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表彰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莫言,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尽管之前,莫言已成为热门人选,“获奖说”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莫言却回到故乡山东高密闭关写作,不再理会外界猜想。在获奖的兴奋心情渐渐沉淀后,莫言对媒体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的时间,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
中国文学舒了一口气
莫言有望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从上个月以来就在全球传得沸沸扬扬。法新社等世界主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预测,欧洲主要博彩公司关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出的赔率表匕,莫言排在第一顺位。而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应邀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开奖仪式,更是让关心这一事件的人们浮想联翩。
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渴望,已经甚嚣尘上了数十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作家老舍就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视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籍作家却屡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尤其是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中国文学能否走出被世界“遗忘”的尴尬境地,这一命题已成为盘桓在国人心中的“结”。
虽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文学也出过许多优秀的作家,产生过丰富而杰出的文学作品,然而具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却始终无缘该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个世纪命题或为挥之不去的情结,深深地烙在民族的潜意识里。
每年一到10月即诺贝尔奖的“颁奖季”,这种情结就会爆发,尤甚于对其他门类诺贝尔奖的渴望,总会有一场“中国何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讨论,反映了中国读者对本土文学获得世界文坛承认的渴望。諾贝尔奖之于中国文学就像奥斯卡之于中国内地电影,犹如一片隐隐约约的海市蜃楼,看似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
如今,莫言终于从与村上春树、威廉·特雷弗、奥兹等强劲“对手”的角力中脱颖而出,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让整个中国文学都舒了一口气。
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
11日的颁奖典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中表示,莫言‘锵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代表了世界文学界对莫言文学风格的基本认知。对中国文坛来说,莫言的获奖也当属众望所归。
25年前,一部由张艺谋执导并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红高梁》让其原著者莫言浮出水面。生于山东高密农村的莫言自那时起便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情结和“怨乡”的复杂情感,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莫言的小说深受福克纳、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叙说了一出又一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模拟了中国传统戏剧与小说的叙述风格,在他的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以及塑造出的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文学色彩。
从《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到《生死疲劳》、《蛙》,莫言一直在寻求变化,创造出独立而辉惶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莫言的写作有着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精神,他对叙事艺术探索保持着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为当代文学变革旅途中的醒目界碑。
在多位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译介下,莫言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到欧美,被泽成多种语言获得广泛传播,成为在世界文学界最具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中国作家之一,并先后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重要荣誉。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多年前便公开表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当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面对全世界的媒体宣布了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的消息,并电话告知莫言这则喜讯时,莫言的反应是“狂喜并惶恐”。
在获奖后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诺贝尔奖毫无疑问是影响最大的国际文学奖,但是在它的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作家缺席,像托尔斯泰、卡夫卡,都并没有获得这个奖项。而获奖作家里面,有的人的作品也并不是我们都很钦佩。为什么我不愿意谈这个话题,因为一谈马上就会有人来攻击,很多人在批评中国作家有诺贝尔焦虑症,对我这种批评就更多了”。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故乡“血地”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现今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1976年,历经4次报名,莫言终于如愿参了军。在部队里,莫言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校期间步^文坛,创作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以家乡山东高密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枯河》、《红高梁》等成名。
莫言的故居现在仍在平安庄中靠近胶河的地方,但久无^住,院落杂草丛生,荒芜陈旧。透过陈垣断墙,依稀看得见正屋由石基、灰砖和泥墙构成,房顶是青红瓦铺就。在莫言故居的老式木门上贴着一副退了色的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当是家族的勉励。
莫言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曾透露,对莫言影响深刻的还是他的家人与生活环境。据毛维杰介绍,莫言自称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大爷爷(祖父之兄)博学多闻,擅长中医,爷爷乐善好施,洞察世事,两位老人给莫言所讲的改朝换代历史以及神仙鬼怪的故事成了他最早的启蒙。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段时间”的人物经历是混乱的,局促的,可以一带而过的,但关于莫言的写作,“这段时间”又是不可或缺,使莫言得到宝贵的关于自己的反面教材并最终确定写作方向,从此,中国文坛上竖起了一面新旗号——高密东北乡。
当时,他提笔想写很多东西,因为固执地认为童年是酸涩到不堪的,他在文字有意“去高密”化。“我努力抵制着故乡的声色犬马对我的诱惑,去写海洋、山峦、军营,虽然也发表了几篇这样的小说,但一看就是假货……”为了让小说道德高尚,他给主人公的手里塞一本《列宁选集》,为了让小说有贵族气息,他让主人公日弹钢琴三百曲,等等等等,脱不了泥腿子的附庸风雅,满鼻子牛屎味儿的胡编乱造!
莫言的这些“评价”完全出自他的《聆》,他总是喜欢把他自己逼到绝境,退无可退之时,好好修理一把,用严重的自虐倾向得到最敲打人心的语句。
有一位作家说:莫言的小说都是从高密东北乡这条破麻袋里摸出来的。他本是讥讽莫言,但莫言把这话当成是对自己的最高嘉奖。他扛着“高密东北乡”的旗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在自己的文字天地里当起了开天辟地的圣者,发号施令的皇帝,先前的那些钢琴、面包、原子弹、臭狗屎、摩登女郎、皇亲国戚、假洋鬼子……统统被他塞到高梁地里去了。“我认为文学是吹牛的事业但不是拍马的事业,骂一位小说家是吹牛大王,无疑等于拍了他一记响亮的马屁。”莫言对自己身上能绑上一条高密东北乡的“破麻袋”相当高兴,“在这条破麻袋里,狠狠一摸,摸出一部长篇,轻轻一摸,摸出一部中篇,伸进一个指头,拈出几个短篇。”这么一条“破麻袋”是莫言独此一家的Logo,让他的文字有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1994年,母亲的离世让莫言悲痛万分。1995年他创作出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
在莫言的作品中,家人乡邻、乡村的池塘、池塘里的蛙声、流淌的胶河、胶河上的石桥、庄村里的牛羊猫狗以及民间艺术和传说,都成了他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或原型。莫言曾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过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一’。
“狂人作家”
莫言文学馆坐落在现今高密一中的校园内,这个设在中学的文学馆由著名的中国当代作家王蒙题词,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贾平凹为图书馆书写了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
在莫言文学馆里,颇为引人注意的是这位大文学家的打油诗。这些打油诗随口而来,随手而写,似乎成了莫言严肃人生的一个诙谐补充。
“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都不中。”这是一首莫言故乡忆旧所写的打油诗,年月不详,不过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那种对故乡的快乐追忆已经跃然纸上。
还有一些打油诗则体现出莫言粗野狂放的豪气。2007年春节,莫言闻获莫言研究会成立,随即书录旧打油诗两首,“以示惶恐之意”。诗曰:“少时辍学牧牛羊,老家大栏平安庄。荒草连天无人迹,野兔飞奔鸟儿忙。”另一首写到:“二十九省数我狂,栽罢萝卜种高梁。下笔千言倚马待,离题万里又何妨?”活脱脱一個自由不羁、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汪洋肆虐的“狂人作家”。
“语言的狂欢”成为评论家描述莫言的标准用词,他的作品并不是每一部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莫言与朋友也常有打油诗往来,表现出他和友人之间淋漓畅快的友情,其中他的友人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先生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笑说莫言红高粱,中华聊发少年狂。明朝我开拖拉机,高密城郊耕农场。播得高梁红万顷,定教莫言笔头忙。”令人忍俊不禁。
打油诗似乎还成了莫言新作的提纲。“围城构思三十年,梦中炮火连九天。守军英武多韬略,攻军奋勇齐争先。俱言已是子弟兵,谁道百姓乃内奸。飞艇空中团团转,地道城下蛛网连。此书一旦写成后,大旗猎猎竖文坛”。2011年5月,莫言的一首打油诗《构思》,被认为是目前他正在家乡致力写作的新书的内容提要,据了解他的人透露,莫言的新篇很可能是战争题材的长篇巨制。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尽管之前,莫言已成为热门人选,“获奖说”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莫言却回到故乡山东高密闭关写作,不再理会外界猜想。在获奖的兴奋心情渐渐沉淀后,莫言对媒体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的时间,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
中国文学舒了一口气
莫言有望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从上个月以来就在全球传得沸沸扬扬。法新社等世界主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预测,欧洲主要博彩公司关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出的赔率表匕,莫言排在第一顺位。而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应邀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开奖仪式,更是让关心这一事件的人们浮想联翩。
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渴望,已经甚嚣尘上了数十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作家老舍就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视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籍作家却屡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尤其是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中国文学能否走出被世界“遗忘”的尴尬境地,这一命题已成为盘桓在国人心中的“结”。
虽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文学也出过许多优秀的作家,产生过丰富而杰出的文学作品,然而具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却始终无缘该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个世纪命题或为挥之不去的情结,深深地烙在民族的潜意识里。
每年一到10月即诺贝尔奖的“颁奖季”,这种情结就会爆发,尤甚于对其他门类诺贝尔奖的渴望,总会有一场“中国何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讨论,反映了中国读者对本土文学获得世界文坛承认的渴望。諾贝尔奖之于中国文学就像奥斯卡之于中国内地电影,犹如一片隐隐约约的海市蜃楼,看似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
如今,莫言终于从与村上春树、威廉·特雷弗、奥兹等强劲“对手”的角力中脱颖而出,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让整个中国文学都舒了一口气。
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
11日的颁奖典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中表示,莫言‘锵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代表了世界文学界对莫言文学风格的基本认知。对中国文坛来说,莫言的获奖也当属众望所归。
25年前,一部由张艺谋执导并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红高梁》让其原著者莫言浮出水面。生于山东高密农村的莫言自那时起便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情结和“怨乡”的复杂情感,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莫言的小说深受福克纳、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叙说了一出又一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模拟了中国传统戏剧与小说的叙述风格,在他的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以及塑造出的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文学色彩。
从《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到《生死疲劳》、《蛙》,莫言一直在寻求变化,创造出独立而辉惶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莫言的写作有着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精神,他对叙事艺术探索保持着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为当代文学变革旅途中的醒目界碑。
在多位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译介下,莫言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到欧美,被泽成多种语言获得广泛传播,成为在世界文学界最具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中国作家之一,并先后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重要荣誉。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多年前便公开表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当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面对全世界的媒体宣布了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的消息,并电话告知莫言这则喜讯时,莫言的反应是“狂喜并惶恐”。
在获奖后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诺贝尔奖毫无疑问是影响最大的国际文学奖,但是在它的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作家缺席,像托尔斯泰、卡夫卡,都并没有获得这个奖项。而获奖作家里面,有的人的作品也并不是我们都很钦佩。为什么我不愿意谈这个话题,因为一谈马上就会有人来攻击,很多人在批评中国作家有诺贝尔焦虑症,对我这种批评就更多了”。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故乡“血地”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现今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1976年,历经4次报名,莫言终于如愿参了军。在部队里,莫言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校期间步^文坛,创作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以家乡山东高密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枯河》、《红高梁》等成名。
莫言的故居现在仍在平安庄中靠近胶河的地方,但久无^住,院落杂草丛生,荒芜陈旧。透过陈垣断墙,依稀看得见正屋由石基、灰砖和泥墙构成,房顶是青红瓦铺就。在莫言故居的老式木门上贴着一副退了色的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当是家族的勉励。
莫言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曾透露,对莫言影响深刻的还是他的家人与生活环境。据毛维杰介绍,莫言自称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大爷爷(祖父之兄)博学多闻,擅长中医,爷爷乐善好施,洞察世事,两位老人给莫言所讲的改朝换代历史以及神仙鬼怪的故事成了他最早的启蒙。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段时间”的人物经历是混乱的,局促的,可以一带而过的,但关于莫言的写作,“这段时间”又是不可或缺,使莫言得到宝贵的关于自己的反面教材并最终确定写作方向,从此,中国文坛上竖起了一面新旗号——高密东北乡。
当时,他提笔想写很多东西,因为固执地认为童年是酸涩到不堪的,他在文字有意“去高密”化。“我努力抵制着故乡的声色犬马对我的诱惑,去写海洋、山峦、军营,虽然也发表了几篇这样的小说,但一看就是假货……”为了让小说道德高尚,他给主人公的手里塞一本《列宁选集》,为了让小说有贵族气息,他让主人公日弹钢琴三百曲,等等等等,脱不了泥腿子的附庸风雅,满鼻子牛屎味儿的胡编乱造!
莫言的这些“评价”完全出自他的《聆》,他总是喜欢把他自己逼到绝境,退无可退之时,好好修理一把,用严重的自虐倾向得到最敲打人心的语句。
有一位作家说:莫言的小说都是从高密东北乡这条破麻袋里摸出来的。他本是讥讽莫言,但莫言把这话当成是对自己的最高嘉奖。他扛着“高密东北乡”的旗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在自己的文字天地里当起了开天辟地的圣者,发号施令的皇帝,先前的那些钢琴、面包、原子弹、臭狗屎、摩登女郎、皇亲国戚、假洋鬼子……统统被他塞到高梁地里去了。“我认为文学是吹牛的事业但不是拍马的事业,骂一位小说家是吹牛大王,无疑等于拍了他一记响亮的马屁。”莫言对自己身上能绑上一条高密东北乡的“破麻袋”相当高兴,“在这条破麻袋里,狠狠一摸,摸出一部长篇,轻轻一摸,摸出一部中篇,伸进一个指头,拈出几个短篇。”这么一条“破麻袋”是莫言独此一家的Logo,让他的文字有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1994年,母亲的离世让莫言悲痛万分。1995年他创作出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
在莫言的作品中,家人乡邻、乡村的池塘、池塘里的蛙声、流淌的胶河、胶河上的石桥、庄村里的牛羊猫狗以及民间艺术和传说,都成了他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或原型。莫言曾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过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一’。
“狂人作家”
莫言文学馆坐落在现今高密一中的校园内,这个设在中学的文学馆由著名的中国当代作家王蒙题词,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贾平凹为图书馆书写了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
在莫言文学馆里,颇为引人注意的是这位大文学家的打油诗。这些打油诗随口而来,随手而写,似乎成了莫言严肃人生的一个诙谐补充。
“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都不中。”这是一首莫言故乡忆旧所写的打油诗,年月不详,不过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那种对故乡的快乐追忆已经跃然纸上。
还有一些打油诗则体现出莫言粗野狂放的豪气。2007年春节,莫言闻获莫言研究会成立,随即书录旧打油诗两首,“以示惶恐之意”。诗曰:“少时辍学牧牛羊,老家大栏平安庄。荒草连天无人迹,野兔飞奔鸟儿忙。”另一首写到:“二十九省数我狂,栽罢萝卜种高梁。下笔千言倚马待,离题万里又何妨?”活脱脱一個自由不羁、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汪洋肆虐的“狂人作家”。
“语言的狂欢”成为评论家描述莫言的标准用词,他的作品并不是每一部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莫言与朋友也常有打油诗往来,表现出他和友人之间淋漓畅快的友情,其中他的友人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先生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笑说莫言红高粱,中华聊发少年狂。明朝我开拖拉机,高密城郊耕农场。播得高梁红万顷,定教莫言笔头忙。”令人忍俊不禁。
打油诗似乎还成了莫言新作的提纲。“围城构思三十年,梦中炮火连九天。守军英武多韬略,攻军奋勇齐争先。俱言已是子弟兵,谁道百姓乃内奸。飞艇空中团团转,地道城下蛛网连。此书一旦写成后,大旗猎猎竖文坛”。2011年5月,莫言的一首打油诗《构思》,被认为是目前他正在家乡致力写作的新书的内容提要,据了解他的人透露,莫言的新篇很可能是战争题材的长篇巨制。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