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姓“新”,这是新闻工作常理。新闻姓“新”,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时效性强,报道及时;二是内容有新意,即报道的内容新鲜并要有时代意义。一篇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新闻的视角。新闻内容上的新,要求新闻报道立足于“新”,把握视角,做到立意新、选材新、表现手法新。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编辑,笔者经常会读到一些新闻稿件,新闻含量少,与普通受众的要求距离很大,究其原因,都是没能站在“新”的立场把握新闻报道的视角,结果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更重要的是,未受众的需要,疏远了与普通受众的关系,从而丧失了新闻价值。
试举一例。6月8日,笔者编辑时遇到一篇稿件,标题为:《县卫生局领导看望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卫生防疫的王强家属》。姑且不论标题繁杂拖沓,只讨论它的报道视角。它的视角是:卫生局领导看望王强家属。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事情的原委: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省卫生厅组织人员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县疾控中心驾驶员王强受命随队奔赴灾区,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卫生防疫工作。王强赴灾区后十多天,县卫生局领导去他家里看望他的家属,表示对他的关心支持。此前,王强支援灾区的事情一直没有对外宣扬,因此对受众来说还是件新鲜事,而且是很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可是作者仅站在“看望”这一视角,只把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远赴地震灾区搞卫生防疫”作为背景材料来交代,未免舍本逐末。显而易见这篇报道没能把握好报道视角,在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下面结合对此例的修正,逐一进行讨论。
一、立意——立足于“新”,铸造灵魂
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是把握新闻视角的首要组成部分。报道怎样立意,即选择什么主题。新闻立意,既是业务,又是政治,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立足于“新”,确立新闻报道的主题呢?
首先,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新闻报道的立意必须符合并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才能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有人可能会片面认为,政治性强的报道往往缺少“新奇”感——在我们的新闻报道活动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也要看到,只要吃透政策精神,根据上述原则给新闻立意,不仅不会改变新闻的属性,反而更能挖掘新闻事实的实质内容,提取出受众更关注更感兴趣的事实,增加报道的新意,同时使新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从而全面提升新闻价值。就上例而言,“王强远赴地震灾区搞卫生防疫”的立意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热潮相呼应,体现了一名普通卫生工作者为灾区人民分忧解难的优良品质,比“领导看望其家属”更符合时局,政治性更强,也更有新意。
其次,新闻立意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才是受众感兴趣的、觉得新鲜的,因此,新闻必须面向大众,贴近受众。受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显然,上例“领导看望”的立意重在领导行为,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是不够贴近的,而“王强支援灾区防疫”才是发生在来老百姓当中的事,是老百姓赞赏的、愿意看到的并且为之鼓舞的新闻,尤其是全县只抽调一人,而且从事那么艰苦的工作,实在也是件有分量的新鲜事。
再次,新闻立意必须坚持凸显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作为新闻传播者,必须吃透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这一点与新闻姓“新”又是紧密相关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在对“王强”稿进行修改时,立足于“新”,变换了报道主题,改标题为:《我县支援灾区防疫第一人:王强》。
二、选材——立足于“新”,树立典型
选材就是把相关新闻事实的原始材料提炼成表现主题的题材。新闻报道的成败与选材密不可分。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来表现,在立足于“新”确立报道的主题后,我们还要立足于“新”,选取与主题需要相吻合的、服从并服务于主题的事实材料,这些新闻素材应该是对准新闻主角、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本质的,只有用这样的材料来架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
在“王强”例中,作者经过采访,掌握了很多素材,有领导看望,有王强赴灾区搞防疫,有记者与王强通电话的录音,有王强家属的担心牵挂和支持等。确立了《我县支援灾区防疫第一人:王强》这一报道主题后,我在修改后的新闻里舍弃了关于领导看望、家属牵挂支持等方面的事实材料,把原稿中作为背景材料的部分提炼出来,架构成导语、正文,用主人公的电话录音交代前方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完成了一篇新颖、精炼、受众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三、表现手法——立足于“新”,扣人心弦
新闻写作除了新颖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新颖的、扣人心弦的表现手法,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对材料进行新颖构思和巧妙安排,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当然,立足于“新”,扣人心弦的新闻表现手法既要紧扣新闻本质,又要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既不能因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又不能只顾创新而抛弃了大众化的语言,不顾受众接受新闻的习惯。
不妨再举一例。笔者6月9号接到稿件《消防人员成功解救落水者》,说的是当天上午消防战士从某大桥涵洞下漩涡里救出一落水者的事,这个落水者头天就掉落漩涡,被困14小时,是件十分惊险的事。这样的新闻事实,好好表现它,无疑是一篇好新闻,它新、奇、贴近生活,并且立意高。可是原稿的开篇就抹杀了它的新与奇,来了段“揣摩式”的导语:
6月8号端午节下午5点左右,大家还在欢欢喜喜过节,而对城关镇金虎村一位名叫李金华的村民来说,麻烦可就大了,他不幸被困在一中大桥桥洞的漩涡里,怎么也出不来,一困就是14小时。
落水者困在漩涡里长达14小时(中间隔了一夜!),被消防战士救出来了,新闻导语不是急着告诉人这一事实结果,却绕个大圈子先去揣摩落水者的心思!固然看得出,作者是费了点心血来写这个导语的,但就因为太想在表现手法上出新招,反而弄巧成拙。这个导语在构思上实在没扣住新闻本质,不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要知道,新闻不是“故事会”,可以“慢慢道来”,新闻讲究“短平快”,干净利落,要用最短的时间说清事实。试想,你最先得到这个消息,你在转告别人时一定是迫不及待,直截了当,脱口而出的恐怕是:“告诉你,一个人昨天傍晚掉一中大桥下漩涡了,在里头困了14个小时,刚才被消防队救出来了,还是活的!”——我想,这就是这则新闻无可替代的导语了。于是,稍稍经过润色,修改后的新闻标题为《落水者被困14小时,消防战士成功解救》,导语变成:
今天上午,我县消防队员成功解救一名落水人员。落水者被困一中大桥桥洞下的漩涡里,长达14个小时。
随后的正文,再现救援过程,交代落水者身份、落水原因、被困经过以及获救后身体状况。结构上仍然依据“说事”的顺序,表达方式上同样采用“说事”的语言和语调,“新鲜、新奇”感贯穿新闻报道始终,扣人心弦,表现了当今社会深厚的人性关怀,同时提醒人们要做事谨慎,注意安全,立意、题材、表现手法都具备了新意,从而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新闻姓“新”,就要立足于“新”,把握新闻视角,新在立意上,新在选材上,新在表现手法上。
(作者单位:舒城县广播电视局)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编辑,笔者经常会读到一些新闻稿件,新闻含量少,与普通受众的要求距离很大,究其原因,都是没能站在“新”的立场把握新闻报道的视角,结果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更重要的是,未受众的需要,疏远了与普通受众的关系,从而丧失了新闻价值。
试举一例。6月8日,笔者编辑时遇到一篇稿件,标题为:《县卫生局领导看望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卫生防疫的王强家属》。姑且不论标题繁杂拖沓,只讨论它的报道视角。它的视角是:卫生局领导看望王强家属。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事情的原委: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省卫生厅组织人员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县疾控中心驾驶员王强受命随队奔赴灾区,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卫生防疫工作。王强赴灾区后十多天,县卫生局领导去他家里看望他的家属,表示对他的关心支持。此前,王强支援灾区的事情一直没有对外宣扬,因此对受众来说还是件新鲜事,而且是很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可是作者仅站在“看望”这一视角,只把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远赴地震灾区搞卫生防疫”作为背景材料来交代,未免舍本逐末。显而易见这篇报道没能把握好报道视角,在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下面结合对此例的修正,逐一进行讨论。
一、立意——立足于“新”,铸造灵魂
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是把握新闻视角的首要组成部分。报道怎样立意,即选择什么主题。新闻立意,既是业务,又是政治,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立足于“新”,确立新闻报道的主题呢?
首先,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新闻报道的立意必须符合并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才能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有人可能会片面认为,政治性强的报道往往缺少“新奇”感——在我们的新闻报道活动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也要看到,只要吃透政策精神,根据上述原则给新闻立意,不仅不会改变新闻的属性,反而更能挖掘新闻事实的实质内容,提取出受众更关注更感兴趣的事实,增加报道的新意,同时使新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从而全面提升新闻价值。就上例而言,“王强远赴地震灾区搞卫生防疫”的立意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热潮相呼应,体现了一名普通卫生工作者为灾区人民分忧解难的优良品质,比“领导看望其家属”更符合时局,政治性更强,也更有新意。
其次,新闻立意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才是受众感兴趣的、觉得新鲜的,因此,新闻必须面向大众,贴近受众。受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显然,上例“领导看望”的立意重在领导行为,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是不够贴近的,而“王强支援灾区防疫”才是发生在来老百姓当中的事,是老百姓赞赏的、愿意看到的并且为之鼓舞的新闻,尤其是全县只抽调一人,而且从事那么艰苦的工作,实在也是件有分量的新鲜事。
再次,新闻立意必须坚持凸显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作为新闻传播者,必须吃透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这一点与新闻姓“新”又是紧密相关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在对“王强”稿进行修改时,立足于“新”,变换了报道主题,改标题为:《我县支援灾区防疫第一人:王强》。
二、选材——立足于“新”,树立典型
选材就是把相关新闻事实的原始材料提炼成表现主题的题材。新闻报道的成败与选材密不可分。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来表现,在立足于“新”确立报道的主题后,我们还要立足于“新”,选取与主题需要相吻合的、服从并服务于主题的事实材料,这些新闻素材应该是对准新闻主角、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本质的,只有用这样的材料来架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
在“王强”例中,作者经过采访,掌握了很多素材,有领导看望,有王强赴灾区搞防疫,有记者与王强通电话的录音,有王强家属的担心牵挂和支持等。确立了《我县支援灾区防疫第一人:王强》这一报道主题后,我在修改后的新闻里舍弃了关于领导看望、家属牵挂支持等方面的事实材料,把原稿中作为背景材料的部分提炼出来,架构成导语、正文,用主人公的电话录音交代前方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完成了一篇新颖、精炼、受众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三、表现手法——立足于“新”,扣人心弦
新闻写作除了新颖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新颖的、扣人心弦的表现手法,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对材料进行新颖构思和巧妙安排,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当然,立足于“新”,扣人心弦的新闻表现手法既要紧扣新闻本质,又要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既不能因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又不能只顾创新而抛弃了大众化的语言,不顾受众接受新闻的习惯。
不妨再举一例。笔者6月9号接到稿件《消防人员成功解救落水者》,说的是当天上午消防战士从某大桥涵洞下漩涡里救出一落水者的事,这个落水者头天就掉落漩涡,被困14小时,是件十分惊险的事。这样的新闻事实,好好表现它,无疑是一篇好新闻,它新、奇、贴近生活,并且立意高。可是原稿的开篇就抹杀了它的新与奇,来了段“揣摩式”的导语:
6月8号端午节下午5点左右,大家还在欢欢喜喜过节,而对城关镇金虎村一位名叫李金华的村民来说,麻烦可就大了,他不幸被困在一中大桥桥洞的漩涡里,怎么也出不来,一困就是14小时。
落水者困在漩涡里长达14小时(中间隔了一夜!),被消防战士救出来了,新闻导语不是急着告诉人这一事实结果,却绕个大圈子先去揣摩落水者的心思!固然看得出,作者是费了点心血来写这个导语的,但就因为太想在表现手法上出新招,反而弄巧成拙。这个导语在构思上实在没扣住新闻本质,不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要知道,新闻不是“故事会”,可以“慢慢道来”,新闻讲究“短平快”,干净利落,要用最短的时间说清事实。试想,你最先得到这个消息,你在转告别人时一定是迫不及待,直截了当,脱口而出的恐怕是:“告诉你,一个人昨天傍晚掉一中大桥下漩涡了,在里头困了14个小时,刚才被消防队救出来了,还是活的!”——我想,这就是这则新闻无可替代的导语了。于是,稍稍经过润色,修改后的新闻标题为《落水者被困14小时,消防战士成功解救》,导语变成:
今天上午,我县消防队员成功解救一名落水人员。落水者被困一中大桥桥洞下的漩涡里,长达14个小时。
随后的正文,再现救援过程,交代落水者身份、落水原因、被困经过以及获救后身体状况。结构上仍然依据“说事”的顺序,表达方式上同样采用“说事”的语言和语调,“新鲜、新奇”感贯穿新闻报道始终,扣人心弦,表现了当今社会深厚的人性关怀,同时提醒人们要做事谨慎,注意安全,立意、题材、表现手法都具备了新意,从而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新闻姓“新”,就要立足于“新”,把握新闻视角,新在立意上,新在选材上,新在表现手法上。
(作者单位:舒城县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