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服装行业的全球化分工和品牌化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服装设计教学应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就业;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高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 专业教学 策略
随着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
一、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为萌芽阶段。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率先开出服装设计专业,拉开了高等院校服装设计学科教育的序幕。当时教学尚未形成体系,课程在探索中进行,时装设计还处于染织和裁缝阶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发展期。服装设计教学基本上是一种重视理论型和绘画型的教育,对服装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明显不足,没有形成校企对接与合作。“时装设计师”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尚处在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90年代中后期为升级阶段。国内市场服装供大于求,衣着消费和产业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价格让利、企业进入以“营销”为中心的成本竞争时代。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日趋理性;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品牌经营”。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开始高薪聘请设计师或选择与院校合作;进人21世纪为蜕变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服装消费个性化趋势明显,商品生命周期缩短。于是,对现代服装教育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具备了解和把握服装从产品设计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程的能力。??? ?为了实现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必须打破服装教学封闭化的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效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将服装设计、服装美学、服装工艺、服装面料和市场经济等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注重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纸上谈兵、孤芳自赏,游离于市场之外;二是服装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设计和绘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作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经费短缺,投入不足,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实习环节薄弱。难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其人才规格与企业不相匹配,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相差甚远。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又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相去甚远,高职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却比较差,折射出当前高职教育技能培养不足的“软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难以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缺乏改革和创新,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高职生毕业后都感受到所学难以所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需要经过相当的磨合过程,就业压力很大。
三、及时转变观念,有序推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课程设置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有效调整专业课程开设的顺序,注意各专业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对相关基础课程和理论课进行精简和重组,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引入企业内容,实行课程项目化。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教学中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育者要在合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导入法、任务驱动法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专业教学时,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以“职业活动”为逻辑起点,把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發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以人才质量为生命,创新教学模式。当前高职院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为了顺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订单式培养”、“ 人才立交桥”、“2+1”教学模式、“前校后厂”教育、顶岗实习等都是职业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从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4、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企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最好平台。将企业技术人才请进来,让学生走进企业,在学校、企业间交互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鼓励和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积累和提高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入厂实习,明确具体实习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和拓展学习内容,展现自我,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需求无缝对接,为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创造了条件。邀请企业行家能手参与教学工作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要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培养目标,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创新教学模式,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提高育人质量,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服装设计》 刘晓刚 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服装设计教学浅谈》张 培 著 科协论坛 2007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 专业教学 策略
随着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
一、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为萌芽阶段。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率先开出服装设计专业,拉开了高等院校服装设计学科教育的序幕。当时教学尚未形成体系,课程在探索中进行,时装设计还处于染织和裁缝阶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发展期。服装设计教学基本上是一种重视理论型和绘画型的教育,对服装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明显不足,没有形成校企对接与合作。“时装设计师”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尚处在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90年代中后期为升级阶段。国内市场服装供大于求,衣着消费和产业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价格让利、企业进入以“营销”为中心的成本竞争时代。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日趋理性;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品牌经营”。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开始高薪聘请设计师或选择与院校合作;进人21世纪为蜕变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服装消费个性化趋势明显,商品生命周期缩短。于是,对现代服装教育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具备了解和把握服装从产品设计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程的能力。??? ?为了实现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必须打破服装教学封闭化的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效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将服装设计、服装美学、服装工艺、服装面料和市场经济等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注重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纸上谈兵、孤芳自赏,游离于市场之外;二是服装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设计和绘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作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经费短缺,投入不足,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实习环节薄弱。难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其人才规格与企业不相匹配,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相差甚远。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又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相去甚远,高职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却比较差,折射出当前高职教育技能培养不足的“软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难以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缺乏改革和创新,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高职生毕业后都感受到所学难以所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需要经过相当的磨合过程,就业压力很大。
三、及时转变观念,有序推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课程设置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有效调整专业课程开设的顺序,注意各专业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对相关基础课程和理论课进行精简和重组,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引入企业内容,实行课程项目化。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教学中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育者要在合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导入法、任务驱动法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专业教学时,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以“职业活动”为逻辑起点,把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發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以人才质量为生命,创新教学模式。当前高职院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为了顺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订单式培养”、“ 人才立交桥”、“2+1”教学模式、“前校后厂”教育、顶岗实习等都是职业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从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4、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企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最好平台。将企业技术人才请进来,让学生走进企业,在学校、企业间交互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鼓励和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积累和提高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入厂实习,明确具体实习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和拓展学习内容,展现自我,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需求无缝对接,为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创造了条件。邀请企业行家能手参与教学工作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要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培养目标,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创新教学模式,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提高育人质量,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服装设计》 刘晓刚 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服装设计教学浅谈》张 培 著 科协论坛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