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等客观因素,可以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方法的综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一定会出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2009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与总结了“平行推进教学法”。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构想及实施过程
若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它们在知识系统中的位置是等同的(如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或是某一种知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分支(如平行四边形中的矩形与菱形),把它们叫做“平行知识点”。“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分支不断的平行推进延伸,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印象清晰,记忆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服了知識点之间互相干扰的弊端。平行推进教学法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左图表示一般性教学流程,右图表示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实例。
■
二、平行推进教学法的依据
第一,干扰分为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两种情况。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例如,刚刚学习弧长公式计算之后,马上就学习扇形的面积公式,因为它们内容相似,时间靠近,这样就可能会忘记前面学习的弧长公式计算,从而导致了倒摄抑制的现象;而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回忆的干扰作用。如上例,刚学习弧长公式计算之后,就学习扇形的面积公式,也因它们内容相似,时间靠近,可能因弧长公式干扰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从而导致了前摄抑制的现象。如果采取“平行推进教学法”,把知识点的分支进行条理化,齐头并进,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在学生脑海里清晰呈现出两个知识点的线索,就避免了特别是内容相似知识点的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现象发生。
第二,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总是运用已有的结构去同化传入的信息。如学生在学习扇形的面积时,学生会用“弧长”去同化“扇形面积”这个信息。于是在能够同化与企图同化的两种信息之间就有了矛盾和不一致,产生了识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这就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因。“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新的认知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向前发展,起到“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平行推进作用。
第三,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揭示事物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新知识的理解依赖旧经验的最明确的记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有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去讲授新的科学知识。只有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生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加以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有归入一定的顺序、一定的体系中才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便于应用。
三、平行推进教学法的实施范例解读
下面以九年级上学期数学《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课程为例,根据图表解释平行推进教学法的实施情况及其主要步骤。
首先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圆的有关概念,如圆的定义、半径等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师生继续回顾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板书公式,平行分出两支(板书形式见下图),展示出两平行知识点,避免概念间混淆。再用多媒体进行题组对应的训练,在题组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它们内在联系,如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关系,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关系,这是平行推进教学法的第一步。
■
平行推进教学法的第二步,也是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展示平行的、易干扰的新的知识点。如在《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进行到第二步时,老师可以采取提问方式,“如果知道一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n0以及半径为R,能不能求出它的弧长呢?”经过学生讨论,深刻领会到弧长实质上是该扇形所在的圆的周长一部分,弧长是该扇形所在圆的周长的。要求学生推导出公式,老师板书。随后立即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扇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推导出已知扇形的半径和弧长求扇形的面(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12页)积公式,老师板书,再次展示出两平行知识点。
第三步就是用多媒体进行题组对应的训练,克服知识点之间互相干扰。
四、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效果
经过《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以及利用平行推进教学法这种方法在其它新授课与复习课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情况来看是非常好的,班级有98%学生对知识体系(根据平行推进教学法图表回顾)有清晰印象;班级有94%学生能完整地写出和推导出公式;班级有85%学生能利用公式解题;这节课与其它班级没用“平行推进教学法”相比较教学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五、“创新”是教学发展之魂
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发展之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立每一节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最好,会有更好”,只要教师有不断探索的精神,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构想及实施过程
若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它们在知识系统中的位置是等同的(如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或是某一种知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分支(如平行四边形中的矩形与菱形),把它们叫做“平行知识点”。“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分支不断的平行推进延伸,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印象清晰,记忆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服了知識点之间互相干扰的弊端。平行推进教学法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左图表示一般性教学流程,右图表示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实例。
■
二、平行推进教学法的依据
第一,干扰分为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两种情况。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例如,刚刚学习弧长公式计算之后,马上就学习扇形的面积公式,因为它们内容相似,时间靠近,这样就可能会忘记前面学习的弧长公式计算,从而导致了倒摄抑制的现象;而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回忆的干扰作用。如上例,刚学习弧长公式计算之后,就学习扇形的面积公式,也因它们内容相似,时间靠近,可能因弧长公式干扰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从而导致了前摄抑制的现象。如果采取“平行推进教学法”,把知识点的分支进行条理化,齐头并进,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在学生脑海里清晰呈现出两个知识点的线索,就避免了特别是内容相似知识点的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现象发生。
第二,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总是运用已有的结构去同化传入的信息。如学生在学习扇形的面积时,学生会用“弧长”去同化“扇形面积”这个信息。于是在能够同化与企图同化的两种信息之间就有了矛盾和不一致,产生了识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这就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因。“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新的认知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向前发展,起到“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平行推进作用。
第三,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揭示事物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平行推进教学法”就是新知识的理解依赖旧经验的最明确的记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有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去讲授新的科学知识。只有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生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加以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有归入一定的顺序、一定的体系中才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便于应用。
三、平行推进教学法的实施范例解读
下面以九年级上学期数学《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课程为例,根据图表解释平行推进教学法的实施情况及其主要步骤。
首先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圆的有关概念,如圆的定义、半径等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师生继续回顾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板书公式,平行分出两支(板书形式见下图),展示出两平行知识点,避免概念间混淆。再用多媒体进行题组对应的训练,在题组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它们内在联系,如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关系,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关系,这是平行推进教学法的第一步。
■
平行推进教学法的第二步,也是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展示平行的、易干扰的新的知识点。如在《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进行到第二步时,老师可以采取提问方式,“如果知道一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n0以及半径为R,能不能求出它的弧长呢?”经过学生讨论,深刻领会到弧长实质上是该扇形所在的圆的周长一部分,弧长是该扇形所在圆的周长的。要求学生推导出公式,老师板书。随后立即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扇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推导出已知扇形的半径和弧长求扇形的面(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12页)积公式,老师板书,再次展示出两平行知识点。
第三步就是用多媒体进行题组对应的训练,克服知识点之间互相干扰。
四、平行推进教学法的效果
经过《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以及利用平行推进教学法这种方法在其它新授课与复习课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情况来看是非常好的,班级有98%学生对知识体系(根据平行推进教学法图表回顾)有清晰印象;班级有94%学生能完整地写出和推导出公式;班级有85%学生能利用公式解题;这节课与其它班级没用“平行推进教学法”相比较教学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五、“创新”是教学发展之魂
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发展之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立每一节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最好,会有更好”,只要教师有不断探索的精神,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