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一项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魏书生:《语文自学之道》)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概括说来就是导、创、行、化。
  一、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需要良好的动机。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相应地加强激发动机和明确目标的目的性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以名人传记、英雄模范和自学成才者生动事迹激励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萌发学好语文的良好动机,以此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应该是轻松、和谐、愉快的。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呢?
  ●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不仅要精炼、准确,而且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尤其是那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于俏皮中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生听课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精神负担。要达到此种境界,就要求老师不仅必修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不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要注意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设法从学生中获得反馈的信息。还应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才能顺利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理想的教学气氛。
  ●要注重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在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规范下不断创新自己的教法,使学生感到常学常新、饶有兴趣。当然新要系统化、科学化,而不是故意变花样,别出心裁地堆砌,令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生动地多媒体,可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特定地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中要多方面挖掘有情趣的因素,横向扩充语文课文内容的涵盖面,使学生感到内容有趣,乐于接受。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下转1-8版中缝)
其他文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为此,教育者无一不在探究教育教学方法,无一不在追求提高课堂效益。近五年来,在校本教研的推动下,本人就初中语文提高课堂效益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有所感悟。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及专家的指导。   一、要明确语文课教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解释:(1)语言和文字:~规范,~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2)语言和文学:中学~课本。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三条主要阐述了如何“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并指出了具体的要求,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举其要有三: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注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更多的独立阅读的机会。其次,教师程序化的分析替代学生富于个性独特的认知过程
期刊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
期刊
近几年学生作文的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几乎每个老师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都是以模仿开始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模仿竟成了抄袭出现的始作俑者,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废除模仿这种作文训练的方法,这完全是因噎废食。人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时候可能会有灵感出现,可那也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如何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上
期刊
古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中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但文言文毕竟是古人写的文章,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其中许多字、词、句、语法均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又有一些文化典故、风俗礼仪,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也厌学,甚至怕学,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在古言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
期刊
梁实秋先生的小品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不长,但构思十分严谨、紧凑、围绕“动人”的主题,再现了梁启超先生的风采,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佩、赞美之情,这一切都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地化为外貌、表情、声音、动作、气质等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潇洒的特点。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意境的创造,单就诗歌来说,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作者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谈谈古典诗歌创造意境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情景交融构成意境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也有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
期刊
“寓教于乐”一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是教与学中活力的积极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关键是老师要善教。教师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得好。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因此,语文的学习就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  “导语的诗意”营造如沐春风的快乐氛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重视导语的设计,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