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写作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七至九年级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是这样表述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就是要抒写自己的真实感情。这一目标对于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作文课上,有些学生看到题目,不是潜心解题,一个劲在那里表决心、谈志愿,一大堆的假话、大话、空话;有的作文并无一丁点能引起“触动”的因由,却“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词),满纸苦闷、彷徨、伤感,十足的恨男怨女的派头,十分矫情;有的则调侃一切,玩世不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对社会的冷漠;还有的胡编乱造,随意拼凑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以博取评阅教师的好感。这些作文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但最根本的是作者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要以一种诚实、信任、恳切的态度与读者沟通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笑者虽乐不悦。”(庄子:《渔父》)这些文章中要么“无情”,要么是一些“不精不诚”之情。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读者心理的拒绝与排斥。这种倾向制约着中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缺“真”少“实”的主体是不能承载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的。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多一些真情实感呢?笔者结合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立意求新,开掘要深,增强表达意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和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写文章总一定要有动机和目的,即实现某种特定需要。这特定的需要就是作者要确定的主题。意在笔先,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写作中,不少同学缺乏主题意识,只追求老师给个好成绩,因而他们的作文或矫情做作,或寡情少感,或情感泛滥,或情无寄托。如何确立主题呢?主题的确立,不应是人所共知的肤浅道理,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和哲理。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一目尽传精神”。如莫怀戚的《散步》,文章所写的“散步”是件小事,作者只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来写,但由于不是停留在表现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读来使人引起共鸣,掩卷催人玩味深思。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意深刻,不落俗套。要学会透过事物表面,看到问题实质,从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文章有没有闪光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其意义和价值是大不一样的。
把个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统一起来。写作中发展个性,展示其创造性,这是新课改作文教学的目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学生片面理解“个性化”和“创造性”,误以为“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就是“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比如一些中学生经常在作文里宣泄个人做官扬名、发家享乐,“光于前,裕于后”等偏狭自私的情感。当然,这样的思想感情不能说不真、不实,但这显然与人文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是相悖的。这也让我们看到少数中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存在的缺失,因此,他们的作文就难免流露出冷漠和消极。“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鲁迅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文章的思想情感,这已是用不着多加证明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决不能以一方面来抵消另一方面,去谋求本已残缺灰暗的完美。事实上,“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发挥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统一,才是提高我们的文章“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
注重生活积累,从自己熟知的生活写起。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所写的人和事,所反映的问题缺少深切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从客观上说,中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确实不利于他们去直接观察、感受、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利”不是不能。我们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社会、家庭、学校的万千气象,哪一处不是丰富多彩?即令是“三点一线”,又何处无故事,何处无风景,何处无精神?其间该有多少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毫无疑问,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也为我们在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方面道理可从鲁迅、巴金等大作家身上得到印证。然而不少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生活,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每至作文就搜索枯肠,舍近求远,把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不熟悉,也无感受,又缺少认识的材料搬运过来塞进文章。这样的文章缺少真情实感。由此可知,利用好自己的生活积累,首先写好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写好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认识、看法,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是一条很重要,也很管用的经验。如此下去,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那么,我们文章的真情实感就不再会是可望不可求的了。
敞开心扉和读者交流。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还取决于作者的心理状态。如果作者能平等地看待读者,把写作看成是和忠实的朋友的思想情感交流,不设心理防线,大胆坦诚地向对方讲述、议论、倾诉,那么,文章就会情真意切,就有感染人的力量。读者在情感上接受了你,信任你,那么就能很容易地认同并接受你所表达的一切。值得指出的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定的勇气,有鲁迅先生那样敢于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的勇气;其中包括暴露解剖自己的弱点、缺点、自私、萎琐、卑下,甚至可耻的那一面。能做到这样,那么,文章的“情”之真,“感”之实,谁还会怀疑呢?
文章,乃“缘情”“言志”之物。应是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古往今来,凡是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无不是以“情”取胜的。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这方面,前人有很多精要的论述。《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这里说的“修辞”是指讲话和写文章;“诚”是指作者在讲话和文章中表露的真情实感。刘向、扬雄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核:翔实正确),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王充把“疾虚妄”定为自己写作的原则。这都说明了前人对包括真情实感在内的文章的真实性问题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怎样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综合素质问题。写作是生命个体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实践活动,也是其自我锤炼,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发展过程。在这一思维活动中,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才是真正的与读者交流。
看四季的风花雪月,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就会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陶醉,就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真情流露。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细节,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只有积蓄了感情,写作时激情才会爆发,作文才可能有真情实感。
谁都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有的作品你即使不知道作者的名字,只要一读那语句的味儿,就足以使一个熟悉作家语言风格的读者知道是谁的作品了。你只要闭上眼睛回味一下,课本里读过的鲁迅、老舍、冰心、朱自清、余秋雨的作品不是可以领悟到吗?他们同样是使文字精确、简练、生动、活泼,但是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读它们,深受其熏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仓库。
从中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些名家名作,都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从血管里流出的血凝成的。用自己的语言,得心应手,一词一句地把复杂的事物描述出来,把独到的见解陈述出来,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语文教师常常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某些词、句丰富深刻的含义,就是在引导大家学会推敲,回味作家表情传意的语言风格。
因此,请记住托尔斯泰一句非常精辟的忠告:“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能进行写作。”换言之,中学生作文,非用心血去浇铸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刘国正、陶伯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名家作文论》文心出版社。
③张定远主编《中国现当代名家作文论》文心出版社。
④葉圣陶:《论写作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作者单位:灵璧县禅堂中学)
目前,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作文课上,有些学生看到题目,不是潜心解题,一个劲在那里表决心、谈志愿,一大堆的假话、大话、空话;有的作文并无一丁点能引起“触动”的因由,却“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词),满纸苦闷、彷徨、伤感,十足的恨男怨女的派头,十分矫情;有的则调侃一切,玩世不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对社会的冷漠;还有的胡编乱造,随意拼凑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以博取评阅教师的好感。这些作文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但最根本的是作者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要以一种诚实、信任、恳切的态度与读者沟通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笑者虽乐不悦。”(庄子:《渔父》)这些文章中要么“无情”,要么是一些“不精不诚”之情。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读者心理的拒绝与排斥。这种倾向制约着中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缺“真”少“实”的主体是不能承载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的。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多一些真情实感呢?笔者结合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立意求新,开掘要深,增强表达意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和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写文章总一定要有动机和目的,即实现某种特定需要。这特定的需要就是作者要确定的主题。意在笔先,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写作中,不少同学缺乏主题意识,只追求老师给个好成绩,因而他们的作文或矫情做作,或寡情少感,或情感泛滥,或情无寄托。如何确立主题呢?主题的确立,不应是人所共知的肤浅道理,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和哲理。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一目尽传精神”。如莫怀戚的《散步》,文章所写的“散步”是件小事,作者只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来写,但由于不是停留在表现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读来使人引起共鸣,掩卷催人玩味深思。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意深刻,不落俗套。要学会透过事物表面,看到问题实质,从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文章有没有闪光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其意义和价值是大不一样的。
把个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统一起来。写作中发展个性,展示其创造性,这是新课改作文教学的目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学生片面理解“个性化”和“创造性”,误以为“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就是“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比如一些中学生经常在作文里宣泄个人做官扬名、发家享乐,“光于前,裕于后”等偏狭自私的情感。当然,这样的思想感情不能说不真、不实,但这显然与人文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是相悖的。这也让我们看到少数中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存在的缺失,因此,他们的作文就难免流露出冷漠和消极。“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鲁迅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文章的思想情感,这已是用不着多加证明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决不能以一方面来抵消另一方面,去谋求本已残缺灰暗的完美。事实上,“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发挥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统一,才是提高我们的文章“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
注重生活积累,从自己熟知的生活写起。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所写的人和事,所反映的问题缺少深切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从客观上说,中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确实不利于他们去直接观察、感受、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利”不是不能。我们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社会、家庭、学校的万千气象,哪一处不是丰富多彩?即令是“三点一线”,又何处无故事,何处无风景,何处无精神?其间该有多少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毫无疑问,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也为我们在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方面道理可从鲁迅、巴金等大作家身上得到印证。然而不少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生活,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每至作文就搜索枯肠,舍近求远,把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不熟悉,也无感受,又缺少认识的材料搬运过来塞进文章。这样的文章缺少真情实感。由此可知,利用好自己的生活积累,首先写好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写好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认识、看法,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是一条很重要,也很管用的经验。如此下去,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那么,我们文章的真情实感就不再会是可望不可求的了。
敞开心扉和读者交流。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还取决于作者的心理状态。如果作者能平等地看待读者,把写作看成是和忠实的朋友的思想情感交流,不设心理防线,大胆坦诚地向对方讲述、议论、倾诉,那么,文章就会情真意切,就有感染人的力量。读者在情感上接受了你,信任你,那么就能很容易地认同并接受你所表达的一切。值得指出的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定的勇气,有鲁迅先生那样敢于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的勇气;其中包括暴露解剖自己的弱点、缺点、自私、萎琐、卑下,甚至可耻的那一面。能做到这样,那么,文章的“情”之真,“感”之实,谁还会怀疑呢?
文章,乃“缘情”“言志”之物。应是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古往今来,凡是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无不是以“情”取胜的。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这方面,前人有很多精要的论述。《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这里说的“修辞”是指讲话和写文章;“诚”是指作者在讲话和文章中表露的真情实感。刘向、扬雄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核:翔实正确),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王充把“疾虚妄”定为自己写作的原则。这都说明了前人对包括真情实感在内的文章的真实性问题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怎样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综合素质问题。写作是生命个体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实践活动,也是其自我锤炼,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发展过程。在这一思维活动中,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才是真正的与读者交流。
看四季的风花雪月,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就会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陶醉,就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真情流露。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细节,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只有积蓄了感情,写作时激情才会爆发,作文才可能有真情实感。
谁都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有的作品你即使不知道作者的名字,只要一读那语句的味儿,就足以使一个熟悉作家语言风格的读者知道是谁的作品了。你只要闭上眼睛回味一下,课本里读过的鲁迅、老舍、冰心、朱自清、余秋雨的作品不是可以领悟到吗?他们同样是使文字精确、简练、生动、活泼,但是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读它们,深受其熏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仓库。
从中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些名家名作,都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从血管里流出的血凝成的。用自己的语言,得心应手,一词一句地把复杂的事物描述出来,把独到的见解陈述出来,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语文教师常常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某些词、句丰富深刻的含义,就是在引导大家学会推敲,回味作家表情传意的语言风格。
因此,请记住托尔斯泰一句非常精辟的忠告:“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能进行写作。”换言之,中学生作文,非用心血去浇铸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刘国正、陶伯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名家作文论》文心出版社。
③张定远主编《中国现当代名家作文论》文心出版社。
④葉圣陶:《论写作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作者单位:灵璧县禅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