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死亡后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的安全性研究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用DCD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3~4mo检测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共统计14例26眼DCD角膜供体纳入本研究。供体年龄0.5~61(平均38.3±15.6)岁;死亡原因包括脑外伤9例,心肌梗塞2例,脑干出血2例,呼吸循环衰竭1例。14例DCD捐献者28眼,因2眼暴露性角膜炎用作科学研究,共26眼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3~4mo未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手术后3~4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794~4 347(平均2 305±827)个/mm2,其中低于1 000个/mm2者1例(3.8%),1 000~2 000个/mm2者9例(34.6%),大于2 000个/mm2者16例(61.5%)。26例角膜移植受者年龄20~80(平均40.7±17.1)岁。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08(平均0.027±0.024);手术后3~4mo最佳矫正视力为0.2~0.8(平均0.52±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96,P<0.01)。结论:DCD捐献角膜用作穿透性角膜移植供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重庆市南川区从2001年开始引进小型西瓜进行大棚栽培多次结果技术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其技术日趋成熟,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商品水果品种之一,具有十分重要
为抓好就业扶贫,夯实民生之本,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内生动力,3月13日,宜宾市翠屏区、临港区在临港智能产业园区联合开展"春风送岗助脱贫"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建卡贫困户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主要的区别表现在语态和时间关系上。笔者想结合分词在定语、补语、状语及独立主格结构中的用法谈谈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主要区别。    一、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当定语  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当定语的区别首先表现在被修饰词与现在分词之间是主动关系,过去分词当定语时被修饰的词与分词之间则是被动关系。单个分词作定语通常置于被修饰词之前,分词短语则要后置。例如:  The president ma
期刊
简述了绝缘材料在电机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历史,特别指出在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绝缘材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全球污染日趋严重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电机用绝缘材料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