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女团选秀类节目形式单一,同质化、粉丝经济失衡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自《创造101》所开启的偶像元年后,其他的女团选秀节目始终没有获得较大的反响。2020年,由芒果TV企划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横空出世,成熟女艺人因参加女团选秀而备受关注。本文以2020年大火的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为研究对象,挖掘其营销的创新点与亮点,从点到面,为其他综艺节目的营销提供借鉴。
关键词:女团选秀;《乘风破浪的姐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观看综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各类选秀节目陆续面世。《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女团成长类综艺节目,与其他的青年偶像选秀节目不同,这是我国首档逆龄女团选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了30位30岁以上的女艺人,展示她们的练习生活,并通过舞台竞演和人气,最终选出7位成员“破龄成团”。“姐姐们”的个性、在不同领域的多年沉淀积累以及节目本身独特的营销策略,使节目的收视率和讨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展现了节目的创作价值和初心。
1 引起观众共鸣的情感营销
1.1 以受众为中心的节目定位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突破传统的理念,将节目定位为“送年龄30+的姐姐出道”的女团选秀节目。通常女团选秀成员最终的目标是出道,并且需要按照公司规定的人设进行表演,从而满足粉丝内心的期待。但是对于年龄30+的“姐姐们”而言,要想让她们抹去独有的个性似乎不可能,所以节目组在企划时称节目旨在为年龄在30+的“姐姐们”提供一次“突破自我,乘风破浪”的机会。在传统的印象中,30+的女性大部分都以家庭为核心,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但节目更加注重展示和挖掘“姐姐们”的个性与才华。瞄准核心人群,从独特的需求切入,巧妙地把控用户心理并对产品进行定位是品牌化运营的起点[1]。《乘风破浪的姐姐》很好地捕获了观众的共情点,并通过后期的一些剪辑引导,强化了节目的情感诉求,使其转化为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实现了节目和产品的优质营销。
1.2 人设营销打造情感挂钩
明星通过各种人设获得广大粉丝的支持,从而获得对自己营销有利的舆论地位[2]。近年来,女团选秀类节目越来越趋近于真人秀的模式,比起会唱会跳的比赛选手以及冷漠残酷的淘汰赛制,观众更愿意看到有血有肉的人,更愿意看到群体之间的温情以及明星生活中最真实质朴的一面。《乘风破浪的姐姐》则向观众展示了“姐姐们”的“三感”,即真实感、立体感、养成感。通过着力宣传“姐姐们”的各种特质,营销丰富立体的人设,打造情感挂钩,既击中了观众的槽点,又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每一位“姐姐”都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其他女团选秀节目的不同之处——她们都在传达“30+的女性一样也能很美”。
1.3 文案营销增强受众感知
文案在激发观众共情能力、增强受众感知、显现节目立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播出后,就有很多人赞叹和讨论节目的文案。如节目的口号“三十而骊,青春归位”,值得细细品味。网络用语的传播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信息交流的基本需求[3]。《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直击人心的文案、多重排比的句式、细腻的语言风格都在展现节目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态度,不仅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奠定了节目的总体基调,为后期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呈现做了铺垫。
1.4 女性形象的宣扬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社會对女性的认知还比较保守刻板,很多人认为女性应该更注重家庭,对年过30的女性更为苛刻,常常会用家庭角色对其社会角色进行定义。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赋权促成话语权的进一步下放[4],《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向我们不断传达并展现着更多元、更立体、更丰富的女性形象,使人们对女性有了新的价值认识。映射现实的女性话语有助于改善媒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5],节目中的女主角们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然后在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的事业中再次活出了自己的本色。节目中,她们勇于面对质疑、敢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通过节目呈现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节目从文案、采访、剪辑、宣传等各个方面对节目里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传播,不断挖掘女性更独特的魅力,着眼女性价值,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和讨论。
2 抓人眼球的“争议”营销
2.1 前期预热和“反套路”营销
面对各类同质化的综艺节目,运用何种方式吸引大众眼球显得尤为重要[6]。《乘风破浪的姐姐》可谓是未播先火,从2020年6月20日到2020年7月4日,微博超话#乘风破浪的姐姐#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80亿,讨论量超过770万。即便是没有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也能够在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看到相关资讯。《乘风破浪的姐姐》抓住了前期预热阶段,不断满足粉丝的认同感,营造了一种偶像明星“走下神坛”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和满足了粉丝的心理。如张雨绮在机场回答粉丝录制感受问题时表示:“感受是自信越来越没有了。”节目开播以后,其豆瓣的短评很快被刷到前列,节目的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到了8.5分。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可“数字化生存”时代[7]。在节目录制之前,“姐姐们”的参与人选已逐渐被曝光,新颖的节目形式和参赛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姐姐们”都来自不同领域,并且都有一定的资历,也由此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和遐想,而节目组则顺水推舟,在录制之前就通过各种“传言”,在网上掀起了关于“哪位女艺人可能参与节目”的话题讨论。网民的积极性也很高,对节目可能出现的效果进行了幽默的调侃和预测,如“兴风作浪的姐姐”“大型宫斗综艺”等,这些讨论使节目充斥着“神秘性”,也激发了大家对这档节目的好奇心。
2.2 话题营销 除了前期预热以外,话题营销也是该节目的创新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节目邀请自带流量的嘉宾,这对节目活跃度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杜华评委提出的初舞台评分标准和成团尺度在观众中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网友们各抒己见,为节目赚足了流量。二是制造话题冲突,刺激用户自发传播。大众媒体可以通过安排相关的议题影响受众行为[8],而嘉宾的流量可以帮助节目打响知名度。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持续播出,节目制造了一些话题冲突以进一步吸引大众眼球。比如评审团和“姐姐们”之间的互怼、“姐姐”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话题点。随着公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些平铺直叙、模式化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猎奇心理了。因此,节目增加了反转和对抗冲突的故事性情节,使整个节目变得更有看头。节目后期还通过剪辑制造了戏剧冲突[9],它将情绪点作为重要的诉求[10],仅向观众播放比较刺激的预告片段,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通过制造系列话题激发观众参与讨论,自发转载发声,起到了传播效果。
3 营销渠道创新
3.1 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
新媒体时代流量变现变得更加快速、直接、有效[11]。《乘风破浪的姐姐》能成为讨论度较高、受众较广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小红书这些流量平台。如今,自媒体平台成了网民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12]。依托这些流量平台,观众可以在上面开展实时讨论,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获取最新的节目资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节目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和热度,形成了舆论效果。这些平台最具竞争力的地方就在于其用户基数大,而且具备一键转发评论这些简单快捷的功能。通过这些平台造势,针对性也比较强,覆盖面也较广,再加之明星自带影响力,可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品牌优势。
《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媒体平台上的热度会为节目的点击和收视带来非常可观的影响。根据豆瓣反馈的大数据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已经登上14次热搜,其中有9次位居前5。不仅如此,参加节目的“姐姐们”发布的微博动态,以及娱乐新闻的一些相关追踪报道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节目的热度,使节目获得更高的曝光率。豆瓣开设的“浪姐”专项小组每日都会有大量帖子涌现,知乎平台关于节目的讨论量也突破了10万。
3.2 注重短视频营销
《乘风破浪的姐姐》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了巨大点击量。抖音短视频APP凭借自身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表达和互动形式成了目前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拥有大量的青年和中年女性使用者,这就很好地契合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主题和受众定位,为节目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节目主题曲《无价之姐》把节目的热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抖音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大型的社交圈。“姐姐们”在个人抖音号上传“姐姐舞”,在各种不同场景中跳《无价之姐》,一度引发了众人追捧和挑战。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激发了全民参与,也把挑战话题播放推到数十亿的规模。
#姐姐舞挑战#引发了全民参与热潮,各位网友通过短视频拍摄对《无价之姐》进行翻改翻跳,然后再上传至短视频APP,在保留了《无价之姐》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创新,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在跨屏联动中强化了《无价之姐》的裂变效应。
3.3 直播带货营销
网络直播是在数字生活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互动形式[13]。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的爆红和近两年直播带货的兴起,跨界直播成了一种大趋势。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用户和主播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互动[14]。《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抖音的联动直播,打造了“姐姐们”唯一的官方直播间。从周边营销这个角度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明星带货这一方式让该节目在众多节目营销中更具创新性。“网红经济”已成当下势不可当的经济浪潮,“直播”“带货”等名词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公众的视野[15],明星的跨界直播也越来越流行,明星直播带货和节目IP推广的双向推进打开了综艺节目直播带货这种全新的营销局面。
4 结语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借力营销策略的创新,提高了节目的品牌曝光率,也让各位“姐姐”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高的人气,有效增强了用户黏性,促进了品牌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曝光率和话题度,实现了双向“收割”用户,最终把《乘风破浪的姐姐》嵌入网络综艺IP产业链,完成了节目品牌的造势,实现了营销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瑞娟.营销4.0时代纪录片的品牌化运营——以《风味人间》为例[J].东南传播,2019(11):127-129.
[2] 李曼婷.关联网络议程设置视角下明星人设的建构和传播[J].戏剧之家,2019(35):71-73.
[3] 张纯纯.网络社交方言的流行探微[J].汉字文化,2020(12):114-115.
[4] 陈家悦.“她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J].艺海,2020(12):69-71.
[5] 安晓燕.创作样态、话语传达与支配力量——浅谈国内“她综艺”的生产[J].中国电视,2020(2):74-78.
[6] 王央.新媒体时代“流量明星”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分析——以SNH48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67-68.
[7] 李曼婷.媒介融合与创意传播:數字生活空间视域下的营销传播变革[J].艺术科技,2019,32(07):112-114.
[8] 万丽唯.现象级网综《创造101》走红的传播机制分析[J].戏剧之家,2018(27):64-66.
[9] 张沁沁,张晓晨.后期剪辑在慢综艺中的运用——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142-143.
[10] 安晓燕.浅论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的角色功能转变及其存在问题[J].中国电视,2019(7):21-25.
[11] 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7):29-30.
[12]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13] 赵呈晨.网络直播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电子商务,2020(12):88-89.
[14] 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 2020(05):56-58.
[15] 卜嘉敏,张伟博.平台媒体环境下的“网红营销”刍议[J].东南传播,2020(9):139-141.
作者简介:王钰婕(1999—),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唐丽雯(1984—),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在读,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新媒体。
关键词:女团选秀;《乘风破浪的姐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观看综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各类选秀节目陆续面世。《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女团成长类综艺节目,与其他的青年偶像选秀节目不同,这是我国首档逆龄女团选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了30位30岁以上的女艺人,展示她们的练习生活,并通过舞台竞演和人气,最终选出7位成员“破龄成团”。“姐姐们”的个性、在不同领域的多年沉淀积累以及节目本身独特的营销策略,使节目的收视率和讨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展现了节目的创作价值和初心。
1 引起观众共鸣的情感营销
1.1 以受众为中心的节目定位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突破传统的理念,将节目定位为“送年龄30+的姐姐出道”的女团选秀节目。通常女团选秀成员最终的目标是出道,并且需要按照公司规定的人设进行表演,从而满足粉丝内心的期待。但是对于年龄30+的“姐姐们”而言,要想让她们抹去独有的个性似乎不可能,所以节目组在企划时称节目旨在为年龄在30+的“姐姐们”提供一次“突破自我,乘风破浪”的机会。在传统的印象中,30+的女性大部分都以家庭为核心,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但节目更加注重展示和挖掘“姐姐们”的个性与才华。瞄准核心人群,从独特的需求切入,巧妙地把控用户心理并对产品进行定位是品牌化运营的起点[1]。《乘风破浪的姐姐》很好地捕获了观众的共情点,并通过后期的一些剪辑引导,强化了节目的情感诉求,使其转化为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实现了节目和产品的优质营销。
1.2 人设营销打造情感挂钩
明星通过各种人设获得广大粉丝的支持,从而获得对自己营销有利的舆论地位[2]。近年来,女团选秀类节目越来越趋近于真人秀的模式,比起会唱会跳的比赛选手以及冷漠残酷的淘汰赛制,观众更愿意看到有血有肉的人,更愿意看到群体之间的温情以及明星生活中最真实质朴的一面。《乘风破浪的姐姐》则向观众展示了“姐姐们”的“三感”,即真实感、立体感、养成感。通过着力宣传“姐姐们”的各种特质,营销丰富立体的人设,打造情感挂钩,既击中了观众的槽点,又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每一位“姐姐”都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其他女团选秀节目的不同之处——她们都在传达“30+的女性一样也能很美”。
1.3 文案营销增强受众感知
文案在激发观众共情能力、增强受众感知、显现节目立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播出后,就有很多人赞叹和讨论节目的文案。如节目的口号“三十而骊,青春归位”,值得细细品味。网络用语的传播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信息交流的基本需求[3]。《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直击人心的文案、多重排比的句式、细腻的语言风格都在展现节目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态度,不仅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奠定了节目的总体基调,为后期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呈现做了铺垫。
1.4 女性形象的宣扬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社會对女性的认知还比较保守刻板,很多人认为女性应该更注重家庭,对年过30的女性更为苛刻,常常会用家庭角色对其社会角色进行定义。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赋权促成话语权的进一步下放[4],《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向我们不断传达并展现着更多元、更立体、更丰富的女性形象,使人们对女性有了新的价值认识。映射现实的女性话语有助于改善媒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5],节目中的女主角们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然后在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的事业中再次活出了自己的本色。节目中,她们勇于面对质疑、敢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通过节目呈现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节目从文案、采访、剪辑、宣传等各个方面对节目里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传播,不断挖掘女性更独特的魅力,着眼女性价值,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和讨论。
2 抓人眼球的“争议”营销
2.1 前期预热和“反套路”营销
面对各类同质化的综艺节目,运用何种方式吸引大众眼球显得尤为重要[6]。《乘风破浪的姐姐》可谓是未播先火,从2020年6月20日到2020年7月4日,微博超话#乘风破浪的姐姐#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80亿,讨论量超过770万。即便是没有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也能够在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看到相关资讯。《乘风破浪的姐姐》抓住了前期预热阶段,不断满足粉丝的认同感,营造了一种偶像明星“走下神坛”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和满足了粉丝的心理。如张雨绮在机场回答粉丝录制感受问题时表示:“感受是自信越来越没有了。”节目开播以后,其豆瓣的短评很快被刷到前列,节目的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到了8.5分。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可“数字化生存”时代[7]。在节目录制之前,“姐姐们”的参与人选已逐渐被曝光,新颖的节目形式和参赛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姐姐们”都来自不同领域,并且都有一定的资历,也由此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和遐想,而节目组则顺水推舟,在录制之前就通过各种“传言”,在网上掀起了关于“哪位女艺人可能参与节目”的话题讨论。网民的积极性也很高,对节目可能出现的效果进行了幽默的调侃和预测,如“兴风作浪的姐姐”“大型宫斗综艺”等,这些讨论使节目充斥着“神秘性”,也激发了大家对这档节目的好奇心。
2.2 话题营销 除了前期预热以外,话题营销也是该节目的创新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节目邀请自带流量的嘉宾,这对节目活跃度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杜华评委提出的初舞台评分标准和成团尺度在观众中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网友们各抒己见,为节目赚足了流量。二是制造话题冲突,刺激用户自发传播。大众媒体可以通过安排相关的议题影响受众行为[8],而嘉宾的流量可以帮助节目打响知名度。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持续播出,节目制造了一些话题冲突以进一步吸引大众眼球。比如评审团和“姐姐们”之间的互怼、“姐姐”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话题点。随着公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些平铺直叙、模式化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猎奇心理了。因此,节目增加了反转和对抗冲突的故事性情节,使整个节目变得更有看头。节目后期还通过剪辑制造了戏剧冲突[9],它将情绪点作为重要的诉求[10],仅向观众播放比较刺激的预告片段,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通过制造系列话题激发观众参与讨论,自发转载发声,起到了传播效果。
3 营销渠道创新
3.1 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
新媒体时代流量变现变得更加快速、直接、有效[11]。《乘风破浪的姐姐》能成为讨论度较高、受众较广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小红书这些流量平台。如今,自媒体平台成了网民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12]。依托这些流量平台,观众可以在上面开展实时讨论,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获取最新的节目资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节目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和热度,形成了舆论效果。这些平台最具竞争力的地方就在于其用户基数大,而且具备一键转发评论这些简单快捷的功能。通过这些平台造势,针对性也比较强,覆盖面也较广,再加之明星自带影响力,可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品牌优势。
《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媒体平台上的热度会为节目的点击和收视带来非常可观的影响。根据豆瓣反馈的大数据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已经登上14次热搜,其中有9次位居前5。不仅如此,参加节目的“姐姐们”发布的微博动态,以及娱乐新闻的一些相关追踪报道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节目的热度,使节目获得更高的曝光率。豆瓣开设的“浪姐”专项小组每日都会有大量帖子涌现,知乎平台关于节目的讨论量也突破了10万。
3.2 注重短视频营销
《乘风破浪的姐姐》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了巨大点击量。抖音短视频APP凭借自身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表达和互动形式成了目前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拥有大量的青年和中年女性使用者,这就很好地契合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主题和受众定位,为节目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节目主题曲《无价之姐》把节目的热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抖音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大型的社交圈。“姐姐们”在个人抖音号上传“姐姐舞”,在各种不同场景中跳《无价之姐》,一度引发了众人追捧和挑战。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激发了全民参与,也把挑战话题播放推到数十亿的规模。
#姐姐舞挑战#引发了全民参与热潮,各位网友通过短视频拍摄对《无价之姐》进行翻改翻跳,然后再上传至短视频APP,在保留了《无价之姐》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创新,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在跨屏联动中强化了《无价之姐》的裂变效应。
3.3 直播带货营销
网络直播是在数字生活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互动形式[13]。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的爆红和近两年直播带货的兴起,跨界直播成了一种大趋势。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用户和主播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互动[14]。《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抖音的联动直播,打造了“姐姐们”唯一的官方直播间。从周边营销这个角度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明星带货这一方式让该节目在众多节目营销中更具创新性。“网红经济”已成当下势不可当的经济浪潮,“直播”“带货”等名词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公众的视野[15],明星的跨界直播也越来越流行,明星直播带货和节目IP推广的双向推进打开了综艺节目直播带货这种全新的营销局面。
4 结语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借力营销策略的创新,提高了节目的品牌曝光率,也让各位“姐姐”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高的人气,有效增强了用户黏性,促进了品牌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曝光率和话题度,实现了双向“收割”用户,最终把《乘风破浪的姐姐》嵌入网络综艺IP产业链,完成了节目品牌的造势,实现了营销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瑞娟.营销4.0时代纪录片的品牌化运营——以《风味人间》为例[J].东南传播,2019(11):127-129.
[2] 李曼婷.关联网络议程设置视角下明星人设的建构和传播[J].戏剧之家,2019(35):71-73.
[3] 张纯纯.网络社交方言的流行探微[J].汉字文化,2020(12):114-115.
[4] 陈家悦.“她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J].艺海,2020(12):69-71.
[5] 安晓燕.创作样态、话语传达与支配力量——浅谈国内“她综艺”的生产[J].中国电视,2020(2):74-78.
[6] 王央.新媒体时代“流量明星”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分析——以SNH48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67-68.
[7] 李曼婷.媒介融合与创意传播:數字生活空间视域下的营销传播变革[J].艺术科技,2019,32(07):112-114.
[8] 万丽唯.现象级网综《创造101》走红的传播机制分析[J].戏剧之家,2018(27):64-66.
[9] 张沁沁,张晓晨.后期剪辑在慢综艺中的运用——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142-143.
[10] 安晓燕.浅论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的角色功能转变及其存在问题[J].中国电视,2019(7):21-25.
[11] 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7):29-30.
[12]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13] 赵呈晨.网络直播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电子商务,2020(12):88-89.
[14] 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 2020(05):56-58.
[15] 卜嘉敏,张伟博.平台媒体环境下的“网红营销”刍议[J].东南传播,2020(9):139-141.
作者简介:王钰婕(1999—),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唐丽雯(1984—),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在读,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