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学习与写作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培养与提高师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背景知识;初读大意;用典;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类型主旨;思想情感
中华优秀古诗词这么多,如何培养师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我将主要从以下八方面着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写作背景、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等。
二、有感情地朗读或默读几遍诗。借助工具与注释,初步读懂诗的字面含义;字面含义是理解其深层含义的基础,是整体意会诗歌大意的基础。
三、精析诗词中的用典,因为典故往往代表作者的本意。古诗词常用典故,这既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与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的典故,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
四、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特定的词,都有相应的象征,都能衬托相应的气氛。例如:飞鸟意象表现灵魂自由;青山意象蕴含身心家园;明月意象蕴涵思乡;落花意象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等。中国古代诗词意象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意象是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这类意象一般表现豪情壮志。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二类意象是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子规),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与孤独惆怅的情感。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第三类意象是冰雪、松、菊、梅、竹等,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第四类意象是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第五类意象是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闲情雅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五、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要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勾画秋夜洞庭湖水,与明月清辉相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1、意境传情达意。
诗主性情,更重意境。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的意境多姿多彩,或雄浑壮阔,或悲凉凄婉,或豪放旷达,或绚丽灿烂,或含蓄典雅,或奔放洒脱等;可以说,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中国古代的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要素,来抒写情感志向、反映社会生活、思考宇宙人生、表达审美旨趣、体现时代脉搏等。诗人往往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客观事物景象与主观感悟思考紧密结合,熔写景、抒情、叙事、说理于一体,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创造意境有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等几种方式。
(1)情随境生:是诗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物境,忽有感悟,思绪满怀。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移情入境: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观察外在物境,并把感情注入其中。借对物境的描摹,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客观物境因此带上了主观情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体贴物情:是诗人对具有差异性的客观物象,产生某种共同印象,仿佛这些物象本身,具有性格与感情。虽然是出于想象,但又带有一定客观性。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达到了物、我、情交融的境界。
3、常见的意境有: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六、要分析詩词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修辞手法:赋、比、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叠词等。
(2)描写手法:铺垫、象征、渲染、白描、用典、寄托、炼字、对比、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联想想像、乐景写哀、欲扬先抑、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正侧面结合、衬托(衬托包括正衬与反衬,反衬其实就是以乐景写哀情)、视角变化中的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包括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等;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喻今等。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相关词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等。诗词用语或高古,或通俗,或直白,或隐晦,作者的选择均有用意。读者需要因诗而异,根据诗的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赏析语言风格。尤其要注意,赏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即诗眼与词眼。
七、定诗的类型与主旨。类型如爱情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闺怨诗,喻古讽今诗等。判断诗歌的类型后,可联想诗的主旨。如:写景诗一般是借景抒情;咏物诗一般是托物言志;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借古喻今、怀古伤今。
八、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边塞诗的英勇飒爽与爱国情怀。类似的思想情感,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如:忧国忧民,壮志难酬,针砭时弊,怀才不遇,热爱自然等。还可以是作者表达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
参考文献
[1]张子琰. 浅谈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和风格[J]. 中华辞赋, 2019, 000(007):P.117-117.
[2]郝书红. 浅谈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贵州省安顺市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背景知识;初读大意;用典;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类型主旨;思想情感
中华优秀古诗词这么多,如何培养师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我将主要从以下八方面着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写作背景、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等。
二、有感情地朗读或默读几遍诗。借助工具与注释,初步读懂诗的字面含义;字面含义是理解其深层含义的基础,是整体意会诗歌大意的基础。
三、精析诗词中的用典,因为典故往往代表作者的本意。古诗词常用典故,这既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与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的典故,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
四、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特定的词,都有相应的象征,都能衬托相应的气氛。例如:飞鸟意象表现灵魂自由;青山意象蕴含身心家园;明月意象蕴涵思乡;落花意象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等。中国古代诗词意象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意象是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这类意象一般表现豪情壮志。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二类意象是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子规),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与孤独惆怅的情感。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第三类意象是冰雪、松、菊、梅、竹等,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第四类意象是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第五类意象是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闲情雅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五、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要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勾画秋夜洞庭湖水,与明月清辉相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1、意境传情达意。
诗主性情,更重意境。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的意境多姿多彩,或雄浑壮阔,或悲凉凄婉,或豪放旷达,或绚丽灿烂,或含蓄典雅,或奔放洒脱等;可以说,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中国古代的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要素,来抒写情感志向、反映社会生活、思考宇宙人生、表达审美旨趣、体现时代脉搏等。诗人往往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客观事物景象与主观感悟思考紧密结合,熔写景、抒情、叙事、说理于一体,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创造意境有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等几种方式。
(1)情随境生:是诗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物境,忽有感悟,思绪满怀。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移情入境: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观察外在物境,并把感情注入其中。借对物境的描摹,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客观物境因此带上了主观情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体贴物情:是诗人对具有差异性的客观物象,产生某种共同印象,仿佛这些物象本身,具有性格与感情。虽然是出于想象,但又带有一定客观性。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达到了物、我、情交融的境界。
3、常见的意境有: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六、要分析詩词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修辞手法:赋、比、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叠词等。
(2)描写手法:铺垫、象征、渲染、白描、用典、寄托、炼字、对比、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联想想像、乐景写哀、欲扬先抑、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正侧面结合、衬托(衬托包括正衬与反衬,反衬其实就是以乐景写哀情)、视角变化中的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包括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等;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喻今等。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相关词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等。诗词用语或高古,或通俗,或直白,或隐晦,作者的选择均有用意。读者需要因诗而异,根据诗的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赏析语言风格。尤其要注意,赏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即诗眼与词眼。
七、定诗的类型与主旨。类型如爱情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闺怨诗,喻古讽今诗等。判断诗歌的类型后,可联想诗的主旨。如:写景诗一般是借景抒情;咏物诗一般是托物言志;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借古喻今、怀古伤今。
八、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边塞诗的英勇飒爽与爱国情怀。类似的思想情感,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如:忧国忧民,壮志难酬,针砭时弊,怀才不遇,热爱自然等。还可以是作者表达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
参考文献
[1]张子琰. 浅谈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和风格[J]. 中华辞赋, 2019, 000(007):P.117-117.
[2]郝书红. 浅谈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贵州省安顺市安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