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扶正驱邪防疫方法探析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医家吴有性、张介宾、喻昌等深入探讨了正气强弱在疫病发生中的影响,指出患疫之人多内伤不足,若本气充足,邪不能入,自不相染.需注意养生防疫,调摄饮食、起居,减少劳役,节制欲望.明代医家认为可通过消杀虫害、清洁水源、熏蒸衣物等方式,改善卫生条件以防疫.他们指出,疫病邪气多从口鼻而入,使用多种预防疫病的方药,擅用芳香类药物,包括雄黄、降香、香油、乳香、蒜、阿魏等,及雄黄丸、宣圣辟瘟丹、福建香茶饼等防疫复方,采用口服、塞鼻、洗浴、佩带、熏烧、喷洒等法治疗,在疫病预防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上均有一定创新.明代医家对养生扶正防疫的重视,及处理邪正关系的基本原则,为今天的中医防疫提供文献线索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胃脘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胃脘痛开拓新思路.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0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g 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选穴处方,运用SPSS 22.0、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46篇,取穴处方93组,共涉及68个穴位,主要归经为胃经、任脉.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腧穴、募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