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罕见46,XX,inv(4)(q12q22)一例
【机 构】
:
250002 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生殖遗传实验室,250001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0002 济南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生殖遗传实验室,
【出 处】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3期
其他文献
目的对智力低下儿童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探讨儿童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372例14岁及以下智力低下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372例智力低下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018例,异常检出率为74.20%(1018/1372)。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主要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共953例,占异常核型的93.61%(953/1018)。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以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主
目的应用毛细管技术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和简便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筛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用FAM、JOE和TAMRA荧光基团标记PCR引物,进行多重定量荧光PCR,建立毛细管技术筛查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方法,并对72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严重少精症或轻度少弱精症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AZF微缺失筛查。结果成功建立了毛细管技术筛查AZF微缺失方法。在72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严重少精症或轻度少
目的建立不明原因发育迟缓合并智力低下儿童常见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临床检测技术策略。方法应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标记微球阵列(BACs-on-Beads, BoBs)技术和外周血染色体G带技术,检测不明原因的智力发育迟缓、心脏异常、特殊面容及学习障碍等临床表现患儿的染色体变异,并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
目的研究ABO基因的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变异对于A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3份A亚型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基因克隆测序等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及单倍型序列分析。结果3份A亚型样本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Ael型,其中2份样本分别含有Ael08和O01等位基因,1份样本含有Ael08和O04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lucokinase regulator protein, GCKR)基因rs780094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Sequenom技术平台上对维吾尔族1006例T2D患者和1004名正常对照GCKR基因rs78009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rs780094
目的建立一种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改良培养法,用于临床相关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设计新型培养架,解决离心管培养淋巴细胞的弊端;应用蛋白质电泳分析人血浆、人血清及商品化胎牛血清组分;考察0%、5%、10%、15%、20%、25%、30%自体血浆添加对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商品化的胎牛血清质量差异显著,而人血浆与胎牛血清组分相似。自体血浆添加对淋巴细
目的分析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探讨DIAPH3基因的新发突变与ASD发病风险及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患儿进行神经检查、精神评估等,然后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以明确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的临床评估提示患者属于典型ASD,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认4个候选基因,包括TUT1、DIAPH3、RELN
目的确定一个先天性无虹膜症家系的PAX6基因致病突变。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所有成员13人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对先证者PAX6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发现异常后对家庭所有成员进行PAX6基因的检测,并对160例正常对照的全血DNA用PCR-直接测序法排除多态性。结果先证者的PAX6基因第6外显子有一杂合突变(c.151G>A),造成第51位氨基酸的改变(p.Asp51Asn);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