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通过政府、企业、商会三方联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三方协作机制或叫三合一模式,被称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温州模式”。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温州市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政府的导向工作
1、各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创新
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和行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发展;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品牌,对各级品牌企业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温州各地政府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了敢于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2007年10月份,温州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2、下放一部分政府职能给行业协会
早在1999年,温州市政府就出台了《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向行业协会赋予和下放了16项职能。2005年温州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业协(商)会规范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继续完善和落实这些职能,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制订涉及行业利益的公共政策、技术标准、行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听取相关行业协(商)会的意见,或者委托行业协(商)会起草编制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
3、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温州市政府开展了“雷雨行动”和“天网行动”等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治理行动,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基本遏制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和其他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4、法院出手治理痼疾
2002年10月,温州市中级法院成立了民事审判第三庭,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涉外民商事审理。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年底,温州市中级法院民三庭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56件,其中包括专利权纠纷 300件,著作权纠纷151件,技术合同纠纷18件,其中涉及“傍名牌”的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180余起。
5、2008年初,温州市正式成立了温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温州市市长担任组长、三位相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市人民法院、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工商局、文化局等19个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助于建立跨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促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形成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力量的良好机制。
二、行业协会的助推作用
温州的商会、协会,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和政府体制转型的产物。作为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民间自发组织,温州的商会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截止2006年底,温州市已建立各种商会(协会)444家,其中市本级商会(协会)131家;异地温州商会140多家。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言,行业协会是一股重要的助推力量。
1、行业维权,先期保护
烟具商会、五金商会和纽扣商会等制定维权公约,并成立维权工作委员会,为会员单位的新产品进行维权。维权工作先由企业到协会登记注册,经协会调查和测试合格后,并经理事会核准, 在当地报纸上刊登维权公告,发给维权证书。谁仿冒,就砸谁的模具,没收谁的产品。这些事都是协会派人来做,除非碰到有暴力倾向的,才求助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这样就使新产品得到了行业准入的保护。这一做法受到国家专利总局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对《专利法》的有益补充”。
2、参与制定地方性行业标准
商会积极引导会员进行质量认证,如ISO系列和CE等认证,并与质监或科研机构合作,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检测中心站,为会员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商会发挥集体的力量,规划产业发展,克服产业结构“低、小、散”的问题;商会倡导行业打造品牌产品,积极申请国家品牌和参加全国性的行业评比。近十年来,商会推动温州市取得驰名商标34个,中国名牌32个,省著名商标144个,省名牌174 个、“国”字号产业基地34个。
3、协助政府部门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机构协助温州市知识产权局,着力推进重点特色行业的专利预警机制建设,这几年选择了打火机、剃须刀、拉链、汽摩配、锁具等5个重点行业进行试点。
在2001年9月份,欧盟再次向中国打火机举起了CR大棒时。由于此时烟具协会已和欧洲的进口商协会建立了交流预警机制,消息获悉非常及时,及时作了应对。
4、协调应诉知识产权诉讼
如温州剃须刀行业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15亿元左右,占据了中国市场大部分份额。荷兰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一直是温州剃须刀行业的强大竞争对手,特别是2001年9月温州获得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后,就被菲利浦等国际同行紧紧盯住,尤其是菲利浦公司,早就在我国申请了100多项剃须刀专利,为其品牌设置了专利壁垒,并给温州剃须刀进入国内外市场挑起专利事端,仅2002年菲利浦诉温州剃须刀产品侵权的专利纠纷就达十多起。如何应对国外知识产权的挑战,已逐渐成为剃须刀行业发展的一件不可回避的大事。
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对各种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成报告,与国家相关部门、媒体进行充分沟通;同时,协会启动了行业专利战略研究项目,对行业的专利情况、跨国公司的专利分布、技术等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协调涉案企业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提出专利无效申请。经过三年半的努力,2005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宣告菲利浦提出受侵权请求的两项剃须刀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在此期间,还成功使菲利浦公司放弃另两项剃须刀外观设计专利权。三年半的官司,7家企业参与应诉,涉及7个部门,连胜6场官司,使菲利浦4项专利无效。这是温州行业发起专利战略的丰硕成果,在全国同行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三、企业的主体作用
1、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如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为产品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奥康皮鞋集团在浙江温州、广东东莞及意大利米兰设立三个鞋样研发中心,每年开发出数千个鞋样新款,引领鞋业发展的时尚潮流。
2、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由温州市鞋革、电器、纺织、农业、防爆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参与制订并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就多达50余项。
3、聘请知识产权顾问
温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泵阀协会三家协会聘请了温州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为常年知识产权顾问,为协会帮助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打假、应诉,“亮剑”维权
如温州奥司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利浦尔”灯具,是我国最早进入中东市场的同类产品之一,在中东地区极为畅销,目前已经成为伊拉克政府的采购项目。近几年来,国内一些不法灯具厂家做起了“李鬼”,假冒“利浦尔”产品远销国外,给奥司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奥司朗公司不惜花费上百万元巨资、组建了自己20多人的打假队,分赴全国各地,寻找假冒产品的源头。打假尖兵到涉嫌造假企业打工,以“杨子荣”深入“虎穴”的方式,经过一年多辛苦“卧底”蹲守,取得企业造假的第一手铁证,演绎着一幕幕不为人知的打假故事。
(作者周德文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金建敏系温州荣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温州市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政府的导向工作
1、各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创新
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和行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发展;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品牌,对各级品牌企业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温州各地政府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了敢于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2007年10月份,温州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2、下放一部分政府职能给行业协会
早在1999年,温州市政府就出台了《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向行业协会赋予和下放了16项职能。2005年温州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行业协(商)会规范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继续完善和落实这些职能,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制订涉及行业利益的公共政策、技术标准、行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听取相关行业协(商)会的意见,或者委托行业协(商)会起草编制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
3、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温州市政府开展了“雷雨行动”和“天网行动”等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治理行动,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基本遏制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和其他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4、法院出手治理痼疾
2002年10月,温州市中级法院成立了民事审判第三庭,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涉外民商事审理。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年底,温州市中级法院民三庭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56件,其中包括专利权纠纷 300件,著作权纠纷151件,技术合同纠纷18件,其中涉及“傍名牌”的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180余起。
5、2008年初,温州市正式成立了温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温州市市长担任组长、三位相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市人民法院、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工商局、文化局等19个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助于建立跨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促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形成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力量的良好机制。
二、行业协会的助推作用
温州的商会、协会,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和政府体制转型的产物。作为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民间自发组织,温州的商会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截止2006年底,温州市已建立各种商会(协会)444家,其中市本级商会(协会)131家;异地温州商会140多家。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言,行业协会是一股重要的助推力量。
1、行业维权,先期保护
烟具商会、五金商会和纽扣商会等制定维权公约,并成立维权工作委员会,为会员单位的新产品进行维权。维权工作先由企业到协会登记注册,经协会调查和测试合格后,并经理事会核准, 在当地报纸上刊登维权公告,发给维权证书。谁仿冒,就砸谁的模具,没收谁的产品。这些事都是协会派人来做,除非碰到有暴力倾向的,才求助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这样就使新产品得到了行业准入的保护。这一做法受到国家专利总局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对《专利法》的有益补充”。
2、参与制定地方性行业标准
商会积极引导会员进行质量认证,如ISO系列和CE等认证,并与质监或科研机构合作,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检测中心站,为会员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商会发挥集体的力量,规划产业发展,克服产业结构“低、小、散”的问题;商会倡导行业打造品牌产品,积极申请国家品牌和参加全国性的行业评比。近十年来,商会推动温州市取得驰名商标34个,中国名牌32个,省著名商标144个,省名牌174 个、“国”字号产业基地34个。
3、协助政府部门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机构协助温州市知识产权局,着力推进重点特色行业的专利预警机制建设,这几年选择了打火机、剃须刀、拉链、汽摩配、锁具等5个重点行业进行试点。
在2001年9月份,欧盟再次向中国打火机举起了CR大棒时。由于此时烟具协会已和欧洲的进口商协会建立了交流预警机制,消息获悉非常及时,及时作了应对。
4、协调应诉知识产权诉讼
如温州剃须刀行业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15亿元左右,占据了中国市场大部分份额。荷兰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一直是温州剃须刀行业的强大竞争对手,特别是2001年9月温州获得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后,就被菲利浦等国际同行紧紧盯住,尤其是菲利浦公司,早就在我国申请了100多项剃须刀专利,为其品牌设置了专利壁垒,并给温州剃须刀进入国内外市场挑起专利事端,仅2002年菲利浦诉温州剃须刀产品侵权的专利纠纷就达十多起。如何应对国外知识产权的挑战,已逐渐成为剃须刀行业发展的一件不可回避的大事。
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对各种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成报告,与国家相关部门、媒体进行充分沟通;同时,协会启动了行业专利战略研究项目,对行业的专利情况、跨国公司的专利分布、技术等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协调涉案企业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提出专利无效申请。经过三年半的努力,2005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宣告菲利浦提出受侵权请求的两项剃须刀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在此期间,还成功使菲利浦公司放弃另两项剃须刀外观设计专利权。三年半的官司,7家企业参与应诉,涉及7个部门,连胜6场官司,使菲利浦4项专利无效。这是温州行业发起专利战略的丰硕成果,在全国同行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三、企业的主体作用
1、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如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为产品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奥康皮鞋集团在浙江温州、广东东莞及意大利米兰设立三个鞋样研发中心,每年开发出数千个鞋样新款,引领鞋业发展的时尚潮流。
2、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由温州市鞋革、电器、纺织、农业、防爆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参与制订并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就多达50余项。
3、聘请知识产权顾问
温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泵阀协会三家协会聘请了温州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为常年知识产权顾问,为协会帮助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打假、应诉,“亮剑”维权
如温州奥司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利浦尔”灯具,是我国最早进入中东市场的同类产品之一,在中东地区极为畅销,目前已经成为伊拉克政府的采购项目。近几年来,国内一些不法灯具厂家做起了“李鬼”,假冒“利浦尔”产品远销国外,给奥司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奥司朗公司不惜花费上百万元巨资、组建了自己20多人的打假队,分赴全国各地,寻找假冒产品的源头。打假尖兵到涉嫌造假企业打工,以“杨子荣”深入“虎穴”的方式,经过一年多辛苦“卧底”蹲守,取得企业造假的第一手铁证,演绎着一幕幕不为人知的打假故事。
(作者周德文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金建敏系温州荣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