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变革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课改进程当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在语文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而且最基本的又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他们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一、变革之一: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主张通过阅读来使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世界上的发明有成千上万,它们的起始点都是来源于问题。禽兽类不如人,原因在于他们不会思考不会提问。智慧的人提出的问题很巧妙,而愚钝的人提出的问题却很拙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问题显然就是学习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然后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抓住难点重点进行质疑,抓住主要矛盾,甚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多种途径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多次质疑之后,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与提升。
  (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和对话来领悟文章所传递的情感
  众所周知,阅读是对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比如在《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对文中的优美片段进行朗读,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泼水节的寓意,泼水节的水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爱情,在玩闹间让人忘记烦恼,用洁净的神曲让神灵消灾免难,迎接新的开始,然后让他们在朗读过程中去领会文本的内涵,在与课文的交流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引发其思考。
  二、变革之二:注重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这为学生提升语言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比如说《夜宿山寺》《登鹳雀楼》等古诗词,从古至今被人们一辈辈地流传下来,这都是由于这些诗词中包含了其动人的内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从而让他们进入文章中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了解文章所传达的真情。
  另外,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外资源,让他们积累更多唯美而又文雅的语言,通过主题阅读、背诵古诗、国学经典,鉴赏优美文段,给学生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品味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变革之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和运用创造,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语文教材,并进行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平台和展示空间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语文素养整体形成与发展,这同时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课本中的探究实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比如在《树》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调查,由老师组织去野外、自然博物馆等地方了解树的种类、生存年份以及自身的特點。教师应当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不论是查找资料,还是进行访问调查。然后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去汇报自己的成果:充实的资料介绍、声情并茂的描述、多样的照片以及精彩的绘画……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学生们在这一课堂活动当中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本,通过扩展阅读,在实践中使得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语文课仅仅凭借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就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但要带学生走进课本,还要带着学生走出课本,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每一节语文课留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或者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教师也可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竞选班干部,课前三分钟讲话(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开小组会、班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竞赛,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经典诵读、交友、谈心、玩QQ空间、发微信、写随笔、写旅游攻略……就这样,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希望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的背景下,通过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用存在的现象和过程为例的叫做事例,恰当、合理的事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除教材中所举事例以外,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举出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的例子,突显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知识扩展,拓宽视野  物理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宽,教师要适当将课堂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无处不在,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解决很多自然现象。例如,1、教学声音由振动产生时,可以列举笑树是怎样发声的、长颈鹿为什么总
期刊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客体(教育对象)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这种亲和力是基于对信仰坚如磐石的定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首先,提升亲和力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
期刊
一、关于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信息化为教学提供了资源、设备和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用数字投影、高清显示器、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教学终端,也可以用虚拟实验和实训设备从声、图、像和动画等全方位展示教学信息。  二、职高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信息化呢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中
期刊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深度融合,给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主要表现在动画、视频、音频等,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的导入环节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会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接着,进一步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提升
期刊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所有学生为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须拥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
期刊
一、做一名阳光型教师,让课堂轻松愉快  记得我最喜欢的一位中学女老师,她一头黑黑的秀发披在肩上,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微笑。每次看见她,从她的眼睛里读到的是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幽默风趣的开着玩笑,我们围着她,和她谈着笑着,对于我们的问题她也从来感到厌烦过。每次当我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那时她的音容笑貌,努力地模仿她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形象上积极地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转变成了阳光习惯,只要
期刊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理念。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不能说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吧,但在数学教学方面也有些许实践体会。  一、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组长  小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制约“小
期刊
所谓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近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这种直观动作思考,也称作“用手思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的发展而消失。通过“用手思维”的协助
期刊
一、以形助学,理解概念本质  由于概念的抽象化与概括性,教学时,如若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便可使他们通过“形”来帮助理解概念的本质。  在一到四年级中学习数的认识,不管是小数还是大数,都会出示小棒或小方块图形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将计数单位及相互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依次地呈现出来,如图:  学生结合立体图形数量的变化,直观地认识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二、以形助学,化解学习难点
期刊
让学生自主进行作业批改,明确批改方法。将传统的批改方式摒弃,以学生主体为目标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促进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批改,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对问题主动发现,并讨论、解决。  1.面对面批改  面对面批改,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通过课堂对存在的问题讲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这种方式与以往背后批改的方式不同,形式新颖,效果十分明显,并且面对面批改方式应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