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配合替罗非班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干预后负性心理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69%(1/59)、1.69%(1/59)、0,常规组分别为11.86%(7/59)、11.86%(7/59)、8.47%(5/59),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还可减少MACE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崭新的医院管理模式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等难题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全力推进的进程中,临床路径被赋予
高校实验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将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可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基于面对水工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