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温暖而苍凉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边,而你错过了,你甚至都没有和懂得这些美好事物的人说会儿话,喝点小酒。而原本是有机会的,却因为我们的狭窄和自大错过了。但担忧是徒劳的,“非相见”依然不断地发生。此種遗憾,让我在这几年,一边不断地打开自己,以期出现新的“相遇”;一边开始不断回望,时时在夜深人静时分,注视着一路走来,一路在我身边不断鼓励、帮助且让我终于走出浮躁、静心而为的老师、朋友们。
  你看,阳飏来了,还是戴着那顶帽子,双手抱在胸前;你看,人邻来了,背着一个古老而时尚的帆布挎包;你看,娜夜来了,风吹着有也吹着无;阿信也来了,拿着一朵采摘自草原的未具姓名的花朵;还有古马,他从一个电话里走出来,迈着和我一样的八字步……或独自,或结伴,他们不断地走进我的心里,在这苍茫的人世,给我安慰,但不给任何压力;他们有时说诗歌,有时谈人生,他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写作着。
  上篇:事·词·物
  时代简历。“使我最终虚度一生的/不会是别的/是我所受的教育和再教育”。娜夜这首《个人简历》,几乎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和一代人最难以忘怀、因而也倍受其影响的生存背景。从阳飏出生的1953年算起,至今正好一甲子,可算完整的一代人。在这六十年中,无论是中国社会还是遥远的世界,虽然期间没有一战、二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但发生的触及人类心灵、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各类事件,仍旧波诡云谲、惊心动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的,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我们不能虚度年华;我们应该把一生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一开始,我们就被告知,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不属于自己;我们要胸怀全世界,勇于奉献自己的生命。这是最最正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土壤上,也正在生长出一些茁壮的植物:钢铁、饥饿、改造、笔记本、虱子、神、样板戏……
  这是猜测和虚构吗?不是!是经历,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经历。这个初始的过程,对于身处其中的人,因为年龄差异而影响程度可能不同,但只要是经历,就不可抹去。诗人作为生命个体,已经经历过教育或再教育,或已经双重经历,并将继续经历。而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匮乏之后,就是信息的爆炸,原本被压抑的东西,善的、恶的,丑的、美的,真的、假的,一股脑儿地涌了来,我们都被淹没了。而技术的作用,更是让这个世界发了疯地向前。由于这现实的甜蜜性,人们更是乐在其中,早已没有了反思的意识。无论如何,我们每一个人,都可拿时代的强力和个体的弱小作为借口,安然地蜷缩在时代的丝绸睡衣里,看电视,或做梦。苦尽甘来,不都是我们全部努力的初衷和理想吗?
  或许我们应该看得更远?地理的边界和思想的边界稍稍延展以后,我们很快地把不同肤色的人抛诸身后,以方便面、炸鸡腿的速度膨胀,不仅和流行的生活方式接了轨,更是快速地吃完了早已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存在的、符号的、现象的等等文化食物。我们没有独立的个体,但我们一致认为我们拥有了自由。
  对于80后、90后,甚至一些在城市长大的70后来说,似乎可以不管这些。在现代化的建筑里,他们有自己的梦。但阳飏、人邻他们得面对,但娜夜、阿信、古马也得面对。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面,还有来自生活的、来自历史的、文化的一面。爱、善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生命的珍视,这些基本的东西,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时代多么严厉,都存活了下来。这既是他们做人的底色,也是他们诗歌的底色。
  退休。正是10年前,在一篇文章中,我把李老乡的退休当成一件大事来谈,借助时光瞥了一眼甘肃老一辈诗人骄傲而略显弯曲的背影。李老乡和我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五人之间,生活或诗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见过一次,人精瘦精瘦,有奇相,如同他的诗,近七十岁的人,还是酒气飞扬(多快啊,在我微改这篇文章之前两个月,李老乡已经在天津仙逝)。那次他没有因之前文字中的杂音兴师问罪于我,让我很是感慨。癸巳年六月某日,有人轻轻说,阳飏退休了(现在,人邻也退休了)。和无数事业单位中的人一样,说退就退了。一点动静也没有。或是和单位的人一块坐了坐吧?或是没有,原本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也难得见上一面。隔着嘈杂的人声和一张桌子,我特意多看了几眼。他似乎还是十年前见到的样子,不显老,还是那么具有活力。我说,老哥,我敬你一杯。“都少喝点,少喝点”,他还是那样随意。不知为什么,我内心一片断裂声。
  酒。常言道,诗酒不分家。没有诗也可以喝酒。写散文、小说也可以喝酒,不写作也行。人邻的《好酒记》中,有一段说到在小店淘到的产于1987年的凉州二曲,我机缘凑巧有幸获赠五六瓶。我不懂酒,但凉州二曲,让我体会了真正的“醉意”。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在群英楼三四个人喝完后,我浑身热热的,坐道牙上起不来,下起了雪,雪花飘在脸上,那个一丝丝、凉凉的感觉,真舒服呀。好像这样的“醉态”,在他们那儿是小巫见大巫。一次,阳飏、娜夜、古马三人喝酒,一个晚上连换了三家酒店,这家打烊到那家,最后一家到了凌晨一点多;见他们还酒兴正酣,服务人员熬不过干脆拒绝卖酒。而醉了的阿信,会拉住别人一直谈诗,有次直谈得阳飏、娜夜溜之大吉,只留下古马面对窄小房间的墙壁,无处可躲,便将阿信的声音一同蜷缩在身体里。兰州夏天雨多,往往是黄昏或晚上,一阵雨冲洗一番,不多不少,把世界冲洗干净就停住,我们被灰尘压着的身心也突然清爽,于是发誓不再喝那么多的酒。
  诗。谈到诗歌,没有人会相让,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伤到“和气”。因为诗歌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人不尽心呵护。他们写作,他们争论,但最终还是因为诗歌的纯净,而在内心更加亲近。因为诗,阳飏和人邻相识已三十多年,一起起笔名,一起投稿,一起办报纸,一起成名或无名,一起获奖或不获奖。娜夜、阿信、古马相识的同时,也几乎和阳飏、人邻相识了,屈指算来,也二十多年了。谁也没想到,这样不经意的相识,由于他们的诗歌和为人,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甘肃以兰州为中心的一个良好的诗歌生态环境,并成为这环境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构成部分。不管官方,还是民间;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管学院还是口语,他们伸出各自的触须,传递给这世界一份诗歌的温暖。像阳飏在主编的刊物上开辟足够多的版面发表诗歌,而人邻尽可能站在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撰写评介文字,古马、娜夜、阿信也是利用一切可能推荐其他的甘肃诗歌作者。他们的努力,汇集起更多的温暖。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阳飏作为许多年轻诗人心目中的“老大哥”并非徒有虚名,人邻的低调反而吸引了更多关注,娜夜则在诗坛赢得普遍的尊敬,阿信的心胸被人不断称颂,古马更像是一个声闻诗歌之事便热心奔赴和服务的使者。   孩子。阳飏儿子读博士即将毕业,学的是宗教哲学。读过他的论文,很深奥,与阳飏的感性形成巨大反差。人邻女儿也已在外地工作,他每年要去看望两三次。古马家的那颗星星去当兵了,当年把古马收藏的名家对联拿到一朋友处换雪糕,据说作为趣事的证据,那对联还在被珍藏,而且是错对的。阿信的儿子,听起来叫“牧童”,但不是在草原上,而是在兰州上高中。娜夜,记得我读过她的两句诗:“我爱什么──在这苍茫的人世啊/什么就是我的宝贝”。我当时说,优雅的娜夜说出了如此“霸道”的话,这已经是上帝的声音。但我不知道,霸道的是那个真正的上帝,他紧紧攫住的是一个人的心脏。而就在今年,当我读到娜夜“一些事物的美在于它的阴影/另一个角度:没有孩子使我们得以完整”这样的诗句,我心惊于美的代价和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诗句背后的重量,或许我得以安慰自己的只能是“上帝关闭一扇门/必然打开另一扇门”这样的老生常谈。在那篇短小文章中,直到现在,我忍住的是泪水。我爱什么──在这苍茫的人世啊,什么就是我的宝贝。──当然在此后四年中,孩子们也真的长大了,有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致敬。而在他们对诗歌的尊崇中,一个人的“羞涩与庄严”始终存在。人面对这个世界,可能茫然的时候更多。而要站得稍稳一点,就得尽量控制住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抛开自己的推测,试着和这个世界像面对陌生人那样沟通、交流,懷有对事物的敬畏之心,怀着热爱,那么,无论是谁,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无论结果如何,羞涩将是他最真实的表情和内心。只有这样,我们的感觉才是敏锐的,才有可能觉察到那些细微的而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疼痛。这种真诚的羞涩,也透出一种庄严。昌耀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同处西北高地的一群写作者,和昌耀是“同气连枝”吧。阳飏自不必说,一首《青海湖长短三句话》,足可对得起昌耀曾走过的那片土地。而内敛的人邻,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见过昌耀两三次,被他对诗歌的执着所感动。古马,以他的《大河源》与昌耀的《慈航》遥相呼应。阿信近作《大地西行》就是献给那片“父兄般沉默的青海大地”。而娜夜在《哀悼——致诗人昌耀》中写道:“那俯冲而来又弥漫开去的苍茫/为一个低垂的头颅/留下了哀悼的位置”。不相信吗?阿信和娜夜就曾在八十年代后期结伴去青海找过昌耀,因为在西宁的饭桌上和某诗人对昌耀的不同看法而不快,而不欢而散。西宁漆黑的大街上,喝得东倒西歪却不忘保护娜夜的阿信,手里一直紧攥着一块石头,从黑夜攥到黎明,从西宁一直攥到兰州。这里面,还是羞涩与庄严。
  自我确认。昌耀走了,完成了自己的命运之书;活着的,无论是作为个体的生命还是诗人,还得不断找寻自己。而我们的时代,如布罗茨基所说仍然是二流甚或三流的时代,物质的丰富,并没有打破固有的框架和秩序,一个人要想获得精神上的独立比往日更为艰难。最基本的,更多的人在“个性”的幌子下,早已完美得没有了任何问题。“自我”是一种什么东西?是你渴望的还是令你恐惧和厌恶的?甚至这提问都是可笑的。但我们可能忘了娜夜所说的“教育和再教育”。……个体的觉悟者,少而又少,倾其一生,也不见得能完成觉悟后的自我救赎,因为,教育将伴随着人生的始终,还在一次次把个体赶往割鹿茸的设施。如果想稍微溢出,就得选择。而这一切选择,如果是诚实的,必然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经历。他们选择了,除了诗歌之外,他们选择真实。
  SARS和H7N9。正是非典时期,兰州住了十数年,我终于认识了名声日沸的一帮诗人文人,其中包括阳飏、人邻、娜夜、阿信、古马等。2013年,禽流感。这十年中,变的和不变的是什么?大到流星陨灭、世界政权更迭,小到草木荣枯、个体生死,经历的人,或许都会思考。期间,甚至我们的生命观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受到影响。但我说的是,在这十年,诗歌的病毒浸我更深,而我也被写作这些诗歌的人对事情的态度所影响。不错,外力的挤压下,我们都会逃避,逃避自我,放弃自己热爱的事物。这十年来,最大的难处恐怕在于,是如何回到自身的现实中来。名字换了,而病毒并没有消失。惶恐依然,不安全感依然。这种情况下,人和写作,都面临着困境。细想想,我之所以被这群人深深吸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保持了一个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以及一个写作者面对生命、思想和语言的困境时,那种喜怒哀乐、那种惶然和坚定的真实性。他们并没有逃避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凌驾于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存,依然大于写作。
  寻找。生命的尊严,依然很难发芽。过度的沉溺内心和自我,则必然面临着对自我的价值评估和验证,历史多有不确定性和转述性,现实又是复杂和残酷的,而大自然正是人类最好的良师益友。寻找是必然的,因为所有的发现和认知就是,外在的事物激发内心尚未显现的部分。于是,阳飏他们相同于或不同于大多数旅行者的漫游开始了。说相同是因为,他们不避那些风景名胜,也会被看见的美所陶醉;不同的是,他们除了雪山、草地、寺庙、遗址等等之外,他们也去一些多数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们去北方也去南方,去江南小城也去广袤沙漠,他们会在一个小镇、小旅店住下来,会坐在一家小酒店喝两杯,会和那儿的朋友见一面或不见,会在沙漠的中心住一晚看星群满天,当然也曾夜半推开草原上的一扇小窗看一匹静美的马。是的,在漫游中,“……仅余呼吸。和这天地间寂寞之大美。”(阿信《湖畔·黄昏》)。大自然抛弃了我们,而我们不能抛弃大自然。也正如人邻所说,“我们和自然共存的时候,才不会孤独”。不断离开生活的城市,不断回来。古马有首《归来》,恰切表达了这种“漫游”的实质:“两手空空我从外面回来了/牵牛花和青藤的柴门/是我站在露水中的哑妻/我空空的两手一点灰尘都不带/展开双臂便能拥有今夜的你们/妻儿呀”。我认为,这正是一千多年后,古马作为现代人,和古代王维们之间一种有趣的问答。但人类的某些精神,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得以延续和贯通,令人顿悟“诗歌原本就是心灵的在场”。但无疑,回归心灵的路,是漫长的。他们,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尽自己努力,进行着自身艰难的寻找,从划定的线路上,悄然旁出或后撤。他们找到的,更多是对内心的确认,和对事物的热爱。   杜依未。一次,阿信、娜夜他们五人去玛曲,看到一种花,就问藏族小孩,小孩说是“DUYIWEI”。阿信对娜夜说,就叫“杜依未”吧。一种事物就这样被他们“命名”了。阿信据此写了一篇文章《花与寺》,一开篇就介绍:“杜依未,花名,叶茎土黄,花冠呈明黄色,叶肥大,覆地。”这是一朵花的名字,但你在字典和植物学书籍中查不到。可这种花确实存在,就生长在甘南藏区。我一下就记住了这朵花。不是因为阿信说让他联想到明黄少女或法事中的喇嘛,而是因为“杜依未”这三个音节,打开了阿信,让阿信相信“这是一种处在轮回中的花朵”,让喇嘛和明黄裙衫的少女,一瞬间成为同一种事物。你接纳、热爱事物,事物也带给你心灵的通畅,此难道不是人间美事?在甘南,“黑措”、“藏羚羊”等词和事物,都能打开灵魂的通道。
  歌。其实,一个人敞开自己,除了自己和非常了解的人,其他人是很难察觉到的。阳飏的《槐花开了》,许多人都说好,但只有人邻发现了一种新的东西。他说:“我感到另一扇门打开了,诗人内心似乎还未曾更多展示过的细腻、敏感、微妙的魅影出现了。”不同的人敞开的方式不同,比如阿信可能是“醉后吐真言”。但也唱歌,当然不是在歌厅的吼叫,而是在几个人的小范围内,突然有唱的兴致,清唱。见人邻唱过两次,但都只赶上“余音”,山西、陕西的一些小调,一顿一挫,唱得很镇定。娜夜的草原歌唱得辽阔悠遠,但她怯场认生,很少唱;记得有一次,大家聊得非常开心,她忽然唱起了当时刚流行的《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忘了是谁,还在歌声中邀娜夜翩然起舞。至于古马,朋友们对他的歌声都非常熟悉了,酒喝得多一点时,会撩起上衣,露出那条阑尾手术的“生育线”,摸着肚皮,开唱,──他的歌声确实非常独特,“霜杀的嗓子”,最喜欢唱凉州小调,那歌词和声音臊臊的、骚骚的、野野的,在安静的夜晚突然响起,身上确实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
  唱和。阳飏和人邻之间,这么多年,至少这十年,他们之间的交流我看到的都是小声的,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一种默契,也许在他们之间,有一种潜在的约定,不相互附和,不在别人面前相互反对。《甘南草原四句》,是阳飏写给阿信的:“我不好意思抬脚踩进去/那是朋友阿信写诗的地方”,朋友们都说,这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实际上,也是阳飏对阿信的尊敬和称道。面对蜂拥而至的一拨拨人潮,娜夜请求“不要轻易去打扰那个叫阿信的诗人”(《在甘南草原》)。阿信则在诗中描述“寺院的下午/以及娜夜的发辫”。在阿信给古马的一封信中,又有这样的话:在这个干燥的冬天,能读到你的诗,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昼·夜》和《蒙古马》,是一种真正的春秋笔法,这显然已不仅是技巧问题了,而是对生命、历史的一种深刻理解,它完成了对湮没在苍茫历史中的生命信息的传递。这样的惺惺相惜和理解,已经过去近十年,也许阿信忘了,但古马却一直珍藏着,作为来自另一个优秀诗人的一种写作激励。古马也专门写有给阳飏和人邻的诗,其中一首中有两句是“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确实是道出了熟知的朋友们之间一种健康的常态;而古马对于阿信的友情,在其长诗《大河源》中,以一种生命的“事件”方式被再次提及:她把一只装满干花的枕头“送给我在草原上教书的寂寞的朋友……/我那位朋友曾经喟叹,在他懵懂未醒时/那女子却已远走天涯,杳如黄鹤/……要是枕着山坡一起看看白云,不说话也好啊……”。最近读到的是阿信写给人邻的《雨季》,有一种深情、寂寞、时光流逝的促迫和透彻,让我的心里也长满了蘑菇。
  河水。黄河,穿兰州东去。河水消涨,草木荣枯。就在这两岸,有群用语言做梦的人。有多少次,他们沿河散步,或坐在河边喝茶。兰山和白塔山,南北夹住,他们的思绪更多地被流水带走,飘到很远的地方;有时也会注视那瑟瑟的河水上的夕照,以及岸边的柳树、槐树、芦苇,和河洲上的麻鸭。那些虫子,那些果子,那些水分子。它们和人一样,生长,枯萎;也和人不一样,因为在寒冬之后,冰块会裂开,它们的芽从草根和树干上呼啦啦冒出来,带来温暖。在这中间,朋友们相聚,有时打电话,人邻正在给女儿做饭。而有好几次,坐到晚八点左右,阳飏就赶回去,陪侍高龄老母。也就是在一个个黄昏,娜夜陪母亲买菜、散步。而远方,黄河拐弯处,或许阿信正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介绍着阳飏、人邻、古马、娜夜。当发现好书时,会多买一本送给朋友;当然一直记得在一段时间,朋友们之间互相传阅高尔泰的作品,他说美就是自由。在这时候,想起的温暖越多,突然涌起的悲伤就越多。有一次,阳飏、人邻、娜夜、古马他们在河边聊天,聊着聊着就沉默了,美丽的娜夜哼了一句“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埃”,眼泪就哗哗流了下来,水向东去风往北吹,哥几个也对着黄河大哭。其实我也见过,古马在他母亲去世后,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他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然后,在兰州,在一个小饭店,看到他刚写完的《巴丹吉林:酒杯或银子的烛台》诗稿才知道,那时泪水从心里流进了这些文字,接着是一行文字一杯酒,一杯酒一行泪。不要说亲人的离去,即便离开一个生长的环境,我们也会有被掏空的不安,仿佛,离去并不能带走什么,那些温暖的事物还在原来的地方。在读娜夜的《向西》一诗时,我体会到了新的向度,但没想到,这也是娜夜离开兰州到长安、重庆后,情感上一种真诚的呼唤。在电话中和她交流这首诗时,她说,“当我离开/这世上多出一个孤儿”,这感觉绝对是真的。她说起和兰州朋友们敞开心扉谈诗谈人生的往昔时光,声音哽咽了。她说到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结束后古马离开北京去天津,她也即将回到南京大学,和古马挥别,那突然止不住的泪水,那突然的留恋;2012年她返回兰州,古马安排了一次草原行,回来后她写了《大于诗的事物》等诗,她说,友情、生命、爱和美,这些都是大于诗的事物。我听得出,她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以免再度哽咽。
  正如人邻在《手艺》所说,所有的生命,“有事物的肥暖,也有流逝的苍凉。”生命中的人与事,给与我们的温暖越多,离去或失去带来的痛苦就越深,再深,就是荒凉。这荒凉慢慢会侵蚀到骨髓,不由人不珍惜,不由人不向往温暖。黄河之畔,是诗歌的港湾,也是心灵的栖息地。   下篇:文本的现实
  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知道这有多难。毕竟,他们五个人的诗歌文本,各自独立。独立,就是价值所在。
  作为出发点的生命和写作的关系
  生命个体的孤独,是注定的结局。在这迫近的结局中,作为写作者又该如何面对?这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自我判断,而这判断,构成各自的人生以及寫作态度。最终将生活在技术中,还是更接近于自然,是绝望、希望,还是希望中的绝望、绝望中的希望,人,他用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做着判断,而一个写作者,由于他真诚地忠实于自己,写作本身强行的试图改变就是一种对内心的违背。
  相比于一个人的生命或经历,诗歌是衍生物。没有诗歌,他经历的依然会经历。诗歌的存在,不仅仅在提醒一个人的存在,更是在提醒文字、语言的存在。或许,诗歌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它不是自然而然成为人的一部分,而是逐渐要求“独立”,具有自己的生命主体。当它看见写作者要滑向深渊或撞向玻璃的时候,它会试图影响他、提醒他、让他转向。
  写作和生命之间,相互生成,又相互矛盾。这种基本框架作为写作基础,时时作用于写作者。因此,我对一个写作者的信任非常简单,就看他是否真诚,是否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触及到生存;是否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试图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出发点上,看他们乃至甘肃的诗歌,才会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自我庄严,也才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妄自菲薄。
  撇清几个概念进行潜在的辩驳
  时代与在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中。说超越也只是建立在某种假设的前提下,假设他超越的是时代没有的。殊不知这种所谓超越也是时代带来的。时代,这是一个政治、历史、时间、地理等等的综合体,从不同的路径,它给每一个人打上自己的烙印。从时间上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代;或者从每一个角度来讲,都可以这么说。从写作的立场,说一个人的写作反映了时代,这等于没说;而说没有时代感,那更是站在某种意识形态来讲,当不得真。而以此评价一个人的写作好坏,你得看看他所谓的时代究竟指什么。在我理解,时代就是一个写作者的生活、生存背景。历史也是背景。站在背景的前面,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在场。时代就是一个片段而已,历史就是感觉上稍大点的碎片,时间的、空间的、政治的和根深叶茂的生活的碎片。人是碎片的碎片,山是碎片,草叶也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前面,我们才看到了阳飏、人邻他们几个人清晰的身影。表面上,他们都不是直接去写他们经历时代的大的变化,但各有侧重。阳飏自不必说,本身就有许多写“年代”、“历史”的作品,但落实到“人”上;娜夜则有《个人简历》、《生活》、《起风了》等等那样和时代紧密相关的作品;古马落在“情”上;人邻稍微复杂点,落在了自然的、时代的“物”上;阿信则落在了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声音上。
  现实与良知。说奇怪也不奇怪,深受苏联社会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维早已被固定下来;不仅如此,还用这些理论去套用了屈原、李白、杜甫,因而也忽视着陶渊明、王维等。写作在现在,在更多的时候,已经不是对内心的一种语言表达,而是站在社会学、实用学的角度,要求体现为一种道德诉求。我一直想,这或许是一个伪命题,但由于其根深蒂固,不去想也不行。前文中已多次提及,实际上,写作只要是从自己的真实生活出发,就已经是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比如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现实,甚至可能是比动车相撞等更大的现实。事件不是现实,是现象;作者和现象之间的深度关联,应该源于生命的感受,而不是借助道德概念等。在我看来,在这种写作中被肯定的“同情”,是站在一个不同的情感空间里发出的,带有施与的特点,这对于现象中的受害者是不公平的,受害者要求的是公平、公正下的生命尊严。这种“同情”,因而不是良知或者良知范围的扩大。
  或许对作家应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从真实出发。“对真实的热情追求”,这是米沃什给诗歌下的定义。正是立足于真实,在对庸俗社会诗学和新闻学的反对中,这个时代许多优秀的诗人共同努力,建立了以尊重个体生命为核心价值的诗学基础。在这个过程,真诚是诗歌的入口,而不是逃避的暗道。应该说,在这一点上,阳飏他们几个人自身早已突破了这种“现实/社会诗学”的固定模式,形成一种更为自由的“生命/自然诗学”。当一个人突破根深蒂固的诗学理论框架,而宁愿将自己的写作,归于个人的生命经历记录时,看似细微,但他避免了被同化,且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那种真的、也还是热爱的,但已经带有沉思的声音。更进一步说,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现实”,不是看有没有,而是看这是不是自己的现实,是不是在外部的影响下,把别人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
  诗与西部诗。如同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身处甘肃或在甘肃写诗,就被别人称为“甘肃诗人”,原本意思很简单,但有些人还要与“中国诗人”区别开来。西部诗也是这样。不管自称还是评论家的命名,这个词确实存在了多年,现在要我们接受,要我们首先把自己纳入其中,更发展到,将历史中的“边塞诗”(还是一种表面的指称)和其联系起来,说是有一种“西部诗”精神。这个地域的诗人,符合“西部诗精神”就是优秀,不符合就是脱离自己的根。还有,西部之外的一些诗人,在评价这些诗人时,也是拿这个框架去套,记得有次投稿,人家退稿,说是在西部诗中没有写出自己的优势来。哦,这些很吊诡,但不得不面对。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一种现实语境。实际上“西部诗”是一顶帽子而已。摘掉它,人还是人,诗还是诗。诗涉及地域性,但地域性也无需去贴标签,在一个地方生长的人,他的血液和文字中不可能没有这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也当然涉及文化;而无论或隐或显的地域性,都是一种背景,都在时光中化为一种气息,渗透进个体生命,成为生命的丰富营养。这些在诗歌中体现出来,可以去分析,但它们不是诗歌依托和表达的主体。应该说,不能拿“西部诗”这套东西来强行改变诗歌创作。或者说,任何文学批评都不能这样。阳飏等几个人的诗歌所指,已经超出了地域及其文化背景;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他们亦都强有力地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并构成了文本的多样性。   进步与落后。这是典型的非诗歌语言,但十分流行。究其根源,依据的是社会阶段进步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此对应,有许多“进步与落后”的范围:农村落后,城市进步;乡土诗落后,工业诗进步;传统落后,现代进步等等;并由此波及到表达方式,从比兴、象征、隐喻等到叙事、反讽等,每一种新出现的、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优于原有的表达方式。这种种指陈,由于一般和一个地区的文学现状、整体写作水准以及文艺思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蛊惑性。甘肃诗歌落后吗?“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不够前卫、先锋?还是由于贫穷闭塞因而趋于保守?还是表达方式不够新颖?还是这些背后的思想对人性是一种束缚,体现出了离开艺术之后的道德上的犹疑?
  相对来说,甘肃还是农耕为主。更多的诗歌写作者,聚居于一个个村庄和小镇、县城,他们的生活就在此,他们的写作也必然落脚在此,其中大多数的写作者,都写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人内心的巨大落差和影响,是的,那些曾经在他们心中留下美好记忆的事物渐次或突然间一夜消失,失落、痛苦是必然的;他们直面这种痛苦并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反思意识。这种正在被诟病的“乡土诗”写作中,还有一种对美好事物表露出的留恋,这难道不行吗?不要说是基于童年的记忆,就是现在,于日常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性之恶泛滥的情况下,质朴的人性,淳厚的民风,恬静的生活,难道不正表示着一种自我精神的回归?那些好的传统,比如诗歌中的人性之善、自然之美,都不应该呈现和继承?这里面,值得警惕的,是我们要确实判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只是一种姿态,还是真实的;我们原本就是如此,还是由于“写作”意识太强以致具有个人表演性质。真诚和真实,依然是准则。
  说到先锋、前卫,或许我们应该看看各种流派的精神实质。比如印象主义,莫奈等的点彩法,看似创新,但他们所遵循的,是视觉和感觉的真实。比如塞尚,其富有质感的画面,来源于观察的耐心(确实,在一个苹果跟前坐几小时的人很少,把一座山终其一生画了很多遍的画家也很少),也来源于他相信事物的肌理。立体主义的本质就是由于感觉到快速的变化和流逝,试图通过“打碎事物和人物显而易见的表象,提供另一种真实——记忆和幻觉的真实”(西蒙·沙玛《毕加索说·序》),是借助绘画材料的表达把许多个瞬间和瞬间的变化“连接”在一起;或是将事物的分子结构放大,表现出多个的面来。西蒙娜·薇依曾对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发散状的思维模式提出质疑,而同样,以“呈现”为主要手段的作品,也必然面临同样的指责;实际上我们知道,这种指责和质疑,都是基于对痴迷放纵、自动写作以及“和盘端上”等行为的不满,一件事如果离开了初衷,它必然走向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也不想看到的结局。但达达主义的杜尚,引起轰动无数,却在本质上追求着一种平静和类似老莊的“无为”:以工艺性的作品模仿着现实本相,或者将现实的一种精神结构外化为一种装置;而佛洛依德的画,在看似完整的人物形体中,潜藏着一种试图接近本源的想法,是一种真实存在于人的肉欲的质感。文学和绘画上的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那种“幻觉的真实”是社会的,也是现实的;是集体的,也是个人的。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强调“简化”、“极简”,对于诗歌来说,这和要求“简洁”的原则如出一辙。但事实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对“简化”的过度要求,首先让我们面对真实的世界开始了简化,进而夸大了语言的能力。用简化了的语言对应简化了的世界,在这一过程,我们放弃了比兴、隐喻,直至丢失了诗人最重要的品质:想象力。写作就是找到内心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最初的那些方式,都来自于我们朦胧的直觉,都看似古老而实际更接近我们的“感受”。现代化,让我们的感官变得迟钝麻木。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向大自然,成为恢复我们感官魔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或许也是最为有效的、必然的途径。而大自然,更不会简单地成为“工具”,它的独立性,让我们进入它,并最终痴迷于它,与现代化之间成为一种互相对照的生活方式选择,并由于自然在现实世界的不断消失,让对自然的呼唤变得更具现实意义,且有一种超越于意识形态等的普遍价值。
  中国新诗不足百年,也是流派纷出,主义比蘑菇生长得还快。有些人因此挣得了名声,但这什么都代表不了。如果这个时代是三流的,那么,这种接纳意味着他存在的问题可能更多;甚至,有的问题,是颠覆性的。因而,一切的评判,为时尚早。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多么生猛,多么激烈,当初无论多么标新立异,现在,真正把生存和诗歌真诚对待的那些人,都静了下来,他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和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内心息息相关的事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经历,找到了自己的诗歌。
  如同人类通过发现基因解开了生命的基本秘密一样,写作者事实上一直在找这样的“密码”。这“密码”自身的各种特质,引导我们走向世界,与世界发生关联。密码后面的密码,就是真实。就甘肃诗歌而言,或许现代性的反思还不够,现代诗在写作中的“地位”不够显著,但真实确是一个好的开始,现代性以及现代诗的自我教育也一直在暗中进行,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阳飏、人邻、古马、娜夜、阿信等人的诗歌,正是打开了一个缺口,趟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诗歌之路,即:持守真实,遵从天性,迷恋大自然,热爱生活,信仰生命;而这些,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一种在现代社会中令人欣羡的、难得的生活方式,一种真实从容、真诚热烈、平淡有味的人生态度;再经由语言、想象力,变成了一种回归本源的诗歌文本。
  所谓奇迹就是把自己领回来的艺术
  或许一切都取决于,是否相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是否相信我们的世界由可知的和不可知的,由时间和空间,由肉身、自然以及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的情感、思想等构成?在这样的一个基本存在面前,我们的谈论才可能成立,而不是各说各是。唯有相信真实的存在,才有可能相信发现、命名这些精神活动。但诗歌是否领出发的人回来,需要文本提供内在的通道。
  之一。从真实出发,首先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障碍。他们可以像他们做人一样,像对待朋友那样,自自然然地去写诗。诗歌首先成为一种自发和自为行为,不用顾忌或考虑它到底能带来什么。这或许比什么都重要,在根本上避免了他们太把自己当“诗人”看的可能性,也避免了“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造情”的可能性。事实上,他们也的确不是职业写作者、不是职业诗人。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必要去考虑是在“俯视”、“仰视”还是“平视”,他们只不过把生活、生存等投射到内心的情感等状态,用语言写下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借以自观,也借以和读者之间进行交流。情感和直接经验的切入,使得他们的写作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力度。自在,然后自足。   之二。自然的心态,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安静。或者说,让他们对安静的选择,少了一丝刻意,多了一份从容。安静美,沉静美,如同静穆的大自然,成为他们作品的内核。由于这种安静,和传统中的淡泊、慎独、隐忍等接近,因而具有了一种来自文化的内涵。读他们的作品,你总会感觉到那层光芒。起初,会以为是由于打磨而发出的外在光芒,而实际上,由于那些句子是从他们的体内掏出的,因而具有他们肉体和血液的温度,是他们自身的安静的光,温暖的光,人性的光,是由那些浸透了他们自身情感的文字和诗歌骨架发出的。宁静,致远。
  之三。真实而安静的大自然,不仅在生活中,也在诗歌中,教会他们更加平等地对待事物。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珍贵的思想。这恰恰也是一种视角的悄然变化。置换了位置,看一看,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有了进入事物内部的基础。或者说,原来那些被漠视的事物,那些低微的、细小的、事物,一下子出现在周围,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和生存需求,都在害怕着、快乐着,都在静止着、奔跑着。对事物的热爱,成为一种心灵的变化;也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成为自由的开端”。平等和热爱,打碎了事物的硬壳,拆除了事物之间外在的藩篱。这导致了诗人,可以在不同的事物甚至不同的时间段穿梭而没有阻隔。他们的许多作品,细细读来,都是十分通透的。不是简单地说,他们每个人都能够驾驭多种“题材”,而是说,无论他们写什么,都能贯通,都能“化透”。
  之四。当然,说回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平静的背后,更多是一种庸常。而诗歌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真实的新奇、新鲜。这其中,对事物的感知、认识方式显得特别重要。热爱、安静、观察角度等这样的条件既然具足,剩下的就是打开自己,不断地打开自己,让自己的心和外在的世界有“亲密的接触”,那触点就有可能是一个个诗点。比兴、隐喻、象征、叙事、戏剧、反讽等,这些都成为表达的手段。由于能深入事物,不管哪种方式,都会妥帖自然。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在这群诗人的身上和作品中,都没有丢掉:想象力。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由于立足自身生活基础之上的想象而彼此有了关联,显出事物外表、结构之间的相同或相反。这种能力,以及比喻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发现、命名的能力,是诗歌这门古老艺术之所以充满魅力和被人尊崇的根本原因。
  之五。他们的语言,具有自然、简洁、干净、新鲜等特质外,表现各异。“泥沙俱下”的阳飏,不仅从没放弃对“干净”的追求,甚至更为严苛;只不过,在外在的形式上,他写河流的时候写到了水里的沙子,写到了两岸;细想,正是两岸和水里的沙子,保证了河流的真实性,由此也揭示出我们的生活如同河流一般的质地;也因此,阳飏能够亦庄亦谐,语言更为生动和鲜活。人邻是把文字藏在心里不断抚摸的人,仿佛那些文字是冰块,他非要把它们包在心的棉花里化掉,露出它们的本相后,才拿出来,或温润如玉,或干裂如秋风,或闪亮如春雨,或静谧如雪,而人邻自己说,是要把“高大的黄金码在风中”。娜夜的语言,有时是温婉的,有时热烈甚至激烈,或者和其思想相通,有撕裂感,但这些又显得不动声色,只是细品,才会知道在那些感性的文字背后,有人们不已察觉或故意忽略的理性,这理性使娜夜的语言很有力度,甚或尖锐。阿信的语言是浑然天成的,外表柔弱而骨骼清晰,如同那些极富生命力的荒寒之地的草茎,经霜之后更是柔韧;隐忍本来是一种性格,在阿信这儿,成为语言的一种特质;以及阿信看似在质朴无华的语言表象下,常常令人击节叫好的陡峭、奇崛。古马的语言,散发一种肉体的气息,那是一种不断生殖的语言;词和词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甚至在古典诗词和现代生活之间,他的语言变魔法似地繁殖着,仿佛那些草根之上的天空和草根之下的泥土,都洒满了生命的种子。而他们五人,经过不断的“剔除”和“还原”,语言明显有一个根在生长,这个语言之根深深扎入真实生活,扎入他们的生存之境,汲取着这块土壤蓄积的营养,逐渐长出各自的语言之树。
  之六。渐渐地,他们从自己的声音中走出,在读者面前有了各自的表情。阳飏从我最初以为的“模糊”,到现在的清晰,细细看来,有一条“个人史”作为线索,沿着这线索,阳飏的人生经历尽在其中;由于在处理的时候,阳飏做了客观化的叙写,因而那些事件、细节具有了其所在时代的显著特征;阳飏也再一次证明了,从个人以及个人的真实出发,扯出时代泥土的可能性;这和前面所述的所谓现实主义相去甚远,而个人的经验和情感代替了一种常见的判断,但给与读者的信息容量远远超出了一己之见;他在这个过程中,对历史的书写,也另辟蹊径,撇开正史的内容,而挖掘其后的“道听途说”,由此在看似戏谑的表象下,将人作为了历史的核心来书写,这恰恰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观,和这个时代的生命诗学不谋而合,也是从故纸堆和历史的记忆回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而大自然回馈给阳飏的,是《青海湖长短三句话》这首想象力的杰作。人邻几乎没有长诗,《写在羊皮卷的祈祷辞》实际上也是由一节节相对独立的短诗组成,当然,它在人邻的创作中或许是一个新的向度;如同在散文中做的那样,人邻在诗歌中也是在把一个个“物象”用语言、情感、思想的刻刀一点点雕刻出来,他不仅是在命名,而是要创造,在思维上暗合了立体主义绘画的“记忆和幻觉的真实”;另一个特质是,深度的观察,敏锐的感觉,使人邻的诗在这个粗糙的时代,在这个风沙漫天的生存之地,竟然难以置信地细微,这细微体现在不止是如同昆虫透明的触角等别人忽略不计的东西,更是在事物不同的侧面,在各种情绪、情感和思想之间细小的差异;人邻也是在诗歌表象上,把社会性似乎剔除得最为彻底的一个,或者说,人邻在写作之前,来自社会的、现实的、时代的因素,早都内化在他热切关注的那些细小的事物上,他采取了后撤的办法,以在诗歌中继续保护自己的心性不受污染,体现出一种更大视野上的观照和一种更开阔的心理结构;《如今我老了》、《蟋蟀》、《疲倦》等短诗,在我心中堪称经典。娜夜有自己不同年龄群的拥趸,显然其诗歌的宽度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在看似平静的诗行推进过程中,娜夜常常嘣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句子,加上其内在的激情,确实有其所推崇的茨维塔耶娃的风貌;而其喜欢在一首诗歌的最后,先说出结果,再在冒号后面借助前提和原因进行补充、拓展的思维方式,表明娜夜实际上总是把抬起的头颅,在情感的作用下,又不由自主地低下去,不错,祈祷是娜夜面对生命、面对芸芸众生时内心的一尊雕像;比较而言,几乎娜夜的所有诗歌,都是来自纷繁的、平常的日常生活,她是一个生活的女性,渴望爱和被爱的女性,也是思考的、写作的女性,她诗行背后的那些思想,无疑成为具有她的生存体验的一部分;且有一部分,如同那缺憾,由于她女性的直觉和命运的残酷,更具有思想上、情感上的穿透力,和包容性;而《云南的黄昏》等诗中的美,有一种难得的纯粹,也有一种罕见的复杂。阿信很少沉入记忆抒写,而是面对着荒寒之地独有的“风景”──自然的、异域的、内心的,那主要由雪、草地、空旷的街道、风构成的风景,甚至由于年复一年少有变化而显得单调──,有一种无可回避的宿命感;这种情景,让阿信的每首诗短得不能再短,带有即兴的特点;但一首首自足的诗,物象稀松平常,但情感饱满,沉思像与生俱来一样和诗行共生,彰显出了阿信精神上内在的圆融,以及抓住“瞬间”的能力;像《小草》、《墓志铭》那样许多触景生情的诗,随着时光的流逝,诗意似乎在不停地生长,会在长夜里让一个男人哭,会在风停歇的瞬间让一个女人忽然觉出自身的美,会让那些纠缠于世事的人悚然而惊,而如果愿意,你可以闻到他诗行中霜的味道、草的味道、菊花的味道、金属的味道和生存的味道;阿信是少有的,能够让人对汉语重获自信的诗人。古马的诗歌文本样式,从《胭脂牛角》到《大河源》,呈现多样性,或形销骨立,或血色充盈,有歌谣体,有叙事体,有长调,有短歌,不仅反差很大,而且每一次的出新都比较成功,古马的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与古马的创造力相媲美的,是他得益于良好记忆力的对中外优秀诗歌的借鉴、化用能力,在古马这儿,哪些诗句自有出处他心知肚明,但同时却是陌生的,具有极强的在场感;他的创作之路,是一条从地面到地下试图再到人间、天空的曲线,由开始的意象抒写,到《草原》那样光感十足的唯美,到历史、文化、现实和个人经历交融后的黑暗,到统摄于个人内心的真实,古马一步步走来,诗歌中的矛盾也正是人的矛盾,人的悖論也正是诗的和现实的悖论;他是时间的信使,如阿信所说,给我们不断带来远古的、身边的一个个生命的消息,逝去的美,与个人生存境遇的逼仄之间、与内心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不言自明的观照;读古马,让人凝神,也让人失神,即使在细小的事物中,也体现出了一种极强的空间感,我们感知到了,会惊呼着陷入其中,在其诗歌内部,我们会看到古马以极少的语言和事物搭建起来的诗歌建筑,精致、庄严、温馨、荒凉。
  徜徉在他们诗歌中时,除了作者的声音,还能听到诗歌自身的声音。五个人中,阳飏经历的最多,但他的心最为透明。记得阳飏说过,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他写诗,也编诗,许多时间都和诗歌有关。他写了许多诗,诗歌也给他很多。那种知足,也正是诗人出发时的心态,不过丰富了许多。人邻的诗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阴冷的,很美,但很冷;但从他喜爱的弗罗斯特作品可以看出,他最终选择了那些“日常的文字”,而回避了诸如《家庭墓地》那样极其残酷的一类作品,他从诗歌中当然也从生活中,逐渐回归温暖。娜夜更是直接说:“我希望我的写作所呈现的个人立场和独立品质,真正锲合了诗歌的本质。”这里面显然有一种诗歌带来的自觉,诗歌本身在对作者耳语。而阿信则表现得更为谦虚和低调,他说“诗歌确实是唯一能够让我回到自己的一种方式”,近几年的作品,更无可置疑地证实了这一点。诗歌,当然也打开了古马,外在的,内在的,但如其在《旁白》中所说,他诗歌的独木舟,帮助他渡过了黑暗之河。最好的诗歌总是可解与不可解、精确与模糊、简单与复杂,它给自己留下通道,也给诗人挖掘通道。
  诗歌如同飞鸟,当它进入读者和诗人自己的视域,一定会改变其方向,“在一瞬间,身形记录并传递了它们明白无误的存在,所以这些鸟儿本能地改变了方向”,这是谢默斯·希尼说的。由于诗歌,诗人转向也是必然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到自己。真实给他们诗歌,他们把诗歌变成现实。借用阿信的话说,显然,他们和诗歌都已知晓:所谓的奇迹,就是把自己领回来的艺术。
  好了,他们告诉我的,我不能说得更多。我只是说出了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同样,我只是说出了我尚未看到的、尚未听到的、尚未想到的、尚未经历的。我只是说出我自己,部分,和全部。
  责任编辑 阎强国
其他文献
《惊喜记》这部写作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的诗集,可以看作是一个边地诗人的一部个体诗歌编年史。它记录了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一个远离诗歌中心、身处偏远草原的普通诗人,是如何以身处的一片高原、一座小镇为坐标,去感应这个时代,写下那些作为冷僻知识和孤寂经验的草地诗篇。并默默地从外围拓展着当代诗的边界,从而构成一种个体诗学现象。   阿信开始诗歌写作的年代,正如洪子诚先生描述的:“在中国新诗史上,从未有
期刊
昏暗房间的窗户上,雾气围捉光明  屋外,被风吹动的晾衣绳  试图传导电流,终归失败  发黄门帘被垂死的手  拽成年终的日历  地面坚硬,以铁石心肠对抗严寒  黑皮水管盘缠成頎长的死蛇  夜壶中,泡沫密集如月上环形山  疾风掳掠茅草,屋顶怒发冲冠  ——而漆黑房中,竖起的耳朵  仍在谛听来电瞬间钨丝呲呲的偷笑
期刊
天暗下来,阳光仍锯着果树  稀疏站着的残肢断腿  支撑裹着绷带(塑料)耸立的肩  阳光锯着果树  透过围墙剥蚀衰老的树皮  枝叶因疼痛而颤抖  阳光锯着果树  黑夜为它们疗伤,给予抚慰  微风中,它们大口喘息,擺渡着夜空
期刊
柳叶上的柳江,我该  将它放在柳叶下来怀想  想柳荫浓了的季节  树上爬满牵牛郎的声音  这样自童年留下的燥性  要放在一碗蘆叶水中退火  有些凉风只来自那把蒲葵扇  残缺的古镇是还健在的外婆  想让一些情感再古典一些  像在宋词中修出来的眉头  一弯柳叶爬上墙头的时候  心如石砚,里面月光遍地  听小庙传出来的钟声  干净得如同雨后的山道  没有高僧大德的村落  善良正野菜一般的生长  想看一把
期刊
我,社交前线归来的一匹瘸马  身边走过的每个人都像揣有秘密档案  公交站深陷人群,好像死去已久  我们踏上公共汽车像踏上诺亚方舟  虽然车体低吼,像愤怒的公狗  机器之血烧红街巷,行人检阅车队  暗里潜伏的乘客借闪光照面  而更长时间的黑暗中  车厢神殿坐滿肃寂陌生的众神
期刊
夕阳像一座金色废墟  让我忧伤  我坐在另一片废墟上  我的憂伤又增加了一倍  在雷家沟  这样的废墟不止一处  这样的废墟在不断扩大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所有的牛被卖了  卖给一百公里外的屠宰场  一座座牛棚就成了废墟  一只鸟死了  树枝上、空气里  留下的一个个废墟  让你偶尔陷进去  一个个人死了  他们亲人的心里多了一处处废墟  已经是春天  花草开始蔓延  新生的蝴蝶翅翼已丰 
期刊
栽树,就是在大地上写诗  十多年前我种下的一棵柳树  如今已经比一口大老碗的碗口还粗  一首強壮、粗壮、立体的诗  它的句法、结构、词语,自有系统  栽树远远比写诗好  不论你栽下的是白杨、桃树、苹果树  写诗,就是在纸上栽树  给树浇灌以爱,而不仅仅是思想
期刊
宅居·四小时二十一分钟  ·咏骆诗四首   3月16日(周一)上午,我收到高洪波快递邮件,内有横幅竖排的书法作品“咏李恒才骆驼诗四首”。微信嘱我转恒才。另外,还有一册他刚出版的“名家散文自选集”——“拔笔四顾”赠我。   今将咏驼诗四首照录于下:  其一,霜月  霜蹄踏秋月,驼铃声自咽。  去家万里远,心有千千结。  其二,双驼  双驼品青草,草色绿中俏。  举头天际外,平常心是道。  其三,四季
期刊
树叶上,金色夕光  石头上,金色夕光  蝴蝶翅上,金色夕光  到处都是金色夕光  金色夕光里,一切都是活的  一切——都在動  每一页夕光都是古老的生命书卷、宇宙书卷  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  可以读懂其上古老的文字
期刊
坐在漆黑的房间里,没有月光  仿佛是落入深谷,也仿佛是  被深埋  行走或者说话  全部靠意识来完成  沉寂中,内心有焰火  也有冰山  像这样  我与自己拼命抵制的時候  并不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