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在小学教育基础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想象力的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不少教师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这一方面举步维艰。伴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这一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有效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相结合,可以便于学生理解,还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教学应用
数学与生活向来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从客观角度来看,数学是枯燥的数字符号或者无趣的计算公式,但是数学可以调动大脑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采取的是教师单方面地讲授书本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基于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将生活实际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
一、 巧妙启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的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数学,可谓是根基不牢,难建高楼。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孩子的天性活泼,自律能力较弱,很难实现高效率地自主学习。数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不牢的原因,追根溯源就是小学数学没学好。小学生对枯燥难懂的数字符号自然伴有些许的抵触情绪,此时,教师如何将无趣深奥的数学知识包装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万里学习征途的第一步。为了迈好这一步,教师应该不断汲取知识,积累经验,探究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法子,将数学讲授得生动有趣的好技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启发,就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心应手,稳步前进。例如,教学《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内容时,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可以事先准备一支激光笔,打开激光笔照射到学生方便观察的教室墙面上,向学生提问看到了什么,学生会看到一个光点,教师紧接着让学生观察指出光点的来源,随后教师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把激光笔的发射点和墙上显现出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可以将这一条光线看作已学的哪一种图形,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出线段,启发学生总结得出线段的特点是两个端点构成的,长度有限的,直的图形。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其他的线段实例,比如课本的边缘,教室的墙面连接处、斑马线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或者生活经验说出其他的线段实例,加深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进一步理解。
二、 事半功倍,正确选择生活元素
既然是出于方便学生理解的目的选择生活元素运用到数学教学中,那么具体选定的生活元素就必须经过反复思考、衡量,所选的元素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是否合理。为了选取到最合适的生活元素用于教学,应该考虑到这几方面:首先,所选元素是否切合教学内容,能不能准确地凸显出当次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师一定要把握核心要素,避免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反而弄巧成拙;其次,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生活元素选择的关键之一,這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大体的生活环境,对事物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晦涩难懂的生活元素必定是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最后,教师选择的生活元素一定要具有实际意义,贴近生活,并且是积极健康的,不能太天马行空的东西,那样也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例如,学生所处学习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可以运用表格、文字、图形等方式来体现数据,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现已掌握的知识,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收集整理当地某一时期的天气情况,以此引出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教学。学生对于每天的天气是有感知的,这一元素是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元素之一,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收看过天气预报,大多数同学都会回答有,紧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天气预报中出现过哪几种天气状态,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数学生便会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最后引出条形统计图这一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期教学作铺垫。
三、 运用自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是较强的,对周边事物都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提取出与课本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其讲授与学生,既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硬的课本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是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当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被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所取代,现有的科学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师就应该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将课本知识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有趣、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偏见,破除数学无用论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数学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在于了无生趣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使其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数学源自生活,也归于生活,将数学从生活实际中脱离是错误的行为,只有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场景,学生会看到各种形状的图形,譬如校门口的花坛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假如需要给花坛进行美化,要知道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应该如何计算呢,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长宽与长方形的长宽是分别相等的,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剪纸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行下一步的面积计算,顺水推舟引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际体验,结合生活将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学习体验,进一步地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作用,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 结束语
总之,数学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从生活实践总结出大量的数学理论,同时数学理论又可以作为理论参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将生活元素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既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得学生在学好了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刘志荣.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27).
[2]袁从贵.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2017(2).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教学应用
数学与生活向来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从客观角度来看,数学是枯燥的数字符号或者无趣的计算公式,但是数学可以调动大脑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采取的是教师单方面地讲授书本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基于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将生活实际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
一、 巧妙启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的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数学,可谓是根基不牢,难建高楼。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孩子的天性活泼,自律能力较弱,很难实现高效率地自主学习。数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不牢的原因,追根溯源就是小学数学没学好。小学生对枯燥难懂的数字符号自然伴有些许的抵触情绪,此时,教师如何将无趣深奥的数学知识包装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万里学习征途的第一步。为了迈好这一步,教师应该不断汲取知识,积累经验,探究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法子,将数学讲授得生动有趣的好技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启发,就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心应手,稳步前进。例如,教学《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内容时,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可以事先准备一支激光笔,打开激光笔照射到学生方便观察的教室墙面上,向学生提问看到了什么,学生会看到一个光点,教师紧接着让学生观察指出光点的来源,随后教师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把激光笔的发射点和墙上显现出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可以将这一条光线看作已学的哪一种图形,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出线段,启发学生总结得出线段的特点是两个端点构成的,长度有限的,直的图形。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其他的线段实例,比如课本的边缘,教室的墙面连接处、斑马线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或者生活经验说出其他的线段实例,加深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进一步理解。
二、 事半功倍,正确选择生活元素
既然是出于方便学生理解的目的选择生活元素运用到数学教学中,那么具体选定的生活元素就必须经过反复思考、衡量,所选的元素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是否合理。为了选取到最合适的生活元素用于教学,应该考虑到这几方面:首先,所选元素是否切合教学内容,能不能准确地凸显出当次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师一定要把握核心要素,避免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反而弄巧成拙;其次,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生活元素选择的关键之一,這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大体的生活环境,对事物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晦涩难懂的生活元素必定是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最后,教师选择的生活元素一定要具有实际意义,贴近生活,并且是积极健康的,不能太天马行空的东西,那样也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例如,学生所处学习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可以运用表格、文字、图形等方式来体现数据,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现已掌握的知识,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收集整理当地某一时期的天气情况,以此引出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教学。学生对于每天的天气是有感知的,这一元素是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元素之一,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收看过天气预报,大多数同学都会回答有,紧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天气预报中出现过哪几种天气状态,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数学生便会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最后引出条形统计图这一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期教学作铺垫。
三、 运用自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是较强的,对周边事物都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提取出与课本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其讲授与学生,既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硬的课本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是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当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被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所取代,现有的科学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师就应该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将课本知识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有趣、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偏见,破除数学无用论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数学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在于了无生趣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使其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数学源自生活,也归于生活,将数学从生活实际中脱离是错误的行为,只有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场景,学生会看到各种形状的图形,譬如校门口的花坛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假如需要给花坛进行美化,要知道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应该如何计算呢,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长宽与长方形的长宽是分别相等的,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剪纸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行下一步的面积计算,顺水推舟引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际体验,结合生活将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学习体验,进一步地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作用,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 结束语
总之,数学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从生活实践总结出大量的数学理论,同时数学理论又可以作为理论参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将生活元素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既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得学生在学好了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刘志荣.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27).
[2]袁从贵.浅析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