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卷七)中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朱自清先生在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通过独具匠心的三类女性形象的塑造,从“实”与“虚”两个方面很好地衬托、传达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
一、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妻子
《荷塘月色》开头写自己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乘凉时,忽然想起白天里走过的荷塘。当月亮升高、万籁俱寂时,设想荷塘应该有另一番样子,于是便“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此时的妻子,作者描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无从驱遣的寂寞之情,而这寂寞之情是任何人(包括至亲的妻子)都不能帮助驱遣的。妻子为人母的近乎幸福的和平宁静越发衬托出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
文章的结尾,写作者漫步荷塘回到自己的家中,愁绪依然无从排遣。从对江南采莲女子的追忆中,因为“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而回到现实中。此时的妻子,作者描写道:“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轻轻地推门进去”与开头“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首尾呼应,表面是写自己对妻子的体贴与呵护,实乃反衬自己心情因为无从驱遣的沉重;“什么声息也没有”的寂静,反衬出作者内心难以平复的躁动;妻子的“睡熟好久了”,更加反衬出自己的无法入眠。
《荷塘月色》对妻子的描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方面,在结构上使得文章气脉贯通;另一方面,因为是实写,增强了散文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对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描摹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采莲女
作者淡淡的哀愁并没有因为“荷塘上面的月色”与“月色下的荷塘”之美景而得到驱遣,相反,因为“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的“热闹”油然而生了“我什么也没有”的失意与落寞。因此,作者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写到了江南采莲的“少年的女子”,写到了她们荡着的小船,唱着的艳歌,还写到了“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采莲女子“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对梁元帝《采莲赋》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采莲女”的描写,特别香艳、美好与耐人寻味。它一方面抒发了身在清华园的朱自清对家乡江南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江南的采莲女子,是作者寻求愁绪解脱的寄托。
《荷塘月色》对采莲女的描写,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描写,作者想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想象中寻求精神上的麻醉与解脱。它与前面对荷塘景象的实景实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表达了作者想驱遣又难以驱遣的萦绕在心头的愁绪。
三、语言修辞中的女性形象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诸如《春》《绿》《荷塘月色》等,在赋予景物以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时,往往用女子来体现。也就是说,要写出景物的美,往往离不开女子作比。如《春》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来,就“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绿》中,作者为了突现梅雨潭的醉人、可爱而又无可比拟,便把它比作是“少妇拖着的裙幅”而“松松地皱缬着”;说它“滑”、“软”、“嫩”、“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还要裁绿为带,“赠给轻盈的舞女”,挹绿为眼,“赠给善歌的盲妹”;作者拍着绿水就像“拍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样;由于极度地喜爱,便掬绿水入口,又像在吻着一个女子;还要送“女儿绿”的名字。等等。所有这些,都赋予景物以女子的美态且深含感情。
《荷塘月色》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见风致了”;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流水,是“脉脉”。描写荷塘上的月色,与把月光比喻成“流水”,与《绿》中把水比喻成女子有审美情感上的相通之处,而且月亮本身对人的感受就有女子的一些特质。古人形容女子的貌美,往往说,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羞花”,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情致;这“闭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态?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所描写的“淡淡”的月色,“所以不能朗照”的月色,“别有风味”的“小睡”(而不是“酣眠”)般的月色,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注脚,它实际上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中和之美,含蓄之美)以及对女子的审美要求(矜持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荷塘月色》语言修辞中的女性形象,亦是虚化了的女性形象,它很好地实现了作者通过女子形象体现阴柔之美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文法系)
一、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妻子
《荷塘月色》开头写自己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乘凉时,忽然想起白天里走过的荷塘。当月亮升高、万籁俱寂时,设想荷塘应该有另一番样子,于是便“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此时的妻子,作者描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无从驱遣的寂寞之情,而这寂寞之情是任何人(包括至亲的妻子)都不能帮助驱遣的。妻子为人母的近乎幸福的和平宁静越发衬托出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
文章的结尾,写作者漫步荷塘回到自己的家中,愁绪依然无从排遣。从对江南采莲女子的追忆中,因为“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而回到现实中。此时的妻子,作者描写道:“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轻轻地推门进去”与开头“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首尾呼应,表面是写自己对妻子的体贴与呵护,实乃反衬自己心情因为无从驱遣的沉重;“什么声息也没有”的寂静,反衬出作者内心难以平复的躁动;妻子的“睡熟好久了”,更加反衬出自己的无法入眠。
《荷塘月色》对妻子的描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方面,在结构上使得文章气脉贯通;另一方面,因为是实写,增强了散文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对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描摹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采莲女
作者淡淡的哀愁并没有因为“荷塘上面的月色”与“月色下的荷塘”之美景而得到驱遣,相反,因为“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的“热闹”油然而生了“我什么也没有”的失意与落寞。因此,作者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写到了江南采莲的“少年的女子”,写到了她们荡着的小船,唱着的艳歌,还写到了“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采莲女子“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对梁元帝《采莲赋》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采莲女”的描写,特别香艳、美好与耐人寻味。它一方面抒发了身在清华园的朱自清对家乡江南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江南的采莲女子,是作者寻求愁绪解脱的寄托。
《荷塘月色》对采莲女的描写,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描写,作者想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想象中寻求精神上的麻醉与解脱。它与前面对荷塘景象的实景实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表达了作者想驱遣又难以驱遣的萦绕在心头的愁绪。
三、语言修辞中的女性形象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诸如《春》《绿》《荷塘月色》等,在赋予景物以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时,往往用女子来体现。也就是说,要写出景物的美,往往离不开女子作比。如《春》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来,就“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绿》中,作者为了突现梅雨潭的醉人、可爱而又无可比拟,便把它比作是“少妇拖着的裙幅”而“松松地皱缬着”;说它“滑”、“软”、“嫩”、“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还要裁绿为带,“赠给轻盈的舞女”,挹绿为眼,“赠给善歌的盲妹”;作者拍着绿水就像“拍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样;由于极度地喜爱,便掬绿水入口,又像在吻着一个女子;还要送“女儿绿”的名字。等等。所有这些,都赋予景物以女子的美态且深含感情。
《荷塘月色》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见风致了”;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流水,是“脉脉”。描写荷塘上的月色,与把月光比喻成“流水”,与《绿》中把水比喻成女子有审美情感上的相通之处,而且月亮本身对人的感受就有女子的一些特质。古人形容女子的貌美,往往说,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羞花”,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情致;这“闭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态?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所描写的“淡淡”的月色,“所以不能朗照”的月色,“别有风味”的“小睡”(而不是“酣眠”)般的月色,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注脚,它实际上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中和之美,含蓄之美)以及对女子的审美要求(矜持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荷塘月色》语言修辞中的女性形象,亦是虚化了的女性形象,它很好地实现了作者通过女子形象体现阴柔之美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文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