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充满激情的教学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语文情感基调的理解和把握上,而后将情感融入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相融相通的境界。
■【片段一】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导入激发情感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用火热的激情,以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了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课堂。
(课件出示《合欢树》中思念母亲的片段: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师:默读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师:那你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
生:我读出了对母亲深深的眷念。
师:(出示卡片“怀念”和“秋天”,中间板书“的”——怀念的秋天)读后,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田野里果实累累。
师:我们来调一下(卡片移成“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变化?
生:秋天里有什么值得想念的东西。
师:是呀,人啊、事啊,形成了心中沉甸甸的感情。
【赏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窦老师导入新课,提供给学生阅读资料,以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怀念。学生读着短文,那字里行间饱含的思母情愫,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情感储备,很自然地进入高峰体验。尤其是课题的变换,让学生咀嚼出了秋天里沉甸甸的情感。身置课堂,怀念如涓涓小溪,潺潺涌流;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片段二】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感悟情感
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描写玉澜堂里开得特别旺盛的海棠花一段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是的,在玉澜堂里他们找到了春天,这一段把海棠树比做什么?
生:比做喷花的飞泉。
师:你平时看到的喷泉是什么样子?
生:我看到的喷泉喷出来的水花非常漂亮,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师:在这儿,冰心奶奶把海棠树比做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花开得很旺,很茂盛,很多。鲜花繁茂,充满生机!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从树枝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
师:你们能不能把海棠树的繁茂、开的花旺盛,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体会)
师:谁能读得更好些,“密密层层”“繁花”“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要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看到这样的春景,冰心奶奶是怎样赞美的呢?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来吗,谁来赞叹一下?(指名读)
师:谁能把这两个感叹号读得更好、更美?(指名读)
师:感情非常好,掌声——
师: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齐读)
师:现在看着我这儿,看着我的脸,不看屏幕,你能不能背出来呢?一起试一试。(齐背)
【赏析】孙老师的这一精短教学片段层层深入,拾级而上,可谓精彩。他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情景,从中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把海棠树比做喷花的飞泉,体会句子内蕴的美感和张力;继而扣词、扣标点,指导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最后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整个过程酣畅淋漓、水到渠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又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从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文章解码重建意义的过程。课堂上,孙老师让学生在语言精美处驻足鉴赏,反复涵咏,直至领悟个中滋味。当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后,引领学生“用有声语言传达出文章的艺术美感”。
■【片段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情境渲染情感
特级教师张康桥《望月》片段:
师:大家抬头看看,有没有看到月亮?
生(齐):没有。
师:哦,被天花板挡着呢。透过天花板,看到月亮没有?
生(齐):没有。
师:呵呵,是的,白天,外面还下着雨,所以没看到月亮。那么,你有没有看过月景呢?谁来说说?
生:月亮像一个非常明亮的盘子一样。
师:月亮如月盘。
生: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小得只有一道边,就像没有一样。
师:月亮似银边,若隐若现。
生:我看月亮,不管月亮是圆的,还是半圆的,或者只有一丝银边,我都觉得月亮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师:充满神奇,充满向往。
生:我觉得月亮最美的时候是月全食的时候,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金色的光环。
师:月亮如玉盘、似银边、如金环,引人遐想,让人向往。让我们先和月亮打个招呼吧,搞点创意哦。
生:嫦娥,你现在还在想后羿吗?(众笑)
生:月亮,你真漂亮,希望你一天比一天美丽。
师:深切的关怀,美好的祝愿。
生:广寒宫真美。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航天员,飞上月球,去寻找神话中的嫦娥。(众笑)
师:找梦想中的嫦娥,有梦想,很好。
生:月亮啊,你好,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荒凉之地,还是如神话中写的那样充满神奇。
【赏析】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历程。这堂课教师不是带着学生跟着作者跑,而是带着学生创造语言。学生的创造,不是烦琐的分析,不是概念化的知识堆积,而是在这样的创造中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表达。教师引领学生感受形体美、创造想象美、欣赏意境美、体验情感美、发现语言美,让学生翱翔在想象的天空,情感之火纵情燃烧、情感之水恣意流淌。在这样诗意灵动的课堂上,个性读解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多点开花,学情推进如“一折青山一扇屏”次第展开,师生共同体验了一次诗意的旅程!
■【片段四】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练笔升华情感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扣住“童心”——文本中的童心、作者的童心、学生的童心,通过以疑促读,探究中解疑,超越释疑,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想法。使得想了和没想完全不一样。请默读课文,抓住感兴趣的地方,写写阅读感受,然后交流。(学生自由读写,六分钟后)
师: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在一般的人看来,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而冰心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生: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生: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波浪线,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鼓掌)
生: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赏析】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孙老师让学生“无声地”读书,并指出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这实际上是教师让学生静心体验,鼓励运用想象对文本的语言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学生的感悟充分表现出作者冰心奶奶的童心打动了学生的童心,学生阅读后的体验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孙老师的教学紧扣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度过美好的时光。徜徉在名师的课堂,美的气息,如花香,氤氲在我们周围;似春雨,浇灌我们的心田;像小诗,润泽我们的心灵!(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朱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片段一】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导入激发情感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用火热的激情,以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了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课堂。
(课件出示《合欢树》中思念母亲的片段: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师:默读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师:那你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
生:我读出了对母亲深深的眷念。
师:(出示卡片“怀念”和“秋天”,中间板书“的”——怀念的秋天)读后,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田野里果实累累。
师:我们来调一下(卡片移成“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变化?
生:秋天里有什么值得想念的东西。
师:是呀,人啊、事啊,形成了心中沉甸甸的感情。
【赏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窦老师导入新课,提供给学生阅读资料,以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怀念。学生读着短文,那字里行间饱含的思母情愫,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情感储备,很自然地进入高峰体验。尤其是课题的变换,让学生咀嚼出了秋天里沉甸甸的情感。身置课堂,怀念如涓涓小溪,潺潺涌流;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片段二】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感悟情感
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描写玉澜堂里开得特别旺盛的海棠花一段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是的,在玉澜堂里他们找到了春天,这一段把海棠树比做什么?
生:比做喷花的飞泉。
师:你平时看到的喷泉是什么样子?
生:我看到的喷泉喷出来的水花非常漂亮,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师:在这儿,冰心奶奶把海棠树比做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花开得很旺,很茂盛,很多。鲜花繁茂,充满生机!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从树枝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
师:你们能不能把海棠树的繁茂、开的花旺盛,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体会)
师:谁能读得更好些,“密密层层”“繁花”“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要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看到这样的春景,冰心奶奶是怎样赞美的呢?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来吗,谁来赞叹一下?(指名读)
师:谁能把这两个感叹号读得更好、更美?(指名读)
师:感情非常好,掌声——
师: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齐读)
师:现在看着我这儿,看着我的脸,不看屏幕,你能不能背出来呢?一起试一试。(齐背)
【赏析】孙老师的这一精短教学片段层层深入,拾级而上,可谓精彩。他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情景,从中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把海棠树比做喷花的飞泉,体会句子内蕴的美感和张力;继而扣词、扣标点,指导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最后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整个过程酣畅淋漓、水到渠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又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从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文章解码重建意义的过程。课堂上,孙老师让学生在语言精美处驻足鉴赏,反复涵咏,直至领悟个中滋味。当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后,引领学生“用有声语言传达出文章的艺术美感”。
■【片段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情境渲染情感
特级教师张康桥《望月》片段:
师:大家抬头看看,有没有看到月亮?
生(齐):没有。
师:哦,被天花板挡着呢。透过天花板,看到月亮没有?
生(齐):没有。
师:呵呵,是的,白天,外面还下着雨,所以没看到月亮。那么,你有没有看过月景呢?谁来说说?
生:月亮像一个非常明亮的盘子一样。
师:月亮如月盘。
生: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小得只有一道边,就像没有一样。
师:月亮似银边,若隐若现。
生:我看月亮,不管月亮是圆的,还是半圆的,或者只有一丝银边,我都觉得月亮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师:充满神奇,充满向往。
生:我觉得月亮最美的时候是月全食的时候,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金色的光环。
师:月亮如玉盘、似银边、如金环,引人遐想,让人向往。让我们先和月亮打个招呼吧,搞点创意哦。
生:嫦娥,你现在还在想后羿吗?(众笑)
生:月亮,你真漂亮,希望你一天比一天美丽。
师:深切的关怀,美好的祝愿。
生:广寒宫真美。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航天员,飞上月球,去寻找神话中的嫦娥。(众笑)
师:找梦想中的嫦娥,有梦想,很好。
生:月亮啊,你好,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荒凉之地,还是如神话中写的那样充满神奇。
【赏析】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历程。这堂课教师不是带着学生跟着作者跑,而是带着学生创造语言。学生的创造,不是烦琐的分析,不是概念化的知识堆积,而是在这样的创造中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表达。教师引领学生感受形体美、创造想象美、欣赏意境美、体验情感美、发现语言美,让学生翱翔在想象的天空,情感之火纵情燃烧、情感之水恣意流淌。在这样诗意灵动的课堂上,个性读解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多点开花,学情推进如“一折青山一扇屏”次第展开,师生共同体验了一次诗意的旅程!
■【片段四】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练笔升华情感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扣住“童心”——文本中的童心、作者的童心、学生的童心,通过以疑促读,探究中解疑,超越释疑,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想法。使得想了和没想完全不一样。请默读课文,抓住感兴趣的地方,写写阅读感受,然后交流。(学生自由读写,六分钟后)
师: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在一般的人看来,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而冰心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生: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生: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波浪线,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鼓掌)
生: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赏析】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孙老师让学生“无声地”读书,并指出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这实际上是教师让学生静心体验,鼓励运用想象对文本的语言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学生的感悟充分表现出作者冰心奶奶的童心打动了学生的童心,学生阅读后的体验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孙老师的教学紧扣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度过美好的时光。徜徉在名师的课堂,美的气息,如花香,氤氲在我们周围;似春雨,浇灌我们的心田;像小诗,润泽我们的心灵!(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朱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