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有着政治、伦理、哲学、生态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传统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不但是农业管理的时间智慧,而且是帝国时代的作息时间表,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坐标。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健康养生以及重塑人类精神家园等方面,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时间制度;文化坐标;传统智慧;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富有特色的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和重要的文化坐标,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中国人总会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农事活动,进行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个人和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各项活动。
一、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智慧
二十四節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一)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重要意义
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二十四节气的酝酿乃至形成,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是生态蕴涵和农学意义。古人很早就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言:“天在内,人在外”。中国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自然界有所变化时,人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由此得出“天人感应”之论。
二是哲学蕴涵和政治意义。从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所倡导和坚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精神。古人绝不是孤立地提出二十四节气,而是将其置于宏大的哲学语境当中。古人对天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运用天象、气象、物候、节气等多种手段,形成一个指时的体系,尤以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的结合为重要特色。从《夏小正》到《礼记·月令》,都列出了每月的物候、星象、气象和农事,把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气象变化,地上的草木鸟兽的动态和人间的生产生活,以季节变化为轴,联结为一个整体。
古人结合二十四节气的运变规律,对当政者在一年中不同阶段的行为进行了规划和规范,如:“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 “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为了社稷江山的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都将“授时(包括节气)”之事视作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
(二)二十四节气的历史贡献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人思考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不但是农业管理的时间智慧,而且是帝国时代的作息时间,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坐标。
农业管理的时间智慧,早期先民在没有时间观念、尤其没有现代时间意识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随着四季的轮回繁衍生息,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分辨出一年中72种以上的物候迁移。先民对自然,对鸟、兽、虫、鱼,有着天然的缘分感。
此后千百年间,先民通过“人法地、地法天”的长久观察,把一个地球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标示出一年当中农作物自然生长周期的节点,以及相对应的气候与物候。先民重天理,讲天时,发明二十四节气,要求人们懂气候、季候、物候,教导人们适时耕种,不误农时,不误农事,顺天应时,以求五谷丰登,衣食丰赡。
古人遵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论、自然论和天人感应论,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都会注意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节律保持一致。借助二十四节气,先民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
二、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价值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贡献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为: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农时节令的变化规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蕴含的顺应四时、阴阳结合的思想,有助于人们根据四时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适时修养身心;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有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国这一农业古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孕育了“三才”思想,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要求人类的各种需求,都要建立在充分地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十四节气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是因为不管今天农业如何发达,根本的东西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依然要遵循自古以来形成的这套知识体系。因为这套时间体系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能指导人民的农事活动,而且可为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
今天的农业,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工业化的要素,尽管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找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
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知道,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通过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三、结语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制度和节气观念,携带中国独有的时空观、哲学观和自然观,帮助我们唤起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追寻。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智慧,就是要让节气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参考文献:
[1]陈广忠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4).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时间制度;文化坐标;传统智慧;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富有特色的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和重要的文化坐标,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中国人总会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农事活动,进行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个人和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各项活动。
一、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智慧
二十四節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一)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重要意义
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二十四节气的酝酿乃至形成,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是生态蕴涵和农学意义。古人很早就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言:“天在内,人在外”。中国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自然界有所变化时,人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由此得出“天人感应”之论。
二是哲学蕴涵和政治意义。从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所倡导和坚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精神。古人绝不是孤立地提出二十四节气,而是将其置于宏大的哲学语境当中。古人对天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运用天象、气象、物候、节气等多种手段,形成一个指时的体系,尤以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的结合为重要特色。从《夏小正》到《礼记·月令》,都列出了每月的物候、星象、气象和农事,把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气象变化,地上的草木鸟兽的动态和人间的生产生活,以季节变化为轴,联结为一个整体。
古人结合二十四节气的运变规律,对当政者在一年中不同阶段的行为进行了规划和规范,如:“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 “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为了社稷江山的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都将“授时(包括节气)”之事视作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
(二)二十四节气的历史贡献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人思考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不但是农业管理的时间智慧,而且是帝国时代的作息时间,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坐标。
农业管理的时间智慧,早期先民在没有时间观念、尤其没有现代时间意识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随着四季的轮回繁衍生息,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分辨出一年中72种以上的物候迁移。先民对自然,对鸟、兽、虫、鱼,有着天然的缘分感。
此后千百年间,先民通过“人法地、地法天”的长久观察,把一个地球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标示出一年当中农作物自然生长周期的节点,以及相对应的气候与物候。先民重天理,讲天时,发明二十四节气,要求人们懂气候、季候、物候,教导人们适时耕种,不误农时,不误农事,顺天应时,以求五谷丰登,衣食丰赡。
古人遵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论、自然论和天人感应论,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都会注意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节律保持一致。借助二十四节气,先民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
二、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价值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贡献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为: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农时节令的变化规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蕴含的顺应四时、阴阳结合的思想,有助于人们根据四时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适时修养身心;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有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国这一农业古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孕育了“三才”思想,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要求人类的各种需求,都要建立在充分地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十四节气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是因为不管今天农业如何发达,根本的东西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依然要遵循自古以来形成的这套知识体系。因为这套时间体系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能指导人民的农事活动,而且可为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
今天的农业,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工业化的要素,尽管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找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
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知道,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通过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三、结语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制度和节气观念,携带中国独有的时空观、哲学观和自然观,帮助我们唤起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追寻。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智慧,就是要让节气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参考文献:
[1]陈广忠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