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这样说过: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张秀华校长理解这句话有三层含义: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教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在与张校长的接触和不断深入的了解中,我不断地体味着她的这一切身体会。
从外观看上去,北京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郊小学,然而,学校近五年来“三大步”的变化却让人不能小觑: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在顺义区中小学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办学特色;二是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现有5名教师成长为北京市骨干、15名成长为区级骨干;三是学校整体工作得到优质发展。仅2002年以来,学校便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市级奖励50余项。教师取得国家、市级教育成果336个,学生在国家、市、区级各类竞赛中,3600余人次获奖。2006年,学校申报了“十一五”课题《培养小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并在北京市教育学会和北京市规划办分别立项。这是顺义区唯一得到市规划办资助的校本研究课题。“天竺中小正在努力成为一所关注人、发展人的‘人本化’阳光学校,‘学习化’发展学校和‘信息化’开放学校。”眼前的张秀华校长和蔼朴实的外表掩饰不住敢为人先、雷厉风行的个性在或急或徐的话语中,她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办学体会娓娓道来……
在困惑中找寻办学的突破口
但凡每一位校长,自上任第一天起,都渴望能在事业上收获成功,这是每一位校长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境界。2000年7月,张秀华校长刚走上校长岗位,便深切感受到学校管理正在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天竺中小地处首都国际机场及空港工业区附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在无形中带来巨大压力。一次,工业区招人,天竺本地区成功就业的人数不足30%。当地家长眼瞅着在家门口的高新企业用人就是进不去,心里很不是滋味,难免有怨言。细心的张校长在调研时发现,工业区内11家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在招工时都要面试英语和计算机,而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的薄弱正是本地区年轻人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主要症结。张校长随即敏锐地意识到: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发展,就必须依托区域经济优势,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注重特色的同时谋求综合发展,在注重目前发展的同时谋求可持续发展。
回到学校,张校长旋即开展了天竺中小教育发展规划民意调查,和镇、社区领导、家长、学校干部教师共同分析学校优势与劣势,根据学校现代化设施完备,青年教师较多,而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快速掌握新技术等特点,选定以发展信息技术为办学的突破口,让天竺的孩子们尽可能早地接触到电脑和网络。张校长还牵头制定了学校5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更加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办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至此,“人本化”、“学习化”和“信息化”育人的办学思想雏形初步形成。
诚然,办学理念是校长从宏观视野对学校发展所做的理论思考。张秀华深知,整体办学思想不能简单地附丽于一些苍白空洞文字。如何按照办学规律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如何把学校办得富有特色,如何使学校走向成功?张校长夙夜在心。
2004年,张校长赴深圳挂职学习。深圳作为当时年轻的特区,这里,随处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里,融汇了多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多元思维的激荡碰撞中,她更为深刻地领悟到“以人为本”的含义。张校长坦言,在此之前,校长会习惯性地把教师单纯看做完成教学任务的人,对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只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上,并没有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没有从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因而,那不是真正把教师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不是把教师看做是真正的主人,伴之而来的是校长和教师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在管理方式上一味追求权威化、程式化,以命令性、指令性代替了教师的自主性。而深圳之行使她感受到了“民主、开放、科学管理”的前沿理念,这为她的“人本化”和“学习化”育人办学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而更让她心动的是,深圳,作为沿海城市,经济的发达牵引着教育与国际接轨,互联网业已成为师生交流、学习的最好方式。张秀华在深圳的学校考察时看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力。至此,“人本化”、“学习化”、“信息化”育人的办学思想在她头脑中日益清晰。
在发展中锻造“三化育人”思想的生命力
现代校长的职责既要组织教学,又要管理学校;既要牵挂学生,又要关注教师;既要建设学校,更要发展学校。而如何着眼于学校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将学校的发展体现在内涵上、特色上,对于校长而言更见心力。在张秀华校长看来,“人本化育人即以人为本,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学习化育人即研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育人;信息化育人即运用信息技术育人、开发信息资源育人、培养信息能力育人。‘三化育人’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人本理念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人本理念,强调人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要着眼于师生的发展,根据师生需要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在天竺中小,成立了信息化发展项目组,成员有6名教师,分别来自于包括信息技术学科在内的多个学科。项目组不仅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时拥有“话语权”,而且承担全校全员培训的任务。张校长给项目组最好的设备,但要求项目组成员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专攻某一个技术领域,如有的熟悉编程,有的掌握网页设计,有的专攻Flash制作。无论是在制作课件,还是培训教师时,这种优势整合发挥了其独到之处。张校长认为,“教师需要个性化的帮助,需要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通过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系列的制度化建设,天竺中小正在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形成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张校长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移到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使“三化育人”办学思想的生命力不断增强。
追求课堂教学“管理与实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是根本。张秀华校长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 掌握技术不是关键,应用技术才是关键。2002年,天竺中小建成了全区第一个多媒体互动教室,张校长亲历亲为,在设计电脑、桌椅搬放时,既考虑到合作学习(多人一机)又考虑到独立学习(一人一机),在全区形成典范特色。2006年,在张校长的全力支持下,天竺中小电子备课室建成后随即投入使用,非线性编辑机、教师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一应俱全。学科教研组在电子备课室交流研讨通过视频转播到多功能厅,全体教师都可观摩。通过培训,教师们还学会使用Frontpage将每节课的教学编写成电子教案,形成专题网站,经过信息技术教师管理、整合后,成为更有实效的教学资料群。学科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不但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使得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尝尽了甜头。对于教育技术,他们更会用、更乐用了,自身专业发展也在信息化环境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三化育人”办学思想也在不断实践中更加成熟。
如果说引领教师习惯使用电脑,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张校长认为,网络时代首先是要指导学生会用网络,用好网络,使网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助力作用。近几年来,张校长带领教师一直致力于利用网络,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活动、生活的服务。
“解决学生会用网络,首先要提供学生随时上网的条件,为学生搭建网络生活的设施平台。”张秀华校长将原有机房改造淘汰的电脑安置在每层楼梯问,在大厅放置触摸屏,班班都有多媒体。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点击、浏览。
解决了学生会用网络之后,当务之急是引领学生用好网络。学校自主研发“学生成长乐园”软件,为学生提供网络生活场所,使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更添活力。结合迎奥运,学校在网上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将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以动画的表现形式予以展示。系列Flash童话短剧《快乐公主的三颗宝石》则是以学校的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学校还在“学生成长乐园”上开辟“宝石献给快乐公主”专栏,开展“我心目中的快乐公主”论坛活动,征集“快乐公主”标识,进行“快乐公主,快乐成长”的评选活动等。“网络生活社区”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网上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电脑作品的创作热情。让张校长快乐的是,孩子们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甚至听到的做成电脑作品在“学生成长乐园”上进行展示;让张校长感动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将自己对亲情的渴望用Flash制作成动画剧“生日快乐歌”;让张校长欣喜的是,孩子们的电脑作品“顺义人步奔小康”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小学组电脑绘画评比中获一等奖。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生动的、自主的德育空间。每每论及此,张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对于网络,我们过去破、防、堵,现如今立、导、疏。通过网络,我才发现,我与孩子走得更近了。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想,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了!”
张秀华校长将学校发展预设为四个阶段:一是创业发展阶段,二是规范发展阶段,三是特色发展阶段,四是成熟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发展已步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下一步,我们不仅要让‘三化育人’的特色走向优质,而且要让“三化育人”成为全体教师一班人的思想,成为师生的共同财富。”张校长的这一席话让我不禁联想到曾有人说过好校长有两个境界:一是带出一所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使校长的作用现实地体现出来;二是构建好学校文化,“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有一所好学校”,使学校的作用长远地体现出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秀华校长“三化育人”办学思想将在天竺中小的发展中演绎更多的精彩!
从外观看上去,北京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郊小学,然而,学校近五年来“三大步”的变化却让人不能小觑: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在顺义区中小学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办学特色;二是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现有5名教师成长为北京市骨干、15名成长为区级骨干;三是学校整体工作得到优质发展。仅2002年以来,学校便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市级奖励50余项。教师取得国家、市级教育成果336个,学生在国家、市、区级各类竞赛中,3600余人次获奖。2006年,学校申报了“十一五”课题《培养小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并在北京市教育学会和北京市规划办分别立项。这是顺义区唯一得到市规划办资助的校本研究课题。“天竺中小正在努力成为一所关注人、发展人的‘人本化’阳光学校,‘学习化’发展学校和‘信息化’开放学校。”眼前的张秀华校长和蔼朴实的外表掩饰不住敢为人先、雷厉风行的个性在或急或徐的话语中,她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办学体会娓娓道来……
在困惑中找寻办学的突破口
但凡每一位校长,自上任第一天起,都渴望能在事业上收获成功,这是每一位校长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境界。2000年7月,张秀华校长刚走上校长岗位,便深切感受到学校管理正在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天竺中小地处首都国际机场及空港工业区附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在无形中带来巨大压力。一次,工业区招人,天竺本地区成功就业的人数不足30%。当地家长眼瞅着在家门口的高新企业用人就是进不去,心里很不是滋味,难免有怨言。细心的张校长在调研时发现,工业区内11家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在招工时都要面试英语和计算机,而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的薄弱正是本地区年轻人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主要症结。张校长随即敏锐地意识到: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发展,就必须依托区域经济优势,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注重特色的同时谋求综合发展,在注重目前发展的同时谋求可持续发展。
回到学校,张校长旋即开展了天竺中小教育发展规划民意调查,和镇、社区领导、家长、学校干部教师共同分析学校优势与劣势,根据学校现代化设施完备,青年教师较多,而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快速掌握新技术等特点,选定以发展信息技术为办学的突破口,让天竺的孩子们尽可能早地接触到电脑和网络。张校长还牵头制定了学校5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更加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办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至此,“人本化”、“学习化”和“信息化”育人的办学思想雏形初步形成。
诚然,办学理念是校长从宏观视野对学校发展所做的理论思考。张秀华深知,整体办学思想不能简单地附丽于一些苍白空洞文字。如何按照办学规律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如何把学校办得富有特色,如何使学校走向成功?张校长夙夜在心。
2004年,张校长赴深圳挂职学习。深圳作为当时年轻的特区,这里,随处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里,融汇了多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多元思维的激荡碰撞中,她更为深刻地领悟到“以人为本”的含义。张校长坦言,在此之前,校长会习惯性地把教师单纯看做完成教学任务的人,对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只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上,并没有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没有从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因而,那不是真正把教师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不是把教师看做是真正的主人,伴之而来的是校长和教师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在管理方式上一味追求权威化、程式化,以命令性、指令性代替了教师的自主性。而深圳之行使她感受到了“民主、开放、科学管理”的前沿理念,这为她的“人本化”和“学习化”育人办学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而更让她心动的是,深圳,作为沿海城市,经济的发达牵引着教育与国际接轨,互联网业已成为师生交流、学习的最好方式。张秀华在深圳的学校考察时看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力。至此,“人本化”、“学习化”、“信息化”育人的办学思想在她头脑中日益清晰。
在发展中锻造“三化育人”思想的生命力
现代校长的职责既要组织教学,又要管理学校;既要牵挂学生,又要关注教师;既要建设学校,更要发展学校。而如何着眼于学校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将学校的发展体现在内涵上、特色上,对于校长而言更见心力。在张秀华校长看来,“人本化育人即以人为本,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学习化育人即研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育人;信息化育人即运用信息技术育人、开发信息资源育人、培养信息能力育人。‘三化育人’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人本理念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人本理念,强调人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要着眼于师生的发展,根据师生需要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在天竺中小,成立了信息化发展项目组,成员有6名教师,分别来自于包括信息技术学科在内的多个学科。项目组不仅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时拥有“话语权”,而且承担全校全员培训的任务。张校长给项目组最好的设备,但要求项目组成员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专攻某一个技术领域,如有的熟悉编程,有的掌握网页设计,有的专攻Flash制作。无论是在制作课件,还是培训教师时,这种优势整合发挥了其独到之处。张校长认为,“教师需要个性化的帮助,需要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通过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系列的制度化建设,天竺中小正在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形成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张校长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移到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使“三化育人”办学思想的生命力不断增强。
追求课堂教学“管理与实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是根本。张秀华校长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 掌握技术不是关键,应用技术才是关键。2002年,天竺中小建成了全区第一个多媒体互动教室,张校长亲历亲为,在设计电脑、桌椅搬放时,既考虑到合作学习(多人一机)又考虑到独立学习(一人一机),在全区形成典范特色。2006年,在张校长的全力支持下,天竺中小电子备课室建成后随即投入使用,非线性编辑机、教师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一应俱全。学科教研组在电子备课室交流研讨通过视频转播到多功能厅,全体教师都可观摩。通过培训,教师们还学会使用Frontpage将每节课的教学编写成电子教案,形成专题网站,经过信息技术教师管理、整合后,成为更有实效的教学资料群。学科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不但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使得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尝尽了甜头。对于教育技术,他们更会用、更乐用了,自身专业发展也在信息化环境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三化育人”办学思想也在不断实践中更加成熟。
如果说引领教师习惯使用电脑,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张校长认为,网络时代首先是要指导学生会用网络,用好网络,使网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助力作用。近几年来,张校长带领教师一直致力于利用网络,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活动、生活的服务。
“解决学生会用网络,首先要提供学生随时上网的条件,为学生搭建网络生活的设施平台。”张秀华校长将原有机房改造淘汰的电脑安置在每层楼梯问,在大厅放置触摸屏,班班都有多媒体。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点击、浏览。
解决了学生会用网络之后,当务之急是引领学生用好网络。学校自主研发“学生成长乐园”软件,为学生提供网络生活场所,使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更添活力。结合迎奥运,学校在网上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将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以动画的表现形式予以展示。系列Flash童话短剧《快乐公主的三颗宝石》则是以学校的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学校还在“学生成长乐园”上开辟“宝石献给快乐公主”专栏,开展“我心目中的快乐公主”论坛活动,征集“快乐公主”标识,进行“快乐公主,快乐成长”的评选活动等。“网络生活社区”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网上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电脑作品的创作热情。让张校长快乐的是,孩子们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甚至听到的做成电脑作品在“学生成长乐园”上进行展示;让张校长感动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将自己对亲情的渴望用Flash制作成动画剧“生日快乐歌”;让张校长欣喜的是,孩子们的电脑作品“顺义人步奔小康”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小学组电脑绘画评比中获一等奖。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生动的、自主的德育空间。每每论及此,张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对于网络,我们过去破、防、堵,现如今立、导、疏。通过网络,我才发现,我与孩子走得更近了。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想,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了!”
张秀华校长将学校发展预设为四个阶段:一是创业发展阶段,二是规范发展阶段,三是特色发展阶段,四是成熟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发展已步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下一步,我们不仅要让‘三化育人’的特色走向优质,而且要让“三化育人”成为全体教师一班人的思想,成为师生的共同财富。”张校长的这一席话让我不禁联想到曾有人说过好校长有两个境界:一是带出一所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使校长的作用现实地体现出来;二是构建好学校文化,“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有一所好学校”,使学校的作用长远地体现出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秀华校长“三化育人”办学思想将在天竺中小的发展中演绎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