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蚯蚓生物滤池作为一项新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详细介绍了蚯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蚯蚓生物滤池作为一项新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详细介绍了蚯蚓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以及在污水净化机理、工艺流程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蚯蚓生物滤池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实验室中通过紫外光照射模拟自然条件下水中毒死蜱的光化学降解过程,比较研究了二氧化钛和氯化亚锡2种光催化剂对水中毒死蜱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在O~40mg添加量下,160min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并达到高峰.为预测个人冠心病发病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西方国家开发出以弗明汉模型(Framingham model)
通过乙醛酸与壳聚糖形成西佛碱,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备N位取代的羧甲基壳聚糖,采用FT-IR、X-ray、NMR分析手段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发现取代度较低的N-羧甲基壳
以三倍体批杷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间及茎尖大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倍体枇杷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过程中萌发、伸长、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取材且茎尖大小为0
通过对实验室已获得的1 685个橡胶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生物学及致病性测定,从中筛选出15个致病力明显减弱的突变体,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组中均含潮霉素磷酸
采用臭氧预氧化/膜生物反应器(O3/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通过30 d的稳定运行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效能,并通过观察膜表面的微观形态对膜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初始阶段向MBR中一次性投加2 g/L的粉末活性炭(PAC)作为生物载体,并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 h、臭氧投量为1.5 mg/L。结果表明,O3/MBR系统由于超滤膜的截留作用对颗粒物的去除非常有效,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达
目的 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PM10、PM25)与居民脑卒中发作或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文献数据库,应用Meta分析法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16个有关大气颗粒物与居民脑卒中每日发作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降解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DCAA),考察了DCAA初始浓度、臭氧投量、pH、叔丁醇和不同水质等对DCA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DCAA的氧化去除效果较好,当DCAA初始浓度为100μg/L、pH值为6.88、臭氧投量为1.96 mg/L、反应时间为25 m in时,对DCAA的去除率为32.4%;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臭氧对DCAA的去除率随DCAA初始浓度的增大
作为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诱导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快速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而且在诱导和激活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天然免疫系统也
建立利用理想点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评价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与集对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该评价模型严谨,评价结果合理,为土壤肥力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