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依稀看到巨大玻璃窗外滚动的热浪。我坐在柔软的沙发里,远远看着。有个女孩在门口四处张望,我微笑着向她挥了一下手,她带着温婉的笑容朝我走来。这就是小艾,一个26岁的女子,从她穿的棉布上衣和牛仔裤,可以知道,她是个喜欢简单的人。淡淡的眉毛,简单的面容,轻柔的长发,或许转瞬间便可以将她遗忘,就是这个样子,在我看来,她眼睛中的一丝隐忍。
陌生的城市里,
他给了她一缕温情
高中毕业后,在小艾的要求下,父母帮她办好了出国手续。走前的那个晚上,她对母亲说,一定会回来,让母亲放心。但母亲似乎没有听,继续一边低头打理东西,一边自己说着,嘱咐小艾在生活上注意的事情,全然不理睬小艾的话语。小艾心中纠结着酸楚,离别的情绪压抑在胸中,憋闷得快要窒息了。抬起头,她看到了母亲沾满泪水的脸庞。此时,她再也无法抑制自己,从后面抱住了母亲的腰,大声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相信我……”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又从温哥华转机,终于到了蒙特利尔。开始,小艾在一所私立大学上学。但渐渐觉得,私立学校的语言氛围不是很好,于是她就决定考公立大学。
小艾说,考公立大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减少一些学费。当时只是想着可以快些上完学,回到真正的家,故土的那个家。
这时,我看到小艾的眼睛有些湿润,或许我们真的无法预知未来,而未来却微笑着,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小艾每天到最近的公立大学图书馆看书,认识了一个亚洲籍男孩程鹏。他是移民过去的,已经三年了,正在读工程管理的课程。他说,很少看见女孩子这样每天都会来图书馆。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天天在图书馆碰面,尔后坐在一起看书,偶尔的对视,感觉到的是心底的温暖。那时我是充实的。
程鹏是那种很憨厚的人,看到他的时候,会有种想要依偎的感觉,成熟的气息弥漫着他,自然而然就会去信任他。圣诞节的晚上,程鹏对她说:“我会照顾好你的,小丫头,相信我。”就这样,小艾成了他的女朋友。那天,小艾心里有了踏实的感觉,是来到蒙特利尔后最安心的日子。那时,她19岁,他30岁。
小艾看着杯中的苏打水,把一个米花放了进去,而后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她和程鹏。小艾咬了咬嘴唇,它变得如夏花般的灿烂。我会心地笑了,曾想或许信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起信任的那个人。
面对家人,她的固执使母亲伤心不已
后来,小艾考上了一所公立大学。
一段时间后,小艾对母亲讲了和程鹏的关系,她在电话那端哭了,坚决不赞成我们交往。那时,她真的不能理解母亲,难道有一个照顾自己、疼自己的人不好吗?她开始用各种方法说服母亲,让母亲相信程鹏对她的好,以及他的真诚。可是母亲就是无法接受,其实小艾知道,母亲是牵挂着她的,担心女儿受到伤害。
有一次通电话时,小艾和母亲激烈争吵。母亲在电话里骂她没出息,家里是供她去读书,不是为了让她在那里找个人嫁了。说要是还想着有个妈妈,就好好上学,然后回来。最后母亲责问她:“忘了走时说过的话吗,你说过要回来的啊。”面对母亲的问话,她无言以对,那一刻,觉得对不起母亲。
决定回家去看看,心情就变得迫不及待。回家才知道,母亲生病了,做了个颈椎手术,看到母亲脖子上戴着固定用的脖套,她一下子扑跪在母亲的脚下,抱着母亲的双腿,哭着说:“妈妈,对不起。”母亲死死抓住她的肩膀,像她走时那样,哭出了声音。爸爸将我扶起,三个人抱在了一起。
我看到小艾眼中的泪水,她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扬起了头,但泪水还是从她眼角两侧流了下来。她说,在母亲生病期间,她没能好好照顾母亲,而父母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没有告诉她。可是她又为父母想了多少呢?她觉得自己是自私的,可又那么渴望被程鹏温暖着。
程鹏每天都会给小艾打电话,叫她不要和家里闹僵。母亲也注意到了他的电话,并且开始询问他的一些情况。当得知程鹏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教师时,母亲才感觉有些放松,并且和程鹏通了电话。母亲妥协了,但哭了,母亲说用了全部付出养育的孩子,就这样轻易送给了别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她知道母亲的心,觉得有人抢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不是附属品。但小艾心里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歉疚,在心里无数次地抱歉,她不知道她还能如何请求母亲的原谅和理解。父母拒绝来定居,她的心在惶惑中渗透着愧疚
当父母从他们的朋友处知道程鹏是个安分的人后,才算放了一半的心。半年后,小艾和程鹏决定结婚,一切都很自然。父母也默认了。
程鹏申请了加拿大国籍,已经获准,小艾的移民手续也快办好了。她让父母移民过来,母亲说他们会感到孤独的,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交流的障碍会让他们无法忍受。母亲说,已经和父亲想好了,在自己能行动的时候,就在家里,如果不方便了,他们就住进养老院,那里有许多老人,不会寂寞,而且,毕竟那是故土,是根。
她的心像有东西扎一样,告诉母亲绝对不可以,一定要来她这边,可是母亲平和地说:“你和程鹏每天很晚回来,连饭都不能在一起吃,我们有什么意思呢?回来后的你们都是劳累的,也说不了几句话,难道每天要我和你父亲四目相视吗?而且,我和你父亲不想成为你的负担,我们知道你不会回来了。”
母亲的话,再一次让她无言以对,更多的是愧疚。她想到出国前一晚对母亲说过的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她是一种伤害。有时她恨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伤了父母的心。难道母亲不再信任自己了吗?
小艾觉得自己欠父母的,伤了他们的心,她不知道该如何唤回父母那年迈的心。小艾说,真的想让他们过好的生活,但却忽略了父母精神上的需要,这是不应该的。没有什么比失去亲人的信任更悲哀的了。我们的内心深处因在意而猜疑,因猜疑而变得脆弱,又因脆弱而担心彼此的离去。
如今,小艾在一家银行工作,程鹏也在一家大公司做管理,我们惟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将父母接过来,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原来的想法。有时小艾在想,这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每当她想起父母,伴着的是一缕划过心底疼痛的愧疚。真的,希望父母可以和她一起生活在蒙特利尔,过着平静的生活。
我静静看着小艾的眼睛,或许她内心对父母的歉疚,是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也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退减;又或许父母真的转变了想法,放飞了孩子,但在心底却形成了一道沟壑。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解析这道缝隙,但我们都努力着,想要与父母默契地沟通,多一些理解。希望看到的,是至爱亲人脸上那停留着的幸福。
其实,小艾不必太过自责,虽然那是出于对父母的一份爱。但如果一味地为了减轻自责而强求着父母来到身边,其结果不会理想,倒不如尊重父母理智的选择,因为那毕竟是他们自己所想过的生活,虽然并不完美。小艾可以尽力去做的是让父母知道她是幸福的,感受到她是爱他们的,无论何时何地。
陌生的城市里,
他给了她一缕温情
高中毕业后,在小艾的要求下,父母帮她办好了出国手续。走前的那个晚上,她对母亲说,一定会回来,让母亲放心。但母亲似乎没有听,继续一边低头打理东西,一边自己说着,嘱咐小艾在生活上注意的事情,全然不理睬小艾的话语。小艾心中纠结着酸楚,离别的情绪压抑在胸中,憋闷得快要窒息了。抬起头,她看到了母亲沾满泪水的脸庞。此时,她再也无法抑制自己,从后面抱住了母亲的腰,大声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相信我……”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又从温哥华转机,终于到了蒙特利尔。开始,小艾在一所私立大学上学。但渐渐觉得,私立学校的语言氛围不是很好,于是她就决定考公立大学。
小艾说,考公立大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减少一些学费。当时只是想着可以快些上完学,回到真正的家,故土的那个家。
这时,我看到小艾的眼睛有些湿润,或许我们真的无法预知未来,而未来却微笑着,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小艾每天到最近的公立大学图书馆看书,认识了一个亚洲籍男孩程鹏。他是移民过去的,已经三年了,正在读工程管理的课程。他说,很少看见女孩子这样每天都会来图书馆。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天天在图书馆碰面,尔后坐在一起看书,偶尔的对视,感觉到的是心底的温暖。那时我是充实的。
程鹏是那种很憨厚的人,看到他的时候,会有种想要依偎的感觉,成熟的气息弥漫着他,自然而然就会去信任他。圣诞节的晚上,程鹏对她说:“我会照顾好你的,小丫头,相信我。”就这样,小艾成了他的女朋友。那天,小艾心里有了踏实的感觉,是来到蒙特利尔后最安心的日子。那时,她19岁,他30岁。
小艾看着杯中的苏打水,把一个米花放了进去,而后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她和程鹏。小艾咬了咬嘴唇,它变得如夏花般的灿烂。我会心地笑了,曾想或许信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起信任的那个人。
面对家人,她的固执使母亲伤心不已
后来,小艾考上了一所公立大学。
一段时间后,小艾对母亲讲了和程鹏的关系,她在电话那端哭了,坚决不赞成我们交往。那时,她真的不能理解母亲,难道有一个照顾自己、疼自己的人不好吗?她开始用各种方法说服母亲,让母亲相信程鹏对她的好,以及他的真诚。可是母亲就是无法接受,其实小艾知道,母亲是牵挂着她的,担心女儿受到伤害。
有一次通电话时,小艾和母亲激烈争吵。母亲在电话里骂她没出息,家里是供她去读书,不是为了让她在那里找个人嫁了。说要是还想着有个妈妈,就好好上学,然后回来。最后母亲责问她:“忘了走时说过的话吗,你说过要回来的啊。”面对母亲的问话,她无言以对,那一刻,觉得对不起母亲。
决定回家去看看,心情就变得迫不及待。回家才知道,母亲生病了,做了个颈椎手术,看到母亲脖子上戴着固定用的脖套,她一下子扑跪在母亲的脚下,抱着母亲的双腿,哭着说:“妈妈,对不起。”母亲死死抓住她的肩膀,像她走时那样,哭出了声音。爸爸将我扶起,三个人抱在了一起。
我看到小艾眼中的泪水,她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扬起了头,但泪水还是从她眼角两侧流了下来。她说,在母亲生病期间,她没能好好照顾母亲,而父母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没有告诉她。可是她又为父母想了多少呢?她觉得自己是自私的,可又那么渴望被程鹏温暖着。
程鹏每天都会给小艾打电话,叫她不要和家里闹僵。母亲也注意到了他的电话,并且开始询问他的一些情况。当得知程鹏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教师时,母亲才感觉有些放松,并且和程鹏通了电话。母亲妥协了,但哭了,母亲说用了全部付出养育的孩子,就这样轻易送给了别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她知道母亲的心,觉得有人抢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不是附属品。但小艾心里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歉疚,在心里无数次地抱歉,她不知道她还能如何请求母亲的原谅和理解。父母拒绝来定居,她的心在惶惑中渗透着愧疚
当父母从他们的朋友处知道程鹏是个安分的人后,才算放了一半的心。半年后,小艾和程鹏决定结婚,一切都很自然。父母也默认了。
程鹏申请了加拿大国籍,已经获准,小艾的移民手续也快办好了。她让父母移民过来,母亲说他们会感到孤独的,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交流的障碍会让他们无法忍受。母亲说,已经和父亲想好了,在自己能行动的时候,就在家里,如果不方便了,他们就住进养老院,那里有许多老人,不会寂寞,而且,毕竟那是故土,是根。
她的心像有东西扎一样,告诉母亲绝对不可以,一定要来她这边,可是母亲平和地说:“你和程鹏每天很晚回来,连饭都不能在一起吃,我们有什么意思呢?回来后的你们都是劳累的,也说不了几句话,难道每天要我和你父亲四目相视吗?而且,我和你父亲不想成为你的负担,我们知道你不会回来了。”
母亲的话,再一次让她无言以对,更多的是愧疚。她想到出国前一晚对母亲说过的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她是一种伤害。有时她恨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伤了父母的心。难道母亲不再信任自己了吗?
小艾觉得自己欠父母的,伤了他们的心,她不知道该如何唤回父母那年迈的心。小艾说,真的想让他们过好的生活,但却忽略了父母精神上的需要,这是不应该的。没有什么比失去亲人的信任更悲哀的了。我们的内心深处因在意而猜疑,因猜疑而变得脆弱,又因脆弱而担心彼此的离去。
如今,小艾在一家银行工作,程鹏也在一家大公司做管理,我们惟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将父母接过来,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原来的想法。有时小艾在想,这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每当她想起父母,伴着的是一缕划过心底疼痛的愧疚。真的,希望父母可以和她一起生活在蒙特利尔,过着平静的生活。
我静静看着小艾的眼睛,或许她内心对父母的歉疚,是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也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退减;又或许父母真的转变了想法,放飞了孩子,但在心底却形成了一道沟壑。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解析这道缝隙,但我们都努力着,想要与父母默契地沟通,多一些理解。希望看到的,是至爱亲人脸上那停留着的幸福。
其实,小艾不必太过自责,虽然那是出于对父母的一份爱。但如果一味地为了减轻自责而强求着父母来到身边,其结果不会理想,倒不如尊重父母理智的选择,因为那毕竟是他们自己所想过的生活,虽然并不完美。小艾可以尽力去做的是让父母知道她是幸福的,感受到她是爱他们的,无论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