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社会与文化的变奏交响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志愿服务已经在全国各行各业普遍展开,志愿者队伍已遍布社会各个阶层。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活动愈发呈现出高涨的趋势,仅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76万,远远超过历届奥运会志愿者的报名人数。相信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志愿服务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会服务方式,它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在我国落地生根、兴旺繁荣,如此迅速地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和影响,有着多重的文化土壤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
  
  民族文化传统与“学雷锋”活动
  
  如果把志愿者比作“蛾”的话,那么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已是积累着深厚的“蛹”的生长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人伦道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仁爱、仁慈、义举、利他。中华民族向来以亲善为本,广敬博爱的伦理情感深入人心,“仁”既是一种道德境界,又有着广泛而恒久的实用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上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集中、最大规模的带有志愿色彩的行动,也是我们今天志愿服务的最早滥觞。但虽然如此,从实质上讲它又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行动,主要是因为当时学雷锋活动明显具有从上到下的国家行政号令意味,体现的是政府意志的诉求;在计划经济一统天下、集体意志完全取代个人意志的社会,很难孕育出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形式;与此相适应,志愿服务表达的是人们自觉的能动行为,带有持续性、交互性的社会参与特点,与那种被动与盲目的“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的大呼隆形式也大不相同。所以,只有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我国的志愿服务才出现了“蝶变”的历史性飞跃。
  
  社会的现代化演进与文化交融
  
  从1989年3月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第一个社区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新型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形式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得以蔓延。此后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已经拓展到覆盖全国的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会议赛事、抢险赈灾等各个领域,同时,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双向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除了参加全球维和行动之外,中国政府通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已向20多个国家派遣了志愿人员。
  由此可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伴着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在融入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结果,它的迅速成长一方面扎根于中华民族亲善互助的传统土壤,弘扬了新中国“学雷锋”活动的价值旨向;另一方面,又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碰撞中吸纳、借鉴了国外志愿服务的现代理念与服务方式,体现了中国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转型和嬗变。这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
  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对自我及他人权利的维护和尊重,以及推进社会进步的强烈参与感。这一点从较早的深圳特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创立即可看到端倪。“义工联”创立的初衷,就是一些年轻干部看到有些企业侵犯了青工尤其是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自发地产生了要帮助他们、维护自我及他人正当权益的意愿,并采取了法律保障的形式来推进这一服务。在以后迅速发展的志愿者实践中,这种能动的主体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进步的热情表现得更为充分,反映了当代青年自强自立、勇于追求自我个性价值的特点,也表达了他们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具备的沉思与反省的能力。
   公平、奉献精神的提升,传递了人类互助友爱、消除贫困的共同心声,体现了人道之美、人性之美。中国志愿者行动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一开始就融入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国际社会反贫困、求平等斗争的特点,像我们重点实施的西部扶贫计划接力、“一助一”结对活动、城市社区服务创建等,重点均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减少公害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这是新时期公平、平等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互助友善、关爱生命、乐于奉献、和谐发展的道德精神。
  形成了新的志愿理念。精神关怀、完善自我、共同进步是众多志愿者价值追求的新境界。传统的做好事、行善举,讲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讲究物质的付出和单方面的形式。而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志愿服务开始向既注重物质又注重精神、既作出贡献又得到享受的双向互动的人文关怀层面演进,人们参与自愿服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自助的服务实践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真切地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不断品尝付出后的幸福和快乐,甚至已成为许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这是社会达到较高文明之后个人的一种需求,是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方式,它揭示了志愿服务的精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的拉动与共享共建
  
  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服务构成形式,然而在中国,带有自发特点的公民自愿行为与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力弘扬和主导,如此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推动,相互影响,这在世界上还是十分少见的,这同样体现了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这种交互形式的有效载体。
  二者之所以能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得以协调一致发展,主要原因有这样两点:其一,主流价值观与志愿精神的高度一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出的重大决策,精神文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人的理想、道德、信念、立场问题,是生活方式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所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诉求、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以及主人翁的生活劳动态度等等,不仅是与志愿者所追求的精神价值高度统一,而且为蓬勃发展的志愿者行动作了广泛的思想孕育和行为铺垫。其二,市场经济变革所催生的普遍的个体主体意识,又大大促进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愿服务本身就体现了无偿服务、奉献爱心的主题,这样一种源自个人自觉的精神追求,这种不求索取、造福他人的志愿文化无疑影响、融会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使得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以人民为主体的共享共建、成果共享的创建活动。
  当然,总的来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公民自身组织性问题,政府的角色转换问题,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法制化问题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把志愿服务明确定位于社会服务体系的范畴,把“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首次写入党的全国大会报告,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国际化视野背景下对社会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无疑,这也将促使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发展空间,促使我国的志愿服务不断吸取世界优秀文明的发展成果,向更加开放成熟、功能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和转化。(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
其他文献
本文以福州地铁1号线屏蔽门系统的建设过程为实例,从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接口等方面讲述了屏蔽门的建设经验总结,提出优化设计、配合施工、合理施工工序等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