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第三?——德国的视角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恪勤
  法学博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
  研究院研究员
  
  7月19日,《德国之声》网站发表一篇名为《中国经济总量应已超过德国——兼谈意义和问题》的文章。该文指出,根据多家国际权威部门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恐怕是十拿九稳的”,“事实上,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已经超过德国了”。此文一出,在国际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尽管世人早知中国超过德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中国的这一超越毕竟是进入国际三甲之列,意义非同一般。因此,当这一天即将来临之际,西方媒体还是免不了长吁短叹一番,而作为“当事人”的德国,自然对此颇为敏感,个中滋味,是可以想像的。
  德意志民族是个非常骄傲、自信、勤劳、严谨、能干的民族,战后它曾两次震动世界。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1951年~1960年联邦德国GDP年增长率高达7.5%,创造了战后西方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当时国际舆论用“第四帝国的崛起”来描述对德国快速发展的震惊。另一次是德国实现统一,国力空前壮大,“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始终是缠绕在欧洲政治家们头脑中的战略问题。
  然而,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人就为始终低迷的经济状态、高失业率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所困惑、痛苦。他们力求通过改革再展雄风,然而受体制所困,改革谈何容易。在步履蹒跚的前进途中,德国人看到了日益逼近甚至马上要超过自己的中国巨龙,想像长期占据的世界老三的位置将让渡他人,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正受到中国威胁,德国人心中的痛苦和失落可想而知。
  当然,从更全面的角度看,仅用失落描绘德国人此时的心态远远不够。德国人是非常讲究实际利益的,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他们视角中折射出来的中国是非常复杂的。我想,可以用“三论一差距”来描绘德国对中国即将超越自己的态度。
  一是“威胁论”。从德国报刊文章和政学界要员的言论看,德国版的“中国威胁论”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高技术竞争、环境保护等领域,这与德国产业结构有关。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多年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基本淘汰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因此在欧盟其他国家与中国就纺织品、鞋类等问题交锋时,德国并没过多指责中国,甚至强调自由贸易的原则。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高技术产品越来越多涌入欧洲,使德国深感竞争的压力。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5月下旬首次访华回国后的第二天,就在一次集会上大谈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刻印象,警告德国必须加强国际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以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近期出台的报告警示说,中国正在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德国的科技情报。一些德国媒体称,德国已开始彻底核查许多公司的中国实习生履历,因为据称这些人中也有不少“经济间谍”。与此同时,德国加大打击来自中国的所谓“仿冒产品”。近几周,德国还就中国国家基金可能对德国产生的冲击展开讨论,准备制定限制性法规。此外,德国媒体还强调中国在环境领域、能源领域、国际政治领域(特别是非洲政策)给德国带来的威胁。
  二是“责任论”。核心论点是承认中国的崛起,要与之合作而不是排斥,让中国对世界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默克尔总理认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是过去20年间的三大历史事件之一。随着中国成为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0%、外汇储备远多于一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必须在政治上也负起越来越大的责任。应该通过各种机制,加强西方与中国的合作,使中国在能源、环境、国际规则、国际安全等领域承担起更多责任。
  三是“机遇论”。尽管德国媒体有这样或那样“中国威胁论”的声调,但德国人明白,德中几十年经贸合作成就巨大,德国从中获益匪浅,中国快速发展对德国过去是、今后仍是重要机遇。据德方调查,大部分德国企业满意在华投资收益。目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密切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在德国的“中国威胁论”难以成为政策主流,决定了德国看待中国超过自己时不能简单宣泄的复杂心态。
  所谓“一差距”,是指对比中德经济实力,不能仅看GDP。其实,德国人并没有因为中国GDP超越自己而过分沮丧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深知,如果全面考察中德经济实力对比指标,如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产业优势、管理水平、人均GDP等,就可以看到德国拥有的优势是巨大的,而且是中国在短期内很难赶超的。还有,德国人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潜力时,也注意到中国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和弱点,认为这些将对中国未来发展构成重大制约。
其他文献
一流的国家/企业制定标准,二流的国家/企业开发专利,三流的国家,企业制造产品。  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而标准能影响甚至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前途、行业的兴衰,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不久前,本人去了一趟俄罗斯。走之前,经常去俄罗斯的同事提醒我,对俄罗斯的入境通关手续一定要有耐心,中国好像是规定每人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俄罗斯则是每人至少三分钟。那天,排在我前面一共11个人,等我入关,整整过
中朝两国地理位置相邻,中国商品可以便捷地从东北地区直接进入朝鲜市场。同时朝鲜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外部对其了解不多,外国企业和商品尚不敢轻易进入其市场,这也是中国商品进入其市场的有利因素。    近年来,随着朝鲜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同朝鲜一般商品贸易逐步增加,中国企业对朝投资也呈持续发展态势。    在互补中促贸易增长    2001年以来,中朝两国贸易的发展虽然也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总
2000年开始,房价上涨成了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情。  中国人经历过物价的上涨、股市的上涨,也经历过物价的下跌、股市的大跌。但还没有经历过全国性的房地产大跌(海南岛局部事件除外),没有亲眼见过上百万元的房子可以跌到五十万以下!    业界人士的看法    我见到的国内各界人士,谈起房地产价格问题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同意我关于中国房地产价格也会大跌的看法。见到的记者也都异口同声地说房地产价格会上涨,他
如果奥巴马和希拉里的竞选继续“胶着下去”,就有可能白白断送了民主党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竞选机会!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今年民主党的提名战斗异常激烈!3月4日,奥巴马在佛蒙特州获胜,而希拉里在刚刚结束的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和罗德岛州的选民票方面领先,从而使本来“行将就木”的竞选注入了活力和生气!奥巴马本想通过获胜将希拉里淘汰出局,但未能如愿据美联社的统计,目前,奥巴马在承诺的代表支持方面仍
摘 要了解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现状,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被调查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情况、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态度、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教师信息技能的应用、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山西高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发展现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与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等研究成果显示。教育并未起到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相反,恰恰是被看作提升社会阶层的教育自身使社会现有阶层间的差别得以复制并合理化。人们要通过教育提升社会阶层,而教育又在维系着现有的社会分层,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本文试图从个体的视角出发,通过把个体培养成真正自主的主体这一途径,冲击文化资本理论的宿命色彩,借助于个体的生活智慧为个体寻找安顿自身的心灵家园,将有益于
6月8日,赴德国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的胡锦涛主席,在海利根达姆面见美国总统布什这是半个月前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赴美参加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再一次见面    分别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和最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双方之间发生的几乎任何事情,无不被关注聚集放大议论传播比起过去的政治关系和安全考量,目前人们更关注的是经
巴基斯坦议会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反对党“一举翻身”成了议会的掌门人而总统穆沙拉夫领导的执政党则沦为在野小党——    2月18日,因持续动荡而伤痕累累的巴基斯坦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举行了议会大选结果,誓要“修理”总统穆沙拉夫的反对党“一举翻身”成了议会的掌门人,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千年夙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而穆沙拉夫领导的执政党则沦落为在野小党各种政治力量的这种此消彼长使巴基斯坦政坛正经历着“洗牌重来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成熟与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及其影响也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反思,并使得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主动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知识迁移与问题阶段等高阶能力具有正向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深度学习推进者”教师新角色,基于對深度学习理论的理解,从角色理论视角出发,围绕角色身份、角色
《财富幻象》  车 耳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埃曼纽·托德则在《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国就是我们的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是由全世界的劳动所支撑起来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对美国的期待究竟有多大成分是建立在其财富幻象基础上的?金字塔会倒塌吗?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金字塔。当美国印刷的货币被所有国家的人接受、当美国人发明的信用卡在世界任何消费场所都被认同的