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量表研发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肝、肾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价体系,初步研制评价该类受者生存质量的专用量表。

方法

主客观评价相结合,通过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和研究者经验法初步确定生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编制量表条目。随后在5家三甲医院对肝、肾移植受者进行临床调研,获得肝移植有效问卷153份,肾移植有效问卷301份。运用权威系数值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客观统计学方法完成量表条目的筛选。

结果

确立了肝、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并分别研制了适合于肝移植和肾移植后受者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结论

肝、肾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量表结构基本符合理论设想,量表信效度良好,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受者生存质量状况。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分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9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输尿管狭窄分级的临床意义。根据血清肌酐、移植肾超声和肾盂造影分为3级:血清肌酐升高、超声证实肾盂积水,但是经肾造瘘管肾盂造影未见明显狭窄为1级;血清肌酐升高、超声证实肾盂积水,肾盂造影见输尿管膀胱吻合处<1 cm的明显狭窄为2级;与2级相同,输尿管远端狭窄段>1 cm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2002年10月至2015年1月,确诊5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根据其发生原因,分别采取手术探查、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等个体化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较多,早期诊断是关键,个体化治疗彰显精准医疗理念。
目的探讨供肝补体C7基因多态性rs6876739与肝移植后早期受者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集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13例肝移植的供肝组织样本,检测C7 rs687673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接受C7 rs687673基因型为CC的供肝较基因型为TT的供肝,移植后受者更易发生细菌感染(
目的研究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术后受者早期肝功能不全(EA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5月接受DCD供肝移植的供、受者资料45例,根据受者是否发生EAD分为EAD组和非EAD组,比较两组供、受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EA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受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45例中,EAD发生率为57.8%(26例)。随访期内EAD组和非EAD组受者死亡率分别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血管生成素(Ang-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输注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携带人TIMP1和(或)Ang-1基因的质粒转染BMSC。结扎Wistar大鼠左冠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大鼠分为TIMP1-BMSC组、Ang-1-BMSC组、TIMP1+Ang-1-BMSC组和Mock-BMSC组,分别于梗死区周边注
期刊
目的比较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和普通剂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4个英文数据库,收集2016年3月前发表的肾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和普通剂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协作网工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Jadad评分系统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估。用Review Manager和Stata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