多年积攒的五万块钱递到我手里,让我补贴家用。我终于意识到,父亲老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打过我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夏天的正午,我和村里的一群孩子在村旁的小河里耍水,父亲和母亲找了很久都不见我,心里万分焦急。后来在别的孩子的指引下找到我,父亲随手捡起一根柳条,狠狠地在我的屁股上抽打,然后拽着我回家。后来我才知道,这条小河曾经淹死过耍水的小孩,我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亲希望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我长上脑子。
在我大二那年,暑假将尽,我坐着长途客车,经过半天加大半夜的颠簸顺利返校,开始新学期的生活。当时正值陕北多雨季节,绥德境内山洪爆发,据说有过境的长途班车被洪水掀翻,造成人员伤亡。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在口口相传中得知这样的恶讯后,发疯般的要去绥德探个究竟,叔叔们也已经做好准备,直到费劲周折确认我平安无事方才长舒一口气。
母亲去世后,有不少人看不过我们父子的孤苦伶仃,给父亲提过亲,希望家里有个洗衣做饭的,这样炕头可以热一些,但父亲一直没有续娶。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说过,如果娶了心肠不好的,让孩子遭了罪,还不如不娶。直到今天,这些话父亲对我都只字未提……
暗夜来临,父亲在病床上沉睡,我守护在病床前,任过往奔涌而来,泛上心头,以至于久不成眠。我虔诚的盼望着父亲能一天天好起来。我在想,只要父亲能睁眼看我,哪怕他再也无法站立,就这样躺着,他都是我今生今世可以踏踏实实依靠的一座巍巍大山……
——选自《青山脚下半亩田》微信公众平台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讲,爷爷有病在县城中医院住院,为了回家取东西,来回一百四十里山路,他背着杂粮和被褥,一天打了一个往返。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他住院了,他走不动了。一个曾经有着厚实的身板,干遍世上的苦力活,饱尝人间辛酸的父亲,就这样静静地躺着。
今天一大早,等我把早点带来,父亲的状态比往日好了不少,眼神看上去有了光泽,能和我有简单的交流,我像逗孩子一样,轻抚他的脸,他竟然有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住院半个月以来最灿烂的一次笑容。我一边给他喂饭,一边享受着父亲一笑的动情,享受着父亲一笑过后的温馨。
我的童年在父亲母亲以及所有亲人的呵护下度过,充满了欢乐和温暖。然而,厄运不期而至。在我十岁那年,母亲因生孩子产后中风高烧不退,当医生的伯伯倾尽全力,乡医院想尽办法,终没有留住母亲。医院破旧的窑洞、窑洞里昏黄的灯光,灯光下摇曳的液体瓶,母亲大口大口的喘气声、亲人们惊慌失措的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从此,春种秋收,打猪喂狗,做饭洗锅,缝新补烂,全成了父亲一个人。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我与父亲相依为命。
初中第二个学期伊始,大年刚过,我将藏在心底的话忐忑不安地告诉父亲:“我上学住校,平常你在家,家里门外一个人,太辛苦,不如出去打工,同样是受苦,外面吃的好,不用自己做饭,还能挣些钱。”父亲低头良久,没有说话,之后的好多天都沉默不语。直到开学前一天,父亲给我打点好行礼,才说:“你去安心上学,我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就出门,等过些日子就回来看你……”就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父亲在我上学的小镇上,踏上了去内蒙古打工的征程。班车启动,尘土飞扬,我和父亲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
在外求学十几年,我和父亲一年最多只能有两次见面,基本上就是在我的寒暑假。每年寒假相聚,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过年。父子两人把三间土屋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置办一些必要的年货,糊好窗户和灯笼,贴上我写的对联,父亲大厨我帮手,做一顿并不丰盛的年夜饭,小屋里热乎乎的,充满了年的味道。有三个暑假,我追随父亲分别在煤矿、焦化厂和铁路建设工地打工,与父亲一起吃住,一起干活。那时候,打工十分艰苦,特别是铁路建设工地,民工工队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而且吃的不好、住的简陋。就是这样的劳动,父亲每天只能挣十块钱,而对于我,老板最初只给我开六块工资,是我每天干活拼命到第二天几乎起不了床,老板才答应把我与其他工人同等对待。对于已经五十五岁的父亲来说,打工挣钱是多么不易!
大学毕业,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工作。父亲已上了年纪。在我的劝说下,父亲放弃了在外漂泊流浪的打工生活,就近做些零活儿,日子过得稍微清闲了些,我也能经常回去看望父亲,吃到父亲做的热乎乎的烩菜米饭。有几年时间,父亲买了钉鞋的行头,在离村不远的小镇上为过往的行人修鞋。由于是新学手艺,最初的日子里,父亲的手上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技术一天天见好,收费也不算高,三毛五毛积攒,完全不需要我养活。
父亲的病发现于二零零一年。这么多年,虽然日子逐渐好起来,但父亲仍然坚持劳作,在家里的自留地上种些杂粮和蔬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三年前,父亲的病日趋严重,走路已经颤颤巍巍,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无奈之下才允许我请了保姆,照料饮食起居,同时把多年积攒的五万块钱递到我手里,让我补贴家用。我终于意识到,父亲老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打过我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夏天的正午,我和村里的一群孩子在村旁的小河里耍水,父亲和母亲找了很久都不见我,心里万分焦急。后来在别的孩子的指引下找到我,父亲随手捡起一根柳条,狠狠地在我的屁股上抽打,然后拽着我回家。后来我才知道,这条小河曾经淹死过耍水的小孩,我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亲希望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我长上脑子。
在我大二那年,暑假将尽,我坐着长途客车,经过半天加大半夜的颠簸顺利返校,开始新学期的生活。当时正值陕北多雨季节,绥德境内山洪爆发,据说有过境的长途班车被洪水掀翻,造成人员伤亡。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在口口相传中得知这样的恶讯后,发疯般的要去绥德探个究竟,叔叔们也已经做好准备,直到费劲周折确认我平安无事方才长舒一口气。
母亲去世后,有不少人看不过我们父子的孤苦伶仃,给父亲提过亲,希望家里有个洗衣做饭的,这样炕头可以热一些,但父亲一直没有续娶。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说过,如果娶了心肠不好的,让孩子遭了罪,还不如不娶。直到今天,这些话父亲对我都只字未提……
暗夜来临,父亲在病床上沉睡,我守护在病床前,任过往奔涌而来,泛上心头,以至于久不成眠。我虔诚的盼望着父亲能一天天好起来。我在想,只要父亲能睁眼看我,哪怕他再也无法站立,就这样躺着,他都是我今生今世可以踏踏实实依靠的一座巍巍大山……
——选自《青山脚下半亩田》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